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瑜伽
  • 瘦身
  • 跑10K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加強下背肌可改善你的脊椎穩定度
1
加強下背肌可改善你的脊椎穩定度
2
免疫力下降是因為運動
運動強度會影響免疫能力?養成這種習慣才能避免感染風險
3
訓練「骨盆底肌」才能預防生理失能以及強化核心肌群!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加強下背肌可改善你的脊椎穩定度

2018-04-13
話題 健身 觀念 肌肉痠痛 背部肌群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慢性腰背痛(Chronic low back pain簡稱CLBP)的人數漸增加,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健康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研究報告內指出,美國慢性腰痛的人數在1992~2006年之間上升大約7%左右,負責該研究的Janet K. Freburger博士與Timothy S. Carey醫學博士都表明,在美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經歷過腰背痛的問題,這除了會消耗大量的社福與醫療資源外,還會影響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與工作的自主性。雖然這樣看似發病率很高的慢性腰背痛困擾著很多人,但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下背部肌力不足與姿勢錯誤,這就意味著,這不是一個嚴重但卻又不能忽視的疾病,因此,只要透過一些腰背肌肉的訓練與學習,就可以大幅改善並減少這個問題的產生,也就是說,正確的找出你腰背痠痛的原因以及尋找一些解決的方式,是有效減緩腰痛的第一步。

只要透過一些腰背肌肉的訓練與學習,就可以大幅改善並減少腰背痛這個問題的產生! ©verywell.com

常見的下背傷痛的原因

我們常見的下背部疼痛,可能是由於急性損傷引起,如椎間盤突出或慢性重複性損傷運動,可能會導致像緊張的神經一樣的問題。另一方面,像髖屈肌(Hip Flexors)這樣的主要肌肉組織中的緊繃或肌力較弱,都是會導致持續疼痛的原因,其中一些傷害需要脊椎醫師或脊椎醫生等醫療專業人員的外部幫助,其它人,比如那些與肌力較弱或緊繃有關的問題,可以通過腰背鍛鍊和伸展來做治療,而當你的背部肌力很強壯及身體柔韌時,你不僅會讓身體感覺更好外,而且腰背痛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我們常見的下背部疼痛,可能是由於急性損傷引起!

1.椎間盤退化
腰背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椎間盤退化,人體的椎間盤就像是椎骨之間的減震器,它主要是讓脊椎保持靈活性,這樣身體就可以彎曲或是扭轉,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與錯誤的姿勢,導致椎間盤出現磨損的現象,並影響或壓迫週邊的神經導致疼痛,尤其以頸椎及腰椎最為常見。
 
2.神經壓迫
神經被壓迫後所產生的疼痛又可以稱之為夾神經(Pinched Nerve),主要是由於在韌帶、肌腱和骨頭之間,經過重複運動或長時間保持在特定位置,造成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到神經,導致疼痛、肌肉無力和麻木感,這個會根據其嚴重程度的不同,治療方案從藥物治療到物理治療到手術,均會有所不同。
 
3.肌肉與韌帶受傷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傷害症狀,尤其在運動中肌肉急劇收縮或過度拉伸所導致的問題,常見的就是當要抬起一個重物,過度的延展下背部肌肉再加上姿勢的不正確,都會導致肌肉拉傷。韌帶傷害最常見的就是扭傷,韌帶扭傷指的就是四肢關節或軀體部位軟組織受損,造成該部位疼痛腫脹以至於關節活動受到限制。在這些受傷的情形之下,都會建議多休息、肌肉輕度拉伸和藥物治療。

強壯靈活下背部的4大好處

人體主要是運用下肢站立,因此,下半身的肌肉與脊椎關係著是否能穩定站立,再加上我們的骨骼組織是與韌帶、肌腱及肌肉連結一起,創造出我們每天在於行走或運動等日常生活,所以,透過針對性的腰背鍛鍊來加強背部肌肉群,不僅可以減輕腰背的疼痛外,還可以改善脊椎穩定性和正確的姿勢,那加強下背肌群的練習可以為我們帶來哪四種好處?

1.改善姿勢與脊椎穩定
在背後支撐人體的兩個部位有豎脊肌與脊椎!另外,再加上髖屈肌和腹部核心將身體保持在直立位置,因此,透過並加強這些肌群的訓練項目與伸展活動,可以增強肌肉的耐力及靈活性,就能有效改善姿勢與穩定度。
 
2.改善人體平衡性
平衡是我們人類學會站立與適應環境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幫助我們演化進入自然競爭的一個新時代。儘管我們現在可以透過體操和CrossFit這些運動,來展現我們的體能肌力與身體平衡性,雖然,這兩種運動不見得適合每個人訓練,可確實能透過這樣的訓練方式,有效加強肌肉與核心的平衡學習,並可以讓我們獲得不錯的運動效能及訓練成績。
 
3.建立更精壯的肌肉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肌肉比脂肪能消耗更多的熱量!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所以無論你是要瘦身或是燃脂甚至於增肌,都必須透過重量訓練獲得更多的肌肉成長,然而,為了可以促進更好更有效率的運動表現,你就必須擁有強壯及靈活的下背肌肉群,唯有這樣可讓你除了獲得更多的肌肉量之外,還能有助於瘦身燃脂的過程。
 
4.可有效減緩背痛
由上面的說明我們都知道,無論缺乏重量訓練或放鬆拉伸,都會導致肌肉不可預期的拉傷與緊繃,進而導致由肌肉受傷所引起腰痛等疾病,所以,當我們將下背部肌肉訓練加入日常運動的同時,不僅會快速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外,還能顯著的降低腰背痠痛的機會。

肌肉有效的放鬆與訓練同等重要!

減緩痠痛該針對哪些肌肉?

看到這邊大家一定都很想問:那我要做哪些運動才能加強我的下背肌群?在考慮腰背肌群訓練之前,你要先知道該鍛鍊哪些肌肉群,接著再去尋找動作來集中鍛鍊這些肌肉,下面這6種肌肉就是你首先該瞄準的目標,豎脊肌、背闊肌、臀大肌、腹直肌、髖屈肌及腹外斜肌。哪什麼樣的練習動作可以加強背部?其實說白了!幾乎所有的運動訓練項目,都可以加強你的核心與背部肌群,其關鍵不在於要特別作哪個動作,而是每次運動都要維持良好的姿勢與緊密的核心,並強化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提高訓練的成果!

參考資料/DrAxe、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強度會影響免疫能力?養成這種習慣才能避免感染風險

2020-04-10
健身知識庫COVID-19免疫力觀念有氧運動無氧運動

由於COVID-19新冠狀病毒(武漢肺炎)以及流感的大量流行,讓許多人開始重視免疫力這件事,同時,也有許多的研究報導指出持續的運動可以有效加強免疫能力,但根據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過度的運動反而降低免疫力。難道運動強度跟免疫功能有關連嗎?

免疫力下降是因為運動
運動的強度會影響免疫力?

發表在《運動免疫學評論》雜誌上一項關於運動與免疫系統功能之間聯繫的四十年研究分析上指出,大多數人發現中等強度的運動對免疫系統有益,但是激烈運動的效果一直存在爭議。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過度的訓練會抑制免疫系統,當訓練後數小時甚至數天感染風險實際上更高時,就會創造一個免疫空窗期。許多運動醫學研究都證實了這個論點,西元1990年,美國加州洛馬林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項研究分析參加普通馬拉松(42.2 km)或是超級馬拉松(90 km)的選手,1,828人在參賽前,沒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比賽之後,236人於1週內出現呼吸道感染。

關鍵問題

但巴斯大學衛生學系的詹姆士·特納(James Turner)博士和約翰·坎貝爾博士,在2018年進行一項研究的審查時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支持運動後免疫系統空窗期的這項理論。他們所得出的最新結論是,日常不良的飲食、心裡壓力、睡眠不足甚至是體育比賽的大聚會等重要因素,都可能是增加這些運動員們感染的風險,而不是因為他們自身的訓練或運動有關。

巴斯大學衛生學系的詹姆士·特納(James Turner)博士解釋說,我們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持續運動會直接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證據非常有限。在這些無論是COVID-19新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或是流感等病毒,和我們所生活的調間之下,最重要的是你的身體暴露在危險與傳染之中,反而不是運動量與強度之間的問題。

坎貝爾博士也特別指出,人們不應該擔心運動會抑制他們的免疫系統,使他們患冠狀病毒的風險增加,在短期內的運動訓練可以幫助免疫系統發現並應對病原體,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經常運動訓練可以減緩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免疫系統變化,進而降低身體的感染風險。

運動與感染風險
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持續運動會直接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證據非常有限,運動時的群聚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研究建議

他們都建議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步行、跑步或騎自行車,目的是每周達到150分鐘或是進行更長和更劇烈的訓練也不會有害,但是如果由於健康狀況或殘疾而導致運動能力受到限制,則建議有運動總比沒運動好;尤其進行阻力型運動對保持肌肉量有明顯的好處,也有助於免疫能力的加強。

同時,研究人員也特別強調運動時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包括運動後徹底洗手,他們建議為了給身體最好的抵抗感染的機會,除了進行定期運動之外,還需要注意獲得的充足的睡眠量並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就能保持運動前後能量平衡的狀況。

資料參考/sciencedaily、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訓練「骨盆底肌」才能預防生理失能以及強化核心肌群!

2019-09-04
話題筋肉媽媽課程活動健身

骨盆在整個身體結構、生理機能中皆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擁有健康的骨盆才能讓體態、生理更加出色。此外,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要擁有穩定且健康的骨盆在運動過程中也能提升表現。8月27日由筋肉媽媽指導的「骨盆底基訓練法」的課程在運動星球舉行,讓學員們透過從骨盆底肌的訓練來強化整個深層肌肉,這將近約三小時的課程裡,不僅是為了讓大家認識骨盆底肌有多重要外,當強化它時,還能讓核心肌群更有力,以及預防尿失禁、子宮脫垂與陰道鬆弛等諸多問題。

訓練「骨盆底肌」才能預防生理失能以及強化核心肌群!

許多女性在生產完後,會有漏尿、子宮下垂、陰道鬆弛以及體態改變的困擾,即使有在規律運動,改善幅度也不大。為了解決大眾女性的困擾,我們在這將近快三小時的課程裡,特別邀請擁有多張專業證照與比賽經驗的筋肉媽媽來開課,從了解自己現階段生理狀況以及認識我們的骨盆底肌,接著再告訴妳如何透過正確的方式來真正改善這些困擾,最後再透過實際訓練來讓每位上課的學員能親身感受。透過這三階段豐富的知識以及訓練技巧來幫助想要解決這些煩惱的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親身體驗!

骨盆底肌是身體核心的基礎

骨盆底肌主要是有助於穩定骨盆和支撐下腹腔器官的功能,與背部及腹部的深層肌肉都是我們需要練習核心力量的肌肉群,普拉提中「powerhouse」一詞指的就是這些肌肉。問題是,當你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或移動時,都很難感受到骨盆底肌的收縮,因此,有種運動叫做凱格爾(Kegels)主要是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或提肛肌,如此反覆的緩慢收縮與放鬆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然而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增進骨盆底肌的彈性與緊實,對於需要生產或是生產過後的女性也大有幫助。

 STEP  1 呼吸訓練

首先,筋肉媽媽透過呼吸訓練的方式來喚起身體意識。正確的呼吸方式,才能讓橫隔膜與骨盆底一起上下移動,進而達到啟動骨盆底肌。

 STEP  2 骨盆底肌檢測

透過呼吸訓練的方式來喚起骨盆底肌後,接下來要自我檢測我們的骨盆底肌是否健康。

 STEP  3 呼吸加上骨盆底肌訓練

緊接著,在喚醒以及檢視自己的骨盆底肌後,準備開始要來訓練以及強化它。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骨盆底肌的收縮感,以及肌肉漸漸地有意識在運動。

骨盆底肌的重要性

看完骨盆底肌對於生理上的重要性後,你還只是覺得它一塊肌肉嗎?骨盆底肌是一個封閉骨盆底的深層肌肉群,骨盆底的結構分為四層,由腹腔內到會陰部表皮有各種筋膜、肌肉及以韌帶的結構,使得骨盆底可以對於骨盆腔內的各種器官達到懸吊及支撐的效果。如果骨盆底肌的機能變弱,就會讓我們的身體出現一些生理問題,進而引發整個生活上的不便。

骨盆底肌肉 - 右側內側淺表 ©learnmuscles

在課程結束後,學員們都非常滿意今天所學到的「骨盆底肌法」,在開心返程之前也不忘跟筋肉媽媽合影留念,當天現場更有許多學員結束後立刻問運動星工作同仁,筋肉媽媽的下一堂課何時還會加開?下一堂的「骨盆底肌法」的課程會在9月27日加開,如果你是這次沒搶到課程名額的人,想要報名下次課程請點此:基礎健身系列課程,以免下次開課時,無法體驗到筋肉媽媽的魅力喔!

攝影、撰文/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瑜伽
  • 瘦身
  • 跑10K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