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1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2
LifeSpan共同創辦人王絢臻:捨得離開椅子就能找回健康的身體
3
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盛典驚豔絕倫 用年輕創意贏得喝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2018-05-22
配備館 綜合 NIKE 服裝 運動配備 穿搭指南

運動訓練服飾通常以大眾化運動需求作為產品設計的出發點。其特點就是降低時尚元素(就像隊服設計一般),設計通常以專業性能為第一需求。Nike服裝設計副總裁Kurt Parker說道 “對於訓練服裝而言,會完全以功能用途勝過審美考量。”因此邀請Matthew M Williams加入正是對該類型服飾進行改造的最佳時機。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Matthew M Williams是一位美國設計師(現居義大利),同時也是新銳品牌Alyx的主理人,擅長在獨特時尚美學和實用性間取得巧妙平衡,並因此而聞名。Matthew M Williams本次與NikeLab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男子和女子訓練衣服、長褲及配飾,在結合了人體運動資料、兼顧機能為主的設計理念的同時又注入了時尚審美的特點。

Matthew M Williams與NikeLab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男子和女子訓練衣服

去年AAE膠囊系列以T恤的方式展示了未來服飾的設計趨勢,該系列的基本設計原理便是來自這裡。其本質就是應用數位設計將Atlas圖表達熱量聚集和出汗區域以及動作模式資料轉換成結構化圖案,這代表著生產高水準運動產品的新方式。Kurt Parker解釋道 “當你掌握了資料形象化的方式,就可以開始思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比如深入思考先進的體溫調節或生物力學有助於挑戰傳統的服飾結構。Matthew M Williams提到,數位設計和資料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設計趨勢。這幫助我們看得更遠,及更多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這有助於我們產生不同的視角,並由此展開思考。將資料和需求結合起來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

我們都認為雖然資料與數據帶來了新機會,但是只有這些還無法進行時尚設計。而轉機就是Matthew M Williams所提出的觀點,他提出在服裝中增加一種“更真實的感覺”。在此系列中,最明顯的做法就是用“不完美”來消除電腦設計的生硬感,例如女子中間層背心就採用了毛邊處理。“如何以人性與理想化的方式對資料進行詮釋,這時就需要設計師介入了。如何使產品與機能需求產生關聯,同時注入一點情感,就會產生撥動心弦的力量,這就是我的職責所在。”
 
從Matthew M Williams對Nike X MMW系列男子短袖上衣的毛邊細節處理和整體色調中明顯可以看到情感化時尚表達的痕跡。

Nike x MMW系列應用數位設計和資料設計方式。

Matthew M Williams的精選配飾同樣有助於此系列的廣泛應用。Kurt Parker 表示,與Matthew M Williams合作的樂趣在於保持Nike設計的領先優勢的同時還帶來了實用並時尚的機能價值。Kurt Parker說道“訓練系列需要的是適用於多種場合的功能性,因為我們知道穿著者不僅只在健身房中著用訓練服裝。也會需要儲物口袋,以及一些可拆卸的、可調整的功能。Matthew M Williams為此系列設計了一款毛巾,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也是運動員所需要的。”
 
如果說毛巾是功能最純粹的配飾,那麼最具趣味性的設計便是Nike運動襪,這也證明了Matthew M Williams的確具備為經典產品注入新鮮感的能力。Kurt Parker 表示 “我非常喜歡這種雙層襪,其特有的比例和親切感,稍加設計便會產生一種新奇而熟悉的感覺。”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ifeSpan共同創辦人王絢臻:捨得離開椅子就能找回健康的身體

2018-10-03
綜合運動器材心得分享故事LIFESPAN專訪人物誌

身為上班族的你是否曾感到久坐在椅子一段時間之後,除了下半身越來越胖外,還會讓腦袋與精神變的較為渙散呢?其實,你知道「久坐」是一項十分嚴重的致命危機!雖然,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培養一些運動習慣來改善它,但畢竟活動的時間總是比久坐來的短,為了改變久坐所帶來的壞處,近幾年在歐美地區正在流行著邊工作邊走路的新風潮!如果有一天你上班時必須要遠離椅子辦公,你能想像這樣的日子會是怎樣嗎?

國外企業與名人都在使用的產品:LifeSpan健走辦公桌。

在一個機緣與巧合之下,運動星球的編輯們發現一個,深受國外許多企業與名人都在使用的MIT產品-LifeSpan健走辦公桌,這個特殊的辦公桌設計,不僅能讓需久坐的人提升更好的工作效率外,還能讓較少運動的人維持良好的身材及健康,但為何這個產品與品牌這麼深受國外許多企業家與名人的喜愛呢?這次編輯部抱持著一股好奇心特別專訪到LifeSpan品牌共同創辦人-王絢臻小姐,由她來為大家說明這個品牌的創立是基於什麼理由與想法呢?現在就讓我們來仔細一探究竟吧!

品牌成立最初的想法

跟大家同樣一進辦公室就黏在椅子上的王絢臻,在多年前曾閱讀了一篇有關久坐帶來嚴重危機的醫學期刊,這篇研究報告的內容表示,當你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時間越多,相對的死亡風險性就越高,尤其是女性!看完這篇文章後的王絢臻驚覺,我們眼睛一睜開就一直是「坐」著做任何大小事,以至於忽略了久坐不動帶來的傷害有多嚴重。隨後,又聽到許多企業的員工都因為久坐所造成的傷害,不斷的反覆發生,因此,王絢臻才開始意識到活著就是要動的觀念,於是在1994年與先生一起創立了LifeSpan這個品牌,希望透過邊工作邊活動的方式,為上班族打造一間動能辦公室遠離久坐帶來的傷害。

品牌共同創辦人王絢臻,就是靠著邊工作邊運動的習慣維持著良好的體態。

讓人恢復最原始的身體運動

使用雙腳走路與跑步,一直是人類最原始也最基本的運動之一,剛創立LifeSpan這個品牌的王絢臻夫妻倆,就是秉持著原始又健康的概念開始,那是如何打造出他們心中理想的動能辦公室?王絢臻表示,起初我跟先生兩人也是絞盡腦汁,在思考要如何打造可一邊運動又能一邊辦公的桌子?突然有一天發現跑步機是一個很適合的運動器材,因此,一開始就把當時家家戶戶都很流行的跑步機放置在辦公室裡,可是跑步機的設計主要是針對運動這塊,不會有桌子這方面的設計,再加上跑步機上滾動的噪音又會干擾其它同事們的工作,最後,我跟先生決定將跑步機的底座與辦公桌來做為結合,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改良之後,成功研發出大家現在所看到的LifeSpan健走辦公桌,這也是目前我們公司賣的最好的產品之一。

在這個新的辦公桌設計出來之後,王絢臻夫妻倆就思考要將這個充滿健康的商品往哪個地方做推廣,最後,他們選擇把它銷售到運動習慣與想法比台灣先進的北美地區,沒想到這樣獨特的設計概念在美國一上市就引發了不小的話題,也因為在美國大家對於運動與健康的接受度與習慣性較高,所以,有許多的企業家與明星紛紛跟他們訂購這項商品,瞬間就讓這個特殊又健康的運動風潮在國外蔓延開來。在健走桌的銷售量不斷往上攀升之後,王絢臻夫妻倆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滿足,接下來他們又開始研發許多能讓人「邊動邊工作」的產品來推廣健康這件事,像是目前LifeSpan旗下也十分熱銷的Unity健騎書桌與平衡板等等,都是用這樣的理念與思維來做為設計靈感。

LifeSpan健走辦公桌是目前在北美最暢銷的商品!

離開椅子讓工作效率更提升

在專訪的當天我們走進它們位於彰化的企業總部,印入眼簾的場景讓大家都無法想像,因為,從大門的櫃台人員開始到每個部門的同仁,幾乎都是站著或是邊走路邊騎車的處理公事,他們無論是使用健走桌或平衡板都讓人覺得十分的輕鬆自在!另外,私下我們也請教了一些員工,對於這樣的工作方式與環境有什麼樣的感想?他們表示,當初公司要改變成這樣的工作方式,一開始大家是有一些些的不習慣,但慢慢發現一早到辦公室就站著處理公司,讓腦袋與思緒也變得比較清晰,連同原本需要喝咖啡提神的狀況也慢慢減少,另外,以前下午上班通常都會昏昏欲睡,現在就會採用健走桌或是Unity健騎桌來提振精神,而創辦人怕公司同仁邊走路邊工作久了會感到無趣,偶爾心血來潮還會設立一些健走的目標給大家,例如:每日健走10000步,只要有達成的員工就可獲得公司額外的獎勵,這樣的上班方式真的讓我們非常的羨慕呢!

除此之外,創辦人王絢臻與公司的同仁在開會時,也都會採用邊走路邊討論的工作模式,對於老闆這樣的工作方式公司同仁們都表示,邊動邊開會能更增加專注力與思考力之外,還可以在工作時間內完成一天所需的運動量,可以說是一兼二顧摸拉啊兼洗褲,這幾點就讓身為一位下班要趕著去運動的我們,也想請公司老闆購入幾臺放置於辦公室啊!

不只在辦公室就算在開會,他們也會使用LifeSpan健走辦公桌或踏步機來討論公事!

動能辦公室不只走路,還可以騎車

當我們提出亞洲這塊市場對於這項商品的接受程度時,創辦人王絢臻表示,東方人通常還是會有坐著工作的觀念,相較於西方,他們對於站起來工作的意識較為明顯,所以,我們也為了東方人特別研發出這款Unity健騎書桌,它是運用腳踏車個概念結合辦公桌的方式,讓想要坐著工作卻也想要讓身體能有一些運動的人,擁有了另一種選擇。

這個Unity健騎書桌對於還不習慣站著上班的人來說,也能為身體帶來許多的好處,像是在飯後使用健騎書桌,除了可以調節血糖讓你不易昏昏欲睡之外,同時,也可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數,另外,還能增加下肢血液循環減少雙腿浮腫的現象,而且它阻力設計也不像飛輪那樣的沈重,因此,讓你在工作與開會時也能輕鬆活動到下肢,卻又不會滿身大汗。

對於還不習慣站著辦公的人來說,Unity健騎書桌也就成為另一種選擇!

身體健康就能減輕社會負擔

針對未來LifeSpan將有什麼樣的計劃?創辦人王絢臻表示,我們當初創立這個品牌主要的出發點,就是要讓大家在日常生活裡能透過一些運動讓身體更加健康,因此,接下來我們將會把商品針對老年人及兒童的日常使用來做研發。因為,我發現兒童在學習的階段,非常需要透過運動來提升精神以及專注力,而不是透過3C用品來取代他們該有的學習生活;另外,全球現在社會老年化的問題日趨嚴重,許多的老人家隨著年紀增長,他們的關節與身體機能都已經逐漸退化,因此,讓身體的活動力明顯下降許多,所以我們想透過一些適合年長者的產品設計,除了能增加老人家們肌肉的活動量外,還能將下肢易沾黏的肌肉打開,預防日常生活不便或跌倒等情況,同時,這樣也能減輕許多的社會負擔與醫療成本支出。

最後創辦人王絢臻表示,在她心中LifeSpan不只是個品牌更是要融入每一人生活當中,就像我們在吃飯、喝水或工作時一樣,雖然,還有許多的人會擔心與懷疑,使用健走辦公桌時會不會很花力氣及會不會動起來就無法專心辦公?想一想!當你平常逛街走三個鐘頭都不會累,這項產品怎麼會讓你走動起來更費力呢?其實,只是一個習慣性的改變而以,所以,建議大家別再堅持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壞習慣,偶爾試看看站著或走路辦公又何嘗不可呢?

LifeSpan共同創辨人王絢臻

關於LifeSpan
LifeSpan為動能辦公領導品牌,從美國開始引領全球邊走路邊工作的風潮,這樣的風潮成功改善預防上班族因久坐引起的下背痛和其他疾病,也提高員工的生產力與創造力。LifeSpan不只銷售產品,而是在協助企業與政府降低員工健康威脅導致的營運風險、保費及財政負擔、提高辦公室生產力與創意、提升企業形象及企業文化的辦公室健康空間管理!LifeSpan提供的是Turn Killing Space into Working Space的動能空間!

粉絲團   LifeSpan辦公動能空間
購買方式請洽   
LifeSpan

攝影/鄧穎謙
撰文/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盛典驚豔絕倫 用年輕創意贏得喝采

2017-08-20
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

全球141個代表團 共7700名選手參與開幕盛會

眾所矚目、臺灣有史以來最大國際體育盛事─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昨(19)日晚間7時,於臺北田徑場正式揭開序幕,以國際視野、臺灣特色與年輕主張三大創意重點為出發,在近3小時的節目中,包含正式儀典及別出心裁的文化節目,讓全球141個代表團、進場的7700名選手,及現場近19,000名觀眾,感受臺灣的熱情與創意,同時透過轉播,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活力。

開幕典禮序曲以歡慶世大運揭開序幕,充滿活力與多元文化的臺北熱情地向世界展開雙手,歡迎遠道而來各國青年運動員。接著由「活力島嶼」揭開動人篇章,「島嶼生成」從臺灣原生樣態,搭配四季流轉,孕育多元的生態與文化,透過王翔如、桑布伊等原住民嘹亮美聲,詮釋「生命禮讚」,本章節中特別強調「變」的特質,視屏呈現也搭配版畫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的紋砌刻畫作品,呼應同心圓的融合,運用一圈圈的圓構築這片土地、大地,以及持續流轉的生命,舞者身著充滿想像力的創新編織圖騰,伴隨著燈光幻化,開啟壯麗史詩。「繽紛島嶼」匯聚臺灣客家族群、閩南族群以及民俗、戲曲融合,表現華人文化中囍慶辦桌,為賽事祈福。

2017臺北世大運共有141個代表團參加。

緊扣世大運主題For You.For Youth精神 表演高潮迭起

開幕文化節目內容上,緊扣世大運主題For You.For Youth的精神,由跨領域新生代編創設計團隊呈現,以臺灣島嶼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為演出主軸,運用翻轉、跨界、重組,透過跨產業、跨領域的創新組合,融合在地文化並連結國際。臺灣原生多元文化的「活力島嶼」,聚焦飆颯感十足的「匯聚臺北」,再轉換邁入數位時代,展現臺灣與世界不可分的互動連結「世界部落」的三段文化節目,由來自18所藝術表演專業學校系所,42個專業表演團隊,超過2,500名的各界表演者共同參與,整體演出及工作人員更高達3,800位。首次運用1,200平方公尺LED地屏螢幕作為演出舞台,搭配離地22公尺,可吊重12噸的空中懸吊系統,透過聲音、高空演出、舞蹈及多媒體的巧妙呼應搭配,呈現三度空間的立體展演,為2017臺北世大運留下經典畫面。

開幕儀式上由首位奪牌的女性運動員紀政,帶領跨越老中青三代獲獎運動員,擔任中華臺北會旗的護旗手,並由在世界各地造福人群的國際志工擔任升旗手,在臺北世大運組織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北市長柯文哲,及國際大學運動總會會長Oleg Matytsin致詞後,由總統蔡英文宣告,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正式開始,曾於國際大型賽事奪得卓越成績的蘇麗文、陳立昕等人則擔任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的護旗手。

曾於國際大型賽事奪得卓越成績的蘇麗文、陳立昕等人則擔任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會旗的護旗手。

棒壇傳奇陳金鋒 感動揮棒傳遞聖火

第二段文化節目「匯聚臺北」以主辦城市臺北為主軸,強調當代臺北的融合、混搭、多元、大膽,從表演者翻越穿梭於五顏六色的屋頂景觀,夜市閃爍的美食攤車,透過肢體動能及服裝趣味呈現翻轉中的重新組合,由敬天祈福的煙舞、祭神也祭民的飲食,到大火快炒與吶喊民主的分貝競速、旗幟飄揚,穿越臺北新與舊的天際線,傳統與現代不斷交錯對話,拼貼創意造就出這座城市的生猛有力,透過Boxing樂團與歌手A-Lin接力演出,臺灣之光Gogoro衝衝衝,絢麗歡騰的盛大遶境,這就是臺北,從發展、改造到翻轉,構築信仰、民主,同時結合生活,透過煙霧、空拍影像、臺北氣味、以及高彩度畫面充分表達這城市的繽紛艷麗。

「世界部落」則呈現邁入數位時代,臺灣與世界不可分的互動連結,透過晶圓、科技等未來光感、雷射與數位的時代演繹,透過科技連結全球。由國際小提琴大賽常勝軍曾宇謙的優美旋律帶動下,晶圓面板串連出世界知名的「交通號誌小綠人」,矩陣排列中美國知名舞團客座首席舞者簡珮如現身,以卓越舞姿串起點、線、面的全球網絡。接著由音樂才子王力宏接力演出全新創作,並透過DJ APP,與現場觀眾的互動合奏,將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持裝置轉換為演出樂器,運用音樂傳遞多人共享、無遠弗界的年輕創意,融合科技、群眾的互動概念,突破網路與實體的疆界,達到音樂與情感串流,與舞者們共振共舞,透過活力運動場讓臺灣與世界連結,傳達這場世大運開幕式最重要的訊息- for you for youth。

臺北世大運開幕的另一高潮是點燃聖火。聖火台以象徵稻穗豐收的基座,搭配藝術家以竹編結合「搖曳生姿」的動態精密機械聖火台,由3名火炬手江宏傑(桌球)、戴資穎(羽球)、譚雅婷(射箭),分別以繞場方式傳遞聖火,「永遠的第四棒」—棒壇傳奇陳金鋒,以全球首創的揮出全壘打方式、點亮臺北世大運聖火台!當陳金鋒揮出火球,「catch the moment」點燃的聖火台,宛若巨手高舉聖火,同步引發歡慶煙火!煙火由跨國團隊首度結合了地景概念、特效技術,再融入城市地標特色,瞬間閃耀天際,震撼全場觀眾,點亮臺北夜空,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式,完美呈現。

大會聖火傳遞由棒壇傳奇人物陳金鋒以揮棒擊出全壘打方式將火苗打上聖火台。

反年改團體滋擾世大運選手入場 警方蒐證將依法嚴辦

開幕儀式活動進行至代表團入場分列式時,中途發生選手被阻擋在場外無法進入的窘狀,僅護旗手進場,場面極為尷尬,原來是場外反年改團體為訴求理念進行抗議,阻擋選手進場,驚擾到準備進場之加拿大代表團以及後續隊伍,狀況直至約半小時後才排除。

狀況一出,立馬引來現場與全國觀眾排山倒海的譴責,連外國選手也紛紛表示很困擾。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發出聲明表示,現場逮捕管束一名顏姓民眾,「後續並將檢視蒐證畫面,依法偵辦。」「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一向尊重民眾表達意見之自由,處理聚眾活動均秉持『保障合法、取締非法、防制暴力』之原則。對於本日發生之違法及脫序行為,警方將依法行政、嚴正執法,並呼籲民眾表達意見與訴求應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切勿觸法,以維護社會秩序及民眾安全。」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整理、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