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很飽,還是沒精神?咖啡喝完了,還是覺得累?感覺壓力大、常過敏、沒性趣?常常這裡怪那裏痛,但就是檢查不出原因?那麼,你可能是有「腎上腺疲勞症候群」!
如果你或所愛的人有這些症狀,或者健康狀況產生無法解釋的變化,也許症狀改變非常緩慢。例如,體力大不如前,找不出原因,直到最近,你開始注重均衡飲食和每周步行或騎自行車或到健身房健身,體重才得以維持。以前你很少抱怨失眠或睡眠斷斷續續,但現在你似乎很難一覺到天亮。你告訴醫生你的心情低落、疲累,現在必須強迫自己撐過每一天。
現代醫生經常聽到這些陳述,事實上,疲勞和焦慮是醫師從成人患者口中最常聽到的兩大主訴,這兩種情況都屬於醫學從未提及的流行病症(Condition)—腎上腺疲勞症候群(AFS)的症狀。這種病症的歷史和人類一樣古老,但其發病率近幾年急劇增加,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複雜且壓力不斷攀升。
從患者的角度來看,腎上腺疲勞症候群讓人感到困惑和沮喪,它的症狀多到難以理解,而且往往和其他主要病症有關,因此你很難聯想到它是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從以下的陳述我們可以看到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 一整天我都覺得很累—我想盡辦法繼續工作,但每隔幾個小時我一定要喝一次咖啡才能撐過一天。
• 我以前只是嘴巴說說感覺很累,但現在的疲憊感已快將我淹沒,讓我虛弱無比,工作的表現已不如預期。
• 大部分時間我都感到焦慮和害怕。
• 每一季我似乎都會被傳染到感冒或流感。
• 我關節疼痛,醫生說我可能有關節炎,雖然我才剛滿四十歲。
• 我感到沮喪,無法清晰思考—整天昏昏沉沉。
• 我試過書中各種飲食法,但就是無法減重。
• 去年我失去工作,就在那些情緒和財務困境爆發後不久,我一直有揮之不去的疲憊和沮喪感。
• 清晨三點左右我會醒來,然後輾轉折騰好幾個小時仍無法入睡。
• 以前我精力充沛,現在只走一小段路都讓我精疲力竭。
這些陳述指出腎上腺疲勞症候群一些典型和持續性的徵兆(signs)和症狀,大多很類似第三階段(稍後討論)。你或許曾告訴你的醫生相同的症狀,或你已經注意到自己這些健康狀況的改變,或是知道某些人有這些抱怨,但你卻不知道究竟原因出在哪。如果你的年齡超過四十五或五十歲,你甚至可能被告知你的症狀全歸因於「正常」的老化!
以下你會看到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廣泛的徵兆和症狀清單,正如你看到的,其中有許多症狀也涉及其他的病症,而且也符合上述的陳述:
• 嗜睡情形日漸增加和缺乏能量
• 每日例行工作更費力
• 處理壓力的能力降低
• 體重有增加的傾向而且難以減重,特別是腰圍的部分
• 經常得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且症狀持續的時間比平時還要長
• 面對壓力時身體容易顫抖
• 性趣缺缺
• 容易頭暈,特別是從水平位置上升至高處
• 無法記住事情
• 早上和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總是精神欠佳
• 飯後短暫時間內突然感覺變好
• 經常在晚上九點至十點之間感到疲累,卻不想上床睡覺
• 早上經常賴床爬不起來
• 一旦起床後,必須喝咖啡或其他刺激物才能保持精神
• 嗜吃鹽、脂肪和高蛋白質食物,例如肉類和乳酪
• 對女性來說,經前症候群症狀加劇,經血量不規則,前四天經血量很多然後突然停止(或幾乎停止),然後在第五或第六天起月經週期又再次開始。
• 上背部和頸部不明原因的疼痛
• 壓力減輕和休假時症狀似乎有好轉的現象
• 輕微憂鬱
• 食物或吸入物(空氣傳播)過敏
• 皮膚乾燥變薄
• 低血糖症
• 低體溫
• 神經質
• 心悸
• 不明原因掉髮
• 交替性的便祕和腹瀉
• 消化不良
如你所見,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的症狀非常廣泛,其中有許多不明確的地方,因此往往被界定為心理因素所致,例如焦慮或憂鬱。有時患者被告知這些症狀「多休息就好」,但很明顯,腎上腺疲勞症候群並不是那麼簡單。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病症是身體受到威脅時神經內分泌系統對壓力的正常反應。(神經內分泌學是一種研究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廣泛相互作用的科學。)
本文探討的是關於腎上腺疲勞症候群,非大眾所熟悉的腎上腺疲勞這個術語,這兩者有關鍵性的差異,瞭解這點對於你的整體認知和復元非常重要,首先我們從最基本的開始談起。
疾病是經過實際診斷,確定健康受損或功能失常的一種病症。每一種疾病都有成因:基因遺傳、毒物、細菌、病毒等,例如汞中毒,是一種體內重金屬過量引起的疾病,血液測試能指出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當超過正常值時,中毒是很常見的情況。艾迪森氏症(Addison’s disease,腎上腺功能不全)是一種罕見的內分泌疾病,是腎上腺本身無法分泌足夠的類固醇激素。為了確定這種疾病的診斷,內分泌學家制定一組特定的臨床和實驗室參數標準,一旦確診,患者就要開始進行一系列醫學界普遍認可的標準協議治療法,而且為了治療這種疾病,患者必須在醫生的監督下才能進行。
醫學上,症候群是指一系列的徵兆和症狀,它們加起來類似某一種特定病症(Condition)、障礙(disorder)、疾病(disease)的特徵。一種症候群通常有幾個臨床可辨識的特性:徵兆(由醫師觀察)、症狀(由患者報告),以及現象(phenomena)或特徵(characteristics),而且這一切經常會同時發生。當出現一個或多個特徵時,醫生會留意其他可能存在的症狀。
症候群的可能致因範圍廣泛,且會產生某些特定的病徵而非具體的病因。換句話說,一種症候群意味著多種致因,有些甚至是未知的。例如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rse)是一種特定疾病(specific illness),而帕金森氏症候群(Parkinsonian syndrome)則是非特異性(nonspecific)。後者可能是前者造成,也可能是其他病症引起,例如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一種破壞神經細胞的罕見腦部障礙)或多發性系統萎縮(multiple system atrophy)(源自部分大腦的退化性病症)。
一種症候群的描述通常包括許多主要的特徵,當這些特徵一起出現時,就會成為該病症的診斷依據。這些通常被歸類為典型主要症狀和徵兆組合—必要的診斷依據—再加上次要的發現,而其中有些或全部的病症也許從未出現過。正式的描述可能會根據該診斷所需,分別具體列出最低限度的主要和次要發現。
例如,新陳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一種障礙的組合,當這些症狀一起出現時,發展為成人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在美國,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這種症候群的影響,而且其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若要確診為新陳代謝症候群,中央型肥胖是一個必要的發現,然後再加上任何兩個其他次要的症狀或障礙,其範圍從第二型糖尿病到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偏低(所謂好的膽固醇)和高血壓等。
瞭解症候群很重要,因為它們是一種警報,提醒我們身體機能某部分功能障礙,或許找不出明確的因果關係(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例如經前症候群(PMS)是描述一系列與月經週期相關症狀的術語,它並沒有告訴我們產生的原因。
症候群也是臨床上很重要的燈塔,在必要時可以指引我們留意大方向。例如,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的人,要注意日後罹患胰島素抗性和成人型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事實上,糖尿病藥物經常用於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近年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症候群」這個術語,例如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它仍然稱為症候群。同樣愛滋病(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也是一樣,儘管它的罪魁禍首是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從學術面來看,這種疾病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AIDS後天免疫缺乏則是其症候群—這一系列的症狀—是因為HIV感染引起的;一個人可能受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但未必會發展成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一個人可能在AIDS 症狀出現之前,早已是多年的HIV帶原者(今日,許多HIV帶原者在症狀尚未出現前就已接受治療)。實質上,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這兩個術語經常被交替使用,有時你只能從上下文的內容來判斷說話者(甚至是醫療人員)所指的語意。在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病因未知之前,人們就已將之稱為「症候群」,因此沿用至今。
一般大原則是一系列同時出現的症狀或病症,並且顯示與某個特定疾病有關,或者可能發展成該疾病的機率增加。然而,症候群本身可能不是正規醫療標準所定義的疾病,它或許可以指出某種疾病,但並不一定。此外,好幾種不同的疾病也可能導致同樣的症狀。
明確地說,腎上腺疲勞症候群並不是目前正規醫學定義下的一種疾病。
腎上腺疲勞症候群(AFS)的症狀從輕度到重度,分為四個廣泛和重疊的臨床階段,我們稱第三階段的AFS 為腎上腺衰竭(學術上稱為神經內分泌衰竭),以便將之與較輕度的第一、二階段區隔開來;最嚴重的第四階段我們稱之為腎上腺衰敗階段(或神經內分泌衰敗階段)。
大部分的腎上腺疲勞症候群讓人摸不著頭緒,因為許多人雖然已進入第一階段,甚至第二階段,但卻始終不知。
就像早期階段的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一樣,早期的AFS 很難察覺。任何情況或生活事件都可能造成AFS。例如,一、兩天緊張的工作或旅行、熬夜、山區長途健行,或異常艱苦的鍛鍊、家中或辦公室爭吵等所有壓力事件。對身體而言,任何或全部這些事件很可能會使你感到疲憊不堪,當你意識到這些異常的疲累,是第一階段的症狀,但只要經過周末休息放鬆、下次鍛鍊少一點,或者好好睡一覺後,你的身體就可以完全復元。
如果壓力持續的時間拉長或加劇,或加上另一個壓力源,例如在工作負擔尚未減輕之前得到感冒,那麼在短期之內,你還會經歷其他症狀。這時你或許已進入AFS 第二階段,不過,在你康復後你仍然不知道你的腎上腺已受到影響。
當身體到達第三階段時,症狀就非常明顯,不過它們往往被歸咎於某些其他病症。當你閱讀和吸收關於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的知識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們的討論和建議多數與第三階段有關,這對任何患者的健康而言是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許多成人第一次聽到腎上腺疲勞時會感到困惑,因為他們通常對腎上腺及其功能知之甚少, 他們根本沒想到其腎上腺會與級聯(cascade)症狀有關,例如輕度至極度疲勞、免疫力降低、甲狀腺疾病、性趣缺缺、月經失調(menstrual disorders)、代謝障礙、輕度至中度憂鬱等。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既不稀奇也不神秘,研究指出美國大約有11.9%的成人感到極度疲勞、嚴重倦怠或長達一個月以上感到筋疲力竭。大多數時間,有更多的人感到輕度至中度的疲勞,但體弱的症狀較少出現,不過,隨著現代世界的生活壓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這個數據有日漸攀升的趨勢。
因此,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是最普遍的健康病症之一,大多數的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都受到它的影響,它是一種沈默的流行病,誰沒有經歷過壓力事件或長期承受壓力呢?然而,我們卻很少將這種情況視為是一種對健康的嚴重威脅,因此也很少去驗證它的存在。
即使確定,許多醫護人員認為這種症狀沒有所謂的復元程序,他們也許還會告訴患者要放鬆及做好壓力管理。通常,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往往被認為只是心理病症,因此醫生會開抗憂鬱藥物給患者。此外,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經常與甲狀腺疾病有關,許多醫生會使用甲狀腺替代藥物來處理這種症狀。而這些治療往往治標不治本,結果隨著時間流逝病症惡化,有時是幾個月,常常是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由於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很複雜且發展過程令人費解,全然不符合傳統的醫學邏輯,這也難怪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經常成為誤診的「受害者」。
當提及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時,要牢記以下原則:
腎上腺疲勞症候群之所以難以清楚解析,可能是因為病症通常都進展得很緩慢。當患者知道他們的病症與壓力有關時,一方面他們可能覺得鬆了一口氣,但另一方面又覺得很恐慌。許多人害怕壓力,但如果不能做好生活管理,他們未來可能會罹患高血壓或心臟病,同時,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腎上腺疲勞症候群,並且任其發展,之後患者的感覺只會越來越糟。所以,告知患者他們必須學習放鬆及抒解壓力,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正確的作法,但光這樣並不完整,如果沒有指引這些患者其他的復元工具,這樣只會加劇AFS的症狀。
當我們將工作面臨的壓力加諸在家庭壓力之上時,在任何時間,我們可能還要照顧生病的親人或哀悼家庭成員或朋友的死亡。與配偶或子女的問題和衝突也是現代化生活主要的壓力來源,對許多已承受極大壓力的人而言,要在工作和家庭責任之間取得平衡是件艱巨的任務。
疾病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源,數以百萬的男性和女性都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關節炎、憂鬱症等。腎上腺疲勞症候群通常在生理或情緒的壓力大到身體已無力自我修復和復元時發作,因為身體其中一個主要的壓力控制中心存在於腎上腺,所以當壓力反應期間使用過度,這些腺體可能會受損和產生功能障礙。
壓力源可能來自身體、化學、情緒或精神方面,以下是最常見的壓力清單:
壓力源有多種形式和強度,身體對壓力的反應主要是靠激素調節,在下一章節,我們將介紹壓力與腎上腺,以協助你更深入理解本書提及的激素和其他重要的資訊。
責任編輯/Oliver Wu
你的運動訓練都習慣早上或是晚上?根據一篇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Metabolism》的研究報告指出,早上運動能有效增強脂質和胺基酸的代謝能力,同時對於燃脂瘦身特別有效。另外,美國加州大學表觀遺傳學和代謝中心的科西(Paolo Sassone-Corsi)教授表示,早上運動的代謝效果要優於晚上,而且只有在早上運動時,體內的糖解作用才會迅速被啟動,依據這些研究看來早起運動對於身體的健康有較大的好處,但早上運動前你會先吃早餐嗎?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運動訓練前吃早餐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在訓練期間,燃燒碳水化合物並更快的消化食物。英國巴斯大學健康科學系的高級講師Javier Gonzalez博士表示,即使我們在早餐和午餐之間進行運動訓練,透過早餐也會加快葡萄糖從血液中進入肌肉的速度。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研究小組,針對12名男性成年人進行一項研究,某一部分人在騎自行車兩個小時前吃一份牛奶燕麥粥,對照騎車前一夜進食的人進行比對,研究人員發現騎車前有進食的人提高訓練時碳水化合物的燒速度,同時,也增加訓練後身體消化與代謝食物的速度。Javier Gonzalez博士在一份聲明稿中表示,我們發現與不吃早餐相比,運動前吃早餐可以提高我們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運動後可吃的碳水化合物速度。這項研究也發表於《美國生理學雜誌:內分泌與代謝》上。
針對早餐後再運動這件事,研究人員指出,運動過程中所燃燒的碳水化合物不僅來自吃早餐這件事外,還來自於儲存在肌肉中的醣原,他們說肌醣原的使用增加可解釋為什麼在運動前吃早餐,進而影響午餐後血糖減少波動的原因。Javier Gonzalez博士指出,先前的研究發現休息和吃早餐,可以改變我們人體代謝午餐的方式。
關於這點Javier Gonzalez博士解釋說,吃高脂肪、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早餐組合,將會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研究也表明,高脂早餐會削弱午餐時間的血糖控制,這與吃高碳水化合物或高蛋白早餐相反,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人體休息後進行而非運動後進行量測。
新澤西州的營養學家Rizzy Swick指出,不吃早餐會對某些人的胰島素水平、血糖控制、體重、能量水平和炎症產生一些積極性的影響。Rizzy Swick說,儘管科學研究十分的清楚,但可能對於某些人群會有所幫助,但沒有一種萬能的飲食方式可以套用在所有人身上,所以我不建議所有的人都比照辦理。
然而,對於運動前需要進食早餐的人來說,她建議在醒來後的一小時內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類的食物;在碳水化合物上可以選擇低GI的食物,例如非澱粉類的蔬菜或柑橘。另外,保持早餐食物著重於優質的脂肪與蛋白質外,還需要保留些許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蔬菜、穀物、豆類和水果等,將有助於維持大部分時間血糖和胰島素降低,這也也可以更有效率的控制並抑制食慾;並可以更好的控制皮質醇模式。除了早餐之外,也可在進行運動訓練前進行小能量的補充,例如半根香蕉、杏仁或花生醬等堅果類食物。
Rizzy Swick表示,無論你是否選擇在運動前進食,都應該要於運動後30-60分鐘內吃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或餐點,另外,如果要在運動前進食請務必於45-60分鐘內,讓身體有時間進行消化食物。同時,如果你日常的運動或訓練強度較低且少於一小時,在餐點的補充上就可以減少一些。
美國明尼蘇達州內分泌學中心醫學主任兼首席執行官J. Michael Gonzalez-Campoy博士說,以上這項研究證明一日三餐均衡的飲食,將對我們健康帶來許多的好處。並且在餐點內包含著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組合,以進一步了解一個人吃早餐或不吃早餐,對於運動後身體的機制會出現哪些狀態,這項研究的結果也可以安排在其它人群(例如肥胖群體)中重複驗證,以查看相同的結果是否成立,然而,這項研究和其它的研究表明了,限制每日總卡路里的攝取量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因此,這些卡路里該如何分配於一天的飲食之中將變得更為重要。
延伸閱讀
資料參考/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責任編輯/David
你知道運動的強度也能做為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的治療策略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首次表明,低運動強度和高運動強度,都將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研究人員使用靜止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一種無創技術可以研究大腦的連通性),發現低強度運動會觸發參與認知控制和注意力加工的大腦網絡,而高強度運動主要是刺激腦部神經參與情感方面的處理。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員為理學碩士-安吉利卡·史密特(Angelika Schmitt)和德國波恩大學醫院放射科功能神經影像學組醫學博士-亨寧·博克(Henning Boecker),透過研究之後兩人皆表示:我們認為功能性神經影像學,將對揭開人腦內神經連貫相互作用,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然而,透過這些新穎的研究方法,使得我們能夠直接觀察一群運動員們的大腦,而且也更為重要的是能透過這些儀器,了解從久坐不動到健康生活方式之間,我們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動態的變化。
這項研究使用增量跑步機,分別針對25名男運動員進行測試並個人評估,在不同的日子裡他們分別進行了30分鐘低強度和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在運動之後研究人員使用靜止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檢查與特定行為過程相關的不同大腦區域的功能連接性,此外,所有參與實驗的運動員也分別完成一份測量運動前後的正面和負面情緒的問卷。
研究之後的行為數據顯示,在分別經過兩種運動強度後,腦中積極情緒均顯著增加,而消極情緒皆無明顯的變化;同時,在Rs-fMRI測試的結果裡也表明,進行低強度運動之後會導致認知和注意力相關的神經功能連接性增加,另一方面,進行高強度運動訓練之後,腦中神經對於情感的功能性加強,但也造成運動功能在腦中神經的連通性降低。
透過這項最新的研究報告結果,研究人員也指出,這是第一項報告運動強度對靜止大腦內,特定功能與神經連接間所產生的明顯影響;也因為這樣的研究報告,讓運動與大腦該領域的未來研究有更多的數據及方向,能有助於提供神經生物學證據;並說明哪種運動強度最適合某些神經或行為調節,甚至在未來也能成為幫助一些情緒性患者或增強腦部功能的治療方式。
資料參考/self、generationiron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