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田徑賽事導演 現場幕後功臣
1
田徑賽事導演 現場幕後功臣
2
世界球后領軍 地主羽將個人賽勝率百分百
3
國訓中心運科動起來 做世大運選手的後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田徑賽事導演 現場幕後功臣

2017-08-29
話題 綜合 台北世大運 新聞

上萬名觀眾為臺北世大運田徑場內優異選手熱情歡呼,現場賽事導演張效誠冷靜安排下一場比賽進行。「賽事導演」跟其幕後團隊的工作內容,對臺灣民眾來講非常陌生,但他們是世大運田徑比賽順利進行的關鍵功臣。

「現場賽事導演,必須跟技術人員、工作人員溝通,顧著大螢幕和現場觀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握賽事進度,讓觀眾更投入其中。」張效誠來自中國,2015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現場賽事導演,也曾擔任過多場鑽石聯賽和挑戰賽導演。

他手上拿著厚厚一疊紙,都是比賽腳本,「一場賽事不是只有賽程表跟時間表,我們需要更精確的競賽曲線圖,了解高潮點、困難點和衝突點在何處,從工作人員準備、裁判進場、選手進場和介紹,到結束跟撤場,都得分析清楚。」賽事腳本,以30秒一格為單位,確切規劃出整體進度。

田徑賽事導演 現場幕後功臣

31歲的張效誠原本在2008年北京奧運、擔任跳水中文播報員,之後到中國田徑協會服務,2014年轉任賽事導演。去年跟中國「跳水皇后」吳敏霞結婚,讓更多人認識這位知名的賽事導演。

這次來到臺灣後,每晚分析賽事時間和設定流程,他解說賽事導演任務,主要讓比賽順利、圓滿,然後在這之餘讓民眾情緒High起來。他說,「但還是要給觀眾喘息機會,不然一直在高點會很累,這部分就要想辦法去調整。」

地主裁判老師趙子文在本次賽會從旁協助,這是兩人繼世錦賽後再次合作,趙子文坦言,由於臺灣賽事展演這塊近乎於零,一定需要專業人士支援。「不論是賽事導演、播報員、DJ和控台人員,這些平常我們都看不到,但他們是賽事重要環節,也是現行國際舉辦田徑比賽的趨勢,讓賽事更精采、更吸引觀眾。」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球后領軍 地主羽將個人賽勝率百分百

2017-08-27
綜合新聞網球球類台北世大運話題

經過一天休兵,臺北世大運羽球個人賽27日全面開戰,地主軍團在「世界球后」戴資穎(Tai Tzu-Ying)領軍下,勝率百分百,全員挺進28日展開的個人賽第2日賽程。

羽球個人賽中華隊「世界球后」戴資穎直落兩局勝日本杉野文保晉級16強。

第一輪輪空的「小戴」,首戰碰日本小將杉野文保(Ayaho Sugino),下場一度以4:8落後,調整後連拿6分反超,之後又是一波6:0強攻,順利以21:14先下一城;2局小戴開始就取得8:0領先,最終就以21:13闖關,晉級16強。

一開始有些跌跌撞撞,小戴自評失誤過多,「我調整比較慢,一度落後比較多,很多不必要的失誤。」她提到,團體賽摘金後經過一天休息,手感還沒調整好,才會出現有些球「該進未進」。

世界排名居首的小戴,是世大運羽球場最亮眼的球星,地主觀眾最愛不說,所到之處都有志工和球迷對她大喊加油,讓她開心說,每天到臺北體育館都是帶著愉悅心情。
除小戴闖關,中華臺北女單選手江美慧(Ching Mei-Hui)和李佳馨(Lee Chia-Hsin)都通過單日兩戰考驗。世大運羽球女單16強中,有3名地主選手。

地主軍團在戴資穎領軍下,全員挺進明天展開的個人賽第2日賽程。

男單世界排名12的王子維(Wang Tzu-Wei)、許仁豪(Hsu Jen-Hao),也領銜晉級男單16強,主項單打的兩人28日還要在男雙搭檔亮相,王子維笑說:「雙打不是主攻項目,就在沒壓力的狀態下,去試試看。」

不過兼項對體力是一大考驗,27日兩戰都輕鬆出線的王子維也評估,28日開始會一場比一場難打,還有舊傷在身的他強調,回選手村就會趕快治療,準備迎接個人賽第2日硬戰。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訓中心運科動起來 做世大運選手的後盾

2017-05-07
新聞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

106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5月6日在臺灣大學正式開幕,距離世大運開幕剩下104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團隊也全面動員,配合世大運選手的需求,提供最完整的運科服務。
 
第一天,在舉重場上,舉重女將江念欣就戴著心率帶,全程監控心跳率,給予教練重要的判斷依據。

徐敬亭委員(左)錄下舉重選手的槓鈴軌跡,做為分析的依據。 國訓中心/提供

監控心率 提升抓舉、挺舉成功率

國訓中心是根據教練蔡溫義的需求,在抓舉、挺舉過程,提供江念欣每一回試舉、休息、恢復過程的心率數值。
 
國訓中心運科處組員林奕均指出,江念欣平日在訓練,就會監控心率,了解每一把試舉的最大心率值、恢復心率值,進而計算出心率恢復的最佳時間。長期記錄下來,給予教練在掌控節奏上專業的建議。
 
由於平日蒐集的數據,多半都是訓練的資料;這次全大運,國訓運科團隊出動,希望在比賽過程,也能了解選手的心率狀況,給予教練、選手最實際的回饋,做為備戰世大運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本次比賽過程,江念欣在抓舉的第2、3次試舉失敗,導致節奏有所波動;教練即透過心率的監控,在挺舉的熱身練習過程,重新調整江念欣的節奏,讓她最後有機會在挺舉,舉起131公斤的佳績,打破大會紀錄。

徐敬亭委員(左)透過槓鈴軌跡,分析每個選手的動作。 國訓中心/提供

抓舉、挺舉影像拍攝 建檔選手槓鈴軌跡

此外,本次全大運期間,運科團隊也出動蒐集舉重選手們的比賽影像,準備在賽後進行槓鈴軌跡分析。
 
運科委員徐敬亭指出,這套系統已經有2年多的歷史,並且不斷研發,目前已有5次版本更新,從一開始只能提供槓鈴軌跡,到現在已經能呈現每個節點的速度、加速度、接槓的高低落差,以及槓鈴的偏移等數據。
 
徐敬亭表示,目前這套系統大部分只用在記錄訓練過程,記錄比賽只是第二次;未來系統日趨成熟,將可以即時提供比賽數據,給予教練在比賽場上最有力的後盾。

透過心率帶的監控,可以讓教練調整選手的節奏。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