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1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2
用雙腳實踐守護精神,王心恬、范逸臣為公益挑戰SUPERACE吳哥窟超馬
3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2017-08-22
話題 跑步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2017年台北世大運此次美國田徑代表隊星光熠熠,由短跑名將布瑞爾(Leroy Burrell)與傳奇選手劉易士(Carl Lewis)帶隊,以休士頓大學學生為主力組隊參賽,今天記者會上,布瑞爾喊出,相信選手實力,至少能為美國隊拿下十面獎牌。

美國田徑代表隊今天早上在台北田徑場進行首日練習,再由總教練布瑞爾、教練劉易士帶領其中3名選手阿爾曼(Valarie Allman)、小布瑞爾(Cameron Burrell)與瑞吉(Reggie Jaeger)出席媒體記者會。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曾多次以選手身分參與奧運的布瑞爾與劉易士,都對此次台北世大運開幕典禮讚不絕口,布瑞爾透露,去年九月他們開始關注這項賽事,劉易士堅持一定要組隊參賽,對於學生選手而言,參與世大運能夠與各國選手競爭、接觸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國際盛會。

奧運史上奪下九面金牌的劉易士也說,參加世大運對於學生選手而言,就像事先參與奧運一樣,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此次美國田徑代表隊成員年齡介於18歲至20多歲,由20多位休士頓大學學生與其他學校共同組隊參賽。

兩位教練在美國都有帶領田徑學生社團。劉易士認為,在代表隊就像個大家庭,教練與選手的關係就像父母與孩子,當選手有好成績,教練們替他們開心,有困難也一同承擔。他們希望,選手們此次來台參賽,不只帶來好成績,更能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

就讀史丹佛大學的阿爾曼,代表參加鐵餅項目,她笑說,自己兩年前參加過韓國光州世大運以及今年倫敦田徑世錦賽,每個賽事都有不同意義,像世大運這樣的綜合賽事,可以看見不同運動項目,學生選手們能聚集在一起,與各國選手交朋友,對於選手而言非常有幫助。

來自肯特州立大學的瑞吉則稱讚,對於台北世大運開幕相當印象深刻,將台灣文化呈現地淋漓盡致。他認為,在世大運可以跟各國精英運動員競賽交流,另外「身為一個旅客我很興奮可以多嚐嚐台灣美食。」他笑說,要拍下這裡吃到的食物、見過的風景,在網路上跟朋友們分享台灣的好。

劉易士也說,自己過去到許多國家參賽,他下定決心,每次出國比賽都要認真體驗當地文化、嚐當地美食,因此到每個國家都相當珍惜;他也告訴隊上選手,要讓台灣透過比賽認識最棒的美國文化,並在世界各國面前表現美國最棒的一面;不只為國家爭取最佳的成績,更得為田徑界作出貢獻。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用雙腳實踐守護精神,王心恬、范逸臣為公益挑戰SUPERACE吳哥窟超馬

2016-12-23
賽事馬拉松超馬跑步話題

極限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場可以重新認識自己的挑戰,但對王心恬來說,她對極限運動的定義不只是超越自己,而是透過雙腳親自去體驗、關懷每一個她所跑過的地方,藉由親自踩踏過的感受,重新詮釋這個世界獨特的美與文化。

王心恬來到洞里薩湖水上人家的學校,送給當地小朋友筆記本和鉛筆

今年12月,王心恬特地排開所有行程,參加由極地探險家林義傑所創立的SUPERACE極地超馬賽。這次王心恬不但放下名模矜持,跑到遙遠的吳哥窟,除了需背上自己三天的食物與行李外,更需忍受不能洗澡、上廁所無遮蔽,雙腳長水泡與掉指甲的威脅,完成111公里的長距離挑戰。對最遠只跑過半馬的她來說,是什麼樣的理由讓她願意參與挑戰?

除了首次參賽的王心恬,這次身為SUPERACE超馬賽學長的范逸臣也共同前往參加,在賽前更是不斷教授如何完賽的密技,兩人也約定好,要一起在吳哥窟跑出屬於自己的極限意義,互相鼓勵。

從三鐵甜心晉升超馬領域 跑出自己的極限視野

首次挑戰超馬賽的王心恬在三天兩夜賽程中,其中有段路需要爬山,林義傑跟王心恬說:「不難啦!就跟爬象山差不多。」沒想到王心恬親自挑戰後,忍不住對林義傑大罵說:「這不是爬山,這是攀岩,而且這哪像爬象山!」
 
在跑的過程中,王心恬坦言無時無刻都是身心靈的煎熬,覺得「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而是在艱困環境下永遠跑不完的111公里。」但為了公益報名吳哥窟超馬的她,卻在這一百多公里的賽程中,看到更多偏鄉需要幫助的現況。

第二天長達50公里賽程中,王心恬努力不懈的往山上爬

SUPERACE帶你跑進偏鄉部落 用雙腳重新省思

回憶起這三天賽程,王心恬表示,這次比賽的路線大都是在暹粒當地的偏鄉、部落及山林間,所以你會看到當地最真實的生活樣貌,我很不願意相信的事實是,對大部份的人來說,都只知道吳哥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一個旅遊必去的觀光聖地,但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很多當地人卻是過著極度貧困、取水不便,以及無法受教育的生活。
 
這是王心恬實際看到的現況,也是SUPERACE為何要在當地造一口井的原因,不單單只是舉辦賽事,更希望透過選手的力量、一年一口井紀錄片的拍攝,讓更多人明白,SUPERACE極地超級馬拉松更重要的精神與意義,是關懷與守護。

SUPERACE超馬賽結合公益,范逸臣與王心恬於水井前合照
分享文章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2016-09-12
全馬訓練運動補給馬拉松跑步運動生理知識庫營養補給

又到了跑馬的好季節。您是跑馬新手或是不常跑全馬的跑者嗎?建議您來試試這個實用的「肝醣超補法」: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讓你迅速儲備能量。

馬拉松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在全馬賽開始時讓你的肝醣儲備量達到最大,這一點相當關鍵。這是因為在跑馬拉松過程中,你從體內的肝醣儲備中所取得的肝醣量其實可能會不足以拿來完賽。所以在跑馬拉松時,身體解決部分不足的方法就是動用脂肪作為燃料的來源(對精英跑者來說,供應量約占能量需求的百分之十;對跑比較慢的跑者來說,則升高至將近百分之五十),然後有一部分就是用你攝取食物而來的肝醣供應量(如下說明)。

在賽前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儲備量,就是所謂的「肝醣超補法」。雖然講到「肝醣超補法」通常會讓人聯想到在馬拉松賽的前一天晚上吃義大利麵的傳統餐會,但這項流程應該在比賽的前三天開始進行。如果你的比賽是在星期天,那麼在星期五和星期六的午餐與晚餐就應該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餐點。重點應該在於有正向幫助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但千萬別把自己吃到很撐,或者過量到要比賽了還覺得肚子很脹。進行肝醣超補法時,你應該也需要飲用足量的水分。少了水分,人體的肝醣存量就無法充足。

©Youtube/Kara Corey Fit Life

賽前的飲食

留意比賽之前──或者更確切的說法是在特別艱苦的鍛鍊之前的飲食很重要。在比賽當中強力的使勁,再加上伴隨競爭情勢而來的精神緊張,都會讓胃很不舒服。現在大部分的路跑賽,像是全馬賽幾乎都是在早上舉行,這一點會讓跑步前的飲食計畫來得容易一些:假設你在比賽的前一晚吃了一頓不錯的晚餐,那麼比賽當天的早上就不需要吃太多。你在賽前吃的早餐其實並不會對你的運動表現有幫助,但同樣必須看重的是不能空腹去比賽。我通常會簡單吃一點,像是喝一杯果汁,再吃兩片淋了蜂蜜的土司,配一杯茶。不過必須在比賽的前三小時食用完畢。如果當天很熱,賽前的前一天飲用足夠的水就相當重要(或許差不多要到 2~3 公升),比賽當天早上還要再補充一次。到最後不太會有喝太多水的問題,如果真的喝太多,頂多就是排泄掉而已。

比賽中的飲水

你從馬拉松開跑時就隨身帶著的小包裡,應該要有一份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在全馬賽開跑的前兩個小時,一直到前三十分鐘之間,我習慣會喝幾小口這類的飲料(在開賽前半個鐘頭就不喝,是讓自己有時間可以排泄掉多餘的水分)。然後通常在開始的前五鐘再做最後一次的補給,分量大概是 50 毫升左右。透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我的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的儲備量在開跑時是充足的。

跑馬拉松的過程中,在路線沿途各個能量站定時補充水分,這一點很重要。我在整個比賽中會以每 5 公里補充 100 毫升至 150 毫升的水分為目標。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喝的碳水化合物飲料是以每 100 毫升約 10 克的比例去調配出來的。但不管你是喝水,還是市售的某種運動飲料,都要切記一項原則:「少量多次」。別等到口渴了才補充水分,而且如果真的到口渴的地步,這也是你已經嚴重脫水的前兆。此外,如果你參加的馬拉松賽是在相對比較低溫的天氣下舉行,也別被天氣騙了。當然,這種天氣需要補充的水分不需要像在大熱天那麼多,可是跑這麼遠的路還是會流失掉很多水分。在跑步當中補充水分,是保證讓你有更多機會撐到最後的一種方法。

✸作者註:少部分的精英馬拉松跑者已經不會在比賽前使用肝醣超補法了。他們有的人是從開始到比賽前一直吃很多,已經在貯備肝醣了;或者有的人在定期的艱苦訓練過程中,已經學會如何在耗盡肝醣存量之後適時的補給能量,所以對自己信心十足。不過,肝醣超補法的練習(也就是我在這裡所建議的)在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和非精英跑者圈當中仍然很普遍。

©Runner's World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理察‧內魯卡著作:《馬拉松,該怎麼練:從新手到頂尖跑者,傳奇名將為所有人打造的馬拉松訓練全書》一書。馬拉松不只是跑步,更是一門挑戰自我身心極限的藝術。或許和你一起比賽的有三萬人,但真正的競逐是在自己和距離之間。就讓英國知名田徑、馬拉松名將理察‧內魯卡(Richard Nerurkar)帶領你進入充滿挑戰的馬拉松世界吧!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