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場有效的訓練,或在馬場上跑出好成績,那麼在這之前就該仔細考慮該把什麼食物塞進胃裡。透過正確飲食,身體較能照著預期運行,運動後也較易恢復,並減少受傷或生病機會。賽前一餐(通常為早餐)對跑者來說最為重要,食物必須是高碳水化合物混和少量蛋白質,避免高脂、高纖,讓人有飽足感又能提供足夠能量。以下針對長跑訓練或馬拉松比賽前,能兼具準備快速、提供飽足感、補充所需養分的能量食物。
香蕉是大多數馬拉松賽事中最常見的補給品,而跑步前適合吃下易消化的輕食,香蕉正是個好選擇。首先,香蕉中富含耐力運動中需要用來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醣類),且內含維生素B群、鎂,可協助體內蛋白質與醣類代謝;此外,豐富的鉀成分有助肌肉與神經功能,減少大量排汗後的抽筋情況。國外研究以騎單車15分鐘測試,吃半根香蕉跟喝進相同比例的運動飲料同樣能為身體補充所需能量,且比運動飲料多了抗氧化營養素。
建議搭配:香蕉+豆漿
香蕉富含豐富的鉀、鎂離子,豆漿則有鈉離子,兩者搭配可補充因排汗流失的電解質,也能維持體內鉀鈉平衡。這套組合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與修復,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成分提供良好的醣類來源,能提升運動效益加速恢復。
燕麥有助於跑者的營養素相當多,例如β-葡聚醣(Beta-Glucan )不只能幫助補充碳水化合物,也被研究出能降低上呼吸道感染(醫學稱URTI,指發生在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發生率,這是很多馬拉松選手和耐力運動員容易罹患的疾病。燕麥是含有最多礦物質錳的食物之一,可降低跑者因低血糖而發生「撞牆期」的機會。
要注意的是,燕麥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燕麥有不同含量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多寡影響消化與賽中想上大號的機率;建議選擇纖維量較少的快煮燕麥,在賽前至少2小時吃一小碗,讓身體好好消化並提供營養與能量。
建議搭配:燕麥+低脂牛奶
牛奶提供蛋白質,燕麥提供碳水化合物補足能量,但部分人體對牛奶會產生不適,應視身體狀況飲用。此外,市面上便利超商或藥妝店有販售結合多種水果、穀物的燕麥棒(部分統稱為能量棒),方便補充。
吐司容易消化又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選擇白吐司或全麥土司,在上面塗些果醬或花生醬,不只能增加飽足感,也能提供額外的蛋白質。要注意的是,吐司補充碳水化合物的速度雖快,但與香蕉相比需要較多的量,兩片吐司約等於一根香蕉。
建議搭配:吐司+果汁
喝新鮮的柑橘、莓果、香蕉或葡萄打成的天然果汁,能補充跑步時失去的電解質,也較不易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要注意的是,跑前應避免喝柳橙汁之類含有高果糖糖漿的果汁飲料,或含山梨糖醇的梨汁和蘋果汁。
資料來源/Runners Connect、Trail Runner Magazine、Runner’s World、COSMOPOLITAN、楊承樺營養師、澳門政府體育局
責任編輯/Dama
專業運動品牌 ASICS 正式發布競速跑鞋全面進化版 METASPEED+,為不同跑步風格跑者提供更進階的差異化功能輔助,推出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ASICS 在 4 月 24 日邀請全球超過 70 位菁英選手齊聚西班牙馬拉加,穿著 METASPEED+ 挑戰個人 5K、10K 和 21K 最佳成績,共有 27 位選手創 PB,其中 4 位更創下新的國家記錄,見證 METASPEED+ 成為選手突破 PB 的最強力武器。METASPEED+ 系列鞋款將於 6 月 14 日全球統一上市。
ASICS 自 2021 年推出革命性創新鞋款 METASPEED,為許多菁英選手創下個人最佳紀錄,協助跑者釋放潛能創造極致表現,成為破紀錄戰靴,包含東京奧運鐵人三項男女子組冠軍,以及 Sara Hall、川內優輝等超過 200 位菁英跑者創下個人最佳成績,台灣亞瑟士旗下包含温連忠、江彥綸、江英瑋、曾廷瑋、蘇鳳婷等選手也在 2021 台北馬拉松全馬及半馬創下個人最佳成績,張團畯則在 2022 IRONMAN 70.3 Taiwan 國際鐵人三項賽台東站以打破場地紀錄的成績奪冠。
承襲 METASPEED 突破性的表現,經過 ASICS ISS 運動工學研究所持續測試與優化,運用大量的菁英數據進行開發,將產品性能提升到全新水平,針對步幅型跑者和步頻型跑者推出 METASPEED SKY+ 與 METASPEED EDGE+,皆使用 ASICS 最輕量回彈的 FLYTEFOAM BLAST TURBO(簡稱 FF BLAST TURBO)中底,相較 METASPEED 增加更多中底體積,以促進腳趾離地時的自然回饋,同時針對不同跑步風格的跑者,置入輕量化碳纖維板以加強穩定性,引導步伐自然前進,調查結果相較 ASICS 傳統競速跑鞋可提高 2% 跑步經濟性。相較第一代採用全新超輕量 MOTION WRAP 網眼鞋面,體現高度透氣性和包覆性,單層鞋帶的皺褶設計強化固定效果。
METASPEED+ 系列鞋款將於 6 月 14 日全球統一上市,台灣販售店點為亞瑟士官網、台北旗艦店(6/24 開始販售)、西門店、京站、信義 A11、大江購物中心(7/1 開始販售)、新竹巨城、台中大遠百、台南新光三越、漢神巨蛋和高雄夢時代。
全面提升跑步效率,為步幅型跑者打造的 METASPEED SKY+,相較 METASPEED SKY 將鞋頭翹度提高,增加 4% FF BLAST TURBO 含量,並將碳纖維板置於中底較高位置,形成更大的表面壓力,獲得更高的回彈效果,讓跑者得以節省能量加大步幅,提高推蹬效率。
針對步頻型跑者設計的METASPEED EDGE+ 則增加 16% FF BLAST TURBO 含量,鞋款厚度明顯增加,不同的是碳纖維板設置較低,且彎曲度較高,為了幫助滾動推進轉換而設計,讓跑者維持跑步節奏同時促進加速效果。
METASPEED+ 問世前已讓眾多菁英跑者測試並得到實證,其中英國長跑選手 Eilish McColgan 穿著 METASPEED+ 原型鞋,已於今年 2 月 Ras Al Khaimah 半馬馬拉松賽事跑出 1:06:26 成績,將個人 PB 推進 21 秒。 ASICS 更於 4 月 24 日在西班牙馬拉加舉辦由國際田徑協會總會認證的META: Time: Trials活動,共有 5K、10K 和 21K 不同距離賽事,邀請超過 70 位全球菁英跑者出席,穿著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以突破個人 PB 為目標,最終有 27 位選手跑出個人史上最佳記錄,包括 4 個新國家記錄,更讓人期待未來更多的記錄誕生。
資料來源/ASICS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