澳洲女星瑞貝爾威爾森(Rebel Wilson)曾因《歌喉讚》飾演「胖艾美」角色爆紅,更成為大尺碼美女的代表。40歲的她從今年1月開始,宣布她把2020年定為「健康年」,同時為了年底前拍攝電影的角色需求,上半年已狂瘦18 公斤,並力求讓體重降至75 公斤。Rebel 的教練分享了她的日常訓練菜單,一起來看看胖艾美是怎麼瘦身成功的?
以下由Rebel Wilson的教練Jono Castano分享、外媒《Men's Health's》整理的訓練菜單。Rebel每週訓練6天,結合了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重量訓練和身體活動度訓練。一週基本課表如下︰
第一天︰HIIT/身體活動度訓練
第二天︰重量訓練/阻力訓練
第三天︰HIIT
第四天︰HIIT
第五天︰HIIT/重量訓練
第六天︰休息日
第七天︰HIIT
Jono 教練還分享了Rebel 的HIIT 循環訓練案例,完成這些訓練後,一定會讓你爆汗!
風扇車︰風扇車是進行代謝體能訓練(Metabolic Conditioning,透過調整訓練和休息間歇比例,在短時間內誘發身體不同反應,有效達到燃脂目標)的理想工具,也是一項安全不受衝擊的運動。
TRX深蹲︰Jono 選擇使用TRX,是因為它可讓人專注於利用字體重量作為阻力來建立肌力、平衡、協調、柔軟度,以及核心和關節的穩定性。 執行中呈深蹲位置時,請確保手臂和背部筆直,膝蓋彎曲90度,體重的壓力落在腳跟而非腳趾,以激發大腿後側膕旁肌群和臀肌力量。重複20 次。
立姿軀幹旋轉︰這是Jono 身為教練做喜歡的動作之一。動作以扭動軀幹來抵抗彈力帶的阻力,可燃燒脂肪並鍛鍊腹肌。
執行時,雙手置於胸前,背部伸直,接著將手臂向前方延伸,用力將軀幹向一邊旋轉。返回起始位置時,手臂不應越過身體中線。左右輪流每側12 次。
死蟲式+藥球︰這個動作能有效又安全地增強核心肌群、脊椎和背部肌肉。讓手臂與對側的腿延伸,另一雙手臂和腿穩定藥球,接著返回起始位置並輪到另一側,每側重複10 次。
戰繩︰Jono 認為,戰繩是建立爆發力和核心力量的完美方法。執行時,當你將戰繩兩端順著弧形移到頭頂上方,雙腳必須平貼地面,將繩筆直地抬起並用力摔落。一回合30 秒。
讓Rebel明顯轉變的,除了每週6 天的訓練、保持走路習慣,也要歸功於她遵循的「邁爾飲食計畫」(Mayr Method)。
據《People》雜誌報導,Rebel 去年在奧地利奢華的健康養生聖地VIVAMAYR 中,改變了她的飲食習慣,並獲得了驚人的成績,並且繼續執行該飲食計畫。該計畫提倡消除食物不耐症、減少糖分、鼓勵緩慢進食全食物、增加蛋白質攝入量,並增強免疫力減少炎症。自從Rebel 今年1月宣布今年是健康年起,她就持續遵行著這項飲食計畫
Rebel 也在自己的IG上發表﹕「每天嘗試並付出一點努力,雖然有時候會讓人沮喪地像掉入地獄一般,你感覺要放棄、對缺乏進步感到煩惱…但是,好事總會發生在你身上的!」
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 Dailymail
責任編輯/Dama
你知道在短時間內鍛鍊出結實肌肉的最佳方案嗎﹖網路上訓練文章滿天飛,這篇文說你每組該重複6-12次、另一篇又說每組4-6次;專家A說你應該在不同日子鍛鍊不同部位的肌肉,專家B則建議每週3次全身性鍛鍊…是不是越看越混淆、不知該相信誰﹖擁有「教練的教練」美稱的美國科學化肌力訓練領域權威人物Christian Finn,統整22項具可信度的科學研究,告訴你怎麼選擇訓練頻率、組數與次數,讓增肌更有效!
首先,我們要先問問,每個部位的肌群多久該訓練一次﹖有些人說每週一次大量的練習是增肌的最佳方法,一個典型的訓練課表包括﹕週一胸部、週二背部、週三肩部、週四腿部和週五手臂。雖然這樣的課表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
A﹕ 許多研究顯示,更頻繁地鍛鍊肌肉,可以提高肌肉生長速度。在一份2015年的研究中發現,每週鍛鍊3次肌肉的受試者比每週練1次的人,能更快速地建立肌肉。研究人員比對每週練1次、2次和3次的受試者,他們得出以下結論﹕大肌肉群(四肢和軀幹等大運動的肌肉群,例如胸大肌、臀大肌及股四頭肌)每週至少需要訓練2次,才能達到最大限度的生長。
為什麼要2次以上﹖主因肌肉生長的關鍵-「蛋白質合成」會在訓練結束後提升1-2天,但幾天後又會恢復正常,當你每週只訓練1次,肌肉會在訓練後花費幾天「成長」,但如果你讓每個部位的肌肉群在訓練後休息一整個星期,將會錯過許多刺激成長的機會。
想盡快增肌的人,建議每週訓練每個部位的肌肉群2-3次。如果你是訓練多年的老司機,或是想專注於加速某部位的肌肉生長,那麼,每週訓練4次會有顯著效果。
方案一﹕每週2天
週一﹕全身
週二﹕休息
週三﹕休息
週四﹕全身
週五﹕休息
週六﹕休息
週日﹕休息
加拿大研究人員比較在同樣訓練量下,每週鍛鍊2次和3次的差別。結果發現兩者在肌力和肌肉大小的增長上幾乎相同。
方案二﹕每週3天
週一﹕全身
週二﹕休息
週三﹕全身
週四﹕休息
週五﹕全身
週六﹕休息
週日﹕休息
更頻繁的訓練意味著你可以將全身拆成兩個或三個部分做訓練,但仍要保持每週至少兩次刺激同一肌肉群。
方案三﹕每週4天,上、下半身分部訓練
週一﹕上半身
週二﹕下半身
週三﹕休息
週四﹕上半身
週五﹕下半身
週六﹕休息
週日﹕休息
上、下半身輪流鍛鍊,加上間隔一天和周末休息,這是Christian Finn多年來最喜歡的分部訓練方案。
方案四﹕每週4-5天,推/拉/腿分部訓練
Day 1: 胸部、肩部、肱三頭肌
Day 2: 背部、肱二頭肌
Day 3: 休息
Day 4: 腿
Day 5: 休息
推/拉/腿(push/pull/legs)訓練不以週計算,而是以5天為單位,每部位的肌肉群每隔5天都會訓練到一次。
方案五﹕每週4-5天,上、下半身分部訓練
Day 1: 下半身
Day 2: 上半身
Day 3: 休息
Day 4: 下半身
Day 5: 上半身
Day 6: 休息
你也可以採上、下半身分部,固定訓練2天休1天,然後重複這一輪。但前提是你必須有能力在這樣的頻率下有好的恢復,而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A﹕ 事實上,只要訓練計畫和正確飲食,初學者仍可以在每週4-5天的分部訓練上得到好的成果。在美國貝勒大學的一項研究中,初學者運用每週4天的訓練方案,在短短10週內增肌12磅(約5.44公斤)。另一項為期12週的試驗中,未經訓練的初學者接受5天分部訓練,並使用牛奶作為運動後的營養補給,他們在這不到三個月內增肌近9磅(約4公斤),並且沒有增加脂肪。
另一方面,已經不是菜鳥的健身人,仍可以透過每週3天的全身性訓練來增肌。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一群已有多年舉重經驗的男性,透過每週3天進行3個月的全身性常規訓練後,獲得了近10磅(約4.5公斤)肌肉。
A﹕ 根據「訓練劑量-反應關係」,你做的訓練組數和肌肉生長的速度有關。換句話說,你做的組數越多,你的肌肉增長的越快。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情況可能讓更多組數適得其反,例如每週訓練10組各肌肉群,其成效可能是每週訓練5組的兩倍;但並不代表每週20組是10組的兩倍。因為每個肌肉群都有一個理論上的「最佳」訓練組數,高過或低過這個數量,可能使增肌速度相對慢。再者,訓練量的多寡取決於肌肉受到刺激時,如果整體訓練量過高,你的肌肉將不會做出反應,而增肌效果也大打折扣。
你一定想知道組數最佳的「甜蜜點」該怎麼算﹖這取決於你的基因、年齡、訓練過多久時間、進行的運動類型、飲食,甚至是生活中的其他身心理壓力來源,無法一言以蔽之。不過,你可以先參考以下初步標準﹕每個肌肉群每週訓練10-12組是個好的起始點,之後你可根據身體反應往上或往下調整,增加必須以漸進式,每週增加1-2組為宜,千萬別一夜之間瘋狂倍增你的訓練量,否則增加運動傷害機會。
傳統觀點認為,低負荷高次數的阻力訓練能增加肌耐力,但對增加肌肥大貢獻不大。而重負荷低次數則被認為是養成肌肥大的「最佳方式」,因為重負荷會對肌肉纖維產生大量張力,這樣才能快速地刺激肌肉的生長與發育。
A﹕ 重負荷並不是讓肌纖維產生大量刺激的唯一方法!較低負荷而較高次數的訓練,也會刺激你的肌肉並產生大量的代謝壓力、增加肌纖維活化。更有許多研究顯示,較輕負荷與較高次數在刺激肌肉生長上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例如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中,30-40次重複刺激的動作,與10-12次重複刺激動作,同樣能刺激肌肉增長。這樣的結論不僅在做什麼都有顯著效果的初學者上;研究人員發現,即便對平均有4年健身經驗的人來說,每組重複20-25次與每組8-12次,經12週訓練後,肌肉生長並無顯著差別。
不過,用較高次數和較低負荷來增肌,也不一定是好主意。因為在高次數下訓練到力竭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比重負荷低次數困難的多;此外,就增加肌力的表現而言,重負荷低次數仍然較好。總而言之,想增肌的你必須記住﹕只要努力訓練,輕、中、重負荷都可以成動地增肌!
資料來源/MUSCLE EVO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