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 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 三月四日激戰基隆河岸
1
2018 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 三月四日激戰基隆河岸
2
首屆L'ÉTAPE TAÏWAN環法授權自行車賽 9月17
3
陳忠利Eddie Chen:台灣.用騎的最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 三月四日激戰基隆河岸

2018-02-23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考驗操控技巧及爆發力的高張力賽事

由Garmin冠名贊助,台北市政府體育局指導,台灣城市單車聯盟主辦的台灣城市繞圈系列賽,首站「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將於2018年3月4日於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鳴響第一炮。

繞圈賽是有志往職業競賽發展的自行車選手初期最適合參加的比賽,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卻需要具備高度策略合作、臨場反應以及在集團中穩定騎行的能力。本次繞圈賽道設計中,每圈約1km的賽道內有四個急彎,奪勝重點除了高強度的間歇爆發力,也考驗著選手們卡位的穩定度與控車過彎的技巧。競賽分組舉行,除了男女子公路車組外,亦將場地車組納入賽事,各路高手恩怨情仇,在基隆河岸一次爆發,精彩可期!

繞圈賽在許多城市行之有年,例如美國矽谷Los Gatos每個月固定舉辦多場,多年來培育出多位奧運及世界冠軍。近年來更有世界巡迴的Red Hook Crit場地車限定繞圈賽,於紐約、倫敦、米蘭、巴賽隆納等市中心舉辦,蔚為風潮。台北市2010年曾舉辦的天母繞圈賽,也成功邀集各路好手同場較勁。短距離賽道、集體出發的賽制讓選手們短兵相接,屬於觀賞性及職業性兼備的自行車賽事。

主辦單位台灣城市單車聯盟是由一群不同背景的車友成立的公民團體,致力於推廣單車生活文化,舉辦過「單車臨界量」、「單車通勤日」、「沈默的騎行——紀念車禍喪生的單車騎士」、「單車教學」等活動。暨去年「單車通勤日」和台北市政府合作,在每個禮拜五請單車通勤的騎士喝咖啡之後,台灣城市單車聯盟再度與市府體育局合作打造專業單車比賽,以期能將國內單車賽事的多元性和娛樂性提升至國際水準。主辦單位表示,特地為這次比賽研發了全台首創的即時賽況更新系統,所有選手的秒數都在網站上即時同步。不只如此,菁英組決賽會在網路上直播,參考F1賽事規格,全台最有看頭的多視角直播帶給觀眾如臨現場的震撼感受。

2018 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三月四日激戰基隆河岸。

場地圖

台灣繞圈賽系列 - 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
date             2018年3月4日(日)9:00am - 18:00pm
place           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行動巨蛋廣場(基八號水門旁)
races           男子公路車菁英組、男子公路車市民組、女子公路車、場地車

報名網址     https://crit.tw/riverside2018/register​
web             台灣繞圈賽系列 - Garmin台北河濱繞圈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首屆L'ÉTAPE TAÏWAN環法授權自行車賽 9月17

2017-05-16
賽事話題新聞單車戶外運動

台灣也有環法規格世界頂尖自行車賽事了!在台灣環法業餘自行車賽協會及相關單位努力奔走之下,第一屆「L'ÉTAPE TAÏWAN」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將於9月17日在台中麗寶樂園舉辦。這是台灣首度獲得環法主辦單位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簡稱A.S.O.)授權,承辦L'ÉTAPE系列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事,機會難得,優勝者將有機會前往法國參加該系列單站賽事,直接在環法賽道上與世界各國好手比拼,歡迎心中有「環法夢」的騎士們踴躍報名!

第一屆「L'ÉTAPE TAÏWAN」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將在台中舉辦,市長林佳龍與諸位貴賓一同出席記者會力挺。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點亮台灣 出騎致勝

主辦單位特於16日上午10時在台中市政府舉行記者會,說明這場首開先例的世界級系列賽事,台中市長林佳龍、宣傳大使羅致政、法國 A.S.O. 代表Emilien BORDET、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台灣環法業餘自行車賽協會理事長姜海南,和國內自由車名將巫帛宏、蕭美玉和陳建良等應邀蒞場,一起啟動「點亮台灣 出騎致勝」儀式。

第一屆「L'ÉTAPE TAÏWAN」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在台中市政府召開記者會。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林佳龍: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台中是台灣中心點,台灣六成五以上自行車出自台中,全台十大自行車道台中便佔了三條,「自行車是台中的城市品牌,We are Giant City!希望透過環法挑戰賽,讓世界看見台灣、也看見台中。」

台中市長林佳龍笑談自行車城市願景。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ElevenSports將直播挑戰賽

宣傳大使、立委羅致政表示,活動將由台中市出面協調,在台中、苗栗、南投賽道沿途廣設「加油站」,讓熱血民眾可以前來駐點為選手們加油打氣。他同時透露,挑戰賽將由 ElevenSports 提供全程直播服務,屆時歡迎大家鎖定收看。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用流利的中文說,環法自由車大賽是法國人的「傳奇」,是一般民眾從小就熱衷關注的運動項目。熱愛美食和自行車是台灣和法國的共通點,透過環法挑戰賽在台灣舉辦,也讓兩國人民更靠近,歡迎台灣人到訪法國不要只是去巴黎和普羅旺斯等旅遊勝地,前往環法賽道沿途景點,更可以深刻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藉由此賽也可以吸引更多法國人來台灣旅遊,認識這個美麗的國度。

羅致政、蕭美玉、巫帛宏、陳建良、紀博偉等人聯袂為挑戰賽站台。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起終點在麗寶樂園 將有嘉年華活動

挑戰將於9月17日在台中市后里舉行,起終點都設在麗寶樂園,分為兩組,距離144公里、限時8小時的「環法挑戰組」;與55公里、限時3小時30分的「環法體驗組」。相關賽事資訊請逕上大會官網查詢。
 
自由車名將蕭美玉、陳建良和巫帛宏,在看過大會製作的3D模擬路線圖之後,都表示:「這個路線真的很有挑戰性!」剛在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拿下亞洲第一藍衫的陳建良說:「鯉魚潭大約是環台賽的三級坡,白毛山和赤崁頂類似一級坡。」

奧運自由車名將蕭美玉表示,她沒騎過這條路線,看起來很有挑戰性,到時也願意來試試看。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自由車名將巫帛宏近來將發展重心放在中國,已在對岸衝刺出不少好成績,副業車衣部品方面則是交由家人朋友協助銷售事務。帛宏也表示,雖然他長時間在大陸,但還是心繫台灣,只要有需要他就會回來,像這次他就還在賽期中,趕回台中只為力挺這個難得的經典賽事。他說,到時候只要大會有邀約,對岸工作安排許可,他一定回來參加這場盛會。

自由車名將巫帛宏心繫台灣。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陳建良期待高難度挑戰

隸屬前勁洲際車隊的陳建良表示,他有騎過其中兩段,屆時也非常期待能和大家一起來挑戰。記者會巧遇陳建良媽媽與奶奶來探班,媽媽表示,陳建良從田徑轉戰自由車,不過比賽頻頻受傷的確讓她很擔心,例如去年大專盃場地賽摔車受重傷,顱內出血、鎖骨粉碎,當場失去意識,在加護病房躺了一週,這次環台賽首站就受群體波及摔傷,都讓她非常心疼,但建良還是堅持要騎車,雖然媽媽心中不捨,但還是讓他去從事自己熱愛的事物,也對於建良這次環台賽拿下亞洲第一藍衫感到非常驕傲。

自由車新秀陳建良與奶奶、媽媽。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L'ÉTAPE系列挑戰賽 首度登台

1903年創辦,至今已逾百年的環法自行車賽(Le Tour de France),深受全世界車迷矚目,主辦單位A.S.O.於1993年開放經典賽道,供全世界業餘車迷體驗,造成另一波熱潮,每年報瞬間秒殺,吸引多達15,000人參加。
 
2015年A.S.O.首度走出法國,在英國舉辦第一次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L'ÉTAPE London」,同樣引發熱烈迴響。截至2017年為止,全球已有超過13個區域在當地舉辦L'ÉTAPE系列的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事,獲得當地自行車愛好者的支持及參與。
 
全球自行車旅遊蔚為趨勢,法國一年有2,500萬人次自行車遊客,近年不少國外觀光客也慕名台灣之美,專程來台自行車旅遊。
 
第一屆L'ÉTAPE TAÏWAN賽道選定氣候穩定、風景明媚的大台中,觀光資源豐沛的大台中地區,也是自行車製造產業重鎮,盼望透過環法台灣單站賽事結合可以推動大台中的城市觀光,更進一步宣傳2018世界花博在台中的國際行銷,相信L'ÉTAPE TAÏWAN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將為大台中整體城市發展再掀高潮。

環法單站業餘挑戰賽來台幕後推手,台灣環法業餘自行車賽協會理事長姜海南與副理事長黃鉦倚。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若要追蹤賽事第一手消息、即時互動,可掃描下圖條碼,加入其Line官方帳號好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陳忠利Eddie Chen:台灣.用騎的最美

2016-07-01
人物誌專訪故事單車戶外運動

在迷上騎單車後,陳忠利經常帶著太太Toby一起騎車旅遊,兩人樂在其中,卻也不明所以。某天,兩人騎上貓空,在一個山彎處被美麗風景吸引而停下來欣賞,突然間,他想通了,喜歡單車旅遊的原因是:「台灣.用騎的最美!」

陳忠利表示,他和Toby在之前曾騎機車及開車造訪過這些地方,卻都沒有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而用雙腳踩踏的前進速度,不快不慢,剛好能讓人仔細感受周圍的地景風貌。

這次的經驗,讓陳忠利開始認真在部落格上寫單車遊記,希望將這些感動分享給朋友。但是圖文並茂的網誌似乎還欠缺了什麼。這時,陳忠利想起以前玩滑翔翼和飛行傘的經驗,他說,快速滑下坡時,風在耳邊轟隆轟隆響,就跟飛行時一樣,騎單車雖然是貼地飛行,卻能飛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註:飛行傘的飛行高度約170公尺到300公尺。)因此,他開始用影像記錄騎單車的過程,期望把速度感表現出來。

單車傳道者陳忠利

銷售汽車偶然發掘對單車的喜愛

幾年前,陳忠利因為擔任Skoda汽車的銷售員,便開始研究該公司的歷史,發現他們是以製造單車起家,核心理念是打造交通運輸工具;再加上當時油價飆漲、柴油車開始盛行,他感受到台灣在環保方面有很強的能量,便開始騎單車上下班,順便運動健身。

陳忠利發現,騎單車與土地環境有著高度的互動性,而台灣是高山島嶼,在大台北地區騎車,一小時內就會上山,若是以休閒為目的,容易遇到體力不足等障礙。他認為,騎單車的核心是運動,但是他並不想參加競賽,只想在騎行過程中享受旅遊的樂趣,於是他開始騎車深入台灣各個角落。陳忠利說,騎車環島,能看見台灣的輪廓,從山下騎到山上,能看見台灣的高度;騎訪城鄉和部落,則能看見台灣的深度。

騎車發現部落之美

最近,陳忠利剛完成「原鄉單車縱貫線」,從北到南串連起台灣各原住民族部落。他會開始騎進部落,源自數年前的一次經驗。在大漢溪上游,當地居民以種植段木香菇為生,因此栽種了大量適合香菇生長的楓香樹,每到秋冬就能欣賞到美麗的楓紅景致。陳忠利帶朋友騎單車去賞景時,剛好遇到附近的石磊部落在歡慶過年,熱情地招呼他們。另一方面是,每當他們騎車騎累時,都會到該鄉鎮最大的廟宇休息,但騎進部落後,卻發現部落裡只有教堂,沒有廟宇。他好奇地研究了這段歷史,同時也試著用google map把同一族的部落串起來,發現都在自己經常騎行的路上,便決定將之連成一條縱貫台灣的路線。這些旅程已經集結在陳忠利的新書《單車.部落.縱貫線》中分享。

另外,陳忠利也規劃了一條以單車看見台灣高度的經典路線──雙溪雙海,從台灣海峽的濁水溪口一路往東騎上山,越過山嶺後,再沿立霧溪一路下山,抵達太平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著挑戰看看。

單車旅遊 全家總動員

在陳忠利家,單車旅遊大多是全家總動員,而在孩子長大後,則是夫妻倆一起騎。他們每次都是規劃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路線,方便一般讀者跟著實地體驗。陳忠利說,開始進行單車旅遊後,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和太太Toby的感情變得更好,尤其是兩人要一起為網誌的圖文和影片蒐集素材,共同話題就更多了。其實,Toby也不是一開始就樂於加入。為了鼓勵Toby一起騎單車,陳忠利經常開車載她到有許多女騎士經過的地方,讓她感受到女騎士都擁有愛自己、愛環境的迷人特質,身材線條也很美麗。同時,他還特別存下公司提供的福利──百貨公司禮券,累積到一定金額後,讓Toby心甘情願地答應買一輛單車來騎。

只要踩下去 一定到得了

此外,陳忠利表示,自己的個性也變得更加正向。他說,就算是經驗老道的騎士,要騎上武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們知道只要持續踩下去,控制節奏,一定到得了。這樣的毅力,也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境時能夠堅持下去。

對於想要展開單車旅遊的新手,陳忠利建議,一定要找到對的教練,或是取得正確的資訊,學會如何選擇單車尺寸、調整座墊高度,如何正確的用力、適時補充能量和水分等知識,如此一來,比較不會受傷,也能避免發生意外。同時,還要勤加訓練,一旦越過體力和技巧的門檻,就能夠長期持續下去了。

陳忠利 Eddie Chen/profile

積極推動「台灣.用騎的最美!」的概念,著有《海平面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 ~ 台灣,用騎的最美》、《台灣.用騎的最美 ~和她騎出屬於自己的單車故事》與《單車.部落.縱貫線~不是最近,卻是最美的距離:21條路線穿越台灣南北原鄉,深遊190個部落祕境》等書。

Blog: http://skoda-eddie.blogspot.tw/

撰文/洪禎璐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