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1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2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3
阿里巴巴傳揚「相信小的偉大」 CMO董本洪解構「雲上奧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2018-05-22
配備館 綜合 NIKE 服裝 運動配備 穿搭指南

運動訓練服飾通常以大眾化運動需求作為產品設計的出發點。其特點就是降低時尚元素(就像隊服設計一般),設計通常以專業性能為第一需求。Nike服裝設計副總裁Kurt Parker說道 “對於訓練服裝而言,會完全以功能用途勝過審美考量。”因此邀請Matthew M Williams加入正是對該類型服飾進行改造的最佳時機。

NIKE X MMW訓練服飾系列 將人體運動資料融合時尚機能

Matthew M Williams是一位美國設計師(現居義大利),同時也是新銳品牌Alyx的主理人,擅長在獨特時尚美學和實用性間取得巧妙平衡,並因此而聞名。Matthew M Williams本次與NikeLab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男子和女子訓練衣服、長褲及配飾,在結合了人體運動資料、兼顧機能為主的設計理念的同時又注入了時尚審美的特點。

Matthew M Williams與NikeLab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男子和女子訓練衣服

去年AAE膠囊系列以T恤的方式展示了未來服飾的設計趨勢,該系列的基本設計原理便是來自這裡。其本質就是應用數位設計將Atlas圖表達熱量聚集和出汗區域以及動作模式資料轉換成結構化圖案,這代表著生產高水準運動產品的新方式。Kurt Parker解釋道 “當你掌握了資料形象化的方式,就可以開始思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比如深入思考先進的體溫調節或生物力學有助於挑戰傳統的服飾結構。Matthew M Williams提到,數位設計和資料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設計趨勢。這幫助我們看得更遠,及更多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這有助於我們產生不同的視角,並由此展開思考。將資料和需求結合起來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

我們都認為雖然資料與數據帶來了新機會,但是只有這些還無法進行時尚設計。而轉機就是Matthew M Williams所提出的觀點,他提出在服裝中增加一種“更真實的感覺”。在此系列中,最明顯的做法就是用“不完美”來消除電腦設計的生硬感,例如女子中間層背心就採用了毛邊處理。“如何以人性與理想化的方式對資料進行詮釋,這時就需要設計師介入了。如何使產品與機能需求產生關聯,同時注入一點情感,就會產生撥動心弦的力量,這就是我的職責所在。”
 
從Matthew M Williams對Nike X MMW系列男子短袖上衣的毛邊細節處理和整體色調中明顯可以看到情感化時尚表達的痕跡。

Nike x MMW系列應用數位設計和資料設計方式。

Matthew M Williams的精選配飾同樣有助於此系列的廣泛應用。Kurt Parker 表示,與Matthew M Williams合作的樂趣在於保持Nike設計的領先優勢的同時還帶來了實用並時尚的機能價值。Kurt Parker說道“訓練系列需要的是適用於多種場合的功能性,因為我們知道穿著者不僅只在健身房中著用訓練服裝。也會需要儲物口袋,以及一些可拆卸的、可調整的功能。Matthew M Williams為此系列設計了一款毛巾,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也是運動員所需要的。”
 
如果說毛巾是功能最純粹的配飾,那麼最具趣味性的設計便是Nike運動襪,這也證明了Matthew M Williams的確具備為經典產品注入新鮮感的能力。Kurt Parker 表示 “我非常喜歡這種雙層襪,其特有的比例和親切感,稍加設計便會產生一種新奇而熟悉的感覺。”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2021-07-27
武術競技綜合運動心理趨勢奧運新聞話題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不僅是各運動大國激烈競爭的場域,也是展現「運動科學」實力的重要舞臺。台灣由國家訓練中心邀集國內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專家組成運動科學小組,整合國內各主要大學運科研究團隊及國訓中心運科處資源,應用運動科學協助選手減少運動傷害以提升競技表現,往奪牌目標邁進。中華男子射箭代表隊甫為中華隊奪得銀牌,總召集人相子元教授表示: 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達成奪牌目標。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圖為在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運動科學小組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總召集人。他提到,運動科學團隊在幕後默默幫助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教練及選手,依照各代表隊訓練與競賽需求,提供相關運動科學與醫學防護的支援;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小組主要聚焦在奪金聲望高的選手上,給予最高等級的運科支援,以專案團隊的運作模式,協助各運動代表隊積極備戰東京奧運。國訓中心內設之運動科學處亦提供完整到位的運科即時服務,扮演好教練與選手背後的支柱,提升我國競技運動實力,達成奪牌目標。此外,科技部也籌組「精準科研計畫」,結合科學與科技的方法來幫助重點運動項目之選手,並開發更多創新之科技設備,為下一屆奧運作準備。

運科支援涵蓋相當廣,包涵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等。相子元表示:「在執行運科工作時,必須先整合規劃後再同步實施,根據客觀量化的科學數據,找出各單項及選手的訓練需求,定期監控選手表現並彈性修正運科支援內容,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以射擊及射箭這兩項需要穩定性及高技巧性的運動項目為例,運動科學小組整合了運動心理及生物力學領域,提供代表隊選手完整的心理技能訓練,提高選手抗壓性及專注力,擬定賽前心理計劃及比賽之專注計劃,亦針對瞄準的穩定性,從生物力學角度進行射擊及射箭專項技術診斷,透過量化分析與即時回饋,提供瞄準技術力學指標作為技術調整之依據;利用瞄準分析訓練系統,更有利於控制好晃動規律,增加穩定性,延長穩定期。

相子元表示,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非常適合亞洲國家發展,也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射擊與射箭代表隊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在奧運期間將身心調整至最佳狀態,達成奪牌目標。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另外,舉重也是台灣奧運代表隊重點金庫之一,相子元在多年前即針對舉重隊需求,開發舉重即時技術回饋系統,協助舉重隊在2016年里約奧運摘金。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科技部「精準科研計畫」舉重運科團隊,利用影像分析技術及人工智慧開發出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應用於舉重隊日常訓練,不僅可協助教練針對選手動作進行修正,亦可藉由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作為預防訓練傷害的重要指標;其中槓鈴移動軌跡的辨識,可透過電腦運算即時呈現軌跡與數據,也可直接在手機上即時顯示,希望舉重隊能在運動科學團隊的支援下,確實發揮訓練績效,在東京為我國延續奧運奪金戰績。

運動科學小組

國訓中心內設的運動科學處自 2016 年起,開始擴大後勤支援團隊,進駐碩博士級的生物力學、體能訓練、運動防護、物理治療、運動心理、運動營養等專業人員,已逐漸成為支援國家代表隊運科主要人力,為了落實運科支援工作,近年來國訓中心運科處安排運科人員長期隨隊,依據教練需求進行例行性之運科檢測與評估,整理出選手身體狀況資料,提供教練在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的參考依據。 近年台灣在重要國際運動賽會獲得佳績,如 2017 年台北世大運、2018 年雅加達亞運,運動科學皆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希望台灣奧運健兒在運動科學團隊支援下發揮訓練績效,全力在 2020 東京奧運上發光發熱,展現台灣競技與運動科學實力。

運動科學小組召集人相子元教授主修生物力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因熱愛運動,在美國即從事運動醫學博士後研究,自 1994 年返台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國訓中心運動科學研究員,之後轉任教職。其研究曾多次榮獲行政院體委會及教育部運動科學研究獎勵,也是國內第一位以運動科學專業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學者,在運動科學應用於競技訓練及運動產業上,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科技生活TechLife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阿里巴巴傳揚「相信小的偉大」 CMO董本洪解構「雲上奧運」

2018-01-30
綜合奧運新聞話題

去年1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稱「國際奧委會」)宣佈,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首間與國際奧委會達成至2028年長期合作的公司,加入奧林匹克運動會(下稱「奧運會」)全球合作夥伴(The Olympic Partner,簡稱TOP)贊助計劃,成為「雲服務」及「電子商務平台服務」的官方合作夥伴,以及奧林匹克頻道的創始合作夥伴。

今年2月9日,即將迎來2018平昌冬季奧運會的揭幕,而這亦是國際奧委會宣佈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以來的首個奧運會,別具意義。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指出,阿里巴巴有三大目標,包括通過傳播活動建立全球品牌形象,展示將奧運會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遠景,以及從中學習、觀察、聆聽及建立合作關係。

阿里巴巴傳揚「相信小的偉大」 CMO董本洪解構「雲上奧運」

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發佈一系列三個電視廣告,傳播其參與這次奧運會的主要傳播訊息——「相信小的偉大(TO THE GREATNESS OF SMALL)」;現場方面,阿里巴巴將設立展覽館,以「雲上奧運(Olympic Games on the Cloud)」為主題,向國際市場展示技術實力,以及未來如何通過雲技術,將奧運會進行數字化轉型,為大家帶來更具效率,更優質體驗的奧運會。

以下請來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為大家分享一下阿里巴巴這次與國際奧委會合作的最新動向、解構傳播的主題,以及展館的特點。

賦能——展現小的力量    小的美麗

19年前,阿里巴巴是杭州一家初創公司,於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湖畔花園的家中,18位創辦人正在默默耕耘,誰也想不到最後到底會成功還是失敗。

這18人希望幫助中國的商家進行跨境貿易,於是創立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Alibaba.com),後來又成立了淘寶網(Taobao.com)希望幫助中小企業,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並且始終如一。

發展至今,阿里巴巴已成為一家屹立於國際市場的科網巨擘,董本洪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很榮幸從19年前的那一幕,走到今天,並成為國際奧委會的TOP合作夥伴,我們為此感到驕傲。」

這天,阿里巴巴率先向媒體揭示了首個奧運會主題推廣的廣告,以「相信小的偉大(TO THE GREATNESS OF SMALL)」為傳播主題,正好與阿里巴巴的使命一脈相承。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曾說過︰「因小而美,小是強大的(Small is Beautiful. Small is Powerful.)」不管是被小看的人、小的企業,還是創業家,都有機會可以達成夢想,微小的人和事,也可以帶來偉大的貢獻或取得重大的成果。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利用技術和創新,去賦能中小企業,讓他們可以於環球貿易市場之中,持續成長,體現出他們的強大之處。

董本洪介紹,這正是阿里巴巴就這次2018平昌冬奧推出的主題廣告內容。此外,還有講述來自肯亞的冰上曲棍球隊參與奧運的故事式廣告,帶出不要小看自己,努力向前終有夢想成真的一天;以及來澳洲划艇選手打入奧運決賽的故事式廣告,帶出一個小決定也會帶來震動人心的結果。

他說︰「這些廣告將在2月1 日起在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及韓國這些主要市場播放,包括於英美日市場的數字及社交媒體、中國的電視及數字平台等。冬奧賽事期間,我們亦將在中國及韓國的戶外媒體上播放。」

去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阿里巴巴位於杭州的西溪園區,共同揭幕阿里巴巴和奧運聯合標誌的石碑。

創新——打造雲上奧運   提升體驗

談及今次與國際奧委會的合作,董本洪指,阿里巴巴與國際奧委會的合作有着共同的目標,希望利用科技,將奧運會轉型至全新的數字時代。

他說︰「在未來10年,奧運會基礎設施的托管及營運都會在雲端上進行,而我們的雲計算及科技能力,可以輕易、安全及無縫地為運動員、觀眾,以及奧運會成員創造優質的現場體驗。」

阿里雲擁有世界級水平的雲計算技術,可以提升在其雲端上的奧運會基礎設施的效率及安全度。加上阿里巴巴集團本身於電子商務方面的豐富經驗,將可發揮線上運動產業樞紐的角色,一站式提供電子商務、內容、奧運新聞及有關不同奧運運動和運動員的消息。作為奧運會的雲服務官方合作夥伴,阿里巴巴希望可以利用科技為未來的奧運會帶來創新。其中,阿里巴巴旗下雲服務平台阿里雲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亦成為了這次平昌奧運之中,阿里巴巴展覽館的主題——「雲上奧運(Olympic Games on the Cloud)」。

董本洪指,希望通過展館向遊覽人士展示,阿里巴巴將利用技術,特別是雲端技術方案,去提升賽事體驗及運作效率。他舉例,展館將展示出阿里巴巴如何為未來的奧運會,從人臉辨識,以至旅遊導覽,讓親身參與奧運會的旅客可享受無縫的旅遊體驗。同時通過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的能力,讓大家可以購得官方紀念品,甚至於將來可以使用智能門券入場。通過應用程式及雲端方案,智能門券不只讓受眾可以更方便購得入場券,也讓主辦方可以更易於了解最新的座位情況,作出相應管理調整。

阿里雲提供穩定及安全的雲計算服務,有助奧運會進行數字化轉型,從而提高基礎設施的運作效率及安全性。

互動——融入新零售模式   加強內容

而作為奧林匹克頻道的創始合作夥伴,加上阿里巴巴本身擁有不同的媒體資產,阿里巴巴可以助力奧運會在未來面向更多年輕世代,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阿里巴巴將與奧運會一起開發內容及試點節目,借力阿里旗下視頻平台優酷及中國本地播映權持有者中央電視台,面向中國廣大的觀眾。

此外,又會加強內容創作及發佈,阿里巴巴將在展館上介紹新媒體集團(WeMedia),展示其如何加強內容創作,並分享給粉絲、運動員及媒體。針對媒體而言,新媒體集團可提供製作及報導所需的服務。

阿里巴巴強大的生態體系能夠提供很大的支持。天貓淘寶平台近年積極實踐新零售,革新傳純的商業模式,內容化發展就是其中一環,一改過去單向的銷售模式,在網上開展與消費者的雙向互動,以及多元內容的交流,包括有網紅直播、主題頁面,甚至是融入技術的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遊戲,一舉打破線上和線下零售的界線。

這些優勢及經驗,在剛過去的天貓雙11狂歡節期間可見一斑,阿里巴巴與眾多品牌合作開設多家快閃店、智慧門店,又通過天貓雙11潮流盛典、天貓雙11晚會進行直播,同時線上購物的活動,相信這些能力,都有助阿里日後應用到更多其他場景之中。而就在不久之前,阿里巴巴與P&G寶潔、Coca-Cola可口可樂、Panasonic松下及伊利等品牌,通過天貓「冰雪節」的活動,於天貓平台上推出奧運主題相關的產品。「阿里巴巴可以為這些國際品牌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與消費者互動,並增加他們的曝光率。」董本洪如是說。

此外,於去年12月中旬,北京2022特許商品官方網店於天貓上線,售賣冬奧周邊產品。他希望憑藉天貓洞察消費者喜好的能力,這渠道有助發掘那些人對賽事感興趣、他們喜歡甚麼運動及商品,也有助拉動流量。董本洪表示,如果能夠對受眾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後提供服務及互動時,可以更切合他們的偏好,有助提升體驗,奧運會的運作效率亦得以持續提升。

他期望,2022年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可以成為一場真正基於雲端技術的奧運會,由售賣賽事門票,到售賣紀念品,以至利用移動網絡及手機進行互動,為大家帶來一個全新的奧運會體驗。

多個品牌參與今年1月初的天貓「冰雪節」,並推出以奧運為主題的產品。

未來——邁向「更高、更快、更強」

「對阿里巴巴而言,平昌冬季奧運會是很重要的,我們希望與通過與國際奧委會開展合作,持續溝通及交流,分享大家的想法及意見,從中汲取經驗,利用我們雲計算及大數據技術,以及創新的能力,去把未來的奧運會帶到新一個層次。」董本洪說。這亦正好與奧運的「更高、更快、更強」不謀而合。

TOP代表著國際奧委會全球最高級別的合作,向整個奧林匹克運動提供資金、產品、服務、技術和人力資源支持。創立於1985年的TOP制度,對入選企業實行嚴格准入規則,每期名額僅10家左右,且每類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內只能有一個合作夥伴。可以說,TOP就是跨國企業集團的頂級精英俱樂部,更代表了其所在國家的全球經濟影響力。

資料、圖片來源/阿里巴巴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