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滑輪溜冰梁宣旼奪金 父母支持功不可沒
1
滑輪溜冰梁宣旼奪金 父母支持功不可沒
2
耳機能幫東京奧運工作人員防中暑? 雲端技術服務讓奧運會更數位
耳機能幫東京奧運工作人員防中暑? 雲端技術服務讓奧運會更數位
3
全新AIR MAX 720 你必須知道的七件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滑輪溜冰梁宣旼奪金 父母支持功不可沒

2017-08-26
話題 綜合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當一位選手品德最重要。」爸爸梁諺儒的一句話,就此改變梁宣旼的一生,也讓她中斷一年的滑輪溜冰路繼續下去;如今她能在臺北世大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賽奪金,父母的支持功不可沒。

25日梁宣旼在臺北世大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金牌戰,儘管一度處於1勝落後,但仍調整心態連拿2勝,最終以2勝1負逆轉擊敗隊友王佳葳,獲得她生涯世大運首金。

中華隊女子滑輪溜冰選手梁宣旼(藍衣)在奪金後與家人及教練(右二)合影。

梁宣旼想將這面金牌獻給父母。她曾有一年沒有溜冰,因為她拿下生涯第一面全國賽金牌後,不懂事的叫媽媽幫她拿行李;爸爸看到這一幕很生氣,告訴她說,「拿金牌沒有很了不起,身為選手品德最重要。」

事情發生在梁宣旼國小四年級時,她去宜蘭參加總統盃拿下全國冠軍,奪冠後卻請媽媽幫她拿行李;爸爸氣到從宜蘭,一路罵回到新竹的家中,之後禁止她溜冰一年,直到國小六年級,她才重返賽場。

曾是舉重國手的梁諺儒表示,他本身也是選手出身,知道選手最重要的是品德和態度,因此他非常要求孩子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再好的成績都沒用。

中華隊梁宣旼奪金後與加油團合影。

自從被禁止溜冰後,梁宣旼學到「做人要謙虛。」她感謝父母及曾經幫助過她的人。她說:「一路走來有很多教練幫助過我,真的謝謝他們,也很謝謝爸媽,及許多來看我比賽的人。」

梁宣旼來自新竹,當地基層訓練場地不多,從小她在學校的走廊練溜冰;如今能拿金牌,她特別感謝滑輪溜冰協會及國訓中心等相關單位,讓她有好的訓練環境可以練習。梁諺儒除了感謝許多單位協助,他也期許台灣的滑輪溜冰場地能更好,因為「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選手,卻沒有好的場地可以練習。」

梁宣旼在臺北市大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拿下金牌,開心振臂歡呼。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耳機能幫東京奧運工作人員防中暑? 雲端技術服務讓奧運會更數位

2021-07-21
奧運綜合趨勢話題

東京奧運將於23日拉開序幕,夏季炎熱的天氣不只可能影響選手,更成為龐大工作人員的困擾。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全球合作夥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全新雲端解決方案,透過智慧耳戴式設備,幫助降低現場工作人員的中暑風險。

耳機能幫東京奧運工作人員防中暑? 雲端技術服務讓奧運會更數位
耳機能幫東京奧運工作人員防中暑? 雲端技術服務讓奧運會更數位

這項科技透過智慧耳戴式設備,幫助東奧現場的工作人員即時測量體溫和心率,而雲端系統則可基於體溫、心率和環境參數等,即時評估每位工作人員的中暑風險等級。高中暑風險的工作人員會收到系統發出的警報和防範中暑建議,從而降低中暑機率。另外,14 個奧運比賽場館也設置了暑熱壓力指數(WBGT,反映溫度的綜合指標)測量儀,用於監測溫度、濕度和陽光直射或強光照射等環境熱度參數。

雲端解決方案幫助東奧現場工作人員即時測量體溫和心率、即時評估中暑風險等級
全新雲端解決方案幫助東奧現場工作人員即時測量體溫和心率、即時評估中暑風險等級

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組織委員會(東京奧組委)主運行中心負責人中村秀正表示:「東京奧組委致力採取多種措施保護在炎熱天氣下工作的人員。奧運會期間預計會出現酷熱天氣,我們將為維持賽事正常運轉的工作人員提供支援,而阿里巴巴的雲端技術在這方面會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將採用阿里巴巴的技術監測場館內的暑熱壓力指數,以及監察和預測工作人員中暑風險。東京奧組委將與阿里巴巴及其他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攜手,致力打造安全的競技環境。」

阿里雲智能國際總經理袁千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領先的雲技術,支持奧運會的安全和平穩運行。阿里雲穩定、強韌、高彈性且安全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可從多方面推動奧運會的數位化轉型,為每位參與者帶來全新體驗。」

阿里雲於東京奧運國際轉播中心展示運用雲技術幫助東奧工作人員降低中暑風險的最新科技
阿里雲於東京奧運國際轉播中心展示運用雲技術幫助東奧工作人員降低中暑風險的最新科技

此外,透過多元化雲端服務推動東奧數位轉型,以下是阿里巴巴提供方案:

.奧林匹克轉播雲:阿里雲與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於2018年攜手推出奧林匹克轉播雲,致力透過這一創新的雲端廣播解決方案推動媒體業數位轉型。東奧期間,所有持有版權的轉播機構均可接入奧林匹克轉播雲的雲端平台,使用由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專門為數位媒體及社群平台提供的多種精簡的、即時可用的賽事內容。

.3D 運動員表現追蹤:基於阿里雲的雲計算能力及英特爾技術開發的 3D 運動員追蹤系統,可在比賽進行時為觀眾對運動員表現進行專業解讀,且無需搭載動態傳感器,而是以普通攝錄影機配合人工智慧技術和電腦視覺,在運動員身體上逾 20 個位置生成 3D 網格,再將數據轉化為豐富影像,從而提升主要田徑賽事中衝刺時刻的轉播效果。

.雲端新聞發佈會:這項雲端媒體服務為無法親身前往東奧現場的媒體工作人員,提供觀看及下載奧運會期間所有記者會影片的管道。該服務亦涵蓋影音處理、影音編輯、直播/隨選視訊(VOD)發佈及影音下載等多項功能。

.支持東京奧運「Make the Beat!」活動:在 2020 東京奧運籌備階段,東京奧組委曾邀請全球觀眾自製影片,使用先前發佈的奧運節拍為他們喜愛的運動員打氣。一部分經篩選的影音資料將利用阿里雲技術進行整合,並在奧運會期間播放。

.傳遞奧運精彩:Olympic.com 網站致力在每屆奧運會之間延續運動熱情、連繫運動員,並吸引新的年輕觀眾支持這項體育盛事。

.阿里巴巴數位雲徽章:阿里雲推出可穿戴數位雲徽章,為收藏奧運徽章的傳統文化加入新的數位化元素。東京奧運舉行期間,在國際廣播中心和主新聞中心工作的媒體朋友可透過阿里巴巴數位雲徽章,以安全、高效和有趣的方式與同行互動及交換社群媒體資訊。

了解更多有關阿里巴巴推動奧運會數位轉型的舉措,請瀏覽阿里雲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阿里巴巴集團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新AIR MAX 720 你必須知道的七件事

2018-09-26
穿搭指南鞋子運動時尚NIKE綜合配備館

早在二十多年前Air Max Safari就採用了主打純粹生活方式設計的Air Max氣墊,不過直到2010年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才有可能真正研發出適合全天候穿著的全新氣墊鞋款。Air Max 97引入全掌氣墊,重新定義了氣墊的緩震潛力,Air Max 720則是完全顛覆了之前對舒適度的預期。相比運動時的功能緩震需求,這款鞋專為日常步行而設計打造。

全新AIR MAX 720 你必須知道的七件事

以下為 Air Max 好處:

720擁有全新厚度的AIR氣墊
這款鞋的前一代270的氣墊厚度為3.2公分,而720則是直接加厚到3.8公分。

與所有Air Max鞋款相比 Air Max 720提供前所未有的緩震與舒適性
作為前所未有之厚的 Nike Air氣墊,氣墊中的空氣容量也是無與倫比,在設計上不僅增強了720的彈性和舒適性,再加上360度“圓環”的造型,這款氣墊令雙腳如同在搖籃般舒適。

其名稱源自可見式氣墊
由於這款球鞋的氣墊無論是水平還是垂直視角皆360度可見,因此便以720命名。

首款帶有720氣墊的球鞋,配色靈感源於自然景觀
各種自然奇觀的天然能量輻射活動,都真實地展現在Nike Air Max 720的每種鞋面配色中。例如在即將推出的鞋款版本中可以看到熔岩流、極光、銀河以及日落日出。

720氣墊有近75%的原料來自製造業回收材料
Nike Air時刻秉持著為運動員透過運動的力量推動世界進步,並促進永續性發展未來的品牌宗旨,在減少環境影響、改善性能方面絕對不會妥協。在這款720中,用於新氣墊的原料有近75%是來自製造業的回收材料。

跟270一樣,備受期待的720氣墊
Nike預計將在多個不同的鞋款推出720氣墊版本。其中包括一款Jordan Brand将在明年春季推出的Jordan Proto-Max 720。

AIR MAX 720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