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戶外運動KEEN NEWPORT 水陸兩用鞋的6個秘密!
1
戶外運動KEEN NEWPORT 水陸兩用鞋的6個秘密!
2
戴上光環的鐵人Tim Don:賽前頸椎斷裂!傷癒後征服波馬且戰勝Kona錦標賽
3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首日 美國依盧密隊開紅奪台北市站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戶外運動KEEN NEWPORT 水陸兩用鞋的6個秘密!

2018-07-12
配備館 戶外運動 鞋子 生活

常常往戶外跑的朋友一定都有聽過KEEN Newport水陸兩用鞋,除了眾所皆知的首創『護趾功能』外,還有什麼是讓KEEN Newport成為戶外運動首選的機能款涼鞋呢?原來KEEN NEWPORT有這6個關於安全、機能與舒適的秘密!

今夏戶外運動必備KEEN NEWPORT水陸兩用鞋的6大秘密!

不含PFC全氟化合物的防水織帶

近年來,超過數十個國家公開支持全面淘汰PFC產品,因PFC早已被證實是人造有害化學物質,透過大氣與空氣散佈,在生物體中累積,對人體、動物會造成長期的傷害。而KEEN在Newport的製鞋過程中,使用不含PFC全氟化合物的織帶防水層,這也KEEN努力在創新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最佳平衡與決心!

安全服貼的快乾內襯

戶外活動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能玩得安全?」。因此Newport在護趾設計外,於織帶下方增添一層服貼的類潛水衣材質彈性內襯,這與一般涼鞋最大的不同在於,讓你穿著時更服貼、穩固,使雙腳不易滑動,讓雙腳擁有被包覆的安全感受;加上快乾透氣材質設計,快速恢復雙腳乾爽,穿起來更佳舒適。

擁有快乾透氣材質設計,能快速恢復雙腳乾爽穿起來更佳舒適。

Cleansport NXT生物抑菌專利

值得一提的是,KEEN鞋床的抑菌科技,是採用 Cleansport NXT™ 生物抑菌專利的材質,這在製鞋過程中,大幅減少了化學合成物質的產生,雖然因此在異味抑制維持的時間上,暫時無法像化學物質般輕易將大部份的味道掩蓋掉,但KEEN仍然堅持朝無化學添加的製程方向努力,希望大家在盡情享受戶外的同時,也能帶給大家穿的安心。

快速鎖定彈性鞋帶

而使用快速鎖定彈性鞋帶的Newport,能讓你能依穿著的舒適度來自由調整鞋帶,以固定並服貼腳型,大大滿足了喜愛戶外野餐、露營、海邊…等活動的人所希望穿脫方便的設計,就連小朋友也能輕鬆自己穿脫。

使用快速鎖定彈性鞋帶的Newport,能讓你能依穿著的舒適度來自由調整鞋帶。

剃刀式鞋紋大底

你不可不知Newport多向式橡膠大底中,所隱藏的剃刀式鞋紋設計。當我們走動、鞋子前腳掌部位呈現彎曲時,才會出現的隱藏式剃刀式鞋紋,會增加與地面接觸的摩擦係數,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讓你穿梭在任何地點,都能感受Newport所表現出的高機能性行走路感與絕佳抓地力。

EVA中底及TPU穩定片提供絕佳支撐

最後,其實拿起Newport時就可以感受到它的份量不輕,這是因為Newport的人體工學鞋床是以高密度 EVA 壓模成型,再加上TPU穩定片,能提供雙腳全天候絕佳的支撐度,所以有人形容穿著Newport就像穿著戶外鞋一樣!

剃刀式鞋紋設計會增加與地面接觸的摩擦係數,提供更好的抓地力!

今年為慶祝Newport邁入第十五週年,特別推出4個不同主題的限量設計鞋款,在鞋面花色、內襯及融入對環境友善的不同材質上,提供更多的選擇,今年夏天快入手一雙超人氣Newport水陸兩用鞋吧!

資料來源/KEE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戴上光環的鐵人Tim Don:賽前頸椎斷裂!傷癒後征服波馬且戰勝Kona錦標賽

2019-06-19
初鐵515戶外運動人物誌故事馬拉松跑步鐵人三項

世界鐵人三項比賽的紀錄持有者蒂姆·唐(Tim Don)在2017年鐵人世界錦標賽開賽前3天不幸遭遇車禍,當下造成頸椎斷裂!面對如此慘景,他選擇了一種酷刑式的治療方式。然而在短短6個月康復後,他征服了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以及再度重返鐵人三項戰場,他的勇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人感動與稱讚。

戴上光環的鐵人Tim Don:賽前頸椎斷裂!傷癒後征服波馬且戰勝Kona錦標賽 ©on-running.com

在將近快兩年前,一場車禍造成頸椎骨折意外,讓英國傳奇鐵人蒂姆·唐被迫離開運動場上,但是在醫生建議下,他選擇戴上常人無法忍受的「光環」進行治療,然而傷後不到六個月他就在波士頓馬拉松完成個人生涯首場全馬賽事,並重返傷心地Kona順利完賽來寫下鐵人界傳奇一頁。

©on-running.com

賽前受傷導致低潮

41歲的蒂姆曾是三屆奧運鐵人國手,在2017年5月時,他在巴西以7小時40分23秒的成績改寫IRONMAN 超級鐵人三項世界紀錄,不過在五個月後,他在鐵人運動發源地夏威夷Kona為世錦賽備戰時,練騎時遭後車追撞。蒂姆表示:「當時自己一度昏厥了半小時,在前往醫院檢查後,一開始以為是我的鎖骨斷了,結果發現鎖骨沒事,而是自己的頸椎骨已經折斷。」 頸椎骨折讓提姆一度擔心再也無法回到運動場上,不過在同為鐵人運動愛好者的醫生建議下,提姆選了一條最艱辛也是最少人選擇的路,戴上「光環(Halo)」。當時醫生給了他三種選擇,但唯一最快以及最能完全復原的方式就是戴上光環,但當時還給不清楚狀況的蒂姆還在想著什麼是「光環」,隨後才發現,所謂的光環就是協助頸椎固定的支架。

不過這四個支架是固定在病患的額頭與後腦勺,必須打出四個洞才能固定,蒂姆表示:「當時知道自己的額頭要被打洞時,並沒有太多情緒,不過五天後這些洞開始流出組織液並且發腫,讓我恨不得把它拿下,此時也變得非常低潮。」

Tim Don帶著「光環」復健與生活 ©apnews.com

堅強意志帶著光環復健

然而在事故發生後,一開始無法平息的提姆,最後決定上健身房開始找回原本的自己。在沒受傷前,蒂姆通常每天會游4~6公里的距離;騎乘方面,他會騎60~80公里;跑步6~16公里。 但在受傷後,漫長的恢復之路影響到他平時的練習。當第一次上健身房踩腳踏車時,大約騎了5分鐘感到有些不太適應,但是,慢慢的在過了一個月後,越能漸入佳境。提姆表示:「每次騎乘時,就覺得我的身體散發出希望,然而自己也能看到目標。」

過了半年的時間後,蒂姆漸漸康復,但也不願再多回想戴著光環的三個月痛苦日子,不過也因為這樣的療程,讓他短時間內就能進行下半身的訓練且在傷後六個月在波士頓馬拉松以2小49分的佳績,完成個人生涯首場全馬賽事。對於擊敗傷病重新回到運動場上,蒂姆表示:「自己不想讓意外決定人生的想法,是支持他迅速起身的關鍵,如果現在只有35歲,可能會想說用一年時間慢慢休息與恢復,而去年在Kona那場意外,那名司機試圖替自己做出決定,但是當時並不想要接受,只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以下為蒂姆分享帶著「光環」時所度過的日子:

蒂姆最終的目標還是他之前的傷心地,夏威夷Kona為世錦賽。雖然成績不是想像中理想,但是這位帶著光環的鐵人他完成了!蒂姆以8小時45分17秒完賽,他回想起一年多年前躺著離開此地的情景並表示:「贏得Kona是自己的下一個目標,過去一年多來,不斷想著如何讓身體盡快恢復,同時這也日自己無法好好放鬆,現在自己終於可以好好享受片刻的休閒,明年將會再回來!」

Tim Don過去半年都帶著「光環」復健 ©youtube/on

一般肌肉拉傷或是骨折要去復健都會覺得辛苦,看到蒂姆這樣更嚴重的傷勢讓人更想放棄治療。但是他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走過康復之路,並且成功征服波士頓馬拉松以及重返賽場再次戰勝鐵人三項賽事!為此許多人都非常好奇他怎麼克服心理障礙。蒂姆表示:「當你身體重要的支撐受傷時,生活會出現許多影響,這包括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個動作跟每一個小時的生命都受到影響。但是,即使在最低潮時,也要保持樂觀。同時也感謝家人、朋友、贊助商與帶給我動力、目標,身邊的支持與自己保持一顆健康的心真的很重要。然而當事情發生時,不要想著為什麼發生,而是要想著如何去解決才能真正的能「解決問題」。」

世界鐵人三項比賽的紀錄持有者Tim Don ©en.triatlonnoticias.com

資料來源/CNN、ON、大紀元、DON1DO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首日 美國依盧密隊開紅奪台北市站冠軍

2017-03-26
賽事戶外運動話題單車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3月26日熱鬧登場,美國依盧密策略運用成功,拿過兩次世錦賽場地賽冠軍的「印第安納瓊斯」哥倫比亞籍艾德溫,克服石板路和彎道,以1小時39分08秒勇奪台北市站冠軍。台灣前勁隊以陳建州排名17最佳。
 
開幕儀式上午9時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行,教育部體育署國際組組長許秀玲、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台北市體育局局長鄭芳梵、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葉明水、日立空調公司協理蔡文正等貴賓均蒞場,為選手加油。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在台北市政府前熱鬧登場。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北市首站 低溫冷雨不減熱情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共分五站,全程682.11公里。首站台北市站26日由台北市政府前出發,經松高路、仁愛路樹蔭大道、至國家一級古蹟景福門後折返回臺北市政府,單圈10.4公里,繞行8圈共83.2公里,是經典的城市繞圈賽。
 
台北市前一夜下了一個晚上的雨,還好開賽前雨停了,雖然後半段下起雨,但不減觀眾的熱情,選手們也在低溫中卯足勁全力以赴,最後一圈兩次摔車意外,也為比賽平添不少變數。

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的車手行經總統府。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大集團集體衝刺 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險勝封王

比賽結果一如賽前所料,出現大集團集體衝刺的畫面,大部分選手成績同為1小時39分08秒,美國依盧密隊哥倫比亞籍艾德溫(Avila Edwin)憑藉較佳的衝刺能力,以些微之差封王,英國神鷹隊羅素第二,台灣RTS脈騰車隊保羅第三。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最後衝刺,緊張刺激,美國依盧覓隊艾德溫(左一)以些微差距封王。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是位傳奇車手,曾拿過兩屆世界自由車場地賽計分賽冠軍,也是2012倫敦奧運國手,2015年才轉項並專注公路賽,是2016年哥倫比亞公路賽冠軍,曾榮膺哥倫比亞最佳運動員獎(類似台灣菁英獎)。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冠軍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身為哥倫比亞英雄級人物,艾德溫有個很威的封號叫「印第安納瓊斯」,隊經理克里斯說:「類似酋長的意思。」去年環台賽第四站拿到第二,此次艾德溫有備而來,刻意降低胎壓,以應付台北站關鍵的石板路,加上隊友抬轎,如願抱走冠軍。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冠軍艾德溫(中)。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灣前勁隊陳建州成績最佳

台灣本土車手以陳建州排名17最佳,1997年12月2日出生,任職淯苗國際有限公司的「阿州」陳建州,雖是第一次參加環台賽,但有多次多日賽經驗,適應沒問題,「但去年11月環沖繩後便沒再參加公路賽,所以第三圈左右才找到繞圈賽的感覺。」
 
隊友陳建良和楊武興被波及摔車,安全下莊的陳建州說:「那時我就有預感,速度那麼快又是彎道,按經驗判斷很可能會摔車,結果真的發生了。」

台灣前勁職業隊,左二為陳建州。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灣前勁隊教練徐瑞德說,首站本以安全完賽、跟著主集團進終點為目標,因為成績基本上拉不開,有機會時讓楊武興和陳建良卡位,拚單站前十,未料兩人被波及摔車,楊武興左腳大姆指指甲翻起來,右腿剉傷,陳建良傷勢看來較輕。
 
對於接下來的賽事,徐瑞德指出,二到四站的山路是關鍵,其中第二站很重要,「雖然兩位車手摔車,影響到車隊佈局,但接下來我們仍會盡量將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全力朝拚進團體總成績前六名的目標邁進。」

前勁隊隊長陳建良(右前)。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國際環台賽 TVBS全程網路直播

這項比賽共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21支自由車勁旅精踩決輪,TVBS首度全程網路直播精采賽事,台北市站從上午8時20分便開始直播,讓民眾輕鬆自在透過TVBS網路直播關心即時賽況,直播網址:http://news.tvbs.com.tw/live/news4live/。
 
第二站27日將來到全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從淡水漁人碼頭出發後,沿北部濱海公路經三芝、石門、金山、野柳、萬里至澳底折返白沙灣遊客中心,兩個登山點外,瑪鋉溪爬坡攻防路段及濱海公路競速追擊,挑戰性十足,全程114.67公里。

除了網路直播外,3月26至30日每天18時至18時30分,TVBS 56台還有當天賽事精華可以回味。收視涵蓋50幾個國家的歐洲體育台,也將以20種語言播出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精華,透過最環保的雙輪轉動,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一站的車手行經景福門。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滑步車可愛爆表 為國際環台賽增添歡樂氣氛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兒童滑步車嘉年華會口愛指數破表,今年共有200位娃娃兵參加,包括六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其中兄弟檔丁毅臻和丁進澄,今年第二度專程來台參賽,被問到此趟台灣行最想作啥,兩人異口同聲說:「好想騎UBike!」
 
一年一度的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是國際自由車總會UCI 2.1級的賽事,為增加全民參與感和投入,最近幾年,特別在正式比賽前,舉辦了以小小孩為對象的兒童滑步車嘉年華會,今年再增設領騎手活動,讓全民一起瘋單車。
 
率先登場的領騎手活動,共有50位車手參加,騎乘10公里為大會暖身,接著由可愛指數爆表的兒童滑步車大賽接棒,為大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口愛指數破表的滑步車嘉年華會。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今年參加滑步車嘉年華會的200位娃娃兵中,有六位專程自香港來,其中6歲的丁毅臻,和4歲的弟弟丁進澄,繼去年之後,再度跟著在銀行上班的爸爸丁傑文,和媽媽張燕筠於25日搭機來台比賽,規畫了四天三夜的行程,預定28日回港。
 
丁媽媽張燕筠表示,去年透過朋友知這個活動的訊息,首次和朋友一起帶孩子來,就覺得很棒,所以這次再度來台,除了台灣美食外,一對寶貝「大丁」、「小丁」最感興趣的是台灣的UBike,「因為香港沒有,所以他們覺得UBike好酷喔!」
 
只不過目前Ubike都是為大人而設計的,沒有小小孩版的,還沒長大的兄弟倆騎不上去,暫時只能用「看」的,過過乾癮。

來自香港的兄弟檔丁毅臻和丁進澄。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另一對姐弟檔林奕涵、林奕文首次聯袂來挑戰,爸爸林銘章是鐵人三項同好,今年6歲的姐姐「阿咪」林奕涵,從兩歲開始就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滑步車賽,4歲的弟弟林奕文戴了頂很特別的安全帽,「是鯊魚啦!」林奕文說。

滑步車姐弟檔林奕涵、林奕文。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10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