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在IG上看起來快樂又完美的田徑校隊女孩,為什麼會想死?
1
在IG上看起來快樂又完美的田徑校隊女孩,為什麼會想死?
2
法國紅酒馬拉松:想破PB,千萬別來
3
跌倒就爬起來!莫法拉連霸奪金為女兒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在IG上看起來快樂又完美的田徑校隊女孩,為什麼會想死?

2018-04-20
話題 跑步 書摘 故事

麥蒂森.霍蘭(Madison Holleran)19歲,一個擁有完美人生的女孩:美國常春藤名校資優生、田徑校隊、漂亮又受人喜愛,不管做什麼都名列前茅,她的大好前程正要展開。然而,她卻選擇走上絕路,造成一場震撼全美的自殺悲劇。

在IG上看起來快樂又完美的田徑校隊女孩,為什麼會想死? ©In Memory of Madison Holleran

照片人生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幸福,這一點都不難;難的是我們想要比其他人更幸福,因為我們老是以為別人比實際上還要幸福。-孟德斯鳩

蘿倫.蘇利文惠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女兒和她一些朋友的上傳訊息,所有父母都這樣,利用這個管道從中瞭解周遭年輕人的想法和行為;能夠從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知道你愛的人現在身在何處,知道他們至少當天一切平安,是多麼讓人放心,也是多麼棒的禮物啊!
 
2014年1月17日晚上,艾瑪剛回到波士頓學院準備迎接第二學期的到來,蘿倫在艾倫岱爾的家中滑平板電腦,當她看見麥蒂(麥蒂森的暱稱)上傳的最新照片時,整個人愣住了。蘿倫盯著照片看了一陣子,靜靜感受整個影像所流露出的氛圍。麥蒂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一分鐘過後,蘿倫回到那張照片上,感覺還是一樣-詭異怪誕。看著這張照片,感覺上好像麥蒂想要緬懷一個她從沒到過的時空;倘若真是這樣,她又該如何壓抑住自己的這份渴望?
 
這樣的情況並非第一次,其他人(家長)對麥蒂上傳的照片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她上傳的一些訊息比其他同年齡孩子更顯得令人難解,有很多勵志言,也有不同的宗教觀點,這些訊息顯示出麥蒂試著想要表達些什麼,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說的是什麼。這些訊息流露出來的,是一種渴望,一種無處宣洩的能量-彷彿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卻不知道到何處去尋。
 
身為年輕人,我們不斷地想要宣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想找出自己的定位,直到發現一個比之前更正確的方向或位置為止。然而我們卻很少承認-或意識到自己正在做這件事。在社群媒體上,很少人坦誠自己花大把時間和精力準備自己上傳的訊息,我們不會這麼做的原因是以為只有自己會把時間花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以為沒有人會像自己那麼在意;而且我們常常只相信表面上看見的,認為每個人一定就像他們上傳的照片那樣,即使我們自己上傳的照片幾乎沒一張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把時間花在社群媒體上,認為這是個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獨特形象的大好機會,我們非常在乎自己上傳的照片和底下打出的那一排文字,因為那會反映出我們的形象,以及我們想要製造出來的樣貌。如果你知道這是自己上傳的最後一張照片,那麼你會花更多或是更少的時間來準備?你會希望這張照片和這段文字完美無瑕、正是你的理想代表呢?還是突然頓悟這是一場徒勞無功的追求,整件事情不過是個假象,只不過是真實世界的扭曲形象,然後把時間花在真正親自感受世界呢?
 
1月17日晚上,麥蒂在費城市區的公園廣場拍了一系列的照片-她站在公園主要步道的乾枯草皮上,以及人們春夏時斜倚、冬季相互依偎的長椅後面,用iPhone手機拍了好幾張。麥蒂拍的第一張照片有點失焦,整張照片感覺有點陰鬱。第二張照片非常接近實際的景象,畫面上還有一對老夫婦,老太太穿著一件紅色大衣,老先生戴一頂帽子、穿綠色外套;因為移動的關係,所以兩個人都有點模糊。等麥蒂拍第三張照片時,那對老夫婦已經離開。
 
麥蒂選了最後一張照片開始編輯,先調顏色對比,讓原本暗棕色的長椅變成亮紅色,接著把小小的燈光調成燈火通明的景象,在前景映照下的夜色也從平凡無奇變成了壯觀的城市街景-彷彿海市蜃樓般浮現、熠熠閃耀。

身為大學田徑校隊的麥蒂總是用盡全力跑 ©maddyholleran IG

每件事都被調整過,無論是我們看到的或是希望別人看到的,包括麥蒂做的每一件事,像是:坐在諮商師面前談話,在艾瑪家和好朋友在一起時。但至少在這兩個場合中,麥蒂沒辦法輕易地躲在螢幕後面,或是輕鬆地以一個表情符號帶過,例如:遮住眼睛的猴子、一個lol、或是「哈哈哈哈」這幾個她幾乎都會加在文字後面的慣用語。
                         
表情符號是全世界共通的電子語言,然而它的膚淺卻令人驚恐,這些表情符號根本缺乏感情。麥蒂幾乎一天24小時不斷地與家人和朋友保持連線,加起來有好幾十個,表面上好像有很多很多好友,但其實真正深交的少之又少。而他發送了成千上百個訊息給這些人,也累積了來來回回好幾千則對話,卻幾乎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問題。
 
麥蒂在一月回到賓州大學之前,曾詢問史黛西和吉姆(麥蒂的雙親)是否可以拿走她小時候手拿網球拍的一張照片,她還問家裡是否有膠帶,但後來沒拿。而最後,在一月十七日離開宿舍之前的某個時間點,麥蒂打開電腦,把所有的網路資料全部刪除。她正為從內心深處浮現的那個選擇做準備。

麥蒂從小的家庭運動項目是網球 ©maddyholleran IG

那天早上離開宿舍之前,她還把床鋪好,她從來不鋪床的;她還把屬於他這一邊的房間整理的乾乾淨淨,然後草草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我試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抱歉,我愛妳・・・・・・真的很抱歉・・・對不起・・・・・・對不起・・・・・・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麥蒂在手上提的購物袋裡放了第二張紙條,就在她為家人買的禮物當中。她打開停車場通往樓梯的那扇門,爬上九樓高的頂樓,因為底下還有空位,所以頂樓只停了一、兩部車。
 
麥蒂把那張小時候手上拿著網球拍的照片夾在《最後的目擊者》(Reconstructing Amelia)這本書裡,這本書描述一位悲痛的單親媽媽搜尋各種線索,想要拼湊出在貴族高中就學的女兒為什麼會在學校跳樓自殺的原因。這本書和《控制》(Gone Girl)一樣充滿懸疑的情節,兩本書的結局都令人感到意外,在《最後的目擊者》這本書的最後,讀者們才發現艾蜜莉亞沒有跳樓,而是被推下去的。在這本書裡,沒有一件事像表面看起來的那樣。
 
這本書為什麼會被放在停車場的頂樓,一直是麥蒂的家人和朋友疑惑的地方(麥蒂的父母尚未讀過這本書,只是讀了簡介)。難道麥蒂想要家人梳理她的過去,拼湊出一個和過去不同的她,好讓他們理解自己為何會往下跳?雖然這本書的結局並不符合麥蒂的故事,但是其他地方又十分吻合-麥蒂的天主教聖名就叫艾蜜莉亞,所以她才故意忽略最後與事實不符的結局嗎?或者她有意透漏自己也覺得被往下推?
 
也許麥蒂只是想要表達她在艾蜜莉亞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在艾蜜莉亞完美呈現的生活與外表下,沒有人看出或了解她內心真正的想法。就像麥蒂擔心自己的焦慮與掙扎永遠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因為一個擁有了美貌,看起來儼然就是人生勝利組的女孩,怎麼會不快樂呢?這句話當然不合邏輯,就好像我們認為只要一部電腦的螢幕毫髮無傷,它的硬碟就不可能損壞一樣。

麥蒂結束了她正要展開的年輕生命。一位大家都羨慕的高材生運動員,究竟為何走入這一步,詳見以下書訊,或點選運動星球另一篇書摘麥蒂為何而跑? 一個常春藤名校高材生運動員為什麼選擇結束生命

書籍資訊
◎ 首圖及文章摘自高寶書版,凱特‧費根(Kate Fagan)著作《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一書。

本書特色
★全美青少年自殺率上升30%!網路世代的現今,家長、學校、甚至是關心身旁朋友的自己,都應該要看的一本書。


由ESPN知名體育記者Kate Fagan執筆,大學體育新星Madison Holleran殞落這令人心碎卻又不能不重視的重要案例故事。她的自殺死訊震驚賓州大學的校園,更揭露當代深受精神疾患所苦的青少年,不為人知的掙扎。
 
如果你瀏覽19歲的Madison Holleran的IG頁面,你會看到一個完美的生活呈現於眼前:常春藤名校的新生、獲選田徑隊徵召,一個漂亮、受歡迎、無比聰明的年輕生命。這女孩征服了生命中的各種挑戰,而大好生命才正要展開。
 
但當Maddy展開她期待的大學生活,父母卻留意到了一些改變。曾是好強堅毅的她變得退卻,開始想著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即便付出無數的時間與心神練習體育及唸書,她卻開始考慮轉學離開這所她曾夢想的學校。當Maddy的父親Jim在春季開學日送她到學校,她別離的擁抱,似乎比平時長了一點點。而這也將是Jim最後一次見到女兒。
 
《麥蒂為何而跑》源自於Kate Fagan為ESPN所寫的一篇專欄,報導Maddy的生命。然而原先一個年輕運動員消逝於自殺的故事,在其他大學運動員也相繼傳出遭受精神疾病所苦時,顯得更深刻也更為重要。本書是Maddy Holleran的生命故事,關於她如何與憂鬱症奮鬥掙扎,同時也是年輕世代─尤其是大學運動員們─在這個著重人際聯繫,以及往往在社群媒體上為生活套上修飾濾鏡的網路社群世代,演出完美的人生,面對龐大壓力的真實寫照。

• 更完整的高寶書版《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法國紅酒馬拉松:想破PB,千萬別來

2017-01-16
跑步話題趣味馬拉松

法國紅酒馬拉松開始於1984年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比賽時間往往被安排在氣候宜人的9月。在許多歐美跑者的心中,紅酒馬拉松的地位不亞於紐約,倫敦或者是巴黎。但如果你是衝著PB而去的話,你會發現你與周圍的氣氛有那麼些格格不入,就連賽會的官網也在主頁上清楚地標明:追求打破記錄者,不在邀請之列。
 
作為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紅酒產區,波爾多梅鐸馬拉松的路線設置在50多座美麗的酒莊和迷人的田園風光之中,更為讓人流連的是全程的20多個補給站,這對每一個路過的跑者都是巨大的味覺考驗。計算一下,如果在每個補給站都只喝一小杯的紅酒,跑完全程也等於是喝掉了整整三瓶的紅酒,據說每年都有10%的參賽者因為不勝酒力而未能完賽。

全程42公里,途徑50多座酒莊,包括波爾多3大頂級的酒莊:拉圖莊(Chateau Latour)、武當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及拉斐莊(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波爾多紅酒馬拉松結合了紅酒、美食、Cosplay裝扮,成為海內外跑友熱烈討論並參與的馬拉松賽事!參賽者不用擔心空腹飲酒,每隔一段距離,芝士、各款朱古力甜餅、吞拿魚鵝肝醬法式麵包、果乾及水果, 同時沿途還有現場音樂表演。最後的 5 公里,還有生蠔、牛扒及朱古力脆皮雪糕。沒有比此更有趣、更歡樂的馬拉松了。

©sudouest.fr

拉非酒莊

沿途酒莊中最負盛名者莫過於拉菲(Lafite-Rothschild)酒莊。平時難得一進的拉菲莊園,在馬拉松當日會向參跑者開放並給他們提供自家美酒,有些醉翁之意不在跑的愛酒人士,一早就預謀好在前半程控制速度以順利抵達拉菲酒莊,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終點,享受在草地上喝著拉菲曬太陽的快意。如果你不想錯過品嚐更多美酒的機會,那麼加油跑吧,這一路上會經過的名莊還有拉圖(Chateau Latour)、碧尚男爵(ChateauPi-chon-Longueville)和龍船堡(Chateau Beychevelle)等。

©plijnaar.com

超級美食補給站

紅酒馬拉松從上午9點30分開始,到下午4點30分頒獎,全程歷時7個小時。 42公里的賽程中設置了20多個美酒美食補給站,桌面上琳瑯的酒食和補給站志願者燦爛的笑容,都在挽留參跑者的步伐,讓他們停下來大快朵頤。鵝肝、牡蠣、生蠔、牛排、奶酪,每一樣都是那麼的有誘惑力。也因此據說每年都有不少參賽者因為半途喝醉,而不得不放棄全程。但對於這樣一場本就不以名次為目的的賽事而言,享受葡萄酒帶來的美好生活才是它真正的奧義。

©societygrapevine.com
©lostateminor.com

Cosplay大拼比

Cosplay是法國紅酒馬拉松的又一主題。參賽者或獨行或組團,挖空心思各出奇招,務求在奔跑的人流中獨樹一幟。當然,主辦單位也會給最佳造型者頒發葡萄美酒當作獎勵。

©wanarun.net
©idascan.com

 報名  

比賽項目:全程馬拉松
       
比賽時限:全程馬拉松:6小時30分

比賽報名日期:2017年3月

比賽日期:2017年9月9日

報名費用:83歐元

報名注意事項:

1. 先註冊帳號,填好基本資料,選好加購(午晚宴/親友)方案,刷卡付錢。
2. 如果是多人報名,可以第一人註冊設定團體,其他人在註冊的時候「加入」指定的團體(需要知道團體名稱),當信箱收到馬拉松先生寄來的郵件,他會告訴你訂購的方案內容明細。
3. 報名後,每個參加馬拉松的人都要上傳一份「健康證明」,最後,上傳完健康證明,待主辦單位審查完後,會寄email通知註冊完成。

 路線 

©marathondumedoc.com

2017紅酒馬拉松相關資訊

date 2017.9.09(日)
start time/place 馬拉松:9:30(法國標準時間)|
波亞克

fee/closing time
全程馬拉松:85歐元|限時6小時30分

紅酒馬EXPO  2017.09.08


其他相關資訊請上官網查詢:http://www.marathondumedoc.com/index.php

[附錄] 有提供名紅酒馬拉松相關行程的台灣旅行社如下:
雄獅旅遊
福泰旅遊
良友旅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跌倒就爬起來!莫法拉連霸奪金為女兒

2016-08-14
跑步話題馬拉松故事奧運里約奧運

不出眾人所料,英國長跑名將莫·法拉 (Mo Farah) 在2016里約奧運1萬公尺決賽,再度捍衛他的冠軍寶座。

不過,大家沒預料到的是,他在賽程中一度跌倒,卻仍以27分05秒17的成績奪得金牌,只能說世界長跑之王不是叫假的。

莫法拉連霸奧運男子1萬公尺金牌 ©Owen Humphreys/PA

這位自從2011年開始橫掃世界各大田徑賽3千到一萬公尺近20面金牌的長跑王,在巴西時間8月13日晚間1萬公尺決賽的賽道上,被美國隊的蓋倫·魯普 (Galen Rupp) 絆倒,摔到了第二跑道去。魯普曾是法拉早期的訓練伙伴之一。

幸好只是失去平衡,他瞬間從跑道上彈起來,並在魯普折回來查看他的情況時給了他一個大拇指。

「我當時想到,我為了這場比賽所做的所有辛苦與努力,而且它可能在一分鐘內消失。我當然不打算放棄這個機會。我馬上站起來繼續跑,」法拉事後告訴記者。

這場小插曲立即​​讓我們聯想到拉西·韋倫 (Lasse Viren) 1972年在慕尼黑奧運1萬公尺決賽上近乎災難性的跌倒,不過法拉的情況並不像這位芬蘭選手當時的情況那麼糟,韋倫被絆倒之後,他也將另一位選手絆倒,眾人於是摔成一團,不過韋倫居然還能奪冠,而且還破了大會紀錄。法拉前面幾圈是以較為輕鬆的步伐落在群體之後,所以並未造成集體跌倒。

在第三公里,當衣索比亞的 Tamirat Tola 與 Yigrem Demelash 提升跑速時,法拉才開始加速。

原來這兩位衣索比亞選手講好了,要加速把群體拉開。這兩位選手輪番領先,當另一位隊友的「破風手」。

另外兩位肯亞選手 Geoffrey Kamworor 和 Paul Tanui 緊跟在衣索比亞隊的後頭,很明顯知道他們的企圖,不過兩位並不急著追趕。

就在法拉跌倒後沒多久,比賽就進入了下半場,前述四位非洲選手和法拉形成了一個5人領先群體,而肯亞選手們也開始搶領頭的地位了。

從1千米到5000米,選手們的速度越來越快,不過在第六公里時略有放緩,因為衣索比亞二人組開始更謹慎地跑著。

接著,Tanui成為眾人的壓力。

後半段 Tanui 開始取得領先地位,隊友 Kamworor 尾隨著他,另一位肯亞選手 Bedan Karoki 也跟上,於是這個肯亞三人組開始掌控整個選手群的速度。

接著,看起來有點神似兩屆奧運冠軍 Haile Gebrselassie 的 Demelash,他和隊友 Tola 輪流搶先,因為曾獲2015北京世錦賽萬米銀牌與2016卡爾地夫半馬世錦賽冠軍的 Kamworor居然開始減速。

最後,法拉終於在最後一公里展現自己的實力。他拔腿狂奔,來到群體的領先地位,並且,他看起來不會再讓自己有任何落後的機會。

Tanui 中途曾試圖奪回領先優勢,不過法拉突然使出逼宮大絕招,Tanui 不得已只能留在後方。

最後是由法拉領先,Tanui、Tola、Demelash和魯普形成領先5人團體。在法拉跌倒時差點被絆倒的烏干達選手 Joshua Cheptegei 也試圖追上,不過始終被這5人拉開距離。

在最後一圈的直道,當 Tanui 再次試圖搶先,突然間變成這兩位菁英選手的對決,他們全心致力於衝刺,原來的領先群體則像秋風打落葉一樣突然散開。

法拉知道不可能再與 Tanui 大幅拉開距離,他只能開滿檔死勁地往前衝。

在最後50米,戲劇性睜大眼睛的法拉瘋狂地衝向了終點線。他終於甩掉了肯亞選手的緊迫盯人術。

「當你知道你有一個不能放棄的目標,事情從來都不會太容易。當我摔倒時,有那麼一瞬間,我以為我這場比賽已經結束了,我的夢想也將隨之消逝,但是我就是不想放棄,所以我設法將自己拉回比賽的狀態,」法拉事後說道。「我答應我女兒蕾哈娜,我在里約要為她拿一面金牌,因此我無時不刻都在想著『我不能讓她失望。』她就是我奪牌的最大動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這場比賽最後變得那麼激動,因為我感覺我幾乎要失去它了。」

「隨著跑完一圈又一圈,我就變得越來越有信心。隨著每一圈的鈴聲響起,我就對自己說:『不要浪費太多的力氣。』」他補充說,「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做,我只是想確保我能夠達到我要的目標。對我來說,能夠為自己的國家贏得獎牌並增添榮耀,是讓我保持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

比賽結果,Tanui 以27分05秒64獲得銀牌,而 Tola 以27分06秒26掄銅。倫敦奧運銀牌得主魯普這次表現不佳,僅以27分08秒92獲得第五。

莫法拉在完賽里約奧運1萬公尺決賽之後 ©David J. Phillip/AP
莫法拉與妻子女兒。 @PA/Daily Mai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