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連學姊許淑淨的份一起拚」 江念欣舉重63公斤級摘銅
1
「連學姊許淑淨的份一起拚」 江念欣舉重63公斤級摘銅
2
Forge 打鐵健身:運動就像打鐵一樣要趁熱!
3
增加肌肉量,才能真正享瘦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連學姊許淑淨的份一起拚」 江念欣舉重63公斤級摘銅

2017-08-22
話題 健身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年僅20歲的舉重小將江念欣,首度參加世大運,就是在故鄉舉辦的臺北世大運。儘管有南京青年奧運金牌的資歷,但面對龐大地主觀眾的期待,她還是有些緊張,開賽前練習又不慎磨破手掌,只能盡力發揮,但來自學姊許淑淨的鼓勵並特地到場加油,讓她奮力繳出抓舉97公斤、挺舉126公斤、總和223公斤,為地主再奪1面銅牌。

女子舉重63公斤級江念欣獲得銅牌。

江念欣原本是58公斤級好手,本屆世大運參加63公斤級,面對朝鮮Rim Un Sim、泰國Siripuch Gulnoi、俄羅斯Turieva Tima等強敵,她有滿場觀眾加持,但難以克服心中緊張,抓舉開把95公斤失敗,第二把雖成功舉起97公斤,但第三把挑戰平常練習曾舉起過的102公斤卻失敗,陷入落後。

場邊觀戰的許淑淨,特地在中場休息時,進休息區鼓勵學妹。江念欣說:「學姊要我挺舉好好挺!」她舉起左手臂上的「淨力」紋身貼紙,她說:「學姊受傷無法參賽,我想把她的那一份一起舉起來。」

江念欣奮力一舉。

江念欣挺舉實力優於其他對手,她在挺舉順利舉起126公斤,雖然兩度挑戰130公斤無法成功,失去奪銀牌的機會,但她帶傷奮戰,獲得教練陳淑枝肯定,陳淑枝說:「她擔心包紮會影響比賽感覺,又不敢告訴教練,怕教練不敢下戰術,她就是貼心的孩子,真的盡力了。」

無法為中華臺北再進帳金牌,江念欣賽後還沒開口就落淚。她談起手掌傷勢,卻很堅強,「會刺痛,但不去想就好了!」她在世大運摘銅,接下來目標是希望能進軍奧運,她說:「我會一步一步、慢慢前進。」

女子舉重63公斤級中華隊江念欣賽後開心與獎牌合影。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orge 打鐵健身:運動就像打鐵一樣要趁熱!

2016-09-30
推薦場館重量訓練健身場館資訊

在選擇健身房時,你可能想嘗試的健身方式有很多,不過又不想找大型連鎖健身房,但是,一般小型健身房或工作室中,你所需的健身器材不一定全部都齊全,導致能使用的器材有限,可以做到的運動方式也有限。不過別擔心,台北市中心就有一間新成立的健身房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位於熱鬧喧嘩的林森北路巷弄內,有家可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健身房,拾階往下走進健身房裡,在嶄新的氣味與令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中,環顧四周,琳琅滿目的健身器材以及完善的設備,這家就是「Forge 打鐵健身」。

Forge 打鐵健身專業團隊教練

一家能夠做器械有氧的小型健身房

近年來,有氧運動這項項目再度受到大眾的喜愛,除了一般的徒手有氧課程,Forge 打鐵健身也能滿足喜歡藉由器械做有氧運動的學員們,並提供所有完善的設備,像是人人都喜愛的飛輪車、跑步機,與一機就能動全身的划步機等等,館內更有其他健身房少有的階梯機,讓你的心肺有氧訓練更上一層樓。

踏步機、滑步機、跑步機等等一應俱全。

一流的器材也需要最優秀的教練團隊

Forge 打鐵健身創辦人呂維鈞(大鈞教練),輔大體育系畢業的他,在學時曾加入享譽盛名的輔大龍舟隊,除了藉由划龍舟來訓練自己體態,也曾經參加過許多健美比賽。畢業後,也曾在連鎖大型健身房工作的大鈞教練,認為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模式,並且想更專注在將自己的運動心得傳遞給更多人,於是選擇創業。
 
Forge打鐵健身就是由大鈞教練親自帶領著自己的團隊,靠著雙手一磚一瓦建造出來的。因為家學淵源,大鈞教練也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室內裝潢工作,因此館內的空間都是由他親手整理構建出來,雖然場館規模不大,但卻顯得非常專業且溫馨,旨在為每位學員打造出最舒適的健身環境。他希望每位學員來上課時,也能感覺像是在自己的家一樣輕鬆自在。在教練方面,大鈞教練希望自己的團隊除了往後要成為一位專業的教練,有機會也能在未來成為一位優秀的創業者,因此,他認為團隊的教練們不僅要學習健身這一塊領域,還要學習經營與管理,不僅從最繁雜的小事慢慢做起,並累積所有經驗,往後若個人在未來走上創業一途,便可以自行打理一切並獨當一面。

Forge 打鐵健身店創辦人大鈞

打鐵要趁熱 運動也是

現在許多人從事運動常常毅力不佳,尤其是買健身房的課程,很可能剛入門上了一堂課就沒再來過,除了浪費錢,一切都功虧一簣。大鈞教練希望有心從事運動健身的人,可以像打鐵一樣,以點滴的積累,每天持之以恆為自己鍛造出最佳的身形體態。
 
近年來健身風氣興盛,大大小小的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其中也有許多琳琅滿目的健身課程,常會讓剛入門的消費者不知道要怎麼選擇,並且還會先花上了一大筆錢當冤大頭。不過,在Forge 打鐵健身,你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這裡為學員設計了不一樣的課程,你不用擔心像其他連鎖健身房一樣得花上一堆錢,例如選擇了a,要加錢才能享受到b,每項課程你只能沾到一點邊,學不到很多東西。在Forge 打鐵健身,能讓單純想運動健身的人不必花大錢,除了專業訓練之外,還能享受到更多福利,例如免費的自我訓練,以及教練諮詢服務等等。

一對一的專業訓練 從基礎為你開始打造

Forge打鐵健身是以一對一訓練教學為主。一開始,教練們會先幫剛入門的學員測試肌耐力,從徒手訓練開始。徒手訓練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訓練,徒手訓練的基礎打好了,才能進階使用器材,否則,若剛入門就直接使用器材健身,如果肌耐力不足,常常會造成肌肉方面的損傷或其他傷害。教練們會依據學員的年紀、體態與需求,去設計該位學員體能專屬的課程,並且,以輕鬆活潑的帶領方式讓上課的形式不會那麼枯燥乏味,讓學員們在運動時也不會覺得無聊。另外,教練在課程的安排上,也會針對學員學習速度跟狀況適時調整,上課的時間以及方式亦較為彈性,在一對一的教學下,為每位學員打造出最貼身訂做的服務。

而一對一教學另一個好處是,一般在團體課程,往往會讓跟不上進度的學員不敢表達自己的問題所在,而在一對一的情況下,便能讓學員有充分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教練也能立即指導,無時無刻照顧到每一位來「打鐵」的學員。大鈞教練也建議,有心藉由運動改造自己的人,一週應該至少有一次自主訓練以及一堂教練課,這樣才能有效的達到健身訓練的目的。

一對一的專業教學,讓每位學員得到量身訂做的服務。

高齡體適能也是未來趨勢 能讓長者健康狀況不降反升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高齡者的身體健康會漸漸成為顯學。台灣目前老人體適能運動尚未得到政府重視與有效推廣,遠遠不及其他國家日本、南韓及中國等國家在這方面的努力。大鈞教練在大學時期時曾經修過老人體適能的這項課程,他在課程中發現,人類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升高會慢慢惡化,如果我們不好好從飲食保養並藉由運動來改善,我們的身體機能將會每況愈下。對於高年齡的長者,大鈞教練未來也會針對高齡學員打造適合的體適能課程,所以,家中若有長者,不妨也讓他們來上私人教練課程,除了活絡身心,還能藉以改善其身體健康狀況。

與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合作推出健康餐 廣受喜愛

除了健身課程,Forge打鐵健身也與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合作,採用他們的Fat Out 健康套餐,讓你運動之餘也能照顧到自己的營養需求。這套餐食是由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創辦人Eason研發推出,從專業健身教練的需求出發,用最健康的烹調方式、最新鮮的佐料食材,找來最專業的頂級廚師精心調理,每一口都能吃到他們的用心,也難怪有許多學員在課程之餘常會訂他們的餐,中午時間一到便來取餐,成為館內另一個有趣的景象。

反商業化 學員即好友

「我認為所有來上課的學員都是喜愛運動的人,而運動健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把愛健身的人集聚一堂並交流結識,讓大家能去交更多的朋友。也希望待在這個產業的朋友,能一起團結並讓運動健身這個風氣延續傳下去。」大鈞教練說到當初創館的意義。因此,只要是Forge 打鐵健身的學員,在付費的課程之外,都能夠自由前來使用這裡的器材做運動,並且,在場的教練也都會隨時注意這些學員的狀況,給予免費諮詢服務,並預防運動傷害,這點可說是Forge 打鐵健身最吸引人的特色!
 
想入門健身運動的人,不妨來Forge 打鐵健身體驗看看,你會發現運動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困難。在大鈞教練輕鬆幽默的帶領下,你一定很快就會拋卻剛入門的生疏,並體驗到量身訂做訓練課程的種種好處!

Forge 打鐵健身
Add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33巷67號B1
Tel  (02) 2564-3911
Time  週一~週六:12:00~22:00
Price  一對一課程:800/hr;一整套課程:電洽
FB  Forge打鐵健身

撰文/妞妞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增加肌肉量,才能真正享瘦

2016-09-26
健身知識庫減脂重量訓練增肌瘦身

胖瘦的關鍵,在於身體的「肌肉量」

有些人訂下塑身目標後,就立即控制飲食,特別是採用「減法思考模式」,也就是想要「瘦五公斤」的人,愈容易傾向以控制飲食塑身。
要減輕體重,的確可以靠著飲食控制,快速達成目標,但最後會發現事與願違。原本真正想要減掉的是體脂肪、並增加肌肉,但因為單靠飲食控制減輕體重的人,沒有鍛鍊肌肉,肌肉反倒減少了。飲食控制會造成製造肌肉的蛋白質等營養素不足,再加上缺乏肌力訓練、刺激肌肉,肌肉將逐漸減少。肌肉減少後,身體會喪失肌肉的彈性,看起來比較衰老,外表會像所謂的歐吉桑體型、歐巴桑身材。
 
這就是因為肌肉減少之外,多餘體脂肪囤積而成的,因此飲食控制,並無法改善這種中年人特有的體型。再者,用控制飲食減輕體重的人,容易出現復胖現象。飲食控制並非人人都能輕鬆做到,即便短時間可以忍耐口腹之欲,但要持續卻非常困難。

食控制並非人人都能輕鬆做到,即便短時間可以忍耐口腹之欲,但要持續卻非常困難

肌肉多、基礎代謝率高,吃再多都不怕胖

而且,肌肉較結實的身材,在執行飲食控制後會形成「體脂肪多但肌肉少的體質」,最大特就是容易變胖。就算三餐熱量相同,但肌肉少的體質容易變胖,這也是靠飲食控制減重的人容易復胖的原因。肌肉多的人不容易變胖,肌肉少的人容易變胖,想要改善體型,請謹記這項大原則。
 
我們的身體即使一動也不動,或是睡覺時,都會消耗熱量。維持體溫也需要熱量,大腦、心臟、肺部等器官為了運作也會消耗熱量,這些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最低熱量,稱為「基礎代謝率」。肌肉愈多的人基礎代謝率愈高,反之,肌肉愈少的人基礎代謝率愈低。因此,即使攝取相同熱量的飲食,肌肉多的人因基礎代謝所消耗的熱量多,不容易變胖。相反的,肌肉少的人因基礎代謝消耗的熱量少,相較之下容易變胖。
 
人到中年,若像年輕時攝取相同飲食,身體便容易囤積多餘脂肪。最大的原因就是,若沒特別從事運動,過了約二十五歲身體的巔峰期,肌肉會逐年減少一%左右,基礎代謝值也會隨之減少。所以,一旦攝取與年輕時相同飲食,因為身體代謝變差,就會愈來愈胖。因此,想要像年輕時維持不易變胖的身材,只有增加肌肉一途,以提高基礎代謝率。

想要像年輕時維持不易變胖的身材,增加肌肉是唯一途徑

多吃肉類、乳製品,幫助維持肌肉量

適當的飲食的確能加速身材的雕塑,但是想要擁有理想的體型、維持足夠肌肉量,還是得飲食均衡。「一餐不吃」或是「只吃蔬菜」這種極端的飲食方式,會造成營養素不足。當蛋白質不足時,肌肉就會相對減少。想要維持肌肉量,肉類、魚類、乳製品、大豆製品等富饒蛋白質的食物,一定得充份攝取。
 
當訓練進展順利、肌肉開始增加,基礎代謝就會提高,這時,吃得比以前多也不容易變胖。我完全不需要控制飲食,就是因為肌肉結實,基礎代謝率高的緣故。肌肉會消耗熱量,所以無論吃什麼也不擔心變胖。想吃什麼都能盡情吃,這對於人類而言真是無比的快樂。所以鍛鍊肌力,增加肌肉,除了身材會變好看,還能有這些好處,真是一舉數得。

多吃肉類 乳製品 增加肌肉量

減掉內臟脂肪,才能真正享瘦

體脂肪過度囤積的肥胖身體,全身都是鬆弛的肥肉,一點也不好看。只要肌肉結實的話,就算身體脂肪偏多,還是可以看出身材的曲線。
 
不過,想要追求理想身材,還是得減去多餘體脂肪。減去體脂肪後的身體,會看起來變得精實。因為當覆蓋在肌肉上的脂肪層變薄了,肌肉曲線就會變得明顯,腰圍也會呈現平坦纖細的線條。減肥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保持身體的健康。現在台灣與日本一樣,肥胖人口與日俱增,造成很嚴重的問題,因為肥胖會導致各種慢性疾病。
 
大家都聽說過代謝症候群,較肥胖的人常被稱作「三高族群」。正確來說,符合下述這兩種現象的人,就會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
 
※ 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則超過八十公分的人。
 
※ 糖尿病、高血壓、脂質異常症這三種症狀中,罹患其中二種以上的人。

內臟脂肪過多,易威脅健康

體內囤積的脂肪,也就是體脂肪,大致可區分成「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就是長在皮膚下方的脂肪,最大特色就是用手可以捏起來。腹部的皮下脂肪一旦增加,就會變成二層、三層的游泳圈,女性大多屬於這種類型的肥胖。
 
而代謝症候群則與內臟脂肪有關,脂肪層不容易捏起。因為內臟脂肪會囤積在腸胃附近,因此腹部會像氣球一樣鼓起來。這種類型肥胖以男性為多數,被診斷出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也大多是男性。
 

雙管齊下,減去內臟脂肪也雕塑身材

究竟為什麼內臟脂肪會造成問題呢?皮下脂肪不像內臟脂肪,不會引起太多健康問題。內臟脂肪過多,不僅影響體型,潛在的健康危害也大。內臟脂肪的脂肪細胞會釋放妨礙身體運作的物質,加速動脈硬化,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脂質異常症的惡化。
 
持續放任不管,不但糖尿病、高血壓、脂質異常症惡化,最終將導致心肌梗塞或腦溢血等問題,增加攸關生命疾病的危險性。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減少內臟脂肪尤為重要。請大家先測量一下腰圍,如果超過標準,請認真考慮減少內臟脂肪。內臟脂肪是最先會被減掉的脂肪,若運動或基礎代謝所消耗的「消耗熱量」,大於飲食的「攝取熱量」,就能確實減掉內臟脂肪。
 
若只聚焦在減掉內臟脂肪也很可惜。建議大家可同時鍛練肌肉、增加肌肉量,改善代謝症候群的同時,也是雕塑體型的大好時機。

男性腰圍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不超過八十公分。

飲食控制,反而使基礎代謝率下降?

那究竟我們該怎麼做才不會讓體脂肪增加呢?有人會認為,飲食中不要攝取脂肪(脂質)就好了,但很遺憾,這是錯誤見解。不管是脂肪、醣類或蛋白質,只要攝取的份量超出所需,多出來的部分都會在體內合成為體脂肪囤積起來。所以,無論有沒有攝取脂肪,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體脂肪增加或減少,取決於從飲食中獲得的「攝取熱量」,及運動和基礎代謝使用的「消耗熱量」兩者之間的關係。當攝取熱量超過消耗熱量,多餘的熱量就會形成脂肪積蓄在體內,使體脂肪增加。因此,想要減少體脂肪,必須讓身體處於「消耗熱量大於攝取熱量」的狀態。我們可以從如何增加消耗熱量、減少攝取熱量這兩方面去思考。雖然一直大量消耗熱量,確實能減少體脂肪。但最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平衡。
 
很多人會以控制飲食來減少攝取熱量,不過光是這樣做我不保證可以成功。單靠控制飲食來減肥,使人看起來消瘦憔悴,沒有好的體態,也大多無法持之以恆。我看過太多類似的案例,就算一開始很拼命,但某段時間就會厭惡飲食控制,並且開始復胖。而且人體在飢餓狀態下,為了求生存會降低基礎代謝率,體溫會稍微下降以減少熱量的消耗。因此控制飲食者,會在飲食減量的某段時期,體重出現停滯,同時也會誘發復胖。
 
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增加消耗熱量,維持「消耗熱量大於攝取熱量」的關係。妥善運用這種方法,便不容易出現復胖,可以輕鬆維持體脂肪減少的狀態。若不想要進行不合理的飲食控制,那就想想看如何增加消耗熱量。

訓練三十分鐘後,最適合飲食

飲食應優先攝取能有效強化肌肉的乳製品、紅肉、大豆食品等優質蛋白質,並持續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食用碳水化合物時,蕎麥麵會優於烏龍麵;糙米會優於白米,關鍵在於選擇低GI的食物。

此外,肌力訓練與飲食攝取時機,最理想的順序為「肌力訓練後再飲食」,或是「餐後休息一下,再進行肌力訓練」。如果「今天想卯足全力好好訓練」時,可在肌力訓練的兩小時前,攝取蕎麥麵、年糕、全麥麵包等消化速度較慢的碳水化合物。
 
若想吃中華料理或速食等熱量較高的食物,記得在肌力訓練前四個小時吃完。一旦攝取脂質過多的飲食,在一氧化氮作用下,傳送至肌肉的血液量就會減少,進而降低肌力訓練的效果。因此,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在肚子微餓的情況下進行肌力訓練,緊接著用餐。肌力訓練剛結束後的三十分鐘,為黃金進食時間。只要抓準這個時機點,適度補充營養素,就能促進肌肉生長,有助於肌肉回復疲勞。
 
運動後沒有食欲的人,不妨攝取內含胺基酸的運動飲料或健康食品,富含蛋白質的豆腐或起司等食物也不錯。至於飲料,建議以紅茶或烏龍茶取代含糖量高的運動飲料。據說茶類可抑制異化性的賀爾蒙的濃度(異化性賀爾蒙具有分解肌肉的功能),並有助於肌肉的生長。

運動後沒有食欲的人,不妨攝取內含胺基酸的運動飲料或健康食品,富含蛋白質的豆腐或起司等食物也不錯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采實出版,「身材探索株式會社」執行長森俊憲著作:《在家練肌力,體脂少10%:2天練1次,效果最好!26個燃脂動作X 14組速效練肌操,增肌‧減脂‧練線條,一次到位!》日本超人氣健身教練,教你「事半功倍」的增肌訓練用「最小」 努力,達到「最大」 效果!5分鐘,一個動作改變你的體態!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