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莊佳佳世大運告別戰鍍銀 劉威廷獲銅牌
1
莊佳佳世大運告別戰鍍銀 劉威廷獲銅牌
2
東京帕奧台灣柔道選手 李凱琳: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
3
主場釋放壓力不緊張 李智凱完美落地奪台灣鞍馬首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莊佳佳世大運告別戰鍍銀 劉威廷獲銅牌

2017-08-24
話題 武術競技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23日世大運跆拳道賽場上,地主中華臺北終於進帳獎牌。尤其將告別世大運的莊佳佳,最終未能在主場抵抗韓將進擊,收下銀牌作為「畢業禮物」,隊友劉威廷則拿下銅牌,代表隊獎牌數終於開張。

同日出賽的還有男子58公斤級黃丞靖,上屆世大運與學弟劉威廷是唯二奪牌的男子選手,在八強提前落馬,本屆是國手告別戰,賽後淚灑賽場,但仍祝福學弟一路打進決賽,洪幼婷也以1分惜敗無緣四強。

劉威廷面對里約奧運銅牌、來自亞塞拜然的貝吉(Milad Beigi),以4:12不敵,連兩屆拿銅牌,莊佳佳則順利打進金牌戰,但以7:14輸給來自韓國的Kim Jan-Di,世大運告別戰獲銀牌。

「賽前我寄望佳佳、威廷拿金牌,但佳佳有骨刺、碎骨困擾,多虧醫療團隊幫忙,威廷膝蓋與脛骨也有傷,雖然信誓旦旦要冠軍,但賽前我最擔心他們的傷勢。」李佳融說,身為教練,沒有達標奪金、要負一半責任。

劉威廷則說,大部分責任還是在選手身上,第一次在臺灣比國際賽,過去就算不用買票的全運會,也沒這麼多觀眾,真的非常感動,但這樣的結果仍感到有點遺憾。

從世大運「畢業」的莊佳佳說,傷勢在醫療團隊照料下,其實不影響比賽,檢討覺得自己沒有把戰術完全發揮,猶豫之下露出破綻,她說沒有退休打算,但會先休息一陣子,把傷養好再說。

未能完成奪金的期許,李佳融表示,世界各國相當重視世大運,已經從過去單一學校出征的,變成國家隊選拔方式,比賽沒那麼好打,希望接下來要出賽的選手,持續努力爭取獎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京帕奧台灣柔道選手 李凱琳: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

2021-09-27
武術競技人物誌故事

李凱琳出生於柔道世家,父親、叔叔都是視障柔道選手,叔叔李青忠更是 1996 年亞特蘭大帕運柔道金牌得主。李凱琳因為 家族遺傳 視神經萎縮症,視神經慢慢退化到僅剩 0.03 視力,同時聽力也逐漸退化…。

但即使眼前的光越來越模糊,凱琳對於自己的路,卻是越來越清晰…。

李凱琳以 18 歲之齡,拿下廣州亞帕運銀牌!隔年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開刀治療之後,2012 倫敦帕奧再奪銀!

時間軸來到 2016 年巴西帕運,備受期待的李凱琳卻以第五名作收。在那之後林凱琳在工作與訓練之間兩頭燒、身體健康出現狀況,林凱林陷入空前低潮…。

2019 年凱琳連續在兩場國際賽拿下一金一銀,取得東京帕運參賽資格,將第三度參加帕運!李凱琳說:「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或許這就是林凱琳注定的人生功課。「很期待,也很開心自己能夠堅持到現在!也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帕拉選手的努力!」

出戰項目:女子柔道 B2 級、48 公斤量級

圖片/資訊來源:體育署、殘總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主場釋放壓力不緊張 李智凱完美落地奪台灣鞍馬首金

2017-08-24
賽事武術競技話題新聞台北世大運

2017年臺北世大運昨誕生台灣競技體操鞍馬項目首面金牌,「翻滾吧男人」主角李智凱以湯瑪士迴旋動作拿下15.3高分,今天在記者會上,他透露,一直以來面對大賽壓力與緊張是自身課題,此次在台灣出賽心情放鬆許多、壓力釋放,發揮出原本實力才能拿到金牌。

今天記者會邀請奪金選手李智凱、教練林育信與紀錄片導演林育賢出席,林育賢15年前以宜蘭公正國小體操隊為主角,拍攝「翻滾吧男孩」,其中唯獨李智凱去年站上奧運舞台,完成當初的承諾,此次世大運更順利為台灣奪下金牌。

主場釋放壓力不緊張 李智凱完美落地奪台灣鞍馬首金

李智凱去年里約奧運前一個月,因為訓練造成腳骨折,經過復健勉強出賽,卻在鞍馬項目發生失誤。李智凱說,當初教練不斷鼓勵他不要放棄,「未來的路還很長」,要放眼今年世大運、世錦賽、亞運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

林育信透露,昨天鞍馬項目比別人提早幾秒跳起來歡呼,因為他看李智凱的動作從小看到大,「知道他可以完美落地」;在他得牌後,預期會有更多國選手模仿,因此將提高動作難度,從目前鞍馬80%是湯瑪士迴旋提高到90%。

林育信笑說,「宜蘭出產湯瑪士迴旋」,體操隊成員都要練這項動作,由於李智凱手長腳長,在國中時期地板動作能完美呈現湯瑪士迴旋後,便移轉到鞍馬,成為他的特殊優勢。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