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非法露營場黑名單首公佈 全台125家違規
1
非法露營場黑名單首公佈 全台125家違規
2
藝人馬國畢50歲生日挑戰極限   以226公里超級鐵人賽慶知命之年
藝人馬國畢50歲生日挑戰極限 以226公里超級鐵人賽慶知命之年
3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非法露營場黑名單首公佈 全台125家違規

2018-03-31
話題 戶外運動 新聞 生活

近年露營風氣正夯,全台露營場有1700多處,但安全性始終堪慮。交通部觀光局繼今年1月首波正面表列86家合法露營場後,今(31日)公布第二波名單,盤點897家露營場中共125家確定違法,以違反森林法及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國家公園法、非法佔用國有用地等相關規定移送法辦,其中更有9家直接關場。

非法露營場黑名單首公佈 全台125家違規(僅為示意圖,非違規業者) ©travelok.com

觀光局技術組莊慧文科長說明,125家移送法辦的露營場中,9家因佔用林業用地或保安林地,已直接裁罰並不再經營;其餘依照違規事項改正後才能繼續營業。其中70家已列入黑名單(詳見觀光局露營專區第二波公布名單)並對外公布,另55家由農委會先提供家數資料,但尚未提供地區及名稱。此外,另有230家位處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不過位於這些區域不代表是限建區,其中僅3家是涉及違法的休閒農業區。
 
觀光局表示,第二波公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財政部、內政部營建署及地方政府等相關機關依轄管法令盤點確認違反相關規定,涉及國土敏感或占用國有土地,及其他未公布之合法露營場地資訊共897家。至於其他未確認的露營場資訊,將再請地方政府依中央各部會提供資料,盤點轄管露營場土地申請使用、開發許可、或因露營設施等確認之資料,並列為第3波公布名單。

9家露營場因佔用林業用地或保安林地,已移送法辦並停止經營,圖為違規業者宜蘭縣礁溪鄉杉林奇蹟 ©杉林奇蹟

觀光局官方說明

交通部觀光局自107年1月25日再次函請中央相關部會及各地方政府提供轄區內違反水土保持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森林法、建築法等規定開罰之場地資枓,經彙整前述相關機關提報資料,依消費者保護法第5條規定於「露營專區」公布露營消費資訊如下:
 
經各相關機關依轄管法令規定確認符合稅籍登記規則或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或國家公園法或合法申請使用國有非公用土地,並扣除不符合森林法、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等其他機關轄管法規規定之露營場計455家。
 
二、經各相關機關依轄管法令規定確認違反國家公園法、森林法、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國有非公用不動產被占用處理要點之露營場計70家。
 
三、經濟部提供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受山崩或地滑影響範圍之「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230家資訊。
 
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先提供家數資料,尚未提供地區、名稱,無法確認是否違反相關法規規定,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供明細資料後,納入網站公布。
(一)位於國土保安用地之露營場:14家,其中6家位於山坡地保育區、8家位於森林區。
(二)位於保安林之露營場:12家。
(三)位於特定水保區之露營場:25家。
(四)位於土石流潛勢區之露營場:62家。
(五)涉水土保持且違法之露營場:29家。

觀光局露營安全小錦囊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藝人馬國畢50歲生日挑戰極限 以226公里超級鐵人賽慶知命之年

2025-04-28
賽事話題戶外運動鐵人三項

知名藝人兼諧星馬國畢日前在 2025 Challenge Taiwan 台東超級鐵人三項賽事中,將 226 公里超級鐵人挑戰作為自己 50 歲的生日禮物。比賽過程極具挑戰性,甚至在自行車項目中險些被大會關門,最後仍以 16 小時 48 分的成績順利完成比賽,為人生重要里程碑添上精彩一筆。

藝人馬國畢50歲生日挑戰極限   以226公里超級鐵人賽慶知命之年
藝人馬國畢50歲生日挑戰極限 以226公里超級鐵人賽慶知命之年 ©️Allsports創星影像

馬國畢將邁向全球百鐵認證的 20 鐵賞殊榮

醫護鐵人暨全球百鐵認證創辦人陳彥良在這場賽事也完成人生的第 108 場鐵人三項賽,他特別指出,這次賽事遭遇台東當地的強勁風勢,許多選手面臨嚴峻考驗。他同時祝賀馬國畢成功完賽,並表示馬國畢即將邁向全球百鐵認證的 20 鐵賞殊榮,展現出驚人的毅力及熱情。

完成第一場226公里鐵人三項的馬國畢
完成第一場226公里鐵人三項的馬國畢
已經完成108場鐵人三項的全球百鐵認證創辦人陳彥良
已經完成108場鐵人三項的全球百鐵認證創辦人陳彥良

藝人丁寧賽中受傷,小腳趾腫到直逼大腳趾

此外,藝人丁寧挑戰同一賽事的 113 公里組別,原本開賽時一切順利,但在游泳項目上岸前不慎踢傷腳趾,小腳趾腫脹程度竟直逼大腳趾。然而,她並未因此放棄,仍堅持忍痛完成整場比賽,最後的跑步項目更以快走交替慢跑的方式完成,令人佩服。她表示:「路上好多參賽者都在替我加油、幫我補給、幫我噴肌樂、給我消炎藥,讓我很感動! 這就是三鐵運動迷人的地方,大家都是一家人。」

藝人丁寧參賽時受傷仍然忍痛完賽
藝人丁寧參賽時受傷仍然忍痛完賽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參與人數加上陪同的家屬上看萬人,活動現場鐵花村人潮爆滿,氣氛熱鬧非凡,主辦方對於國際級賽事能夠與台東緊密結合感到十分開心。

2025 Challenge Taiwan 台東超級鐵人三項賽於 4 月 26 日舉辦 226 公里與 113 公里的組別賽事,27 日則進行 51.5 公里競賽,吸引許多國內外鐵人三項運動好手共襄盛舉,場面盛大且溫馨感人。

資料來源/醫護鐵人暨全球百鐵認證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2016-05-17
知識庫極限運動攀岩戶外運動

攀岩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難的運動,當你站在一個看不見頂端的山腳下,別說是爬上去了,光看就覺得很可怕。然而攀岩確實是一項有風險的運動,在從事這項運動之前,首先必須得正視它的風險、學習必要的技巧、使用正確的裝備、克服心理障礙,這樣,其實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道路,從中獲取成就感。

攀岩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攀岩的起源與發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1970年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屬於極限運動的攀岩,光想像常讓人望之卻步,但隨著越來越多攀岩館的設立,各種高度、形式,挑戰度高的、或是親民型的,抑或甚至專屬幼兒的,都讓想嘗試攀岩運動的人,有了更多容易入門的選擇機會,加上課程的多樣化設計,不論是想單純體驗或是想長期學習的,都能滿足需求。

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攀岩的種類

常見的攀登模式有以下三種:

1.傳統攀登:由下往上攀,並一路架設出支點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因為這種攀登方式必須沿途放置確保點,所以傳統攀登路線大多都選擇裂隙地形,攀登的路線是沿著裂隙來前進。
傳統攀登分為自由攀登與人工攀登兩種;自由攀登又稱為徒手攀登,攀爬時只憑藉手腳四肢並不依靠其他裝備,而繩子只是作為確保安全之用;而人工攀登只求登頂,不限定任何的使用方法或裝備。在美國傳統攀登的難度級數是採用YDS系統,YDS系統只評鑑路線中最難的一段來做為整條路線的難度。

2.運動攀登:與傳統攀登不同之處是,攀爬路線已預先設置保護點,用bolt當固定點,危險性低,通常只有一個繩距,很少需要自己放確保點,追求難度為主要目的。攀岩運動發展至今,因技術及器械的進步與推廣攀岩運動的目的,運動攀登因安全、入門容易等因素,目前已成為攀岩界的主流攀登方式。

3.抱石:是攀岩種類中,最容易上手的其一類型。抱石的高度通常不高,所以也不用使用繩索固定,所以必須要在地上舖上抱石墊防止墜落時的衝擊。如果有三五好友一起玩,會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項目。

攀岩的配備

1. 吊帶:安全吊帶的設計以分散衝擊力、人體舒適、安全為要點,可分為攀登用與多功能用兩種。
2. 攀岩鞋:攀岩鞋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合腳,是為了讓腳能用腳尖在很小的點上施力,剛開始攀岩的人會不太習慣,會有點痛。設計良好的岩鞋不但能幫助攀岩,也能保護腳。
3. 岩盔:岩盔可保護頭部,防止小落石等東西及墜落時的意外撞擊。所有的岩盔都必須符合U.I.A.A的規範以及取得C.E.認證。
4. 粉袋:裡面裝碳酸鎂粉,可以吸取手上的汗水,避免因為手汗而影響手對岩壁的觸感。
5. 快扣組:由兩只鉤環與一條繩環組,用來連接攀登繩與岩面上的確保點,確保點可為岩楔或bolt。將快扣掛入確保點後,將繩子掛入快扣中,可保護確保者在意外墜落。
6. 確保器:安全確保使確保者用之來連接攀登繩,以增加摩擦力達到制動目的的方式來確保攀登者安全。
7. 鉤環:連接安全吊帶與固定點或上攀、下降確保主繩,以不鏽鋼或鋁合金為材質,方便單手操作,不同鉤環有不同的承重,一般約為2000公斤左右。
8. 主繩:攀登主繩主要作用是當攀登者不管任何因素墜落時,保護攀登者用。攀登用繩都必須經過U.I.A.A或C.E.檢驗合格,依使用方法與粗細可分為單繩、雙繩、雙子繩(對繩),或是分為靜態繩與動態繩。先鋒攀登必需使用動態繩。
9. 抱石墊:為了減少戶外抱石的運動傷害所設計的墊子。

圖片來源:zztzr.com

攀岩的好處

1. 增加身體柔軟度與協調感:這是攀岩的關鍵能力,其重要性更勝於體力;國外已有醫療領域,將攀岩用來矯治孩童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
2. 增強體力:攀岩運動要的是手腳均衡的力與美,並且足以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心引力,這件事,女孩可是一點兒也不輸男孩的。
3. 集中力:腳下全神灌注地踏著岩塊,留意身體在岩塊上位移的每個細節,可以培養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專注程度。
4. 進取心:當自己靠著攀登繩承受體重、「掛」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時,是放棄、還是繼續堅持?已經不只是勇氣可形容,還有意志力、榮譽感,及自我超越的決心。
5. 自信心:面對比自己身高還高至少3、4倍的岩場,仍毅然決定向上攀登、不怕面對攀岩過程中的困難,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與自信。
6. 平衡感:被稱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勢是「三點不動一點動」,靠的就是平衡感!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如何開始攀岩

當你開始決定接觸攀岩後,通常可以到攀岩館參加短期從1-3堂不等的學習體驗課程,以3堂、每堂3小時的基礎課程為例,就以安全確保的學習當作教學重點,反而不在於強調攀爬技巧的教授,因為唯有扎實的安全觀念,才能確保往後的攀爬都能將風險降至最低,課程最後一堂,也會進行安檢卡考核測驗,學員通過檢定,就能取得安檢卡,未來就能在教練在場的攀岩場館中,自行租用器材,協助朋友進行攀爬時的地面確保者角色。

圖片來源:redbull.com

台灣攀岩團體組織
1. 中華民國攀登協會
2. 中華民國攀岩協會
3.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
4. Wusa攀岩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