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SHOX 強勢歸來
1
NIKE SHOX 強勢歸來
2
第二屆馬祖鐵人三項總冠軍 將出國參與塞班島鐵人三項賽事
3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SHOX 強勢歸來

2018-04-02
配備館 跑步 NIKE 鞋子

耐克機械緩震的夢想始於1984年,也正是那時,耐克開始了以優化能量回彈技術為目標的生物機械實驗。剛開始時,耐克設計師和工程師在跑鞋的中底添加了鋼製彈簧,想試驗它能否提升跑步效率。一年後,他們試驗了一款多層葉片式彈簧鞋跟,想看看能否找到最佳的緩震和平衡點。在之後的整個80年代,他們都在不遺餘力地對各種合頁和機械柱體進行試驗。

NIKE SHOX 強勢歸來

NIKE SHOX簡史

直到1997年,採用雙片式泡沫柱體結構的原款Nike Shox終於誕生了,並最終在2000年被眾多運動員穿在了腳上。不計其數的試驗和難以忘懷的審美風格讓這雙球鞋在許多鞋迷心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地位(包括之後在其基礎上推出的眾多籃球鞋、跑鞋、訓練鞋和網球鞋),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廣告中鞋子走起來發出的“啵、啵”的聲音給人們帶來的無限樂趣。

在Shox正式發售的數十年前,這一設計就從布魯斯·基格爾(Bruce Kilgore)的奇妙機械裝置開始了。
第一雙Shox產品R4於2000年首次上市。
第一雙Shox籃球鞋Shox BB4由艾瑞克·埃瓦爾(Eric Avar)設計,這是這雙鞋的草圖。
Shox Stunner由亞倫·庫珀(Aaron Cooper)設計,並由2002年NCAA(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錦標賽獲勝者穿著。
儘管鞋身較重,2003年推出的Nike Shox TL依舊以其出奇平穩的穿著體驗而廣受稱讚。

2004年推出的Nike Shox Glamour為女子網球運動員賽琳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而設計,她穿著這雙鞋參加了紐約法拉盛國家網球中心的賽事,並搭配一款令人難忘的中筒靴套進行熱身活動。

Nike Shox Glamour
2004年Shox VC II未發布配色款。

如今,Shox以新的形象歸來。最新的設計在今年三月從零開始,利用八個月的時間將概念成型並且製造鞋款,同時計劃2018年正式推出。這雙鞋的設計過程是耐克有史以來少有迅速的設計之一,也印證了耐克的專業技術和加速產品上市的能力。

2014年耐克運動生活系列推出了這款引人注目的Nike Shox TLX Mid SP。

亞倫·庫珀(Aaron Cooper)、格雷格·湯普森(Greg Thompson)和布萊恩·法里斯(Brian Farris)三位參與的90年代產品設計、工程設計和市場營銷的經驗也為這一過程提供了很大的動力。庫珀之前曾參與過一款Shox產品的設計(Shox BB4),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湯普森和法里斯一直都是他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這次他們三人一起設計出了這雙鞋的最新款Nike Shox Gravity。

“毫無疑問,我們的經驗幫助我們加快了設計過程,”庫珀說道,“我們只需要根據數字或二維信息就能從經驗做出決定,快速推動我們前進。”

彼此的信任和他們的經驗在這一過程中至關重要。就像庫珀所說的,他們三人在過去已經“失敗”過很多次了,這為他們節省了很多時間。此外,他們的經驗也幫助他們把這些短時間內設計出來的原型精確地轉換成現實中的產品,例如產品在現實中的貼合性、觸感以及測試。

庫珀、湯普森和法里斯在三月份提出了關於這雙鞋的初步概念,4月19日便開始著手設計。剛開始他們在俄勒岡州比弗頓耐克全球總部,利用耐克快速開發原型樣品的能力,迅速地把他們最初的概念變成了工廠級別的產品。用庫珀的話來說,從耐克全球總部到工廠,這兩點之間過程的一致性意味著“我們可以拿出一款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迅速地摸清它的分寸,同時生產出一款我們可以穿在腳上的鞋子。”

在這一過程中,本能的認知也在幫助他們。“我們製作的樣鞋是12碼的,因為格雷格和我的腳都是12碼,”庫珀說道,“所以我們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信息就可以做出決定。作為產品創造者和運動員,我們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直接地一對一地設計這款鞋子。”有趣的是,湯普森也曾是耐克麾下的一名鐵人三項運動員。

在最新款Shox的設計過程中,創造一種獨特的鞋內體驗是三人的首要目標。“不管什麼時候,當我們設計出一款創新產品時,我們應該為人們帶來新的體驗,這是最重要的事情,”湯普森說道。 

跑步者的反饋突出了兩種獨特的感覺,幫助設計師確定了他們希望創造什麼樣的體驗。首先是輕盈,一位運動員對它的描述是“當你從新鮮鬆軟的雪地上滑過時那種飄然的感覺”。南加州的跑者希望這雙鞋子能夠複製他們站在衝浪板上的感覺,他們說他們想“在人行道上體驗衝浪的感覺”。

最新款Shox的設計對感覺和審美的側重是相同的。“我覺得以前我們太執著於Shox的四個圓盤帶來的視覺效果。現在我們知道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湯普森說道。

庫珀補充道,“這雙鞋與布魯斯·基格爾最初的理想和意圖非常接近,我們回到了葉片式彈簧底的設計。”

不妨把這雙鞋想像成一個等式:鞋板+圓盤+柱體+外底=一個一體式結構,每個部分共同作用創造最終的穿著體驗。“我們創造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足下體驗,同時確保了鞋面出色的貼合性和包裹性,”湯普森說道,“這雙鞋所帶來的體驗比之前任何一款鞋都更加完滿。”

對庫珀來說,這雙鞋也代表著“從汲取運動員洞見到穿到運動員腳上,從一張白紙到最後的產品,耐克有史以來最迅速的設計之一”。 

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的一雙。庫珀和法里斯主導這一項目,湯普森則幫助推出25雙不同設計版本。這些鞋款將在2018年初隨Shox Gravity發布,稍後還將推出更多配色。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二屆馬祖鐵人三項總冠軍 將出國參與塞班島鐵人三項賽事

2018-09-19
賽事跑步新聞鐵人三項話題

身為「全臺最硬賽事」的馬祖鐵人三項,今年吸引許多國內外好手前來挑戰,但受到山竹颱風影響,大會考量安全因素後取消游泳項目,仍吸引上百位選手參賽,在強風與陡坡雙重攻擊之下,賽事難度大幅提升,也是許多選手出乎意料之外的挑戰。為了要推廣鐵人三項運動,本次大會與馬里亞納觀光局與國際越野鐵人三項XTERRA合作,送男女子組冠亞軍塞班島鐵人三項與XTERRA台灣站的參賽權,以推廣鐵人三項運動。

菁英組男女總一張家豪與張婷婷,拿到塞班島鐵人三項與XTERRA台灣站的參賽權。

許多首度參賽的選手賽後表示賽道真的「好硬」,但風景真的很美,加油團也很熱情的為我們加油,表示明年一定要來參賽,超越自己。事實上馬祖近年來積極打造「運動島」風氣,希望藉由運動讓更多人認識馬祖,而為了要推廣運動風氣,連江縣政府也與馬里亞納觀光局以及國際越野跑XTERRA合作,希望藉由多方交流,推廣鐵人三項運動,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馬祖,形成雙贏的結果。

張家姐弟榮獲菁英組雙冠

本次賽事菁英組男、女第一名由「張家班」拿下,張家豪、張婷婷分別以 2 小時 24 分鐘 37 秒及 2 小時 57 分 07 秒完成比賽,同時獲得由馬里亞納觀光局贊助塞班島鐵人三項賽事參賽權及來回機票。第二名則是江晏慶、張嘉家,成績分別為 2小時 30 分 4秒以及  3 小時 3 分 52 秒,獲得9/30在墾丁舉辦的XTERRA越野三項台灣站的參賽權。第三名朱承輝以 2 小時 52 分 38  秒,女子組柳怡卉 3 小時 26 分 36 秒完成比賽。

右一起連江縣長劉增應.菁英組女總二張嘉家.男總二江晏慶。

資料提供/展通虹策略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2016-10-17
高齡路跑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Spartathlon) 可謂馬拉松長跑的經典賽事,近幾年台灣長跑好手如吳勝銘、邱淑容、陳進財、盧明珠、羅維銘等人都曾一一成功挑戰,在古希臘戰士的雕像前喝下象徵榮譽的那一杯水。而英國則有這麼一位超馬阿嬤,不但挑戰了這個「斯巴達松」,還成功完成來回雙程的壯舉!

Mimi Anderson 於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別名「斯巴達松」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堪稱世界最長超級馬拉松之一。這個比賽起源於一個故事,在西元前490年,馬拉松戰役開打前,一位雅典傳令兵「Pheidippides」從雅典一路奔跑至斯巴達,請求斯巴達的援助;希臘戰勝後,又一路跑回雅典傳捷報而力竭身亡,往返的距離總共492公里。而斯巴達松就是將這單段路線和距離做為比賽標準,不只如此,比賽還規定,選手得在36小時內跑完全程245.3公里,而且沿途還必須經過75個關卡,每個關卡都有一個截止時間,若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檢查點(check point),則失去比賽資格。賽事進行時,日間氣溫可高達39度,夜間在山中則可能降到10度以下,嚴峻艱難的賽程吸引全世界頂尖好手前來競技,卻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選手可以完賽。

Mimi Anderson 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其實,這不是安德森第一次挑戰斯巴達松。她在2011年便以32小時33分的佳績奪下第三名,並於2013年首次挑戰雙程斯巴達松,可惜那一年她鎩羽而歸。

2015年9月底,安德森再度回到雅典的起跑線,和其他數百位選手一同出發。她以35小時07分的成績完成了官方賽事,從雅典跑到斯巴達。稍作休息之後,她開始折返,並以47小時的時間跑回到雅典。

Mimi Anderson 與英國隊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完成壯舉之後,在她的官網部落格中,她提到自己仍然不敢相信她做到了這個她在兩年前就設定好的目標。她覺得今(2015)年的賽事比以往更加艱難,不過她保持專注,專心一致在自己的雙腿上,她不斷告訴自己「你可以做到」。她說,自己最艱難的時刻是在距離終點約75公里處,當時她覺得自己的雙腿已經不聽使喚,她想著「天啊,這段路真的好漫長。」於是,她採取比較保守的跑法,以便能夠節省自己的體力。再跑了16公里左右,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又慢慢恢復了活力,她就這樣一路跑到終點。

她說,她相信自己是目前為止,唯一完成這項壯舉的女性。

賽後,除了感謝網路上如潮水般湧來的恭賀訊息,她也一再對於她的支援團隊與一路上前來提供協助的人們表達感激之意。她說,「如果沒有你們,我絕對不可能做到。」

Mimi Anderson 與此次參與支援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