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跑步,跑步讓我自由!」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自2008年首度挑戰磁北極650公里極限馬拉松開始,一路完成世界七大洲八大站賽事,並於2016年成為亞洲首位同年完成四大極地賽事並奪下世界總冠軍的選手,更與黃茂森導演合作拍攝紀錄片電影《出發》,將於5月31日正式上映。從2010年陪陳彥博完成15場以上國際超馬賽的Garmin見證了他的傳奇歷程,選在今年讓跑錶系列再進化,推出Forerunner 245 GPS心率智慧跑錶、Forerunner 245 Music GPS心率音樂智慧跑錶、Forerunner 945腕式心率全方位鐵人運動錶,並於6月3-5日舉辦限時首購活動,買Forerunner 245 Music GPS心率音樂智慧跑錶,加贈名牌專業跑鞋!
足跡橫跨地球,遍及雪地、沙漠與高山,陳彥博用用強大意志力完成紀錄片電影《出發》,只為傳達一個理念﹕為夢想而跑、為自我而跑,與Garmin的精神「不跑別人的紀錄,只跑自己的路」不謀而合。
Garmin亞太區行銷協理林孟垣表示:「智慧穿戴裝置在科學化訓練是極關鍵的一環,穿戴裝置與數據科學將更有效率的提升訓練成效,Garmin Forerunner系列針對初、中、高階不同需求跑者推出對應跑錶,不僅內建GPS功能完整記錄運動軌跡、最新升級光學心率感應偵測和防水耐候性質,入門款融入距離、時間、速度和心跳等基本重要指標,隨著程度遞增與複合運動所需,中高階則逐步完備雙鐵、三鐵、定向越野等全面功能,就是為了支持不同型態跑者,依照自己的體能狀態逐步調整,為更好的自己而跑。」
Garmin Forerunner 245系列智慧跑錶全面刷新中高階跑錶定位,為跑者提供訓練前中後的狀態評估,包括估算跑步VO2 max最大攝氧量、有氧及無氧訓練效果,是否訓練不足或過度一目瞭然;並搭配跑步動態感測器,可精準掌握觸地時間與雙腳平衡,檢視垂直振幅,提升移動效率;無論跑者針對半馬、全馬或進階訓練計畫,都能根據個人目標和表現動態調整。
全新Forerunner 245智慧跑錶較前一代235系列新增多項生理狀態指標功能,導入「身體能量指數功能(Body Battery)」,追蹤利用所收集到的數據隨時評量個人能量儲備狀態,有效規劃運動及休息時間;內建「Pulse Ox 血氧感測功能」計算體內血氧濃度,掌握身體當下狀態。;開啟「事故偵測功能」可輕鬆分享所在位置,方便家人朋友追蹤近況,以備不時之需。更支援手動或自動開啟此項功能。Forerunner 245 Music GPS心率音樂智慧跑錶,更可輕鬆下載多達500首歌曲至手錶,不需手機,無論習慣KKBOX或SPOTIFY平台音樂服務,暢跑時都能即刻享受更全面的感官體驗。245系列智慧跑錶開啟GPS功能更可支援長達22小時續電力,符合馬拉松等長距離訓練挑戰。
鐵人運動支援再進化,除了輔助三鐵選手與馬拉松跑者,更對精進挑戰自我的運動員致敬。全新Forerunner 945腕式心率全方位鐵人運動錶搭載最新心率監測技術,優化訓練與監測功能,成為系列中最高階跑錶。擁有「訓練負荷分析(Training Load Focus)」,將負荷量化並給予最佳訓練建議,清楚顯示有氧、無氧或高低強度等訓練不足的建議;透過「高度與熱適應力(Altitude & Heat Acclimation)」功能,更精準的監測VO2 Max掌握體能狀態,以及訓練狀態,並協助運動員了解在不同高度與溫度的適應性檢視。Forerunner 945腕式心率全方位鐵人運動錶更首度導入特色功能包括「Pulse Ox 血氧感測」、「Garmin Pay支付」與音樂串流功能沒有網際網路也能帶著音樂輕鬆暢跑。
Garmin全新245與945系列智慧跑錶問世,6月3日至5日於Garmin線上商城獨家推出限時首購活動,買Forerunner 245 Music GPS心率音樂智慧跑錶再加贈名牌專業跑鞋 (市價NT$4,580元),全台限量245組,活動將於6月3日11:00AM準時開跑,詳情請看活動網頁。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一名美國德克薩斯州城市Aledo的13歲男孩喬伊.貝爾斯(Joey Belles),2019年6月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腦腫瘤,必須接受手術和化療。治療期間在醫護人員鼓勵下,他每天扶著點滴架走路運動,並在最後一次化療時完成繞行護理站629圈,相當於42.195公里全馬距離,院方更為他舉辦貼心的完賽典禮,慶祝男孩完成人生第一場馬拉松!
喬伊罹患松果體母细胞瘤(Pineoblastomia),此腫瘤生長十分快速,因為松果體位置在比較深部,通常外科完全切除也相對困難。在治療期間,他在德克薩斯州庫克兒童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和物理治療師們,總是鼓勵他每天都要站起身,並儘可能地活動筋骨。
醫院裡,喬伊熱衷於參加名為Miles in Motion的院內活動,院方透過活動讓患者們騎單車、步行以增加身體活動。對於像喬伊這樣走路的患者院方祭出獎勵,繞行護理站周圍1英哩(相當於1.61公里)或是24圈,就可以贏得一條手鐲,10英哩(相當於16公里)則可獲得一張禮品卡。
「身為物理治療團隊,我們意識到患者較少自主做身體活動,他們總是待在自己房裡。」創辦Miles in Motion活動的物理治療臨床博士Lydia Robey在受《跑者世界》訪問時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文化,讓人們將運動視為醫學,所以我們會鼓勵步行之類的事。我們給病患追蹤表,並跟他們說繞護理站24圈等於1英哩,看看你能完成多少。」
起初,喬伊手扶著附滾輪的點滴架緩慢地繞行幾圈。喬伊的媽媽Denise Belles指出,在喬伊治療週期中,走一圈大約要花1分鐘半到兩分鐘,如果他狀況良好,往往選擇最後再拿起點滴架,因為這麼做會讓他感覺自己變得更堅強。而每次她和專家、媽媽一起走路時,他總是想走更遠一些。
喬伊坦言:「我走路時感覺很棒,我只能說真是太棒了!我感覺自己回到了正常狀態,就像我沒經歷過化療一樣。」
從起初一次沒幾圈,進步到5圈、10圈、20圈,更曾一次多達32圈。喬伊的追蹤表不斷增長,而當他和護理師意識到這一點之前,他就快達到馬拉松距離了。
負責喬伊的物理治療師Haleigh Schreck表示,我們幾個護理師聊天時,發現走過身旁的喬伊已完成25英哩(約40公里),即將達成馬拉松距離,於是我們認為必須做些大事來慶祝他的努力和保持如此積極的態度。
醫院從來沒有在走廊上為病患辦過馬拉松賽,直到護理師告訴喬伊之前,他甚至沒有想過自己走了多遠的路。在喬伊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化療時,他將接近26.2英哩大關,於是醫護人員們決定在他化療的最後一天完成最後一圈時大肆慶祝。
2020年2月20日,喬伊在醫院馬拉松賽最後一刻,以慢跑繞行護理站第629圈,數十名醫院工作人員為他加油打氣,並為他製作了終點線彩帶。當他手舞足蹈地衝破終點線後,護理師們給他驚喜的完賽獎品,包括一條太空毯、一碗賽後零食、香蕉、特別訂購的26.2(全程馬拉松的英哩數)貼紙,以及一枚有他名字的獎牌,並由媽媽為他把獎牌戴上。
賽後喬伊說:「有很多人為我加油,那真是令人驚奇的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
喬伊最後一次化療後回到家中復原,雖然他必須被隔離100天,但仍每天保持走路運動。當他感覺自己夠健康時,開始想要跑起來。
「我們正計畫參加一場馬拉松賽,也許是一年後,參加一場真正的馬拉松賽,可能在沃斯堡、紐約或波士頓等大城市。媽媽會和我一起跑,她10年前曾跑過馬拉松,所以我們要一起完成。」喬伊說。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台北榮總神經外科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