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外出團練? 這款耳機式對講機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和隊友保持聯繫
1
外出團練? 這款耳機式對講機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和隊友保持聯繫
2
玉山地景-吳玉麟攝
單攻玉山來回只花3小時40分的15歲神奇少年
3
361°扮推手 助勇敢跑者圓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外出團練? 這款耳機式對講機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和隊友保持聯繫

2017-09-29
話題 跑步 生活 運動配備 穿戴裝備

參加過團練活動嗎?團隊集體戶外運動,尤其是團騎或跑團的活動,隊員之間常常會拉開不小的距離,此時若要即時和隊友聯繫,例如隊長臨時要改換路線,拿起手機通話顯得非常不便,也每次僅能和一個人通話,若攜帶一般對講機又顯得太過笨重,尤其對跑者來說,邊跑步邊帶一台對講機根本不太可能。日本一家新創公司BONX有鑑於此,開發了一款可同時供10人群組對談的對講機,而且更棒的是設計成耳機的形式,只要同時佩戴這款耳機,你就可以和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在群組中即時連線溝通,真是一款非常夢幻的解決方案!

團體出行騎車時,若能有個簡便的即時溝通工具,可讓隊友隨時掌握團隊狀況。 ©BONX

這家名為BONX的日本新創公司,2016年於募資網站Indiegogo推出「Bonx Grip」藍芽對講耳機,這款輕便且實現「一鍵群聊」夢幻功能的耳機,一推出便大受歡迎,並於同年9月在該站成功募得$106,375美元(約台幣323萬),除了在日本搶先上市,現在也已經銷售到全世界。

對於那些追求刺激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在運動過程中騰出一隻手找到手機或對講機並按下按鍵實在是極其不便甚至非常危險的舉動。Bonx Grip對講耳機成功解決這些群體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困擾,不僅支援全聲控群組通訊,更具備了幾乎所有戶外運動通訊所需要的功能。

受GoPro啟發 從生活經驗開發創新產品

Bonx的執行長宮坂貴大是在一次日常經驗中得到設計靈感的。當時,他負責在長野的雪山中一個非盈利組織裡教孩子們滑雪,在授課過程中,宮坂發現每次在野外召集孩子們時,都必須扯開嗓子大喊。他看到GoPro創始者Nick Woodman的故事,心中萌生“要是能讓我和學員們同步交流就好了!”這樣的想法。

於是,經營滑雪板生意起家的他在2014年回到東京時,招募來許多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團隊,研發設計出了這款聲控、可穿戴的群組對講機Bonx。經過一年研發,他們先在日本國內的GREEN FUNDING募資網站募資,成功募集到超過2,500萬日圓,並向1,344位支持者配送出產品。穩定改善產品之後,他們進軍全世界並大獲成功。

藍牙+行動通訊 耳機變身群組對講機

Bonx最強大的特色在於其先進的藍芽耳機裝置和app設計。它的使用過程如下:

首先,app會自動掃描開啟藍芽的使用者,然後將他們的地理位置展示在螢幕上,這樣周圍的人就形成了一個「朋友圈」,使用者只要選擇想加入的朋友並按下Bonx耳機上的按鈕就可以與這個朋友圈的所有人溝通。

©BONX

使用時,使用者無需按任何按鍵,一切全靠「說」進行。當使用者說出指令後,帶有雙麥克風的耳機聽筒變會識別使用者聲音,將資訊透過藍牙傳送到app上。連線手機必須具備藍牙和BLE(藍牙低耗能技術)等技術,以便在硬體和app間傳送資料。最後,app將語音資訊通過行動通訊傳輸到群組裡所有人的耳機裡,完成即時通訊。

這款可穿戴對講機Bonx的輔助app支援iOS和Android,可供最多10人做即時通訊。

©Career Hack

源於日本 體現對細節的專注

Bonx Grip源於日本,產品在在體現了日本人對細節的專注與周全。配合Bonx使用的app互動介面簡潔實用,滿足了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需求。這個裝置堪稱為戶外使用者量身打造:一大一小雙按鈕設計,即使戴著手套也不成問題;簡單大方的互動頁面用於顯示使用者的位置與溝通狀況,一目瞭然。

Bonx 的最大效能優勢,就是它配備了多層風噪減弱系統。這個系統能大大降低環境與風吹噪音對通訊傳輸的困擾,確保戶外運動者即使在極端天氣裡也能暢快溝通。只有在使用者說話時,Bonx才會啟動使用資料傳輸,其他時候都處於節電和節約流量模式。Bonx的防震、防水功能也保障了它在滑雪、泥地騎車和登山健行時惡劣天候都能夠正常使用。

©BONX

想要購買BONX GRIP的話,目前還是得從日本本土商店或海外網路購買。

日本售價 ¥ 15,800:請洽 購買網站 或 實體商店
海外售價USD 135.95: 購買網站

資料來源/BONX、Career Hack、J-WAVE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單攻玉山來回只花3小時40分的15歲神奇少年

2020-12-31
故事人物誌黃崇華教練跑步越野跑戶外運動書摘

文章摘錄自《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兩張切結書換3952公尺-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

賽道上的風景,永遠比終點更精彩迷人;
賽道上的感動,永遠比終點更難以言喻。

黃崇華教練少年時期
圖為黃崇華教練少年時期參與其他高山越野比賽之照片

眼前一片壯麗遼闊,工作人員對我說:「來,先拍一張!」接著問我要不要喝水,我心想「真的很需要,我已經兩小時沒有喝到水了!」最後有點捨不得地多看了一眼。在低溫低氣壓中,我只停留了一分多鐘就趕著離開, 因為我仍在比賽中,所在位置卻是台灣最高峰 — 玉山主峰。

這場賽事由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主辦,名為「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我當時越野跑的跑齡約四年,殊不知「越野跑」與「高山越野跑」是兩回事,即便在相同困難度(海拔高度、距離、總爬升、路況、爬升曲線 等)之下,個人運動能力的差異將會展現不同的運動型態。例如運動能力較佳者,運動型態屬於越野跑;運動能力較弱者,則屬於登山或健行,兩者因為運動時間落差極大,所需裝備也截然不同。

玉山單攻從海拔高度約2,610公尺的玉山登山口開始,登上海拔高度約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總距離約22公里,爬升1,342公尺高度,相當於連續爬2.6座台北101大樓高度;如果精算累積總爬升,可能接近三座台北101。複雜的地形路況以及空氣稀薄等環境因素,讓單攻己不是一件輕鬆的挑戰,還要應變高山變化多端的氣候。

一般登山客會安排兩天一夜行程入住排雲山莊,第二天清晨攻頂後返回。近幾年開始流行單攻玉山主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也開放單日往返申請,但每日僅60位名額限制。單攻因個人運動能力、經驗、裝備等因素,花費時間差異甚大,大部分登山客往返約8-12小時不等,如果能在8小時內完成,屬於登山好手等級;若能在4-6小時內完成,則屬於越野跑好手等級。 

玉山高山馬拉松賽的報名簡章清楚寫著「限18歲以上」,當時我明知不符合資格,但運動員的性格就是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賽前一天,我心想「反正先去再說,有去有機會」,抱持著試看看的心態前往賽事說明會場,並將命運交給上天。

主辦單位深知這場比賽有相當難度與一定風險,賽前一夜特地舉辦一場賽前 說明會,詳細說明路線困難度與注意事項,所有參賽選手幾乎都到場仔細聆聽。 說明會結束後,我與父親立刻拉住主辦單位負責人,不斷尋求能讓我報名參賽的 任何可能性,我們坐下來商量很久,負責人詢問我的運動能力、馬拉松成績以及登山經驗等,但就是沒有詢問越野跑經驗。因為在二十五年前,台灣運動界還沒 有「越野跑」運動型態一詞,甚至更早期台灣路跑賽簡章中,還常以「越野賽」為活動名稱,但實際上全程皆是一般道路。當時台灣越野賽除了沒有強制裝備(註)的觀念,更沒有GPS衛星定位手錶輔助,僅能倚賴傳統計時碼錶、個人方向感及體力分配經驗,或是參賽者在賽前預先路線勘察,來熟悉賽道與高山變化多端的天候。

最後,負責人經不起我苦苦哀求的攻勢,沈思許久後終於說出:「好吧! 既然你那麼堅持要參賽,父親與當事人都要簽下切結書,我才能讓你報名。」聽到終於可以參賽的我雀躍不已,根本不管切結書的法律效力與嚴重性,隨 手拿了兩張白紙,在大會負責人指導之下,一字一句寫上切結書內容,最後也被要求要親筆簽名、蓋上手印與壓上日期。

切結書內容我早已忘記,甚至根本沒有在記,我只知道不斷與對方再三確認, 如果我得獎是否可比照一般選手,具有錄取領獎資格及完賽證明? 等到對方當場允諾後,我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由於賽前一天才確定獲得參賽資格,我在訓練上並沒有特別針對性的準備, 僅維持一週早晚訓練6天的節奏、假日參加越野跑團體活動,跑山比例維持在每週4次以上。但我認為如果能做好模擬賽、移地訓練、裝備訓練、高度適應等針對性訓練,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反應於成績表現,但一定能將運動風險降至最低,這是高山越野跑競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觀念。

直到賽前,我只知道總距離約二十多公里、主峰海拔高三千九百多公尺,如果經過排雲山莊就代表快到了,其餘賽道資訊完全不清楚。這是場風險相當高的 賽事,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我僅憑著一股傻勁。

在補給方面我更是非常外行,可說是幾乎零分。全身裝備跟參加馬拉松一模一樣,不過那時台灣還沒有水袋背包裝備的觀念,為了求速度和成績排名,僅以 最輕便的裝備應戰,全程倚賴大會設立的補給。而大會除了在會場外,賽道上僅在登山口、主峰折返等兩處設有簡易補給。 所幸平常訓練已習慣並適應在2小時運動時間內、30公里距離內可以全程不用補給。不過這有兩項前提條件,第一是訓練前後必須充分補給,讓水分與肝醣充分儲存於人體肝臟與肌肉中(現代跑者過度依賴大會補給,而遺忘身體原 本就擁有最佳的儲存能量系統);第二是紮實的訓練,在相同距離、速度、強度、 氣溫變化之下,實力較佳的選手在競賽途中的身體能量耗損程度相對較低,體重 較輕的跑者能量保存也相對較高。

現在我不會建議一般跑者效仿2兩小時不補給的訓練法則,畢竟這存在一定的風險,也不是完全健康的做法。競技選手與健康運動法則,仍存在一定的衝突與抵觸。不過,不能過度依賴大會補給這方面是肯定的,也是選手訓練的基本原則。

玉山高山馬拉松賽的起終點設於塔塔加遊客中心,出發後很快就遇到山路上坡,我猜主辦單位用意是藉此疏散選手密度,避免在登山口發生選手擁擠狀況, 這也是國內外所有越野賽道設計上的基本程序。

大會鳴槍,選手們從塔塔加遊客中心出發,自己像是無頭蒼蠅地盲目跟從,這條約3公里的山路道路位於海拔2,600公尺高度,跑起來不算輕鬆。所有選手皆爭先恐後,搶在進登山口之前取得最佳位置,到登山口前己不像出發時擁擠,大家也陸續搶入山徑。

不過,因為比賽一開始的卡位爭奪戰,不少選手在折返前,甚至進山徑後不久的上坡段,即發生體力衰竭等狀況,代表大家在體力分配、路線熟悉度,甚至競賽心態等各方面,都還有提升與進步空間。再加上25年前的玉山路況與危險困難度高上許多,多年後我才聽說,玉管處修補許多危險的登山路段,沿路架設不少木棧道與木橋。

進入山徑不久,我的前後就看不到任何選手,只遇見幾位一般登山民眾,因此幾乎是獨自一人在山林中奔跑,遇到較陡峭上坡時,就改以快走前進。不知過了多久時間,我終於來到排雲山莊,賽前得到的賽道資訊顯示,抵達排雲山莊後距離玉山主峰就更近了,只是這最後一哩路、關鍵攻頂段,更加考驗體能與毅力。

峭壁、鐵鏈、大小碎石相繼來打擊挑戰者的決心,這段路我花費了不少時間,也曾多次嘗試切小徑上攻,但數度以滑落失敗收場,只得乖乖沿原路徑而行。就 在不斷遭遇打擊時,終於看見第一名選手吳有家,大幅領先群雄率先折返下山, 此時無疑是對自己注入一劑強心針,不斷告訴自己:「主峰真的不遠了!」

繼續加油、不能放棄,更不能放慢。眼前的霧氣都是自己的喘息,我也終於深刻體會到,在高山上拼鬥、生存,是如此的殘酷與現實。最後聽到前方山頭有眾人呼喊聲音,我才知道即將攻頂。

攻頂那一刻,我聽到大家接連的鼓掌聲,還有人說:「這位好像比較年輕噢!」攻頂後,眼前的壯麗景色沒有讓我淚流滿面、感動不已,心裏只想著:「台灣最高峰長這樣喔,終於看到了!」

大會工作人員先幫我拍一張照片,背景是于右任銅像(後來銅像遭人破壞移除了),接著我趕緊喝了幾杯純水,回眸一眼便趕緊下山,在主峰僅短暫停留一分多鐘。此時我大約在總排前十名左右,換句話說約有十名選手比我更早攻頂。

下山後,我繼續奔跑於高原山林之間。當天所有登山客都知道有這場玉山攻頂比賽,所以在途中遇見我們,都會禮讓比賽選手優先通行,每位選手胸前也都配掛顯眼清楚的號碼布,在遠方即可辨識。

返程途中遇到一處斷崖段,此時前方有兩名登山客看到我迎面而來,立即做出禮讓動作,我也急忙揮手表達感謝之意。但是當我接近時卻發現,兩名登山客面朝峭壁、背朝著斷崖站立不動,但他們的登山背包相當龐大,以致可通過的空間相當有限,我小心翼翼地經過時看著下方斷崖,心想「萬一不小心滑落下去, 就真的掰掰了,我還年輕啊!」此刻才是我在這場比賽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驚險萬分地通過後,接著延綿不絕的長下坡似乎沒有上坡輕鬆,可能此時體力已大幅衰退,也可能心態上急於奔回終點失去耐心,無論如何,正好驗證「上 山容易下山難」這句名言。

衝出登山口後還得面對3公里道路,雖然知道完賽已不成問題,總排名也在前段班,但總覺得相當煎熬與折磨,因此衝進終點後的畫面,我著實一點印象也沒有!

跨過終點線,大會準備不少熱湯熱飲,為每位選手驅寒暖身,也慰勞選手的辛勞,此時的粗茶淡飯肯定不亞於平地的美味佳餚。

簡易果腹充飢之後,我聽到大會廣播我的名字—黃崇華! 是的,我獲得分組錄取,準備上台接受頒獎。當屆大會分組範圍相當廣,男子組只分甲、乙、丙、 丁四組,我這組是男丁組29歲以下最年經的組別。 雖然早已忘記自己是分組第四或第五名,但是總時間成績卻記得非常清楚, 因為這場成績與我人生第二場馬拉松,也是人生唯一「破四」(在此指超過4小時)的馬拉松成績相近,總時間4小時10分左右;若從玉山塔塔加登山口至玉山 主峰往返,換算約花費3小時40分。

本場賽事總冠軍吳有家以3小時02分23秒成績,超越上屆冠軍黃世瓊所保持的3小時08分最佳紀錄。而大會登記吳有家選手僅花費1小時45分登頂成功,如果扣掉前段道路約3公里時間,吳有家從玉山登山口至主峰實際登頂時間大約1小時32分(我則花費約2小時07分),此驚人成績雖有當年的報紙為證, 現在卻無法在網路上搜尋到相關紀錄,實為可惜!

據傳,吳有家選手為了本場賽事積極特訓備戰,更提前在賽前一週前往當地適應調整,最終如願奪下冠軍並創下紀錄,實至名歸,更展現台灣數十年越野跑霸主地位。

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後報導
奧林匹克盃玉山高山馬拉松賽後報導

就在心滿意足地完成玉山登頂任務,捧著獎盃準備驅車離開會場之際,大約下午一點多,大會工作人員、選手,應該說是會場的所有人,包含許多等待的選手家屬不斷議論紛紛。 當我坐上車後,會場才傳開來不幸的消息:大會工作人員接到山上無線電傳回來,一名選手不幸掉落山谷,可能兇多吉少,也有人說已經氣絕身亡! 大會現場可能為了查證消息,也避免還在等待選手返回的家屬過於焦慮,在我們離開前尚未正式宣布這件令人震驚錯愕的不幸消息,我們則帶著遺憾與祈禱離開會場。 

賽後一個月,我收到主辦單位寄來一張登頂成功的證書,證書中間放上一張照片,正是我登上玉山主峰的照片。

「一登玉山,二單車環島,三勇渡日月潭」。此三項戶外運動曾是身為台灣人最流行,也是必須做的三大壯遊。

民國82年,也是我15歲的這一年,前後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登玉山、跑步環島兩項任務。然而這27年來,卻沒有完成勇渡日月潭最後這塊拼圖。原因無它,當我沒有把握、沒有準備好時,絕不貿然嘗試,更不心存僥倖。

即便我早在15歲就以2小時站上玉山主峰,27年來,我仍然對玉山心存敬畏。

註:強制裝備
越野賽特有的賽事 規範,所有參賽選 手出發前,必須先通過大會列舉的裝 備檢查項目,全部 合格後才能取得正式出賽資格。

責任編輯/Dama

資訊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黃崇華著《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一書。

本書特色

✓ 十餘場經典路跑賽、國家級競賽詳實紀錄
✓ 超過百名台灣近30年馬拉松、田徑、越野跑界風雲人物紙上現身
✓ 退役長跑選手暨資深跑步教練分享對跑步訓練的策略與心法
✓ 以親身案例分析馬拉松、中長跑比賽戰略
✓ 超人氣跑者雷理莎初全馬破3的完整訓練策略大公開

適合讀這本書的人

✓ 跑步教練︰讀完彷彿跟一位資深前輩促膝長談教學理念
✓ 現役與退役長跑選手︰絕對一面讀一面感嘆:「這不是我嗎!」
✓ 路跑、越野跑賽事相關工作者︰深入了解已消失的各大經典賽事規則和舉辦型式
✓ 市民跑者︰沒天賦沒關係!看一名地才跑者如何透過不斷訓練、堅強的意志和比賽戰略贏得勝利,再透過跑步回饋到跑步以外的世界
✓ 一般大眾︰維持31年努力不放棄的經歷,不只能轉化成職場、人生上的養分,更吸引你踏出跑步的第一步!


更多《一萬天不休跑》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61°扮推手 助勇敢跑者圓夢

2017-05-04
話題活動361°跑步

361° TAIWAN上週日在東海大學舉行「361°東海路跑賽暨第二屆校園大使徵選」路跑活動,選出一批校園大使,將以夢想學堂的訓練方式,幫助他們在半年內突破自己的最佳成績。本次除了選出男、女子組前六所學校第一名選手為校園大使外,361° TAIWAN還要扮演「夢想推手」,公開徵求台灣職業級選手,只要有計畫挑戰夢想甚至進軍奧運,361°將提供百萬以上現金、產品和客製化商品來協助圓夢,贊助期會一直延續至2020年。

361°東海路跑賽暨第二屆校園大使徵選競爭激烈。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夢想學堂助校園大使破PB

與去年環島路跑不同,今年新出爐的校園大使,361°除了在6至10月會延聘教練安排課表協助技巧訓練外,校園大使在今年10月台灣馬拉松賽中,只要破自己個人最佳成績或是上凸台,361°都將給予達到目標者補貼學費。

夢想學堂總教練蔡弘誠表示,現在年輕人缺乏週期性規劃,他將以科學方式規劃週期性訓練,幫助這些年輕跑者們突破自我設限門檻,讓他們能順利在半年內達成目標破PB。蔡教練說,他的訓練課表會以線上教學方式刊載在線上訓練平台,學員們需在家下載課表自行練習,然後藉由佩戴心率表回傳訓練數據,讓教練根據數據給予不同訓練處方。除了自行練習,夢想學堂會有每個月一次的團練,地點也是選在東海大學,屆時便可以檢視每個學員的錯誤和需要調整之處,專注在弱點之上,由教練一一給予建議,本課程將專注於技術面的調整,讓學員強化運動表現並避免受傷,並達成破PB的終極目標。

361°夢想學堂總教練蔡弘誠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高額贊助金懸賞 徵求有故事的職業級選手代言

除校園大使外,361°還有意協助台灣跑者圓夢。361°台灣營業部副總經理李照圓表示,361°想尋找長期品牌形象代言選手,成績並不是絕對條件,只要符合361°的品牌精神「超越你的期待 (Beyond Your Expectations)!」,有故事有夢想的台灣年輕人都可以前來一試。361°先前有贊助過跑酷和定向越野選手,由於是國際專業運動品牌,將比照其他知名品牌贊助專業級運動選手,而非類似潮牌的運作方式,找明星來代言。李照圓表示,他們希望找一個敢夢敢實現的專業級選手,不管是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參加四大極地超馬賽或者進軍奧運等等,只要你心中有個可以實踐的夢想計畫,都可以和他們聯絡,成為其年度形象代言人選。意者可至361° Taiwan粉絲團發訊聯絡,最終人選預計將在6月底確認公布。

361°海外事業中心總經理林炳煌(右)與台灣營業部副總經理李照圓(左)。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台灣各大品牌對於路跑方面的選手贊助,一般多以商品為主,頂多再加賽事獎金。但361°一旦確認合作,將直接送上現金,加上產品為贊助條件。副總李照圓說:「只要有夢想的選手,有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都是我們歡迎的合作對象。361°除能提供各種客製化產品外,還可以運用361°的各項資源,為這位選手爭取更多的參賽機會,例如世界六大馬拉松的參賽資格。」

此次品牌代言合約將延續至2020年,預計將有百萬以上現金贊助,以及各項產品與資源的奧援,可說是各大品牌之中最為優渥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