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極南點環鵝鑾鼻 黃亭茵、王胤之陪你一起挑戰!
1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極南點環鵝鑾鼻 黃亭茵、王胤之陪你一起挑戰!
2
體現北歐簡約生活概念! 嚴選高機能與環保歐美頂尖戶外品牌
3
陳忠利Eddie Chen:台灣.用騎的最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極南點環鵝鑾鼻 黃亭茵、王胤之陪你一起挑戰!

2017-09-01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系列活動,9月2日將進行極南點環鵝鑾鼻挑戰&佳樂水騎遊,其中41K挑戰組有彩蛋。提醒車友們,看到里約奧運自由車國手黃亭茵、台灣登山王挑戰季軍王胤之時,千萬別只顧開心忘了合照喔!
 
2017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臺灣燈塔・極點慢旅》系列活動,極南點環鵝鑾鼻挑戰&佳樂水騎遊,9月2日在「臺灣八景」之一的鵝鑾鼻登場,可欣賞到南國墾丁的無敵海景,以及全世界唯一的武裝造型燈塔-鵝鑾鼻燈塔。
 
如果你錯過了鵝鑾鼻這一場,那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活動,目前如火如荼報名中,千萬別再錯過。

黃亭茵(左)和王胤之(中)將會參加鵝鑾鼻燈塔挑戰。

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 等你來報名

里約奧運自由車國手,也是我國唯一一位加盟世界女子一級車隊的黃亭茵表示,「身為台灣人,我規畫要騎自由車環島很久了,但一直沒機會成行,很開心能參加環鵝鑾鼻挑戰,近距離親近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
 
談到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爬坡王子」王胤之透露,自己一天內騎最長的距離是400公里。「不過400公里實在太燒肝,試一次就夠了,200公里就很有挑戰性了,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黃亭茵(左)和王胤之邀請大家踴躍報名極點燈塔慢旅活動。

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 等你來報名

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極點慢旅包含三種難易不一的路線。騎遊活動「燈峰造極西遊記」路線,是從臺灣鹽博物館出發,經龍山宮、六孔碼頭、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到國聖港燈塔折返回臺灣鹽博物館,約36公里,騎遊於海陸之間。
 
挑戰活動「西南低地挑戰」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出發,往北門水晶教堂,沿途經過174縣道、台19線、西港、173縣道、173甲、176縣道,返回臺灣鹽博物館,全程約64公里,挑戰西南臺灣的豔陽與夏季季風。
 
超級挑戰活動「國聖港燈塔~鵝鑾鼻南雙塔挑戰」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沿途經過龍山宮、海寮碼頭、六孔碼頭、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國聖港燈塔,由台17線往南到鵝鑾鼻燈塔,全程約200公里,這段路就是南臺灣海岸景觀的巡禮!
 
終點臺灣鹽博物館現場還有精彩表演與在地美食等待著眾車友們,耳朵聽著優美樂曲,嘴巴咀嚼著好吃的食物,雙重滿足聽覺與味覺的享受。歡迎車友或是對活動有興趣的朋友都一起到場參加活動,順遊雲嘉南風景區各特色景點。
 
欲報名者可透過線上活動報名,各路線限制人數分別為 36km騎遊組300 人,64km挑戰組500 人, 200km超級挑戰組300 人,數量有限,詳細訊息請逕上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網站查詢。
 
為鼓勵民眾以自行車騎乘來認識與探索自己的家鄉土地,於活動期間內,至臺灣四極點燈塔騎乘自行車旅遊並留下紀錄者,不管是與一塔、雙塔、三塔或四塔,皆可獲得電子紀念證書。
 
活動期間自2017年6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完結。自主認證的申請步驟可參閱極點慢旅活動網站。

王胤之邀請大家踴躍報名極點燈塔慢旅活動。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現北歐簡約生活概念! 嚴選高機能與環保歐美頂尖戶外品牌

2018-04-23
低碳運動戶外運動生活運動配備配備館

戶外運動產業持續看漲,全球環保意識逐年上升,全新戶外生活選物店「山也行GO MT.」選在422世界地球日前正式宣布,四月底前在台北、台中、高雄設立共4個櫃點,一次完成北中南串聯,全面服務市場。秉持與自然共存的精神,結合北歐簡約環保及選貨風潮概念,引進六大歐美頂尖戶外生活品牌,期待透過高機能且友善環境的戶外用品,讓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旅遊、健行或是挑戰不同休閒活動時都能盡情享受、並同時展現出〝時尚〞與〝環保〞間的完美平衡!

體現北歐簡約生活概念! 嚴選高機能與環保歐美頂尖戶外品牌

有別於單一品牌店型,山也行嚴選鞋、衣、包、配件各領域專家、重視永續經營的戶外品牌,包括瑞典百年經典品牌「Haglöfs」、瑞士智能穿著科技專家「Odlo」,以及法國戶外鞋履領導品牌「Salomon」、智慧羊毛領導品牌「Smartwool」,甚至加入戶外傳奇背包大師「Gregory」與美國時尚標配鋼瓶「Hydro Flask」等指標性品牌,一次在山也行購足。無論是用心於環保製程、友善動物,或是公平勞動條件等,都是山也行選品的關鍵考量之一,以提供更有溫度的裝備給關心自然的戶外人。

近年來「快時尚」消費帶來的「快取代」行為所製造的垃圾量驚人。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分鐘丟棄約438件衣服,平均每人每年貢獻10件。因此,山也行建議消費者實際走進店櫃,透過親手觸摸、實際體驗商品的機會,減少買到商品不合需求的機率。山也行特別推廣「以維修取代購買」的綠色購物態度,同時藉由提供高品質、高耐用性的商品,讓良好的戶外用品陪伴消費者更久。

山也行

4月20日在新光三越A11舉辦開幕記者會,當天邀請到知名山野系夫妻檔阿泰與呆呆擔任一日店長,兩人身穿獲得2018德國ISPO大賞的「Haglöfs」Eco Proof環保概念防水外套現身,除了開心分享其登山經歷及裝備選擇重點,也非常認同力行綠色購物的生活態度。活動還特別邀請到台灣頂尖的戶外裝備修復職人,替阿泰與呆呆破損的外套與褲子進行修復,透過職人巧手使裝備起死回生,可說是惜物愛物與友善環境的最佳實踐!

山也行在台北新光三越A11館5樓、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B1、台中大遠百6樓設櫃,並將於4月26日於高雄大遠百8樓完成北、中、南串聯。為推廣「以維修取代購買」概念,自4月21日至22日連續兩天,修復職人將於「山也行GO MT.」新光三越A11五樓櫃位為所有喜愛戶外運動的朋友健檢裝備,有機會讓你的裝備繼續陪你走更長的路!4月26日及5月12日也將分別於台中大遠百、高雄大遠百舉辦「裝備Reborn工作坊」課程,透過職人教學將舊衣變身環保購物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裝備選擇大剖析  知名山野系夫妻檔經驗累積不私藏

樂於分享的阿泰與呆呆近年來將自己的登山經歷開始在網路上分享,包含在完成美國太平洋屋脊步道(PCT)長程縱走的壯舉後,前後共出版過兩本書籍十分受到好評!20日出席「山也行GO MT.」開幕活動時兩人即說道:「合適的裝備與適當的裝備使用方式對於登山客來說再重要不過了!」回想起第一次接觸爬嘉明湖沒有經驗的呆呆帶著零零總總的裝備上路,不但沒有幫助到她,反而增加至少8公斤的負擔,在不斷累積經驗後,呆呆開始對於登山裝備的選擇理出了一套合適自己的標準,其中像是「Salomon」鞋款便是一個難以取代的選擇,其鞋身的包覆性或鞋底的穩定性都提供了更舒適的腳感,而且非常耐穿,兩人還不禁同聲驚嘆:

「穿過就再也回不去了!」而阿泰則分享第一件功能內著衣就是有著地方登山會會長身份的父親所贈予的「Odlo」機能內著衣,其內部纖細的刷毛織物,提供了良好的保溫性能還有快速乾燥的特點,陪伴過他征戰了大大小小的山岳,至今回想起來仍回憶滿載。

裝備選擇大剖析  知名山野系夫妻檔經驗累積不私藏

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維修代替購買

每趟長距離路程動輒數天起跳,登山裝備的耐用性更成了重要的指標!呆呆提到山友們一定有用大力膠帶臨時修補的經驗,就算補了再補還是會繼續使用這些戶外裝備,這也表示一件好的登山裝備值得被長久使用,因此若能得到更好的修復便能延長使用壽命,更是惜物愛物、友善大自然的作法。「山也行GO MT.」以行動來支持”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鼓勵大家以「維修取代購買」,真的需要購買時,盡量挑選耐用、環保設計的商品,就可以減少地球負擔。

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維修代替購買

開幕活動上邀請到戶外裝備修復職人吳大姐,現場除了秀出將阿泰與呆呆被〝修復〞過的服飾,並以〝重生〞的方式改造已無法修復的服飾成為全新的環保托特包與飲料袋,鬼斧神工的密技讓阿泰與呆呆誇讚不已,一同表示「可以將心愛的裝備延長使用壽命或是起死回生,真的是太幸福了!」阿泰與呆呆也秀出身上於2018年一舉獲得德國ISPO大賞殊榮的「Haglöfs」Eco Proof防水外套,分享著Haglöfs令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包含此款是易於更換零件的防水外套,設計上結合特殊結構設計,減少了防水膠條脫落、不易修復的不便之處,而且外型十分Urban,Eco Proof 防水外套可說是他們心中的夢幻逸品!喜愛北歐簡約時尚風格的朋友們在「山也行GO MT.」都可找得到適合自己的裝備!

資料來源/山也行GO MT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陳忠利Eddie Chen:台灣.用騎的最美

2016-07-01
專訪故事單車戶外運動人物誌

在迷上騎單車後,陳忠利經常帶著太太Toby一起騎車旅遊,兩人樂在其中,卻也不明所以。某天,兩人騎上貓空,在一個山彎處被美麗風景吸引而停下來欣賞,突然間,他想通了,喜歡單車旅遊的原因是:「台灣.用騎的最美!」

陳忠利表示,他和Toby在之前曾騎機車及開車造訪過這些地方,卻都沒有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而用雙腳踩踏的前進速度,不快不慢,剛好能讓人仔細感受周圍的地景風貌。

這次的經驗,讓陳忠利開始認真在部落格上寫單車遊記,希望將這些感動分享給朋友。但是圖文並茂的網誌似乎還欠缺了什麼。這時,陳忠利想起以前玩滑翔翼和飛行傘的經驗,他說,快速滑下坡時,風在耳邊轟隆轟隆響,就跟飛行時一樣,騎單車雖然是貼地飛行,卻能飛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註:飛行傘的飛行高度約170公尺到300公尺。)因此,他開始用影像記錄騎單車的過程,期望把速度感表現出來。

單車傳道者陳忠利

銷售汽車偶然發掘對單車的喜愛

幾年前,陳忠利因為擔任Skoda汽車的銷售員,便開始研究該公司的歷史,發現他們是以製造單車起家,核心理念是打造交通運輸工具;再加上當時油價飆漲、柴油車開始盛行,他感受到台灣在環保方面有很強的能量,便開始騎單車上下班,順便運動健身。

陳忠利發現,騎單車與土地環境有著高度的互動性,而台灣是高山島嶼,在大台北地區騎車,一小時內就會上山,若是以休閒為目的,容易遇到體力不足等障礙。他認為,騎單車的核心是運動,但是他並不想參加競賽,只想在騎行過程中享受旅遊的樂趣,於是他開始騎車深入台灣各個角落。陳忠利說,騎車環島,能看見台灣的輪廓,從山下騎到山上,能看見台灣的高度;騎訪城鄉和部落,則能看見台灣的深度。

騎車發現部落之美

最近,陳忠利剛完成「原鄉單車縱貫線」,從北到南串連起台灣各原住民族部落。他會開始騎進部落,源自數年前的一次經驗。在大漢溪上游,當地居民以種植段木香菇為生,因此栽種了大量適合香菇生長的楓香樹,每到秋冬就能欣賞到美麗的楓紅景致。陳忠利帶朋友騎單車去賞景時,剛好遇到附近的石磊部落在歡慶過年,熱情地招呼他們。另一方面是,每當他們騎車騎累時,都會到該鄉鎮最大的廟宇休息,但騎進部落後,卻發現部落裡只有教堂,沒有廟宇。他好奇地研究了這段歷史,同時也試著用google map把同一族的部落串起來,發現都在自己經常騎行的路上,便決定將之連成一條縱貫台灣的路線。這些旅程已經集結在陳忠利的新書《單車.部落.縱貫線》中分享。

另外,陳忠利也規劃了一條以單車看見台灣高度的經典路線──雙溪雙海,從台灣海峽的濁水溪口一路往東騎上山,越過山嶺後,再沿立霧溪一路下山,抵達太平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著挑戰看看。

單車旅遊 全家總動員

在陳忠利家,單車旅遊大多是全家總動員,而在孩子長大後,則是夫妻倆一起騎。他們每次都是規劃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路線,方便一般讀者跟著實地體驗。陳忠利說,開始進行單車旅遊後,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和太太Toby的感情變得更好,尤其是兩人要一起為網誌的圖文和影片蒐集素材,共同話題就更多了。其實,Toby也不是一開始就樂於加入。為了鼓勵Toby一起騎單車,陳忠利經常開車載她到有許多女騎士經過的地方,讓她感受到女騎士都擁有愛自己、愛環境的迷人特質,身材線條也很美麗。同時,他還特別存下公司提供的福利──百貨公司禮券,累積到一定金額後,讓Toby心甘情願地答應買一輛單車來騎。

只要踩下去 一定到得了

此外,陳忠利表示,自己的個性也變得更加正向。他說,就算是經驗老道的騎士,要騎上武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們知道只要持續踩下去,控制節奏,一定到得了。這樣的毅力,也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境時能夠堅持下去。

對於想要展開單車旅遊的新手,陳忠利建議,一定要找到對的教練,或是取得正確的資訊,學會如何選擇單車尺寸、調整座墊高度,如何正確的用力、適時補充能量和水分等知識,如此一來,比較不會受傷,也能避免發生意外。同時,還要勤加訓練,一旦越過體力和技巧的門檻,就能夠長期持續下去了。

陳忠利 Eddie Chen/profile

積極推動「台灣.用騎的最美!」的概念,著有《海平面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 ~ 台灣,用騎的最美》、《台灣.用騎的最美 ~和她騎出屬於自己的單車故事》與《單車.部落.縱貫線~不是最近,卻是最美的距離:21條路線穿越台灣南北原鄉,深遊190個部落祕境》等書。

Blog: http://skoda-eddie.blogspot.tw/

撰文/洪禎璐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