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秋季號 開始報名
1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秋季號 開始報名
2
台灣鳥人謝佳翰:運動是不斷尋找生命感動的點
3
「台灣雲豹」羅維銘:跑步讓我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秋季號 開始報名

2017-09-04
話題 跑步 活動 跑步訓練 訓練營

跑步不僅只是運動、不止只是娛樂,跑步創造了人生色彩,同時也注入 一股活力泉源、宣洩了生活壓力、也紓解了工作煩憂。 跑步技術、競技能力、路跑賽事表現,不過是附屬的價值。生命的活力,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創造,自我價值的肯定、跑步實力的進階,全方位、多功能、各種面向、角度、深度、 空間的精彩人生,告訴自己:今天的我無極限。

本課程以及內容皆由火箭人黃崇華總教練親自操刀,擁有跑齡28年的他認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跑步不易完全無傷。」但我們所能的是用一顆熱情、真誠的心來面對每一次的挑戰,不必把每一次的比賽當作是「比賽」,永遠記得我跑步是為了什麼就好。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總教練黃崇華

活動報名日期

活動時間:106年10月17日起~107年01月23日每週二晚上19:30~21:30
地點:圓山或中正紀念堂一帶,依課程公告為主
報名起迄時間:即日起~10月16日(一) 23:59止
活動限額:限額60名,額滿將立即截止(逾期未完成繳費手續者,系統將自動取消其報名資格。)

課程大綱

(一)跑步注意事項、動態熱身操示範教學、靜態收操示範教學
(二)跑步該如何呼吸? 呼吸的方式、方法與運用
(三)如何避免運動傷害?長跑選手常見運動傷害的種類與處理原則
(四)多元法特雷克訓練的方式、方法與編排原則
(五)多元間歇訓練的方式、方法與編排原則
(六)多元反覆跑訓練的方式、方法與編排原則
(七)多元交叉式訓練的練習與編排原則
(八)力學跑姿講解與示範、個別跑姿修正練習
(九)配速練習的關鍵、跑步節奏練習
(十)如何消除運動疲勞?提升恢復能力的方式與方法
(十一)如何編排擬定個人課表
(十二)實戰經典賽事經驗分享、如何規劃編排年度賽事
PS:教練團依當日天候狀況、學員出席狀況、運動能力等得以隨時調整課程課表

報名好禮

1. Without limits課程專屬運動機能T-Shirt
2.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能量組合包-水果能量棒
3.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能量組合包-巧克力堅果能量棒
4.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能量組合包-胺基酸能量棒
5.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專業補給500毫升水壺
6. Sport Wash旅行瓶
7. 白蘭氏雞精
8. 博克多竹炭馬拉松練習襪
9. 澳摩油隨身包
10. 高露潔全效牙膏
11. 每堂課皆提供『礦泉水+運動補給飲料』各一瓶
12. 每堂課皆提供水果一份

團報贈品:
團體報名滿2人(含)以上,即贈送The North Face滾輪二組,每一團體以贈送二組為限。

詳情請洽:報名網頁
延伸閱讀:Garmin我要變強跑步營:馬拉松實戰戰術分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鳥人謝佳翰:運動是不斷尋找生命感動的點

2017-01-19
專訪故事跑步人物誌

你知道什麼是撐竿跳嗎?這個屬於競技的田徑項目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最終成為一名選手呢?相較於跑步、體操、跳遠等單一項目,撐竿跳所具備的能力是需要這些項目的綜合,其需要相當好的協調性,讓這項運動看起來很酷、很美、很刺激。
 
聽了以上的敘述便可以知道,想要成為一名好的撐竿跳選手可要比其他項目所付出的體力、時間要來的多。有台灣鳥人之稱的我國撐竿跳好手謝佳翰,長期在國內外皆表現優異的他,是如何的養成,讓自己跳到天空最美的地方呢?

台灣撐竿跳選手謝佳翰

越過高空的瞬間,感受超越自己的快感

從小就喜歡運動的佳翰,每天下課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與同學打籃球,沒有打到全身髒兮兮的回家,就感覺今日少做了一件事。雖然如此,但佳翰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一名選手,卻不知老天爺早已悄悄為他種下種子。
 
國中的時候原本選擇普通班的他,卻因為學校編班系統的紕漏,而意外地被編入了體育班,那時的他們是第一屆,學校為了要用心將此發展起來,而請了最棒的學科老師來教導他們,除了是讓他們得到最好的學習之外,也讓父母親們放心將孩子交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即使是在體育班,依然能夠得到最棒的學習。

撐竿跳雖然是一項專業項目,但在養成的過程中,並非一開始就能選擇自己心儀的類別。任何的田徑項目都一樣,皆是從跑開始,屬於全方位的嘗試,待訓練身體的協調性、以及打穩所有的基礎後,教練再從中發掘你的專長,開始以這個專項去做訓練。
 
佳翰在這兩年的訓練之下,不僅跑步跑得不錯,在跳遠、體操這些項目中也有一定的優勢,再加上本身認為,唯有越過高空的瞬間,才更具有挑戰性及快感,並能不斷超越自己。於是自國三開始,他便開始專注於撐竿跳的項目。

在整個訓練的階段之中佳翰認為,無論你是哪一個項目的選手,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要保持興趣,並從訓練中帶出教育的理念,而並非總是辛苦的練到自己的極限。所以國高中時期的佳翰,無論在面對任何的比賽及訓練,他總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去面對,或與學校的老師們主動討論分享,使得他能夠一直不斷地延續此興趣,帶到大學的階段。
 
佳翰說:「很幸運地是在這一路的過程之中,我都遇到了最好的老師與學校,他們給予我開放與正確的教育環境,而這也是我認為最好的持續方式。」

為自己設定底限,回歸享受比賽的過程

大學時期是佳翰認為狀態最好的時候,那時候他的成績更是到達最接近全國紀錄的時期。但人有時候是這樣的,就是因為處在了最高峰階段,因著內心的著急以及種種的壓力,便更容易想要達到更高的紀錄。佳翰表示:「你很清楚自己可以達到,但越是如此,就是越無法發揮到最好。」
 
也因為這樣的心急,以及那種辦不到的情況下,那陣子佳翰的情緒陷入最低潮之時期…與他感情最要好的阿姨看到了這樣的狀況,只告訴了佳翰一句話:「要回歸享受比賽,而不是一直注視在成績。」
 
這句話相信是選手之間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但實際上要吸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此話的重點並不是告訴你光靠享受去比賽,而是給自己一個底限。底限是很重要的,意思是你已經表現的很棒了,即便沒有破紀錄也沒關係。當你有了底限、給了底限,下一場比賽來臨之時,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辦到的。
 
這個觀念同時帶給佳翰在運動中的很多震撼,也一直讓他學習很多事,他說:「即便有一天不再運動了,但依然可以帶著這樣的信念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之上。」而這對他來說,就是運動所帶給他的價值,成就一點也不重要了。
 

為自己設定底限,回歸享受比賽

運動並非堅持才最好,心理健康才會真正動得好

談到養成之中的受傷問題,雖然沒有無傷的運動員,但佳翰卻認為,會不斷受傷,有很多時候,是台灣教育的問題。我們一直有種觀念是告訴大家要要堅持忍痛,才能勝利,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笨的方法。
 
以前他們的訓練模式是一個傷沒好,又接著另一個新傷的出現,然後一直持續練習著。但佳翰說:「人生為什麼非要不斷忍耐呢?」要運動的好絕對要很聰明,要練得好絕對不是練的最多。運動員的健康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所謂的健康是指要能承受運動強度的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過去很能忍耐的他,在加上學校的教育,真的是極限超過極限。但經過了這麼多的挫折與視野,現在的佳翰認為,即便有一天拿了奧運金牌,但心理不健康也是枉然。真正的健康是既會運動又會享受生活,並能隨時隨地回到初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享受比賽。
 

珍惜能動得自己,享受喜愛的事物

目前佳翰正全心全意的為18年的亞運會努力訓練著,他認為錢可以以後再賺,但是運動沒有辦法等待。想要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所以依然要給自己一個底限,將現階段的目標做好,因為運動是沒有辦法預期的東西,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所以不要想太多,專注訓練就對了。
 
關於新手的建議佳翰表示,如果是撐竿跳的項目進入門檻會較高,但不管任何運動,對於目標的設定是給還無法確定自己方向的人,大部分的人仍然應該要享受當下的訓練及比賽,認真的面對每一分每一秒的自己,在還能享受的年限之中好好珍惜,在一定的條件之下,盡量享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對佳翰而言,運動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生命感動的點,感動自己才有機會感動別人,用自己的表現感動別人,幫助其他人一起努力向上。當回想起來,可以笑得很開心,這才是運動最根本的價值。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雲豹」羅維銘:跑步讓我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

2016-10-07
專訪故事馬拉松跑步人物誌

自號「亞洲最會跑的男人」,羅維銘自2005年首次參加100公里賽後,陸續挑戰了2009年希臘7日賽、2010年希臘1,000英哩賽、2011年希臘1,000公里賽、2012年匈牙利6日賽、2014年美國紐約10日賽(240小時極限超馬)、2015年斯巴達超級馬拉松賽等國內外比賽,也多次奪得佳績。

「亞洲最會跑的男人」羅維銘

目標超馬賽 自然跑法印證氣的存在

在2014年美國紐約10日賽中,羅維銘以總成績1024公里(640哩)完賽,排名第四,是亞洲與50~59歲分組第一名,也是首位完成10日賽的亞洲跑者。在2015年斯巴達超級馬拉松賽中,他則以34小時58分02秒跑完全程246公里,是少數完成比賽的選手之一。

接下來,羅維銘還將參加拉丁美洲1500英哩賽、美國紐約3100英哩賽。他的夢想是完成全世界所有的超馬正規賽,用他的「不強調心肺的自然跑法」印證「氣」的存在。

丹田吐納 輕鬆跑超馬

羅維銘自特種部隊退伍後,曾擔任大企業老闆的隨扈。另一方面,他從33歲開始玩鐵膽練「氣」,還曾以此技能考取街頭藝人執照。由於隨扈工作有空檔,他便參加跑步社團,在朋友的鼓吹下,挑戰了100公里賽。在這之後,他想,「氣」夠強的話,或許可以輕鬆完成超馬,於是開始全心練跑,期望自己能夠無傷無痛的持續參加比賽。

羅維銘認為,跑步時,一旦用到心肺,就會喘、會累,無法跑太遠,馬拉松比賽的距離就是極限了;同時跑者也容易因傷退休。而運用丹田,也就是核心肌群,跑步距離就可以無限拉長。他採用「吐納」呼吸法,以吐氣來帶動吸氣,全身放鬆,丹田用力,維持在宛如打坐的狀態,也就是「動太極,意丹念,下接地,仰天照,氣萬千」,就可以輕鬆往前跑。

速度有限 里程無限

羅維銘說,速度是有限可能,里程是無限可能。一旦比速度,身體只是機器,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如果以里程為目標,只要完成就是勝利。對他來說,沒有七老八老不能跑步這件事,超馬是沒有盡頭的,下次還有更遠的距離可挑戰,而且越跑越遠越自在。過程中,是在跟自己比賽,而其他參加比賽的人全是同行者。

此外,他認為不能為了跑步而犧牲健康,只要跑者開始依賴止痛藥等藥物,就算是病人。他會盡力延長自己的運動壽命,來證明自己的理念是正確的。

如今,羅維銘每天練跑超過一個馬拉松的距離。他提醒,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湊熱鬧參加馬拉松比賽,卻忽略了平時的鍛鍊,很容易因此受傷,希望大家能夠正視跑步的專業性。

十年來,羅維銘不顧家人反對,堅持練跑,直到跑出成績,家人才逐漸認同。他說,必須要淡泊名利,才有可能長時間投入這件事。如今,跑步仍是他不變的目標,讓他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

撰文/洪禎璐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