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銀光計畫癌健康新概念分享會,小Mei老師帶領大家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1
銀光計畫癌健康新概念分享會
銀光計畫癌健康新概念分享會,小Mei老師帶領大家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2
THE 1 REIMAGINED 變革新1代 專為女性重塑經典鞋款
3
創亞洲紀錄 鄭兆村使用的標槍其實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銀光計畫癌健康新概念分享會,小Mei老師帶領大家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2023-10-25
話題 綜合 新聞 活動

每年十月為全球乳癌防治月,又稱「粉紅十月」,以粉紅絲帶為代表,最早由美國癌症協會發起,目的是喚醒女性對於乳癌的重視。根據國健署資料,癌症已經連續40年以上佔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乳癌不僅排名第四,更是女性癌症第一位,對於每一位女性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銀光計畫
銀光計畫粉紅十月全新公益活動「癌健康新概念分享會」! 弘點全球顧問有限公司

粉紅十月,銀光計畫與癌同行

銀光計畫創辦人、弘點全球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Connie有鑑於此,加上疫情期間身邊有五位朋友罹患乳癌,特籌辦「癌健康新概念分享會」之全新公益活動,邀請成功抗癌的好友小Mei瑜珈老師現身說法,帶領參與者來領略「與癌共行」的旅程,學習如何與之相處。老師在罹癌過程,藉由持續練習瑜珈,不僅給她平和內心的力量,也給她勇氣。本活動旨在透過老師與成員的分享與互動,讓疑惑化為學習動力,讓互助擁抱消弭恐懼,並攜手更多的癌症同學們互相陪伴打氣,為勇敢的自己喝采!

小Mei老師
小Mei老師分享自身罹癌心路歷程與家人相處應對經驗,令人動容。 弘點全球顧問有限公司

創造生命的奇蹟,讓勇氣與愛延續下去

本身是專業瑜珈老師的小Mei,在去年發現自己罹患乳癌,一發現就是III C,再進一步就是最嚴重的四期,經歷一年治療,目前狀況穩定,定期追蹤中。小Mei老師,從剛得知確診時的徬徨、難過、孤單、害怕⋯⋯,到幸運在Podcast聽到了乳癌四期患者嘉茵的治療心路歷程分享,給了小Mei老師很大的勇氣和力量面對罹癌。

她特別提到嘉茵說「癌症是菩薩」,嘉茵感覺癌症在對她說「如果我不用這麼嚴厲的方式告訴你,你不會改變。」這讓小Mei老師亦感到如同當頭棒喝,如果沒有罹癌,她很可能繼續不知道如何梳理自己的情緒,而像一般台灣女性把情緒埋在心裡,於是她就下定決心,要創造自己生命的奇蹟。

由於自己是瑜珈老師,瑜珈練習中的心法,幫助小Mei老師度過這個困難的時刻;而瑜珈的體位法,也幫助小Mei老師有強壯的體力去面對乳癌磨人的治療療程。在一年後的乳癌防治月,老師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將力量帶給需要幫助的人,將這份愛延續下去。

4成乳癌可藉由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預防

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指出,約4成的乳癌可藉由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國健署亦呼籲女性朋友們,護乳健康應從養成「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位、不飲酒」等習慣開始。

從陪伴自己開始,好好愛自己

本次活動由各成員輪流分享開始,藉由自身經驗交流,讓成員彼此有初步認識。小Mei老師除了分享自己的經驗,並梳理了罹癌後與家人的衝突與不理解,長期接觸身心靈領域的她特別提到許瑞芸醫師的著作《心念自癒力》,透過心念練習,讓自己可以調整長期卡住的情緒,幫助自我療癒的能力,解開久病難癒的結。接著小Mei老師帶領一次靜態的呼吸法,讓成員覺察自身的內心狀態,好好陪伴自己、愛自己。

成員專注地寫下自己人生重大歷程。 弘點全球顧問有限公司

接下來,小Mei老師邀請參與者寫下自己人生的歷程與重要資源,並藉由倆倆互相分享的方式,由對方協助整理出自己的關鍵重點或忽略的事項,接下來就由大家一一發表。老師同時提出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的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這是一種幫助人們理解自我,提升關係,促進內心成長的工具,讓大家在梳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之後,幫助個人克服過去創傷,得到內心的和諧與平靜,並且可以進行怎樣的行為應對與思考,讓人際關係更為融洽。

小Mei老師帶領大家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態,好好愛自己。 弘點全球顧問有限公司

最後,老師引領大家以瑜珈的大休息,讓所有成員藉由頌缽的振動,達到身心靈的平靜,為這場精彩的分享會畫下句點。

資料提供/弘點全球顧問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HE 1 REIMAGINED 變革新1代 專為女性重塑經典鞋款

2018-03-22
穿搭指南運動時尚鞋子NIKE綜合配備館

1982年和1985年是耐克至關重要的兩個年份,它們分別誕生兩款球鞋歷史上具有辨識度的鞋款—— Nike Air Force 1和Air Jordan 1。幾乎就在某一瞬間,這兩雙球鞋頓時超越了它們原本為籃球場而生的範疇。在之後的數十年裡,這兩雙籃球鞋激發了無數迭代更新,並成了Dave White、Mister Cartoon等藝術家,CDG、PSNY等時尚品牌,以及許多創作人的創意畫布。時尚和潮流的不斷變遷,而這兩雙經典球鞋始終保持著標誌性的地位,受到各個群體的一致喜愛。

THE 1 REIMAGINED 變革新1代 專為女性重塑經典鞋款

這兩雙經典鞋款的最新創作—— The 1 Reimagined “變革新1代”系列,是由耐克內部設計師組成的獨立團隊首次對Nike Air Force 1和Air Jordan 1進行的重新暢想。這一項目背後的14位女性(平均分成兩組設計)代表著耐克千人設計師團隊所具備的獨特創作能力。在她們中有配色設計師,材料專家,以及男子和女子主線鞋類產品的設計師。她們致力於為Nike Air Force 1和Air Jordan 1各設計五款不受框架約束,又超越當年原版純粹設計意義的新款球鞋。

設計過程: 

選擇設計師

 “變革新1代”項目的主旨是“打破現狀”。秉持這一理念,耐克鞋類設計總監Andy Caine選擇了14位對這一項目有著清晰而客觀思考的設計師。“創意的起源是多樣性,”他說道,“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這一項目的每位設計師都有著獨特的背景和個性。我們認為當你把不同類型的創意人才組合在一起的時候,神奇的事情便會發生。”

Caine 任命Georgina James 為團隊的領頭人,團隊中的其他設計師還包括配色和材料設計師Marie Crow 、Magnhild Disington 、Jacqueline Schoeffel 和Chiyo Takahashi ,以及鞋類設計師Shamees Aden 、Reba Brammer 、Melusine Dieudonne 、Jin Hong 、Angela Martin 、Kara Nykreim 、Marie Odinot 、Louisa Page 和Jesi Small 。她們的任務是“ 創造出令人震撼的產品” ,而從任務下達到最終設計,她們僅有兩週時間。

準備階段

 “她們中的每一位都對於能夠參與這一項目感到非常激動,相互合作設計女子產品,”James說道。

考慮到時間緊急,最初她召集設計團隊在耐克總部的一體化設計空間“藍絲帶工作室”(Blue Ribbon Studios)內開會。在會議中,這些女性設計師首次明確了她們各自的才能所在,因為她們中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與其他人合作,然後她們開始製定和充實未來的設計方案。

考慮到時間緊急,最初她召集設計團隊在耐克總部的一體化設計空間“藍帶工作室”(Blue Ribbon Studios)內開會。在會議中,這些女性設計師首次表明了她們各自的才能所在,因為考慮到她們中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合作,然後她們再開始製定和充實各自的設計方案。

 “我們用了大約一周時間把我們的想法付諸紙上,敲定我們的設計目標,”James說道。

我們個性多樣,富有才華,意志強大。—— Georgina James

在此期間,設計團隊先是把不同的女性形象組合分類,竭力想要確定哪些因素才能定義女性。她們分別探討了運動員的思維方式以及時尚潮流,然後思考如何將這些點連起來。除此之外,她們還研究了每雙鞋的設計元素,這兩雙鞋最初都是由男性設計師為男性運動員設計的,但卻激發了女性穿著者的興趣,而且未來可能會產生更大的興趣。設計師的這些考慮為產品的分類提供了幫助。

最後,產品的分組展現了五種鮮明的人格:有著無畏探險態度的Explorer、崇尚純愛宣言的Lover、代表智者之道的Sage、追求自由叛逆的Rebel 和古靈精怪的Jester。James公佈了這五個原型,並用一套規則(包括設計師如何在工作的同時在率直和尊重兩種關鍵的情感中取得平衡)把它們集結起來,這些規則將是設計師在項目之後的工作中的唯一參數。

設計執行

一旦最初的理念成型後,設計團隊便奔赴倫敦。選擇倫敦有兩個原因:首先,耐克的倫敦BRS工作室可以提供在耐克世界總部開展日常工作的空間;其次,就像Caine所說的,“倫敦是時尚之都”。Samuel Ross和JW Anderson等知名設計師和品牌就在周圍,他們都是時尚行業中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把整整一周時間用在一個項目上,而且不用思考其他任何事情,這真是一種奢侈的體驗,”James說道。而Crow認為把設計地點選擇倫敦真是太“令人激動”了,因為在這裡你可以觀察人們如何“穿衣,搭配,最終發現是與你的設計相關的東西。”

但設計團隊的行動也必須迅速。因為在僅僅四天時間內,她們就要提交成果。James確保在艱辛的工作之餘,設計師可以得到片刻的喘息,激活她們的創作激情。

能否把身處這樣一個奢華可以聚精會神的創作環境和對周圍的觀察帶來自由探索的靈感轉換成一系列具有內在凝聚力的鞋類產品,這是對設計師的考驗。她們被分成兩組,一組設計AF1(Melusine Dieudonne、Magnhild Disington、Angela Martin、Kara Nykreim、Marie Odinot、Louisa Page和Jacqueline Schoeffel),一組設計AJ1(Shamees Aden、Reba Brammer、Marie Crow、Jin Hong、Jesi Small和Chiyo Takahashi)。

 “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這十雙鞋具有自己的個性,同時彼此又有相通之處,”James說道。

一個解決方案來自團隊內部,設計師與各自設計的原型鞋款之間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她們是每款鞋的設計和造型的主導者,同時她們也要依靠團隊成員的專業洞見來不斷提煉和改善她們的理念。而另一種辦法,James指出,就是通過配色和材料的運用。

Crow提到團隊嘗試在這一系列產品中運用富有表現力的配色和材料,但最終決定用柔和的色調。“我們很快認識到鞋的版型必須要引起轟動。顏色和材料的運用一定要互補,亮眼,適於穿著。所以我們研究了不同的色塊和設計細節,並對它們進行提升,”她說道。

在倫敦的四個工作日後,十雙不同凡響的球鞋終於設計成型,它們印證了多樣、創意和緊密合作的力量。

首創

在“變革新1代”設計中,14位設計師通過這兩雙經典球鞋實現了許多首創。這些象徵著項目賦予她們的設計自由以及因此迸發的創意理念。這一系列的設計亮點包括:

AF1 系列鞋款研製出最高的疊層中底(12 毫米),運用在AF1 LOVER XX 和AF1 SAGE XX 的設計上。
AF1 LOVER XX 是AF1 首款無鞋帶設計。
AF1 REBEL XX採用前衛的前後倒置設計和以古代束腰胸衣為靈感的繫帶設計。

(左)AF1 EXPLORER XX:防護皮革、D形環以及加長鞋舌設計賦予這雙鞋機能質感。(右)AJ1 EXPLORER XX:褶邊鞋跟設計使鞋子的高度可以調整。

(左)AF1 LOVER XX:這雙鞋採用嶄新的杏色鞋楦和大膽的疊層中底設計,用天鵝絨襯裡,無鞋帶設計以及彩色閃光透氣孔重新詮釋了這款標誌性籃球鞋。

(右)AJ1 LOVER XX:奢華天鵝絨里料,鑄模的內楦以及傾斜鞋領設計貼合雙足,同時展現女性氣息。

(左)AF1 SAGE XX:這雙鞋採用無鞋帶設計,疊層比原款高12毫米,鞋身流暢的線條是簡約主義在經典鞋款中的再現。

(右)AJ1 SAGE XX:簡約的外觀和精細的線縫技術提升了這雙鞋的質感。

(左)AF1 JESTER XX:幾個錯置的Swoosh商標設計和雙層鞋擋設計賦予了這雙AF1清新且輕鬆的感覺。

(右)AJ1 JESTER XX:這雙鞋採用輕鬆活潑的設計手法,將鞋面設計成帶拉鍊的靴型,中足下面是誇張的鋸齒形鞋底。

(左)AF1 REBEL XX:所有的元素都被放在了鞋後,鞋跟處汲取古代束腰胸衣靈感的繫帶設計突出了這雙鞋拒絕遵循傳統設計的規則。

(右)AJ1 REBEL XX:內側的拉鍊是鞋子的穿入口,原款AJI鞋面被移動至側面。紅色Jordan標誌的運用以及貫穿整個“變革新1代”系列的獨特明亮色帶鞏固了這雙鞋“外來者”的地位。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創亞洲紀錄 鄭兆村使用的標槍其實是⋯⋯

2017-08-28
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中華臺北選手鄭兆村於8月26日擲出91公尺36創下亞洲紀錄、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標槍金牌,不過當時他所使用的標槍並非自己帶來,也非大會提供,而是來自日本隊。

田徑中華隊鄭兆村最後一擲破紀錄得金,手中鏢槍其實是來自日本隊。

在田徑賽事中,主辦單位會在隊職員手冊中先公布大會準備的投擲器械清單。如果運動員個人喜好使用的投擲器械規格不在清單中,而又是國際田徑總會認證過的品牌規格,就可以在賽前送到大會器材檢驗組 (通常是競賽資訊中心代收 ) 進行重量規格的檢定。一旦檢定通過,這些個人器械就可以用在賽場上,也等同於大會提供的投擲器械,須提供給所有運動員共用。在賽後,該器械擁有隊伍可以到競賽資訊中心 (TIC) 領回。

中華隊鄭兆村平日練習習慣Nordic品牌的標槍,而這次大會也有提供數支不同規格的Nordic標槍,因此本次中華隊沒有特別攜帶比賽用的標槍北上,而準備使用大會提供的。但在資格賽過程,鄭兆村感覺日本隊帶來的這支瑞典品牌Nordic Airglider Carbon標槍(硬度4.5; 重量800克)使用起來手感更好,所以決定決賽時繼續使用這一支。

本次標槍是由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選手小椋健司(OGURA Kenji)帶來參賽使用,由於因緣際會讓鄭兆村使用而創下驚人紀錄,日本隊決定將此標槍贈與鄭兆村作為紀念。

鄭兆村創紀錄所使用標槍是由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選手小椋健司(OGURA Kenji)所帶來。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