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裡是否也曾看過有人平躺於平板上,並雙手握住單個啞鈴或槓鈴接著將手臂高舉過頭的動作,其實這個訓練動作稱為仰臥啞鈴拉舉(Pull-over),是針對胸肌及少部分背肌和肱三頭肌的單關節訓練動作,然而,為何會讓人搞不清楚它到底是練胸還是練背?再加上有些健身教練把這個動作放在胸肌訓練中,也有些健身教練把這個動作放在背肌訓練中。今天我們就要來告訴大家仰臥啞鈴拉舉(Pull-over)到底練哪個部位比較多!
仰臥啞鈴拉舉近年逐漸少見,原因不外乎是怕了肩膀損傷、新興的功能性訓練派不傾向把仰臥啞鈴上拉納入訓練計劃中等等,但其實在早期健身訓練理論中,仰臥啞鈴拉舉甚至被譽為上半身版的「深蹲」,因此也被受件深愛好者的重視。
而為何仰臥啞鈴拉舉會讓人告不清楚是練胸還是練背呢?關於這點除了健身教練不同的教學方式之外,有很多是因為健身大神阿諾德施瓦辛格、連續六次獲得奧賽冠軍的多里安·耶茨(Dorian Yates)和美國著名健美大師羅尼·庫爾曼(Ronnie Coleman)等人,對於仰臥啞鈴拉舉訓練都有著不同的詮釋,另外,還有人指出這個訓練動作不只能鍛鍊到胸肌、背肌和肱三頭肌外,還能訓練到肋骨之間的小肌肉群。
但如果我們依據運動力學的說法來看,仰臥啞鈴拉舉這個動作被稱為肩部伸展(Shoulder Extension)所涉及的肌肉包括有背闊肌(Latissimus dorsi)、後三角肌(Deltoid posterior)、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及比例較少的大圓肌(Teres Major)與肱三頭肌長頭(brachii long head)等肌肉群,也正因為涉及上半身眾多肌肉,因此才會被稱為上半身版的深蹲。
然而,仰臥啞鈴拉舉才常常被說可以練胸又練背,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背部伸展的動作同時涉及了胸肌和背肌。不過在2011年一份發表在應用生物力學雜誌(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以肌電圖(EMG)方式測量仰臥啞鈴上拉動作時,所牽扯到的舉起和下放這兩個動作,結果顯示出胸肌比背肌更能受到刺激性。
肌電圖(EMG)是透過記錄肌肉骨骼電波活動以評估神經和肌肉功能的一種檢查。 這是診斷神經肌肉疾病的重要測試,並常用作評估周邊神經系統的失調問題。 病人進行肌電圖檢查時,須將針電極(細針)通過皮膚插入肌肉組織中,然後電腦便會記錄肌肉的電波活動,以便神經科醫生根據顯示結果為任何肌肉或神經的異常活動作診斷。
看到這邊你是否也就認為把臥啞鈴拉舉當做練胸就好了吧!但這也未必如此,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於訓練動作與角度間的感受度不同,所以,如果你覺得仰臥啞鈴拉舉練胸肌覺得比較有效,那就把它歸納到練胸這塊;反之,如果這個動作對於練背比較有感,那放到背肌訓練裡也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無論你放到哪個訓練肌群課表內,最重要的就是當動作進行時必需要將腹部核心收緊,以維持身體的穩定性;另外,正由於這個動作會牽扯到肩部關節的問題,所以,強烈的建議採用小重量的啞鈴或槓鈴來進行訓練,增加訓練次數會比增加負重要來的更加重要。
資料參考/menshealth、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年輕就開始重量訓練會容易長不高!相信這句話一定有很多人都聽過,但真的太年輕就開始接觸重訓會影響我們的身高發育嗎?那為何國外有許多的人從小就開始接觸健身或舉重,但也沒聽說會長不高甚至它們還長的更好。其實,當有人對你發出這樣的問題時,最有可能的就是擔心重量訓練或舉重會影響我們的生長板成長。
對於這個常見的的運動疑問,羅布·拉波尼(Rob Raponi)博士說,認為舉重會阻礙生長可能是由於未成熟的骨骼生長板受到損傷會阻礙生長,這可能是由於外形不佳、訓練的重量過重以及缺乏正確的訓練所導致的問題,但這些都不是因為重量訓練或舉重這些運動項目所導致的結果。因為,幾乎任何類型的運動或是休閒活動都有受傷的風險存在,事實上兒童的骨折有15-30%都會涉及到生長板(Epiphyseal plate)的問題。
骺板(Epiphyseal plate)又名生長板,是位于骨骺與幹骺端之間,隻存在單向軟骨增殖與成骨活動,是生長期骨骼的生長發育部位; 骺板軟骨不同於一般的軟骨,例如耳朵或鼻子上的軟骨,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骨化與變短,當其軟骨細胞完全被骨組織取代後,就會在骨幹和骨骺之間留下線性痕跡的一條骺線,此時骨骺線將會完全閉合,這也意味著骨骼不再有生長的空間,同時我們的身高就會停止增長。
因此,當年輕人達到身體成熟時,這些骺板會變成硬化的骨骼,但在發育過程中骺板是屬於軟骨,因此比硬化的骨骼更容易受到破壞。看到這邊你是否也已經認為「害在軟骨狀態的生長板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就應該要避免重訓及舉重的運動訓練!但是,Bluetail Medical Group醫療集團的運動醫學和再生骨科專家Chris Wolf表示,正確的教導18歲以下的孩子如何正確的訓練才是關鍵因素。
當年輕的你或朋友開始有興趣開始重量訓練或舉重的計劃時,必需要牢記下列這3個重點,才能避免因為訓練造成生長板的受損。
1.首重標準姿勢
要讓身體開始克服額外的重量,並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輕易習慣,因此,慢慢的把強度增加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這也意味著必需要從輕重量和高次數的訓練計劃開始,並著重於動作訓練的正確性而非啞鈴上的數字。
2.目的不是增肌
在年輕時所進行的重量訓練不應該以快速增加肌肉為主要目的,CSCS肌力訓練教練Alex Tauberg博士說,重訓這件事給年輕人帶來最大的收益就是神經肌肉控制,由於進行力量訓練而能夠舉起更重的負荷時,通常是由於肌肉性能的提高而不是肌肉大小的增加,因此,在安排訓練課表時就必需要清楚這點。
3.年齡不是重點
要確認青少年該何時開始進行重訓計劃時,應該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不是依據年齡來做為區分。骨科研究所運動醫學醫師Adam Rivadeneyra博士說,重訓的安全在於成熟和適當的監督,學員能遵循規則和指令並以正確的動作來進行訓練,比年齡要來的重要許多。
資料參考/webmd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