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初入健身房我該怎麼下手? 5個建議助你脫離焦慮期!
1
初入健身房我該怎麼下手? 5個建議助你脫離焦慮期!
2
隨時隨地彈力帶輕運動
3
增強式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初入健身房我該怎麼下手? 5個建議助你脫離焦慮期!

2018-03-12
知識庫 健身 觀念 生活

你是否有過滿懷著熱誠,去健身房繳錢辦好會員卡,摩拳擦掌準備展開你人生中的第一場改變 ?但很多人一進到健身房後,看著一堆沒看過的器材、陌生的環境及大聲嘶吼的聲音,就像畢業進入職場時既害怕又期待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有當過健身新手,當時那種不知該如何下手?該從哪邊開始練?這個動作會不會受傷?這樣的疑問相信很多朋友都經歷過!我們如何在健身房初登場時進行訓練,縮短不知道該練什麼?該怎麼練的焦慮與摸索期。

三大肌群先練

要進健身房之前,你先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是要增加力量、減脂瘦身、增肌變壯、調整身體狀態或參加比賽。只有想清楚了自己要的目標,你才能慢慢的規畫出屬於自己的訓練方向與課表,但在朝向目標方向之前,每個人都不能避免就是全身性的神經與肌肉適應期,尤其是現代文明人已經習慣長時間坐著,大部分的肌肉與神經之間的聯繫,不是沒有開通就是不夠緊密,所以一開始建議從大肌群開始訓練起,人體的三大肌群:胸部、背部及腿部,這三大肌群的訓練是全身肌肉參與性比例較高的部位,不僅可以快速建構身體的肌力外,還可以串起全身的運動神經活化,可以說是入門初學者必須優先學習的肌群。

先選用固定機器

了解了上面所說的三大肌群之後,請先選擇三大部位所要練的固定式器材,選用固定式器材可以避免新手在肌力與核心,不穩的狀況下容易造成肌肉受傷的機率,所以建議先從固定式器材下手。重量方面建議用一組可以完成12~15下的重量,每個動作做3組左右就可以,之後當肌力慢慢提升之後,就可以將負重增加。

有氧運動不能少

進健身房除了重量訓練之外,也建議新手們將有氧運動加入每日課表內,為何要加入有氧運動?不是要減脂的人才要做有氧運動嗎?其實有氧運動是在提升我們的心肺功能,將心肺功能提升起來,在做重量訓練的時候,也可以有比較好的體能可以接受訓練。有氧運動可以從中低強度的跑步、划船開始,當習慣中低強度訓練的時候,再加入HIIT間歇式訓練的方式,來增加體能。如果你一週去運動5~6天,那就可以1天重訓1天有氧,如果一週只去3~4天,那就可以先重訓再有氧。

放下手機集中注意力

健身房的時間盡量控制在90分鐘內完成,因為太長的時間會讓身體的疲勞度增加、也會讓訓練注意力下降,這時候就很容易導致訓練成效不彰,也會讓訓練的受傷風險增加,另外,組間的休息時間也不宜過長,盡量控制在1分鐘內,因此當你進到健身房開始運動的時候,請放下手機集中注意力,讓每一分鐘的訓練都有效果。

保持熱誠與耐心

健身這件事絕對不是花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是一種需要長久的訓練,所以要保持著你當初的熱誠與目標,就算一開始重量拿不重、動作姿勢也無法一次到位、肌肉的感受度也不明顯,但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除了適時的吸取新知之外,記得可以多多請教專業的教練,千萬別因為一個小挫折就放棄目標。

參考資料/BODY FOR LIFE、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隨時隨地彈力帶輕運動

2016-09-20
知識庫運動配備下半身肌群上半身肌群訓練動作彈力帶健身

運動工具-彈力帶

彈力帶作為運動輔助工具,能提供非常出色的效果。彈力帶可以營造不同的彈性,使用者可以根據訓練目標或自己的能力控制,可說是「豐儉由人」。而且,彈力帶容易收藏、攜帶方便,即使去旅行亦可帶上,沒有偷懶的藉口!

使用彈力帶要注意的事項:

1. 先於末端打結使用前,需要先在彈力帶的末端打結,以作手握時的穩固點。打結方法可參考下面的說明。

1

2. 爽身粉助回復彈力:
如長期沒有使用,彈力帶的彈力會有所減少。如已超過一星期,需先以適量爽身粉均勻塗抹於彈力帶上後,方再次使用。
3. 有破損應即丟棄:
如發現彈力帶的邊緣位置有任何破損,應即丟棄,以免使用時發生意外。

  1   舉旗定

此動作可全面強化全身肌肉,當中以核心肌肉及手臂效果最為顯著。

重點訓練
核心肌群
效果
打造馬甲線
重複次數
15次
 

1. 起步動作:雙手持彈力帶兩端, 把結穩固於虎口位置,左腳踏著彈力帶中段,把穩固結置於胸前。

2. 保持姿勢,右腳向側踏出弓步。

3. 右轉身體,同時雙手以肩膊水平推出,留意盆骨勿轉向,維持約2秒。回復起步動作,重複動作1至2,共15次。

轉換姿勢,右腳踏彈力帶,轉左推出彈力帶,共15次。

Tips
• 保持肚臍推向脊椎姿勢,身體挺直。
• 控制盆骨位置要保持不變。

  2   平板撐

這個動作可強化全身肌肉,但對核心的力量要求頗高,宜量力而為。

重點訓練
核心肌群
效果
增強身體穩定性
重複次數
15次

1. 起步動作:跪在瑜珈墊上,右手握彈力帶兩端,把穩固結置於虎口,放在胸前位置,左腳踏著彈力帶中間,讓彈力帶穿過雙腳中間。

2. 提起左腳撐後。

3. 右手撐前,將彈力帶在雙腳中間拉直,維持約2秒。回復起步動作,並重複動作2約15次。

換由右腳撐彈力帶,左手握結,重複動作約15次。

Tips
• 此動作需以瑜珈墊輔助。
• 保時肚臍推向脊椎姿勢。
• 動作講求平衡力,需慢慢完成,不能操之過急。

  3   頸後移

都市人經常玩智能手機,又長時間使用電腦,對肩頸肌肉造成勞損。強化肩頸肌肉有助減低肩頸勞損。

重點訓練
肩
效果
舒緩肩頸痛
重複次數
15次

1. 起步動作:雙手緊握彈力帶一端及中間的穩固結,將彈力帶繞過腦後枕位置。

2. 固定雙手握帶位置,運用頸部力量將頭後移少許並收緊下巴,維持約2秒。放鬆頸部,回復起步動作,並重複動作1至2約15次。

Tips
• 先於彈力帶中間多綁一個穩固結。
• 控制肩膊向下壓,切勿向上縮起。

  4   雙手拉

此動作除鍛鍊背部外,亦可修減手臂肌肉及大腿肌肉,一舉兩得。

重點訓練
背
效果
美化手、背線條
重複次數
15次

1. 起步動作:雙手於掌根位置緊握彈力帶兩端穩固結,右腳踏前於彈力帶中段,手放在腰側位置。

2. 運用上臂肌肉,拉起彈力帶至稍稍超過腰後,肩膊保持放鬆,背部挺直。回復起步動作,重複動作2約15次。

Tips
• 保時肚臍推向脊椎姿勢。
• 放鬆肩膊。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天窗出版,香港知名教練王君萍(鴨仔)著作:《隨時隨地輕運動》新書。曾三度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健身教練,於《沒女大翻身》大顯身手的王君萍(鴨仔),運用多年經驗,為日坐夜坐的上班族,設計出輕運動94式,教你利用家居物品,如椅子、桌子、床、水樽、書本、毛巾、彈力帶等,消滅肩頸膊痛,修減腰、腹、臀、手臂贅肉,練出完美馬甲線及翹臀,用運動把壓力化為健美與快樂!
從94式輕運動,自選最適合自己的組合,讓你不再受時空限制,在哪裡都能塑造健康體質、優美體態。你還等甚麼?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延伸閱讀】香港知名體適能教練王君萍:運動是一把快樂的鑰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強式訓練

2016-05-16
健身體適能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爆發力是「速度」加上「最大肌力」,速度就是透過「增強式訓練」,提高肌肉的反應時間,讓肌肉有效且快速的達成「伸展與收縮的循環」,也就是短時間的積蓄力量並釋放,當同時與「最大肌力做配合時」就是爆發力的表現。

增強式訓練,對於專項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跑步或是球類運動,都是不可或缺的訓練項目。一般來說,常見的增強式訓練多半是以跳躍動作來做訓練,藉由跳躍動作增加腿部的爆發力,並藉由這樣的動作讓選手的身體習慣專項運動中正確的出力方式、最佳的動作速度與發揮力量的位置與時機,以便在賽場上,讓身體自然而然地發揮訓練效果。

以籃球來說,跳躍是非常基本的動作,但是,藉由深蹲等動作完成腿部肌力訓練時,這樣的動作並不是籃球跳躍時的準備動作,所以,將籃球的跳躍動作融入增強式訓練,讓肌群刺激並養成這樣的發力習慣,才能真的轉換所有的訓練效果。

但是,這樣的訓練對於骨骼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快速地釋放力量,會對骨骼造成壓力,而且大量的跳躍動作,也容易在落地時增加腿部的負擔,因此在練習上,可以利用跳箱來做訓練的輔助。當跳躍產生高度差時,就容易就會對骨頭肌肉產生影響,所以藉由跳箱減緩高度差,卻又能夠同時保持動作,所以為了安全考量,一般體適能訓練多半採用這樣的方式。

在從事增強式訓練前,千萬要先培養一定的肌肉能力,以免在這樣高負擔的訓練條件之下,增加自已受傷的機會。當自身的肌肉能力已經有一定的水準時,才可以開始以少量少組數的方式開始練習,並且找教練或是具有一定經驗水準的人幫忙檢查自己的動作,唯有正確的「速度」、「關節角度」、「切換時機」以及「瞬間的切換」這幾個要素搭配,才能達到安全又有效的訓練。

圖片來源:mensfitness.com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山姆伯伯工作坊-增強式訓練
6. 山姆伯伯工作坊-增強式訓練:DROP JUMPS(深蹲跳躍)
7. Min yen Strength & Conditioning-為什麼你需要了解伸展-收縮循環
8. Min yen Strength & Conditioning-大重量和輕重量對於增加爆發力的效果 ​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