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1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2
戶外探險安全標配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在台上市
戶外探險安全標配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在台上市
3
PUMA THUNDER SPECTRA 懷舊新色復刻登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2018-06-28
話題 戶外運動 綜合 新聞 生活 賽事

Red Bull持續深耕賽車運動領域,2012年首度將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帶來台灣,吸引國內300 多位好手參加。今年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隆重回歸,邀請所有隱藏在台灣各地,對速度有激情的高手,或想要展開賽車生涯的初心者,一起南北同步飆速,挑戰自己的極限。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幾乎所有的方程式賽車手,都是從卡丁車競賽開始他的賽車生涯,只有在卡丁車賽事當中,展現絕佳的天份與技術,才有機會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包含現役的兩位Aston Martin Red Bull Racing F1車手 Daniel Ricciardo及Max Versterpen都是如此!

2018年Red Bull Kart Fight 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除了職業車手外,凡是16歲以上、不分男女都可報名參加,自6/30(六)∼8/15(三)期間的每周一至周六,都可到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和高雄草衙道的迷你鈴鹿賽道,現場報名Red Bull Kart Fight 卡丁車大賽(報名費用600元),即可進行挑戰一次(可重複挑戰)。每週為單位進行計時賽,為期6週,每週選出前3名選手進入複賽,總計6週共18位。最終將於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和高雄草衙道的迷你鈴鹿賽車場各選出10位晉級決賽選手,於9月1日及2日進行兩天一夜的決賽之旅。冠軍除了能在10月到日本觀賞賽事,更能與Aston Martin Red Bull Racing  F1車手Daniel Ricciardo碰面,了解更多關於他如何展開賽車生涯的故事

2012 Red Bull Kart Fight in Taiwan

Red Bull Kart Fight 卡丁車大賽自6/30南北同步開跑!一同享受飆速快感,感受引擎聲、燒胎焦味,以及急劇轉彎帶來的G力,加入現場熱血的喧囂歡呼,體驗從開賽前肅殺的氛圍,唯有掌握車輛和輪胎性能,抓出賽道最佳路線,以及克服速度調配等挑戰,才能脫穎而出,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的實戰經驗,絕對是踏入專業賽車領域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Red Bul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戶外探險安全標配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在台上市

2022-10-11
戶外運動配備館穿戴裝備GARMIN登山

台灣從事登山健行、戶外活動的人口逐年成長,根據 GPS 及智慧穿戴領導品牌 Garmin 用戶數據調查,戶外導航產品線中,台灣用戶 2022 年較 2020 年同期(1-9 月)大幅成長 52%,其中以戶外登山活動增長 108%、戶外健行活動增長 66% 最為驚人。為了支援用戶盡情探索自然環境,Garmin 在台推出專為戶外探險設計的「Garmin inReach Mini 2 衛星追蹤通訊裝置」,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達 14 天,以覆蓋全球的低軌道衛星-銥衛星(Iridium Satellite)為其通訊系統,還有多項功能守護戶外活動者的安全。單機售價 NT$12,900元,10 月 3 日起中華電信數位門市獨家首賣;11 月 1 日起 Garmin 實體品牌店通路正式開賣,讓你的每一次探險都無需冒險!

戶外探險安全標配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在台上市
戶外探險安全標配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在台上市

Garmin 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表示:「Garmin 持續強化 Garmin Outdoor 生態系,串連『智慧穿戴裝置、衛星通訊技術服務、Garmin APP 資料整合』,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精準、安全的智慧裝置服務。Garmin 於 2021 年初收購全球最大緊急事件監測和回應服務供應商 GEOS Worldwide 及其營運的國際緊急回應協調中心(IERCC),IERCC 為 Garmin inReach 個人衛星通訊器發出的 SOS 救援信號的接收中心,自 2011 年在市場推出『Garmin inReach 衛星通訊技術』以來,全球至今已累計超過 9,100 筆由 inReach 發出的 SOS 救援事件信號,其中 2022 年前兩季已累積超過 1,200 筆救援信號。近年疫情影響加速台灣民眾對於透過智慧穿戴達成運動目標及健康監測的需求逐漸升高,以及政府推動『向山致敬』開放山林政策,吸引更多消費者走向台灣山岳、親近自然,為提供登山、戶外活動者完備的風險管理與更即時救援行動串聯,期盼幫助降低遇險程度、提高被安全救援的機率,Garmin 攜手中華電信,在雙方積極努力下正式在台推出『Garmin inReach 衛星通訊服務』,提供 6 種彈性加值服務資費方案,讓用戶盡情探索戶外時,擁有更安全及必要的緊急求助服務! 」

Garmin IERCC國際救援中心提供「全年無休互動式SOS緊急求助服務」
Garmin IERCC國際救援中心提供「全年無休互動式SOS緊急求助服務」

中央山脈大縱走探險者Hiker CP李啟賓 透過Garmin inReach Mini 2管理戶外活動風險

隨著越來越多人走入山林,許多山野秘境、壯闊大景晉升社群打卡熱點,每逢假日各大郊山及百岳人潮湧現,登山幾乎成為國民休閒運動。然而山難事件仍層出不窮,無可置疑的是面對具有高風險性的戶外活動,部分民眾在安全意識、登山觀念不足下,容易以冒險犯難的態度挑戰自然野性。

最速無補給獨攀中央山脈大縱走探險者-Hiker CP 李啟賓表示:「不管任何登山的新手或老手,在山上一定會遇到迷路或是因天候不佳發生不知道該往哪邊走的狀況,因此一定要學會如何使用離線地圖,並善用身上的導航與通訊系統。 Garmin inReach Mini 2 以覆蓋全球銥衛星做為通訊系統,無需擔心山區訊號微弱的問題,更可透過『TRACBACK 循跡返航』找到返回起點的路,若真的發生意外、甚至不幸失足,無法移動又處在手機無訊號的地方,inReach Mini 2 SOS 求助按鈕直接按下去,可以縮短救援時間,幫助相關單位掌握黃金 72 小時進行救援。當意外發生,除了冷靜、冷靜、再冷靜,也要把握 333 原則,先保暖、整理身上水、食物的分配,另外切記停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往高處找訊號,絕對不要往溪谷,很容易失足造成無法挽救的遺憾。」

最速無補給獨攀中央山脈大縱走探險者-Hiker CP李啟賓
最速無補給獨攀中央山脈大縱走探險者-Hiker CP李啟賓

耐寒耐熱抗衝擊防水 電池續航力最高 14 天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承襲品牌一貫專為嚴苛環境打造的產品,以美國軍規 MIL-STD-810 打造,耐寒耐熱抗衝擊並具備 IPX7 防水規格,100G 輕量化機身(高9.9 公分、寬 5.17 公分) ,輕鬆一手掌握、方便使用與攜帶,在 GPS 更新頻率為每 10 分鐘回報一次座標位置的標準活動記錄設定下,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達 14 天。

Garmin inReach Mini 2 支援用戶進行一般戶外活動時的安全守護,透過覆蓋全球的 66 顆低軌道銥衛星做為訊號接收和傳輸系統的通訊服務,強化行動訊號屏蔽地區的服務覆蓋率,配合雙向簡訊功能即可不間斷雙向傳送文字訊息;內建三軸電子羅盤、高感度 GPS 螺旋天線,無論身處何處皆能精準導航並記錄軌跡,並可 24 小時分享定位和位置追蹤,以預先設定的固定頻率時間間隔傳送 GPS 位置,讓追蹤者及親友可透過 MapShare 網頁即時查看及密切追蹤登山者的行進軌跡及動態,並在旅途中互傳簡訊、天氣預報服務;即使迷路也可利用「TRACBACK 循跡返航」找到返回起點的路。

Garmin inReach Mini 2 強化行動訊號屏蔽地區的服務覆蓋率,配合雙向簡訊功能即可不間斷雙向傳送文字訊息
Garmin inReach Mini 2 強化行動訊號屏蔽地區的服務覆蓋率,配合雙向簡訊功能即可不間斷雙向傳送文字訊息

此外,Garmin IERCC 國際救援中心*1 提供「全年無休互動式 SOS 緊急求助服務」,隨時待命協助救難通報,用戶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若遇緊急危難時刻,按下 SOS 緊急求助按鈕,將有專業人員即時追蹤用戶裝置位置,與用戶保持雙向文字訊息傳輸,同時協助通報消防署(陸域)、海巡署(海域)及緊急連絡人,若所處位置在其他國家,則會通報所在地區之緊急救難人員或相關單位提供必要援助。

探險專家呼籲戶外行程建立完善的「留守制度」

身為「赤心巔峰」越野十日中央山脈計畫總召王仁豪亦分享:「不論是海外攀登、國內長程縱走的登山活動,還是較短天數登山、單攻或郊山健行行程,都建議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制度』,其重要性在於,讓別人知道你的完整行程計畫,何時上山、預計何時下山,並在攀登過程中透過通訊掌握你的位置及狀態。我們近期執行的最速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計畫,便安排了 4 到 6 位留守人員每日輪流監看隊員配戴 Garmin inReach Mini 2 發出的訊號,確保他們有順利執行計畫,並與他們保持聯繫提供最即時的協助。若隊員訊號位置停留已久、未在原訂時間內抵達預定目的地,也沒收到任何回報消息,留守團隊便將發出訊息給下一站的補給隊,請他們準備組成 2 人小組,回頭查看支援。對於戶外探險我的建議是別只用過往經驗判斷所有事情,透過精準的科學化方式追蹤,才能更加安心。」

Hiker CP 李啟賓建議:「從事戶外活動都隱藏著一定的風險,除了做好事前的行程規畫,一定要有留守人,但不要再隨意請自己的爸媽擔任了,要找熟悉此次登山行程的人,最好是走過路線、也有一起爬過山的人,才能夠在緊急狀況時提供最即時的應變與協助。另外,出發前建議要拍一張登山口及個人全身照給留守人看,於行程中定時回報行程動態給留守人,要回報“時間、地點、狀態”(不能只有寫地點),才是最有效的風險管理。」

 

山域探險專家Hiker CP李啟賓(左)、王仁豪(右) 共同呼籲建立完善「留守制度」
山域探險專家Hiker CP李啟賓(左)、王仁豪(右) 共同呼籲建立完善「留守制度」

更多資訊請連結「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官網。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THUNDER SPECTRA 懷舊新色復刻登台

2018-10-09
綜合配備館鞋子PUMA生活流行

全球最快速運動 品牌 PUMA 持續推波運動時尚圈的復古浪潮,將經典鞋款重新翻玩復刻推出多款震撼潮流圈的重磅時尚單品,從今年年初的 SUEDE 50 聯名系列鞋款打頭陣,掀起 80 年代街頭潮流熱浪、RS-0 跑鞋系統復刻,多樣色彩創意深受年輕族群的喜愛、而從去年底一直延燒到今年的老爹鞋風潮,更讓 PUMA 經典復刻 Thunder Spectra 在上市當天便全數售罄,其跳脫常規的色塊拼接設計,異材質混搭無極限的創意靈感,成功讓 PUMA 再次成為運動時尚圈的鞋履復刻新寵。

PUMA THUNDER SPECTRA 懷舊新色復刻登台

乘著運動復古浪潮的超高人氣,PUMA 特別於秋冬之際推出全新懷舊配色 Thunder Spectra,同樣以招牌復古色塊拼接打造搶眼外型,搭配大地色系符合秋冬時序變化,為今年秋天開啟運動潮流序幕;另外,因應首波 PUMA Thunder Spectra 黑紅配色的超高人氣,PUMA 決定將其強勢回歸重新登台,並於 10 月 12 日與新色一同在台上市,秋冬潮流穿搭今年就靠這一雙,攻佔時尚街頭伸展台。

PUMA Thunder Spectra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PUMA Thunder Spectra 設計靈感來自 90 年代蜂窩式系統跑步輪廓與 PUMA x McQueen 聯名鞋款,向過去經典借鏡。PUMA Thunder 以土氣笨重的老爹鞋基本原型翻玩設計,添加前衛的設計細節並保留其復刻輪廓,一推出即引發全球潮流時尚圈的瘋狂追逐。即將登場的秋冬新色  Thunder Spectra 以灰色鞋面搭配大地色塊土黃、橘紅等色彩拼接,並以高質感麂皮、網眼、及皮革鞋面等異材質打造層次感,用誇張的線條比例堆疊出時尚高度,彰顯專屬於次世代的自我復古新主張,PUMA Thunder Spectra 復刻老爹鞋將於 10 月 12 日再次攻佔潮流圈,執掌運動時尚指標大旗。

PUMA THUNDER SPECTRA 懷舊新色復刻登台

時尚復刻老爹鞋 PUMA Thunder Spectra 秋冬懷舊新色將與紅黑首發經典配色同步上市,建議售價 NT$4,680,於 10 月 12 日於 PUMA 指定門市正式登台開賣,提供男女全尺段選擇。憑藉 Thunder Spectra,PUMA 將再次執掌運動潮流大旗,大聲宣告下一波復刻熱浪的來襲。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