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1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2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3
成就夢想的推手!校園運動防護體系將持續向下扎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2018-05-22
配備館 綜合 NIKE 鞋子 運動時尚 穿搭指南

全天候裝備的預設從本質上來講有些悲觀:設想最糟糕的天氣狀況,以至於穿著者完全忘記了他們對衣物的要求。然而這一季有些意外的是,NikeLab ACG 2018年夏季系列採用了一個你通常會與全天候聯繫起來的關鍵元素,那就是Gore-Tex面料。

炎夏的全天候清涼選擇:NIKELAB ACG 2018 年夏季系列

 “這一季,我們討論瞭如何為男性和女性設計一個更加模組化的服裝系統。我們思考了我們對夏季服裝在適應性和模組化方面有什麼期望,”NikeLab 高級設計總監約翰娜·施耐德(Johanna Schneider)說道。

施耐德和NikeLab ACG品牌合作者厄勒森·修(Errolson Hugh)在推出最新ACG夏季系列時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一系列有三大價值支柱:Gore-Tex面料的實用性、棉絨材質的透氣性,以及備受喜愛的褲裝的靈活性。

就Gore-Tex而言,設計團隊希望通過一個新穎的視角來詮釋這一面料在夏季的功用性,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布膜材質是一種專門對抗寒冷潮濕天氣的面料。但實際上Gore-Tex面料不僅具有防護功能,它還可以充當一道既柔韌又透氣的防線,抵擋夏季多變的天氣狀況。

NikeLab ACG Gore Tex夾克

“我們使用的這種面料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既具有防護功能,又高度透氣,”施耐德說道,“它基本上是一種一年365天都適用的材質。我們希望通過服裝的版型來把它改造得更具有季節適應性,比如針對那些希望在海濱別墅度假的人。”
 
NikeLab ACG Gore Tex夾克是這一系列的基石之作。這款三層外套有男女款可供選擇,包括標準四分之三袖長可拆卸衣袖,提供更多防護。多個口袋提供充足空間存放個人隨身貴重物品。夾克內層的繫帶使穿著者可以把這一層的重量從身上解放,同時保證它觸手可及。

NikeLab ACG 女子背心

這一系列還採用了另一個出人意料的元素:棉絨。套頭連帽衫中採用了這種面料。

“我們在思考棉絨材質在夏季衣物中可以有怎樣的應用,”施耐德說道,“我們融入了更多透氣性設計細節,比如在領子周圍採用網眼材質,通風透氣,當你把頭伸進兜帽裡的時候,依然可以保持清爽,你也可以信賴整件衣服身體關節部位的靈活性。”

新款工裝褲沿襲了一貫的多功能理念,褲腿銜接剪裁設計讓雙腿動作更加自由隨意,帶有拉鍊和按扣工具袋增加可擴展性,此外還帶有功能性拉鍊前襠。但是穿著者一定會注意到另一個細節:這一系列中只有一款男女通用的褲裝。
 
 “我們設想的是人們在夏季可能只需要一條長褲,”施耐德說道。這種想法來源於我們對適合夏季穿著的服裝的期望。設計師把重點放在採用相似設計的男女款工裝短褲上。這些短褲融入了更多針織設計,這是NikeLab ACG首次在產品中運用無縫針織技術,此外應用這一技術的還有這一系列服裝的衣袖和褲腿。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2019-04-02
話題書摘觀念綜合

我已經在教練這個行業有段時間了,雖然我有許多成功經驗,但也遭遇過不少失敗挫折。與其將這些失敗經驗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不如將它們拿來當做學習教材。以下我列舉13個應避免的常見錯誤,這些都是很好的提醒,可以用便利貼將它們貼在辦公室或其他明顯處,幫助你形塑想要的文化。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錯誤 1: 以自己為中心 
運動員並不是你訓練的工具—他們只是與你一起訓練。每天開始訓練前提醒自己,用堅定的信念與運動員相處,而不是要全然地掌控他們,特別是在訓練職業、奧運選手或私人課程時。當運動員行為失當或造成團隊分心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斥責,如果你太常展現權力,很快就會失效。保持開懷的心胸,彈性是關鍵因素。

錯誤 2:總是想要成為「專家」 
做好自己本分和關心你的選手。「傑出是不證自明的,但胡說八道也是」,這句話頗有哲理,或許說得不夠文雅,但你不能否認它的道理。早期我喜歡在訓練時使用專有名詞,部分理由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化,但不可否認潛意識中最主要是想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使用專有名詞會讓運動員更加信服我,特別是我年輕的時候。但我錯了,這只有讓我度過不安全感而已。不要掉進這個陷阱中。 

錯誤 3:想要成為選手的朋友 
平易近人是保持良好關係的要素,但在教練工作上,我們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請尊重與了解其中的差異,我們有位年輕教練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常會在其他教練不知情的狀況下,參加一位休季期間在我們這裡訓練的職業選手舉辦的舞會。這些活動通常 在這位選手的豪宅中舉辦,並且有許多明星或DJ參加,現場可謂星光閃閃。因為這位教練沒見過類似的場面,他想盡辦法要贏得這位選手的尊敬,並打入他的社交圈。這樣的友誼慢慢地滲入訓練中,因為他們在組間會談論前晚的「花邊趣事」,很快地,這位年輕教練雖然在那位選手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卻造成團隊和其他教練的困擾。我們曾經警告過他,但他還是分不清楚界線,並且持續參加那位選手的舞會。不久,我們就要求這位選手離開訓練團隊。 

錯誤 4:強迫中獎 
你的訓練方法需要以科學化為根基,但不是每個人的需求都相同。以我訓練搏擊運動選手的經驗,例如拳擊手和綜合格鬥選手,讓我在這方面學到許多,了解到漸進式負荷可以有多種方式來符合每位選手的能力。不相信嗎?那你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選手不太理睬你「精心設計的課表」,如此將無法達到你所預期的訓練效果,以及想建立的信任關係。

錯誤 5: 活在自己的偏見中 
不論你或選手的背景為何,學習尊重每個文化和教育程度非常重要。舉例來說,你會不會認為選手喜歡的音樂非常愚蠢?天知道,有時選手要求播放的歌實在讓人受不了,但你最好在一開始時先問他們為什麼喜歡類似的音樂,而不是先批評他們,如此就可以了解他們更多。並且放下「一切都要聽我的」,給選手一定的自主權將會獲得雙贏,讓團隊氣氛更好。「音樂」的例子只是重訓室的案例之一,還包括高科技產品(手機、相機和社群媒體)的使用、服裝規定、語言和是否允許外界參訪等。當然他們的喜好也可能會影響訓練環境,例如他們喜歡的音樂充滿了猥褻的詞彙,或是音樂大聲到他們根本聽不見你的指令。此外手機或社群媒體都可能造成訓練分心,或者是衣服上有冒犯的姿勢、語言或圖案。最重要的是,你所選擇的折衷方法必須根據訓練中心的型態、主要的訓練對象及你的個人價值觀,如何與對方結合在一起。 

教練工作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

錯誤 6: 訓練課程被運動員的情緒和心情影響 
幾乎所有曾遇過類似狀況的教練都知道我在說什麼。有些時候運動員就是會漫不經心、眼神充滿呆滯,並且不斷碎念他們覺得身體如何或那天應該要做什麼。從他們的肢體語言就看得出來,並且通常在熱身時就會顯得心不在焉或草草了事。這時你必須根據自己原本的課程規畫,不予理論。很多時候,我會將整個課程重新再來一遍,告訴選手要清醒了,甚至要求部分選手先走出重訓室再回來,因為我要讓整個課程確實重新來過。有些時候,我會要求自己用盡全力,讓選手也竭盡所能,消弭所有阻礙進行的因素。身為教練,在這種情形下最糟的事,就是沒有把所有能量都發揮出來。如果你想要教他們始終如一的重要性,你就要在行動中展現出來。我並不是說不可以對選手要求更多或提高你的音量,你當然可以這樣做,但只能在有需要的狀況下。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你要確保不讓情緒蔓延,不讓他們牽著你走。專業的表現就是始終如一。運動員需要學習這點,而你必須謹記在心。換句話說,專注在解決問題上,但不讓他們影響你,甚至讓你情緒失控。

錯誤 7: 不與其他教練打交道 
不論你認為自己的等級為何,你需要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胸。這也適用在資深教練上,因為他們通常只跟其他資深教練來往。當然,資深教練見過大風大浪,並且有許多第一線經驗,但還是可以從年輕人身上學到無限夢想的可能性。我聽過無數次有關於志願或實習教練申請被拒絕的原因,只不過是年紀的關係。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別忘了,今天的有志青年,可能會成為明天最具影響力的教練。請給每個人機會,根據他們的技術或表現來評斷,而不是年紀。 

錯誤 8:沒有深切自我反思
你必須是自己最嚴格的監督者。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地提醒自己,隨時隨地準備接受各界批評。除了持續反省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之外,還可以請其他教練協助你檢視訓練方法、溝通技巧和整體表現。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應列入常態性事務辦理。這些討論可以提高每個人的水準,並且衍生出更好的討論。另一個方法就是想像自己站在台上(訓練前或後),接受記者連珠炮似的訪問你的訓練哲學。這些練習可以幫你在做決定和之後行動,更精準、專注、務實。也會讓你對自己的訓練方法更有自信。 

錯誤 9:界線太過「分明」 
最好的教學指導通常遊走在我們做什麼與如何做的灰色地帶,所謂灰色地帶就是針對特定狀況沒有制式的程序或步驟。這是最實際與最大可能性之間的關鍵因素。遊走在這個地帶意味著我們必須保持道德規範,避免對所有行動、外在事物和思考過程過度武斷。我們身處的領域一直在進步,而且我們與地球上最複雜與情緒化的生物一起工作,儘管所謂的「最佳方案」可能離現狀有些遙遠,但我們仍需採取對現況最有利的策略(可能受限於預算限制、場地空間及運動員水準等等),即使它不是首選或對其他教練來說最有效的。你會看到其他教練在社群媒體、電視或其他媒體上的訓練,也是用同樣的角度思考。因為這些通常只有簡介或片段,而不是故事的全貌。有時候看起來很好的其實並不怎麼樣,但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卻是最好的(在特定狀況下)。 

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

錯誤 10:成為證照達人 
不論如何包裝最新的課程、研討會、新穎的訓練器材或大數據科技產品,可以實際應用在日常教學上的很有限。不要再認為你的專業是建立在參加了多少場培訓課程或講座上,而應該專注於提升目前所能掌握的。換句話說,不要忽略了經驗值。前者是上一些課程(觀察、學習和模仿),後者則是直接親身參與(互動、指導或產製)。未來是屬於願意彎下腰自己動手並創造樂趣的人。 

錯誤 11:期望太多與太快 
這個問題在本書中已討論過很多次,但還是值得一提。不論這是屬於你與運動員之間或你與自己的期望,如同想要了解歌詞意境,先聽個幾次很理所當然。身為教練,我們通常自認可以掌控一切,能很快地得到想要的結果。但事實上不然,一位偉大的教練也許在幾個月或幾年內無法看到自己的成效。我們的責任不是只有讓運動員變得更強壯,更重要的是改變團隊文化,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們創造長遠正向改變的能力,與觀察和吸收自己行動與表達的能力,相輔相成。 

錯誤 12:從不問運動員的意見 
你許多頓悟與創見可能不是來自一開始的想法。若是你剛愎自用並且不與每天相處的選手打交道,這樣不只會錯失你了解他們的機會,還會傷害你領導他們的說服力。與選手保持良好關係,了解他們對訓練課表的想法。

錯誤 13:過於在意 
我們通常都認為所有事情都跟我們有關,但事實上很少,如果有的話,周遭清醒的人應該會很想知道我們如何做到的。當我的好友卡爾.考沃德(Carl Coward)說「沒有清醒的人會計較這些的,布雷特,我跟你保證」時,常點醒了我,這並不是悲觀,而是事實。無論你曾經忘記某人的名字、發錯了一封電子郵件或者辛苦所寫的計畫被認為一文不值;接受它吧,並勇往直前。不要讓一件事變成你的身分象徵—你必須了解當你歷經一敗塗地或尷尬的場面時,並不代表你注定一輩子當魯蛇。擦掉傷口上的泥巴,持續面對挑戰,勇敢走下去。這就是最好的解藥。

教練應避免對學員期望太多與太快

書籍資訊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布雷特.巴塞洛繆著作《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

本書特色 
「心志教練並不是訓練運動員,而是與運動員一起訓練。」

運動教練界的《從A到A+》,第一本從心理層面探討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關係的重要著作
美國Amazon書店運動/教練類排行#1,逼近滿分高度好評。

世界級肌力與體能教練顧問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從心理層面出發,帶領教練認識自我,深入剖析16種運動員類型
幫助所有教練及運動者建立彼此連結,突破訓練瓶頸,共創最高訓練成效。


• 更多臉譜出版《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成就夢想的推手!校園運動防護體系將持續向下扎根

2019-01-04
話題新聞綜合

為完備我國運動人才培育體系,保障學生運動員之運動安全,並預防運動傷害發生,教育部體育署自102學年度起辦理「補助學校約用運動防護員巡迴服務計畫」。本計畫以高中體育班及參加學生運動聯賽成績優良之學校為對象,截至107年12月底,共計已補助156所學校進用158名運動防護人員,並成立7大分區輔導中心入校協助,除辦理240場運動防護教育研習,更與全國177所醫療院所建立特約窗口平臺或快速通關看診綠色通道,受惠選手人數超過7,000人,除落實對於學生運動員的健康維護外,使我國學校競技體育發展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國立岡山高中利用Redcord懸吊系統運動治療。

體育署表示,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的培訓搖籃,近年來學生運動賽事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主因在於學生運動幾乎就是「熱血」的代名詞,觀眾對場上的學生球員們用盡全力的拚戰的態度給予高度的肯定與歡呼,而球員們也更奮不顧身地來回報;然而,熱血的代價所伴隨的往往就是受到運動傷害機率的增加。

體育署進一步指出,學生運動員是國家優秀運動員的基礎養成階段,如果沒有預防運動傷害的觀念,或受到傷害後沒有好好處置,將會影響到整個運動生涯。為此,體育署為落實國民體育法第25條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第11條之規定,自102學年度起開始辦理「補助學校約用運動防護員巡迴服務計畫」,針對設有體育班的高中、職,以及3年內獲高中聯賽前3名的學校補助「進用運動防護人員」、「運動防護相關耗材」及「運動防護器材」等相關經費,每年約1.5億元。

國立台東體中預防性貼紮。

除了在校內建置運動防護室及進用運動防護人員外,體育署也另委請國立臺灣大學(北北基區)、輔仁大學(新北區)、國立體育大學(桃竹苗區)、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中彰投區)、成功大學(雲嘉南區)、高雄醫學大學(高東屏區)及慈濟大學(宜花區)等7所大專校院成立區域輔導中心,辦理「區域醫療服務網建置」與「運動防護教育」的工作,希望建立以區域為概念的運動防護體系,其中由各校洽談出的區域醫療防護網體系,已經有177所教學醫院、醫學中心或地方診所加入,並願意提供特約窗口平臺或快速通關看診的綠色通道協助學生運動員就診及照護,受惠選手人數超過7,000人。

體育署表示,學生運動員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照顧運動員,是體育署責無旁貸的使命,未來體育署將本著服務的精神,繼續精進校園運動防護工作,做同學們的堅強後盾,讓他(她)們在運動場上可以盡情發揮、成就夢想。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