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1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2
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3
NIKE AIR VAPORMAX 2019 的傳承與創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2017-08-17
人物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在美國愛荷華州的達文波特街道上,每天都會看到一位拿著溜溜球跑上跑下的男子身影,他正是40歲的跑者Scott Searle。別看他現在每天都在跑步,8年前,他還是一位連出門都有困難的男人,因為某些原因為,他在過去的生活中曾經歷過艱苦的戰鬥,更別說跑步,對他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從一天30瓶啤酒到成為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 ©Quad-City Times/SCOTT SEARLE

想盡辦法就是要喝到酒

從2008年10月開始,Searle多次因酒後無照駕駛而被吊銷駕照,經常入獄服刑,所以他也被規定須與父母同住。他的父母希望他戒酒,但當時的Searle沒有辦法做到。為了尋找喝酒的方式,他報名了當地YMCA的運動課程,假裝自己每天要到這裡鍛鍊身體。實際上,當Searle進入裡面後,他只是將衣服放入衣櫥,接著走出後門,去附近的酒吧喝酒。

沒錯!他是一個酒鬼。從18歲起,Searle每天至少喝30瓶啤酒,有時甚至喝到昏迷、癲癇發作,醒來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渴了,我需要酒。」漸漸地,他發現自己患有社交恐懼和焦慮抑鬱等精神問題,為了克服這些障礙,那時他也嘗試開始了十幾天不喝酒的日子。

跑步是為了證明自己清醒了

2008年11月,Searle一如往常地前往YMCA,過去的他不是翹課就是跑到旁邊的酒吧喝酒,但神奇的是那天,他突發奇想地跳上橢圓機,開始鍛鍊自己的身體,直到下課後,他與父母一同回家時,Searle竟然還清醒著。Searle:「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因為在10年內我從來沒有清醒過。」接著第二天、第三天,他都持續保持著清醒的狀態。
 
後來的一個星期、一個月,他真的持續保持清醒的狀態,他的父母再也沒聽見瓶子打破的聲音。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變更好,Searle決定開始嘗試對他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跑步」。

©Quad-City Times

不僅是興趣,更是一種責任

Searle剛開始在健身房裡的跑步機上連30秒都跑不動,不少健身房的同伴都建議他可以以快走的方式開始,於是他用先跑30秒然後再快走三分鐘的方式開始訓練。
 
就這樣,從跑步機上到馬路上,2009年Searle在春天的時候參加了第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當年的九月份,他完成了人生的初馬。
 
此外,玩溜溜球也是Searle的興趣,他邊跑邊玩溜溜球的技巧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一些關注,他不僅喜歡帶著它跑步,甚至遛狗以及到別的國家旅行時,他都會帶著,因為對他來說,帶著溜溜球跑步,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不僅要練跑,也要持續將甩球的技巧練熟。

Searle說:「人們經常看到我跑步,更激發我保持清醒、向前邁進、繼續為奔跑負責。」現在的他已成為這個地區的名人,大家都叫他「玩溜溜球的人」,他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跑步。

©Runners World/SCOTT SEARLE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Quad-City Times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2019-09-02
跑步話題新聞故事超馬馬拉松

對一般市民跑者而言,用4分速跑完一場馬拉松42.195公里,已可成為「破3」高手。而一位美國運動員Zach Bitter在8月底剛以平均每公里4分13秒配速跑完100英里(約160.9公里),共花11小時19分13秒,成功打破100英里世界紀錄。沒想到衝過100英里終點線時他並沒有停下來,繼續以12小時跑104.8英里的成績打破自己在2013年創下的世界紀錄。同一天雙破世界紀錄的Bitter,可說是超馬界神人中的神人!

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Zach Bitter破世界紀錄的場地位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最大城市密爾瓦基的室內田徑賽道,一圈距離443公尺,比賽是Six Days in the Dome六日賽中的24小時項目。他以每英里6分48秒(相當於每公里4分13秒)配速繞了363圈田徑場,100英里共花11:19:13完賽,比俄羅斯跑者Oleg Kharitonov創下高懸16年的世界紀錄11:28:03,快了近9分鐘。

Bitter曾在2013年以11小時40分55秒打破美國100英里紀錄,而讓他破世界紀錄的Six Days in the Dome賽事僅是他人生第二場100英里比賽。事實上,今年當他接到活動主辦單位的邀請電話時,他正在希臘為9月27.28日的斯巴達馬拉松賽進行訓練,起初他認為Six Days in the Dome可幫助他在斯巴達馬拉松之前做調整,不過在歷經幾次艱難的訓練後,他開始想挑戰新的記錄。

Bitter在接受外媒《跑者世界》訪問時自述﹕「我在鳳凰城的夏季中心訓練,要在攝氏超過37度下跑3-3.5小時,而且維持每公里約4分02秒配速。在一個4週的訓練週期中,上述訓練我做了134次,有2週達到150英里(約241公里)週跑量,我覺得自己處在最好的狀態。」大約5-6週後,Bitter決定如果有機會,絕不會放過在比賽中創造新紀錄的可能「當我心態轉換後,這場比賽就成了我的目標賽事,而我開始認為新紀錄可能發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ast scamper around Dreamy Draw in #Phoenix before heading home to #Wisconsin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what I got for 12 hours in the Pettit Center on Saturday! @altrarunning @xendurance @unicityinternational @fatissmartfuel @squirrels_nut_butter #altrarunning #altraathlete

Zach Bitter(@zachbitter)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8月 月 22 日 下午 12:41 張貼

比賽當溫度涼爽、天氣非常好,Bitter的全液體補給策略是﹕前段每隔幾小時就將水和營養補給品混和飲用;開賽5小時後,為了補充能量和咖啡因並維持身體水分和活動,他每小時喝一次含巴拉圭冬青的飲料。這樣的補給幫助他在以5小時40分38秒通過50英里標記時,雙腿仍狀態良好。

進入後半段50英里,Bitter嘗試在下半場的前段加速10-20分鐘,但配速卻比以往習慣的速度慢,雖然仍保持配速,但他心裡開始出現疑慮。「約50英里處,我沒有很大的自信能比前半場跑得快,即便在後半場好幾圈我跑得不錯。當我到達長跑訓練的最長距離時,我的精神達到極度愉悅,而我需要停下來思考,平常我週末練習的最後幾十英里是怎麼完成的﹖我要把它想像成是周末訓練一般。」

在全長443公尺的跑道上,Bitter以11:19:13完成了100英里(約160.9公里),而他的下半場以5:38:35完成,比前半場快約2分鐘,在如此長距離的比賽中竟能做到「後段加速」。Bitter說道﹕「這是壓在我肩上的巨大重量,也是我訓練6年來的重要部分,所以當我通過100英里終點線時,就好像終於把最後一塊拼圖拼完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 @jeffgenovaphotography Here was the peak four week block I used to prepare for my 12 Hours at the Pettit Center (swipe to the left to see data). Inspired by the principle of keeping things close to race specific as I got closer to the race itself. Most of these runs were at or just under goal 100 mile effort with a few session at or near threshold. After watching @walmsleyruns and @jared_hazen at WSER this year I wanted to revisit a slightly more aggressive build from a volume stand point. It comes at a risk, and does require a solid base, so you don’t overreach, but boy it gets you mentally ready for the day. @altrarunning @fatissmartfuel @unicityinternational @drymaxsocks @xendurance @squirrels_nut_butter #altraathlete #run #race #ultra #training #fitness #worldrecord

Zach Bitter(@zachbitter)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8月 月 27 日 上午 11:34 張貼

然而隨著打破100英里世界紀錄,Bitter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繼續多跑了40分鐘,總共繞田徑場378圈,以12小時內跑完104.8英里(約168公里),打破了自己在2013年創下的101.8英里紀錄。是的!Bitter在同一天內跑出兩項世界紀錄。

打破世界紀錄後,Bitter恢復得很好,只有一些微小的痠痛和肌肉緊繃,但整體感覺良好。賽後他表示「除了自己獲得記錄之外,我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這類活動的關注;超級馬拉松雖然以越野賽道為主流,但超馬運動員並不會害怕接受平坦賽道的挑戰,如果我能激勵多一些人參與其中,我認為這項運動肯定有人能在11小時內完成!我非常渴望知道人類在這類比賽中能到什麼極限。」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The Washington Po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AIR VAPORMAX 2019 的傳承與創新

2019-01-03
跑步配備館鞋子NIKE

原版Air Vapormax 的測試里程遠超NIKE之前推出的所有創新鞋款,而且在寒冷和溫暖的氣候條件下均開展了步行和跑步測試。無論是每周行進20 英里的跑步愛好者,還是僅僅把它當作日常穿鞋,Air Vapormax 總能讓人感到舒適合腳。

NIKE AIR VAPORMAX 2019 的傳承與創新

不過Air Vapormax 仍存在改進空間。於是,耐克設計師前往巴黎、倫敦和米蘭,向運動愛好者詢問Air Vapormax 吸引他們的原因以及可以加以改進的地方。他們收到的反饋是:Air Vapormax 具有優秀的緩震效果,但鞋面結構可以更加豐富,支撐性方面還可以改良。

NIKE設計師據此打造了全新的Nike Air Vapormax 2019:

傳承

Nike Air Vapormax 2019 保留了最靈活、最輕盈的Air Max 氣墊,這歸功於分段式Air 鞋底,與以前的Air 鞋底相比,它可以讓腳的動作更加自然。鞋面直接置於全掌Air 氣墊之上的設計,在步行或跑步時持續為雙腳提供緩震支持。 

Nike Air Vapormax 2019

創新

NIKE設計師採用Nexkin(輕質、透氣、合腳的半透明彈性材料)對鞋面加以改造,豐富鞋面結構,使之與Flyknit 相比更耐用,氣候適應性更佳。鞋子內部採用了一個用於包裹足中段的全新設計,同時緊貼足弓以提供封閉式支撐。TPU 材質的足跟支撐夾更大更高,讓鞋子在全天穿著時表現更佳。TPU 材質的全新外層技術賦予了Air 氣墊全新的變色效果:通常為不透明外觀,但在陽光下會變透明。

Nike Air Vapormax 2019 將於12 月下旬通過Nike SNKRS APP(Nike 獨門鞋會)、Nike.com 和指定零售店鋪發售。

Nike Air Vapormax

NIKE設計師採用Nexkin(輕質、透氣、合腳的半透明彈性材料)對鞋面加以改造,豐富鞋面結構,使之與Flyknit 相比更耐用,氣候適應性更佳。鞋子內部採用了一個用於包裹足中段的全新設計,同時緊貼足弓以提供封閉式支撐。TPU 材質的足跟支撐夾更大更高,讓鞋子在全天穿著時表現更佳。TPU 材質的全新外層技術賦予了Air 氣墊全新的變色效果:通常為不透明外觀,但在陽光下會變透明。

Nike Air Vapormax 2019 將於12 月下旬通過Nike SNKRS APP(Nike 獨門鞋會)、Nike.com 和指定零售店鋪發售。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