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女力崛起!2017台灣登山王KOM女子組人數、獎金皆創新高
1
女力崛起!2017台灣登山王KOM女子組人數、獎金皆創新高
2
安迪·史坦德爾以7小時45分從策馬特到薩斯費跑過5座4,000公尺高山
3
陳忠利Eddie Chen:台灣.用騎的最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力崛起!2017台灣登山王KOM女子組人數、獎金皆創新高

2017-10-11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女子組冠軍獎金提高至新台幣50萬元!甫在鐵人兩項世錦賽四連霸的英國艾瑪.普莉,登山后衛冕路上最大敵手,預料將是2013、15年冠軍日本與那嶺惠理,及女子環義大賽冠軍德國克勞蒂亞‧利希滕貝格。

將來台衛冕台灣KOM登山后的英國艾瑪普莉,上個月甫在鐵人兩項世錦賽四連霸。 ©prowrman.ch

這項由交通部、觀光局、花蓮縣政府及南投縣政府指導,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主辦的挑戰賽,將於10月20日上午6時,從花蓮七星潭直上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今年女子組計50位參賽人數創新高,實力也是史上最強的一次。
 
2014年起總獎金大幅提高至新台幣241萬元,總冠軍100萬,亞軍50萬,季軍10萬,女子組冠軍20萬,亞軍10萬,季軍5萬,臺灣總冠軍10萬,亞軍5萬,季軍3萬,平權訴求下,本屆男、女子組冠軍獎金首度齊頭,同為50萬元。

2016年台灣登山王女子組前三名。

上屆登山后英國艾瑪.普莉(Emma Pooley),確定再度來台尋求衛冕。35歲的艾瑪.普莉是2008年北京奧運女子個人計時賽銀牌、2009年女子環義自行車大賽第四名,以及2010年世界自由車公路錦標賽個人計時賽金牌,戰功彣炳。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去年以04:08:40封后的艾瑪,曾經贏得知名的洛磯山脈Haute Route挑戰賽最高榮銜,成為該項賽事史上,第一個在Queen路段上打敗男子選手的女傑!轉戰鐵人戰績也很輝煌,上月甫在鐵人兩項世錦賽寫下四連霸。

將來台衛冕台灣KOM登山后的英國艾瑪普莉。

26歲的與那嶺惠理曾是日本公路賽、個人計時賽、登山越野賽冠軍,也是鐵人三項好手,2013年首度來台就以4小時16分12秒奪冠,2015年以4小時3分29秒再度封后,和2015亞軍加拿大費德娜Marg Fedyna都是艾瑪衛冕路上勁敵。

2013、2015台灣登山王女子組冠軍日本選手與那嶺惠理。

Wiggle High5職業車隊德國克勞蒂亞‧利希滕貝格(Claudia Lichtenberg),是2009女子環義大賽、2014年La Route de France冠軍,32歲的她計劃在本賽季結束時退休,並選擇臺灣登山王作為個人車壇告別作,也是登山后熱門人選。
 
法國卡蜜拉‧狄莉妮(Camille Deligny)是職業鐵人三項選手,目前仍是Ironman鐵人賽事法國全國紀錄保持人,時間為9小時18分15秒,出身單車世家的她,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練車,但是學業上的主修則是時尚產業,擔任過時尚造型師。
 
alé-cipollini-galassia Pro職業車隊卡莉‧泰勒(Carlee Taylor),原是鐵人三項選手,2007年開始專注於自行車,並且從2011至2017一直待在職業車隊,包括2016的Team Liv-Plantur,被稱為登山專家。
 
曾經贏過14場馬拉松冠軍的美國莉亞‧索維森(Leah Thorvilson)今年38歲,在一項由Zwift學院所舉辦的線上淘汰賽脫穎而出,獲得Canyon/ SRAM車隊合約,全新開展的自行車領域能力,應該讓她在2017年的台灣KOM挑戰中令人矚目。
 
菲律賓瑪蕊拉‧薩拉瑪(Marella Salamat) 原本是保齡球選手,2013投入自行車運動,是2015東南亞運動會個人計時賽金牌、2016世界大學自由車錦標賽公路賽銅牌,和英國艾蜜利‧柯琳吉(Emily Collinge)、日本米村優香等都不容小覷。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將於10月20日登場。

為提供安全挑戰環境,10月20日花蓮路段將實施交通管制,敬請民眾配合改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台193線七星潭聯外高架橋至新城鄉民有街管制時間為05:30至 07:00,舊台9線太魯閣大橋北端至錦文橋北端管制時間為06:00至07:30,台8線太魯閣閣口至天祥管制時間為06:30至08:00,台8線天祥至大禹嶺管制時間07:00至12:00,台14甲線大禹嶺至合歡山遊客中心管制時間08:30至12:00,南投台14甲線翠峰至合歡山遊客中心管制時間為09:00 至10:30。
 
本屆再度由DURO華豐橡膠工業公司附冠名贊助,持續六年參與的美利達自行車公司,特別安排尼巴利及馮俊凱參賽,DT Swiss傑德公司提供贊助及碧綠神木補給團隊服務,SHIMANO三司達企業則為大會提供路上服務及中立支援車。
 
720 Armour運動墨鏡也再度共襄盛舉,將致贈當天12點整後前十位進入終點者720武嶺紀念眼鏡。大會官方用車及紀念品服裝,分別由LUXGEN納智捷汽車北智捷公司、YAMAHA臺灣山葉機車及Champion System卓比奧斯等品牌支援協助。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將於10月20日登場。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安迪·史坦德爾以7小時45分從策馬特到薩斯費跑過5座4,000公尺高山

2016-07-18
越野跑跑步話題戶外運動故事

今年27歲的瑞士登山家安德烈亞斯·史坦德爾(Andreas Steindl,暱稱安迪Andy)在2015年8月初創造了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山快速橫越跑紀錄。他完成了橫越五座4千公尺以上,從策馬特到薩斯費(包括瑞士境內最高的教堂山The Dom)的瑞士高山稜線,總長30.66公里的越野跑,其中包括沒有路的地形、冰川和暴露的尖銳山脊,並以7小時45分44秒的紀錄完成。

Andreas Steindl締造瑞士高山快速橫越跑紀錄。 ©World of Freesports/vimeo.com

下面是他這一天的故事。

安迪·史坦德爾在前一天晚上非常緊張,他的腿在上一次跑步時感覺有點痠痛。但是,當他在當天凌晨2:55步出自己家門時,他覺得自己很有信心。他戴著耳機並聽著Woodkid的歌《跑,男孩,跑吧》。身著緊身長袖衫和越野跑鞋,他跟隨他的頭燈的光跑到策馬特的教堂廣場上。

在他的小背包,他只攜帶絕對必要的物品:一件薄外套,頭帶,手套,墨鏡,冰爪,一個輕量的冰錐,三個能量棒和凝膠以及充滿等透壓飲料的軟性水壺。在白天,天氣應該會變熱。

史坦德爾是土生土長的策馬特人,這裡是由38座4,000米高的群峰所環抱。他的父親是登山嚮導,母親則是一位對於登山充滿熱情的愛好者。在14歲的時候,他登上馬特洪峰做為他的第一個4,000米高山攻頂。12年後,做為一個登山嚮導,他已經站在這座標誌性的高山之巔有80次以上。史坦德爾甚至擁有以2小時57分從策馬特攻頂馬特洪峰的速度紀錄。

Andy Steindl 是策馬特當地人。 ©mayayo.wordpress.com

攀登馬特洪峰對於一個熱情的登山者而言就像是一堂訓練課程。山是他的遊樂場,無論在夏季和冬季。在2013年,史坦德爾與瑞士國家隊贏得了登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冠軍。他喜歡快速攀登和下降,只是為了在一天之中做更多的攀爬。

這解釋了這位26歲的大男孩所想出來的一個構想,一口氣跨越5座4,000公尺高山。『這個計畫源自於我在家裡總是能看到塔士洪峰(Täschhorn)和教堂山:就像兩座並列的美麗金字塔,在夕陽下閃耀著輝光」,史坦德爾說。「我非常想爬上它們。但,從教堂山直接下山是相當棘手的,既然我是自己一個人做這個挑戰,我必須找到一個安全的方式下到山谷。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這條橫跨五座山峰的路線:奧孚貝爾峰(Alphubel,4,206米)、塔士洪峰(4,491米)、教堂山(4,545米)、蘭茲派茲峰(Lenzspitze,4,294米)和納達爾洪峰(Nadelhorn,4,327米)。」

在2013年夏天,這位瑞士登山家第一次做這個五峰大橫越的嘗試,並於令人印象深刻的9小時3分完成。從那時起,史坦德爾一直等待有機會重複他的五峰橫越並打破他自己的紀錄。

「要實現這個計畫,必須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史坦德爾說。「山上的條件必須是完美的,這意味著山上的露脊必須沒有新下的雪,而積雪也必須同時是凍結緊實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夜間出發;天氣必須是好的,我自己也一定要在最好的狀態之下,無論是身體上和精神上。」

而這最完美的一天花了他兩年的時間等待。

瑞士阿爾卑斯高山稜線。 ©Michael Portanm

當史坦德爾按下碼表出發跑進黑暗裡時,教堂的鐘顯示為凌晨3:15。前1.5小時裡,他通過Taeschalp森林裡的登山小徑,然後經過Taesch小屋,這是大多數登山者開始要上山攀登到奧孚貝爾峰或塔士洪峰的登山口。

當史坦德爾到達Alphubeljoch的冰川時,太陽緩緩升起。他穿上他的冰爪,並在冰面上繼續前進。在奧孚貝爾峰頂,同時也是他的第一個檢查點,他意識到,他比預計時間提早了22分鐘。而在塔士洪峰頂,他提前了41分鐘。

搭乘直升機跟拍的攝影師發現,要找到並跟上這位在崇嶺大山裡面顯得非常微小的人類實在非常困難。跨越塔士洪峰到教堂山這一段是史坦德爾是最提心吊膽的一段路線。「山脊的岩石非常脆弱,這段路有非常高的風險,我必須非常專注,」他說。

然而,他還是奮力以赴,僅費時1小時5分便從塔士洪峰跑到教堂山。當他跑下來到Lenzjoch的冰川時,26歲的史坦德爾經過幾組辛苦攀繩的登山者,幾乎所有人都被他的輕巧舉動所驚呆了。

6小時7分後,安迪·史坦德爾已經站在他的第四座4,000米高山峰頂,6小時37分後,他到達了第五座山峰。他僅需要1小時9分就能從納達爾洪峰頂部下山到達在薩斯費的教堂廣場。耗盡力氣的他在教會樓梯上坐下並停下碼表:7時45分44秒。史坦德爾就像漫步在月球上一樣快樂。

「我當然希望能比上一次更快,但我不得不說我不像兩年前那麼瘦了。我只想盡我所能,但我絕對沒期望能夠以這樣的時間完成,在開始的時候我甚至以為我的手表壞了。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一天。我很累,但同時也非常滿足和快樂。你絕對找不到比今天更完美的一天,現在它已被永遠寫入歷史了。」

Andy橫越結凍的冰原。 ©Michael Portanm
Andy在尖如刀鋒的山脊上攀爬。 ©Michael Portanm
Andy登上其中一座山頂。 ©Michael Portanm
Andy抵達薩斯費的教堂廣場。 ©Michael Portanm
完成壯舉後,喝點小酒慶祝一下。 ©Michael Portanm
有些泥濘與磨損的跑鞋,看起來狀況還不錯。 ©Michael Portan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陳忠利Eddie Chen:台灣.用騎的最美

2016-07-01
戶外運動人物誌專訪故事單車

在迷上騎單車後,陳忠利經常帶著太太Toby一起騎車旅遊,兩人樂在其中,卻也不明所以。某天,兩人騎上貓空,在一個山彎處被美麗風景吸引而停下來欣賞,突然間,他想通了,喜歡單車旅遊的原因是:「台灣.用騎的最美!」

陳忠利表示,他和Toby在之前曾騎機車及開車造訪過這些地方,卻都沒有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而用雙腳踩踏的前進速度,不快不慢,剛好能讓人仔細感受周圍的地景風貌。

這次的經驗,讓陳忠利開始認真在部落格上寫單車遊記,希望將這些感動分享給朋友。但是圖文並茂的網誌似乎還欠缺了什麼。這時,陳忠利想起以前玩滑翔翼和飛行傘的經驗,他說,快速滑下坡時,風在耳邊轟隆轟隆響,就跟飛行時一樣,騎單車雖然是貼地飛行,卻能飛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註:飛行傘的飛行高度約170公尺到300公尺。)因此,他開始用影像記錄騎單車的過程,期望把速度感表現出來。

單車傳道者陳忠利

銷售汽車偶然發掘對單車的喜愛

幾年前,陳忠利因為擔任Skoda汽車的銷售員,便開始研究該公司的歷史,發現他們是以製造單車起家,核心理念是打造交通運輸工具;再加上當時油價飆漲、柴油車開始盛行,他感受到台灣在環保方面有很強的能量,便開始騎單車上下班,順便運動健身。

陳忠利發現,騎單車與土地環境有著高度的互動性,而台灣是高山島嶼,在大台北地區騎車,一小時內就會上山,若是以休閒為目的,容易遇到體力不足等障礙。他認為,騎單車的核心是運動,但是他並不想參加競賽,只想在騎行過程中享受旅遊的樂趣,於是他開始騎車深入台灣各個角落。陳忠利說,騎車環島,能看見台灣的輪廓,從山下騎到山上,能看見台灣的高度;騎訪城鄉和部落,則能看見台灣的深度。

騎車發現部落之美

最近,陳忠利剛完成「原鄉單車縱貫線」,從北到南串連起台灣各原住民族部落。他會開始騎進部落,源自數年前的一次經驗。在大漢溪上游,當地居民以種植段木香菇為生,因此栽種了大量適合香菇生長的楓香樹,每到秋冬就能欣賞到美麗的楓紅景致。陳忠利帶朋友騎單車去賞景時,剛好遇到附近的石磊部落在歡慶過年,熱情地招呼他們。另一方面是,每當他們騎車騎累時,都會到該鄉鎮最大的廟宇休息,但騎進部落後,卻發現部落裡只有教堂,沒有廟宇。他好奇地研究了這段歷史,同時也試著用google map把同一族的部落串起來,發現都在自己經常騎行的路上,便決定將之連成一條縱貫台灣的路線。這些旅程已經集結在陳忠利的新書《單車.部落.縱貫線》中分享。

另外,陳忠利也規劃了一條以單車看見台灣高度的經典路線──雙溪雙海,從台灣海峽的濁水溪口一路往東騎上山,越過山嶺後,再沿立霧溪一路下山,抵達太平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著挑戰看看。

單車旅遊 全家總動員

在陳忠利家,單車旅遊大多是全家總動員,而在孩子長大後,則是夫妻倆一起騎。他們每次都是規劃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路線,方便一般讀者跟著實地體驗。陳忠利說,開始進行單車旅遊後,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和太太Toby的感情變得更好,尤其是兩人要一起為網誌的圖文和影片蒐集素材,共同話題就更多了。其實,Toby也不是一開始就樂於加入。為了鼓勵Toby一起騎單車,陳忠利經常開車載她到有許多女騎士經過的地方,讓她感受到女騎士都擁有愛自己、愛環境的迷人特質,身材線條也很美麗。同時,他還特別存下公司提供的福利──百貨公司禮券,累積到一定金額後,讓Toby心甘情願地答應買一輛單車來騎。

只要踩下去 一定到得了

此外,陳忠利表示,自己的個性也變得更加正向。他說,就算是經驗老道的騎士,要騎上武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們知道只要持續踩下去,控制節奏,一定到得了。這樣的毅力,也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境時能夠堅持下去。

對於想要展開單車旅遊的新手,陳忠利建議,一定要找到對的教練,或是取得正確的資訊,學會如何選擇單車尺寸、調整座墊高度,如何正確的用力、適時補充能量和水分等知識,如此一來,比較不會受傷,也能避免發生意外。同時,還要勤加訓練,一旦越過體力和技巧的門檻,就能夠長期持續下去了。

陳忠利 Eddie Chen/profile

積極推動「台灣.用騎的最美!」的概念,著有《海平面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 ~ 台灣,用騎的最美》、《台灣.用騎的最美 ~和她騎出屬於自己的單車故事》與《單車.部落.縱貫線~不是最近,卻是最美的距離:21條路線穿越台灣南北原鄉,深遊190個部落祕境》等書。

Blog: http://skoda-eddie.blogspot.tw/

撰文/洪禎璐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