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臺北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 日本首日雙金盛讚場館優質
1
臺北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 日本首日雙金盛讚場館優質
2
跆拳道品勢奪牌率百分百 1金3銀1銅入袋
3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北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 日本首日雙金盛讚場館優質

2017-08-02
話題 武術競技 台北世大運 新聞

2017年國際韻律體操暨2017臺北世大運測試賽,今(2日)起一連兩天在南港展覽館登場,這也是臺北世大運韻律體操的正式競賽場地!此次測試賽包括日本、韓國與地主中華臺北的世大運國手及各縣市選手共54人參賽,其中個人賽20人、團隊共6隊。首日進行個人與團隊全能競賽,日本選手收下2金2銀,地主國手詹庭甄收下個人全能銅牌,中華臺北收下團隊全能銅牌!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個人全能賽,最後由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的Ryoko Inomata摘金、Marino Kiyosawa奪銀。中華臺北詹庭甄收下銅牌。而在團隊全能賽事,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摘金、國士館大學奪銀,臺北世大運代表隊留下銅牌。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在頒獎典禮上,向銅牌中華臺北隊致意。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奪下測試賽團隊全能金牌的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也是月底將參加臺北世大運的日本代表隊成員。預定在測試賽後將回到日本,加強集訓,期望在世大運有更好的表現。教練小野田桂子表示,隊員平日刻苦訓練,是能在場上有好表現的原因。上午的5環賽事,編排展現「一生一次、一次完成」的感覺,而下午的繩和球比賽,則選擇了代表日本風格的音樂,展現日本精神。六位日本隊員過去都曾來過臺灣,他們對於臺灣人的熱情、美味食物,都印象深刻。教練小野田桂子特別肯定比賽場地,「場地很棒!」

3日(週四)將進行個人單項(環、球、棒、帶)決賽及團隊單項決賽(5環、3球+2繩)。

此次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邀請日本國士館大學、日本女子體育大學、東京女子體育大學(兩隊)、韓國世宗大學參加,地主隊除了世大運代表隊,還有桃園市、臺中市、新竹縣、高雄市、臺南市、屏東縣選手參賽。

場館總經理、南港國際展覽中心主任顏木松說,南港展覽館成立至今已第九年,過去不曾辦過運動比賽,這次的韻律體操世大運測試賽是頭一遭。「這比起辦展覽和演唱會,難度高多了!」無論在空調、燈光,都全力滿足賽務端的需求,除了韻律體操,南港展覽館還將舉辦世大運競技體操與擊劍比賽,場地獲得高度肯定。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奪下團體全能金牌的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也將參加臺北世大運。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資訊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跆拳道品勢奪牌率百分百 1金3銀1銅入袋

2017-08-21
賽事話題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

地主寄予奪牌厚望的跆拳道品勢隊,21日由李晟綱、蘇佳恩在男女混合項目奪金,這是中華臺北隊史在世大運品勢的第一金,男女子團體也雙雙獲得銀牌,本屆品勢隊共拿下1金3銀1銅。

男女混合團體品勢李晟綱(左)、蘇佳恩為中華隊再添一金。

前一天由林侃諭、陳建銓貢獻1銀、1銅後,中華臺北再接再厲,尤其男女混合項目,原本李晟綱的搭檔是女友廖文暄,但7月她比賽扭傷腳踝需開刀、無緣世大運,才由蘇佳恩頂替,兩人只有1個月時間培養默契。

向來穩定的李晟綱,這次賽前都緊張到失眠,蘇佳恩反過來告訴李晟綱,相信他們可以把自己做到最好,而蘇佳恩對自己表現很滿意,「真的非常開心!」。李晟綱則認為,表現可以再好一點。

李晟綱與蘇佳恩排在韓國之前出場,由於隊友在男子團體、女子團體都出現失誤,兩人以零失誤完成高難度動作,地主觀眾瘋狂歡呼,韓國組合動作難度較低,最終以7.85的得分壓過韓國的7.813稱霸男女混合項目。

男女混合團體品勢李晟綱(左)、蘇佳恩神情專注。

男子團體更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黃佳蓉開賽前一週才頂替受傷的陳靖,與張惟傑、謝名揚搭配出賽,陳靖因練習時左腳骨折,退出世大運,黃佳蓉只練一週就要上陣,連桃園巨蛋的場地都沒練過。

男子團體品勢,中華隊張惟傑(前)、謝名揚(左)及黃佳蓉獲得銀牌。

李映萱、陳湘婷和陳以瑄的女子團體,賽前是奪金熱門,但在自由品勢出現失誤,3人賽後都難掩失望情緒,李映萱說:「真的都盡力了,當下的確很失望,沒想到自由品勢落差這麼大。」

品勢隊總教練李珍鎬說,選手一直承受著很大壓力,這次表現很好,他很滿意,「雖然我們這次拿到1金,但在我眼中,他們每個人都是金牌!」

女子團體品勢,中華隊陳以瑄(中)、陳湘婷(左)及李映萱獲得銀牌。
男子團體品勢金牌由韓國隊獲得。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2017-05-17
知識庫伸展書摘訓練動作拳擊武術競技

從事格鬥運動,尤其是一些拳擊性的運動時,很多時間會有攻擊頭部的動作,因此,一位格鬥選手的頸部靈活度便顯得至關重要。頸部訓練運動,除了能讓你在受攻擊時能更迅速避開,還能避免在摔落地面時對於頸部造成重大衝擊,是從事格鬥運動一定要熟悉的基礎訓練之一。

這是針對頸部前方肌肉的孤立訓練運動。這個動作最能在當你向後跌倒的時候保護頸椎。

站直或膝蓋彎曲,雙手握拳貼近,將雙拳抵住下巴  1 。用頸部推拳頭,盡量將頭往下推  2 。維持這姿勢 5 秒鐘,盡量擠壓肌肉。慢慢地用拳頭將頭推回去,在過程中用頸部持續出力抵抗。

頸部屈曲動作

重點提示
不要將頭抬得太高變成伸展的位置,也就 是下巴不要超過與地面平行。

變化動作

 A  如果本來就有頸部疼痛,可以用等長收縮的方式進行這項訓練,避免產生任何移動。將拳頭放在頸部和胸部之間,盡力擠壓頸部肌肉。保持這個姿勢至少 10 秒後休息幾秒,重複直到疲勞為止。

 B  將頭轉向右邊 45 度做一組,再轉向左邊做一組。

 C  躺在板凳上,將頭懸空,會讓動作更困難。胸部上放一片槓片,在槓片上鋪毛巾使下巴不接觸槓片。頭後仰再抬高往槓片方向帶。

 D  可以將頭帶綁在高位滑輪或彈力帶上, 然後套在頭上以增加阻力。

 E  也有健身機器可模擬頸部屈曲訓練。

使用彈力帶訓練

優點
使用雙手幫助頸椎減輕壓力,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事。

缺點
由於阻力來自手部,因此很難估算肌肉受到的阻力有多大。也因為這個原因,很難知道增長了多少力量。使用器材當作阻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對頸椎造成的壓力也會比使用雙手更大。

! 風險
為了避免製造頸椎壓力,要注意別將頭抬太高。

這是頸部背側的孤立訓練運動。拳擊手的後頸部都練得相當強壯,外觀非常明顯。這裡的肌肉可以保護頭部在被擊中時不會暈倒。

站姿或跪姿,雙手手指交纏,放在腦後的上半部  1 。用頸部的力量,盡量將雙手往後推  2 。保持這個姿勢 5 秒,盡力擠壓肌肉。然後反向出力,用雙手將頭往前推,頸部出力抵抗前推的力量。

頸部伸展動作

重點提示
在伸展位置不要將頭推得太下面。下巴最好不要太高或太低於與地板平行的角度。

! ​注意
你可以用超級組的方式,交替訓練頸部的伸展與屈曲,中間不休息。

變化動作

 A  如果頸部肌肉已痠,要避免移動的時候,還可以用靜態的方式做訓練。平躺在床上,背部打直,盡量將頭往床墊內擠。保持這個姿勢至少 10 秒,然後休息幾秒。重複直到疲勞。

 B  以站姿背靠牆壁的方式,頭後面頂在牆上盡量推。

 C  躺除了讓頭保持正直,也可以一組向右旋轉 45 度,然後一組向左 45 度。

 D  除了使用雙手,也可以將毛巾或彈力帶放在頭後面增加阻力。

 E  趴在長椅上讓頭懸空可以增加難度。把毛巾鋪在頭上,雙手握住槓停在毛巾上,使槓片不直接接觸頭。然後將頭靠近地板,再抬高。

 F  你可以綁頭帶,然後將頭帶與滑輪或彈力帶連結來增加阻力。

 G  有些健身機器可以模擬頸部伸展動作。

優點
用雙手或彈力帶訓練,不會對頸椎造成壓迫。若使用需要負重的變化動作或機器時,就有可能產生壓迫。

缺點
以這種方式移動頸部可能會造成暈眩,所以必須用非常慢的速度做這個動作,並且持續保持張力。如果感到暈眩,閉上雙眼通常可以解決問題。

! 風險
頭部懸空時,千萬不要雙手抱頭往地板的方向施壓,因為這可能會壓迫到頸椎。

這是頸部側面肌肉的孤立訓練運動。

採用站姿或跪姿,將右手放在右耳上方  1 。用頸部盡力將手往右邊推  2 。維持這個姿勢至少 5 秒,盡力擠壓肌肉。然後慢慢將頭推回起始位置,過程中頸部持續抵抗。完成右側的訓練後,立刻進行左側的訓練。

側向頸部屈曲

重點提示
不要超出頸部的活動範圍,尤其是在伸長的位置。不論是在伸長或是收縮的位置,都不可過度彎曲頸部。

! 注意
持續保持張力,以接近等長收縮的方式慢慢執行動作。

變化動作

 A  如果頸部已痠,而要避免任何移動的話,可以用靜態的方式做訓練。

 B  可以綁頭帶,然後將頭帶與滑輪或彈力帶連結來增加阻力。

 C  除了用手推頭部,也可以反向用手拉頭部。

 D  可側躺,以頭部本身的重量做。也可以在朝天花板側的耳朵上,增加一片重量輕的槓片,可再增加難度。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Frederic Delavier 與 Michael Gundill 著作《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動員全身爆發力出擊,培養僵持肌耐力克敵制勝》一書。

肌力訓練對格鬥或綜合武術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為肌力訓練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去增進你的運動效益:
1. 讓爆擊更有力量。
2. 增進肌耐力與對抗性。
3. 增加動作範圍 比如踢腿。
4. 可以成為有效的防禦手段去減少破綻。
5. 減少慢性運動傷害。重複性的強力出拳,會導致肌肉關節的原發性傷害,肌力訓練可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肌力訓練設計的器材與裝備,其實只要運用槓鈴及啞鈴的訓練動作便綽綽有餘。 由於槓鈴與啞鈴的便利性與訓練效益,本書會以這兩樣器材作為訓練課表的核心。

過去的格鬥技巧教學並不強調因材施教,而近期在自由搏擊最大的進展,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格鬥風格。

遵從這理念去設計你的肌力訓練課表,能夠避免盲目地遵循他人或冠軍選手的格鬥風格。人並非無堅不摧的剛體,要成為為一位頂尖鬥士,就必須正視生理上的條件,因此本書將告訴你發展出屬於自己格鬥風格的肌力訓練課表。


•旗標科技《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