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跆拳道品勢奪牌率百分百 1金3銀1銅入袋
1
跆拳道品勢奪牌率百分百 1金3銀1銅入袋
2
躍過戰爭的創傷 打破3項世界紀錄的跳遠天才Jean-Baptiste Alaize
3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 中華隊首日奪雙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跆拳道品勢奪牌率百分百 1金3銀1銅入袋

2017-08-21
話題 武術競技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地主寄予奪牌厚望的跆拳道品勢隊,21日由李晟綱、蘇佳恩在男女混合項目奪金,這是中華臺北隊史在世大運品勢的第一金,男女子團體也雙雙獲得銀牌,本屆品勢隊共拿下1金3銀1銅。

男女混合團體品勢李晟綱(左)、蘇佳恩為中華隊再添一金。

前一天由林侃諭、陳建銓貢獻1銀、1銅後,中華臺北再接再厲,尤其男女混合項目,原本李晟綱的搭檔是女友廖文暄,但7月她比賽扭傷腳踝需開刀、無緣世大運,才由蘇佳恩頂替,兩人只有1個月時間培養默契。

向來穩定的李晟綱,這次賽前都緊張到失眠,蘇佳恩反過來告訴李晟綱,相信他們可以把自己做到最好,而蘇佳恩對自己表現很滿意,「真的非常開心!」。李晟綱則認為,表現可以再好一點。

李晟綱與蘇佳恩排在韓國之前出場,由於隊友在男子團體、女子團體都出現失誤,兩人以零失誤完成高難度動作,地主觀眾瘋狂歡呼,韓國組合動作難度較低,最終以7.85的得分壓過韓國的7.813稱霸男女混合項目。

男女混合團體品勢李晟綱(左)、蘇佳恩神情專注。

男子團體更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黃佳蓉開賽前一週才頂替受傷的陳靖,與張惟傑、謝名揚搭配出賽,陳靖因練習時左腳骨折,退出世大運,黃佳蓉只練一週就要上陣,連桃園巨蛋的場地都沒練過。

男子團體品勢,中華隊張惟傑(前)、謝名揚(左)及黃佳蓉獲得銀牌。

李映萱、陳湘婷和陳以瑄的女子團體,賽前是奪金熱門,但在自由品勢出現失誤,3人賽後都難掩失望情緒,李映萱說:「真的都盡力了,當下的確很失望,沒想到自由品勢落差這麼大。」

品勢隊總教練李珍鎬說,選手一直承受著很大壓力,這次表現很好,他很滿意,「雖然我們這次拿到1金,但在我眼中,他們每個人都是金牌!」

女子團體品勢,中華隊陳以瑄(中)、陳湘婷(左)及李映萱獲得銀牌。
男子團體品勢金牌由韓國隊獲得。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躍過戰爭的創傷 打破3項世界紀錄的跳遠天才Jean-Baptiste Alaize

2021-09-27
故事武術競技人物誌

《帕奧精神:鳳凰高飛》(英文片名:Rising Phoenix),是一部由國際帕委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IPC)與知名線上影視平台 Netflix 在 2020 年推出的帕運選手紀錄片。

透過 9 位帕運選手的故事,讓觀眾一窺這群身心障礙運動員們堅毅的韌性,及帕拉運動如何影響全球對於身心障礙者權力、多元性和卓越競技的看法。

其中,這位 29 歲法國運動員-Jean-Baptiste Alaize,是戰爭倖存者。

Jean-Baptiste Alaize(圖片來源)

運動治癒了我的內心

1994 年,當時年僅 3 歲的 Alaize 不幸捲入蒲隆地(Burundi)內戰,戰爭中他失去母親,以及因傷勢嚴重不得不截肢的右腿。「多年來,每當我閉上雙眼,母親被處決的畫面總會出現在我腦海中,當時母親帶著我一同逃難,但沒能跑遠。」Alaize 說。

奇蹟生還的 Alaize 在 1998 年被一對法國夫婦收養,並與收養家庭一同在法國東南部蒙特利馬爾(Montélimar)生活與接受義肢復健。

「我當時認為,我失去了被愛的權利。我是個黑人,但當我遇見我的(白人)父母時,他們單純地愛著我。」

來到法國後,Alaize 加入了德龍省(Drôme)當的運動社團。穿戴上義肢開始奔跑後的那個夜晚,Alaize 不再受到自遇難後的夢魘侵擾,這使運動成為他面對創傷的方法;也因此 Alaize 和學校的體育老師一拍即合,他帶領學校迎來 4×100 公尺接力賽反敗為勝後,體育老師將他領進體育競技的世界。

Jean-Baptiste Alaize(圖片來源)

越挫越勇,越跳越高

法國身障人士運動聯盟(The French disabled sports federation)很快發現 Alaize 這位擅長短跑和跳遠的奇才,隨後他開始網羅各運動賽事的獎項,包括 4 座世青賽的跳遠獎盃,其中 3 項更締造世界記錄。「這開始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很開心能代表法國。」Alaize 說。

2012 年倫敦和 2016 年里約帕奧會,Alaize 皆代表法國出賽,他在跳遠比賽中拿下第 5 名,僅與銅牌相差 5 公分。現在,Alaize 裝備了最先進的一款義肢,他將其命名為布加迪(Bugatti),Alaize 原希望參加 2020 年東京帕奧並帶著獎牌返回法國,但受疫情影響被迫中斷。

期盼創造一個沒有歧視的未來

這位 29 歲的青年出於對跑步與跳遠的熱情,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活,但他認為,歧視仍存於各種形式中。「初來乍到法國時並不容易,當時我經歷許多種族主義與歧視。」Alaize 說。

這也是為什麼 Alaize 支持並熱衷發行《帕奧精神:鳳凰高飛》的原因之一。

「我想證明暴力與仇恨是沒有意義的,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帶給人們一些啟發。」Alaize 真心期盼著。紀錄片製作人 Ian Bonhote 認為,Alaize 無疑是顆正冉冉上升的新星,雖然記錄片中的 9 位運動選手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但沒有一位像 Jean-Baptiste Alaize 一樣,即使經歷過如此殘暴的過往卻越跳越高,他的故事將會引起共鳴。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 中華隊首日奪雙銅

2017-08-02
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話題

2017年國際韻律體操暨2017臺北世大運測試賽今(2日)登場,地主隊、中華臺北世大運國手宋語涵、詹庭甄在個人全能賽事試身手,參加團隊全能賽成員則包括古妮臻、龔芸、徐紫綺、楊千玫、王心伶、陳沛安。測試賽首日,世大運地主代表隊留下兩面銅牌。

地主國手詹庭甄在測試賽留下個人全能銅牌。她說,「這比賽場地又明亮、又寬敞,這在國內是非常少見的。」詹庭甄坦言不太習慣,「地毯新的,感覺有點滑,把握測試賽機會適應。」月底就要比賽了,「我有上肌力課加強體能,另外七月開始也上芭蕾課,提升舞蹈和美感方面的表現。」詹庭甄說,家人已經買好世大運門票,要到現場為自己加油,「我的目標是好好發揮,把應有的實力表現出來。」月底就要比賽了,「我有上肌力課加強體能,另外七月開始也上芭蕾課,提升舞蹈和美感方面的表現。」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地主中華台北隊詹庭甄收下個人全能銅牌。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測試賽首日上午,先進行個人全能環、球比賽,下午舉行棒、帶比賽。中華臺北隊由國手宋語涵先登場,出現些許失誤狀況。宋語涵說,「因先前比賽比較密集,現在仍在調整期,也適應比賽場地,重心還是放在月底的世大運比賽,目標進個人全能前8名。」

宋語涵從小學一年級起投入韻律體操,至今14年,目前就讀國立體大,她屢次前往韓國向教練姜姬仙學習,而姜姬仙是韓國體操名將孫妍在的恩師。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中華臺北代表隊首日在團體全能五環有精彩表現。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過去宋語涵曾赴哈薩克、巴西、烏茲別克、韓國等國比賽,「南港展覽館這場地好大,跟在外國比賽感覺很像。」宋語涵說,在自家主場比賽,多了點自在,「因為想有好表現,緊張也是難免,不過就告訴自己,除了訓練時更專注,就盡量別去想太多。」宋語涵身高160公分,目前44公斤,期望在世大運時,能把體重降到40公斤。「這樣看起來體態會更好。盡量晚餐吃少一點,真的很餓、就多喝水吧。」宋語涵笑說。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中華臺北代表隊首日在團體全能五環有精彩表現。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2017臺北世大運韻律體操賽,8月27至29日將在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一連舉行三天。韻律體操競賽總經理吳修廷表示,共有23國報名參賽,其中個人賽選手38人、團隊則有8隊參賽,本屆團隊報名隊數是近幾屆世大運最多,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和日本,都是傳統強隊、奪牌大熱門,其他參賽團隊還包括南、北韓、中國、匈牙利及地主代表隊。其中、中華臺北隊是首度參加世大運韻律體操團隊賽,將全力爭取留下獎牌。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中華臺北代表隊首日在團體全能五環有精彩表現。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資訊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