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運用「顛峰期理論」在比賽關鍵時刻獲勝
1
運用「顛峰期理論」在比賽關鍵時刻獲勝
2
超馬明星再破美國100英里繞圈賽紀錄
3
從重度毒癮者到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菁英選手:Lionel Sanders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用「顛峰期理論」在比賽關鍵時刻獲勝

2018-06-28
知識庫 跑步 書摘 觀念

運動選手即使平常訓練一再刷新個人紀錄,但沒在正式比賽中取得佳績,就無法被稱為強者。想在目標賽事中發揮實力﹖看看日本傳奇性田徑總教練原晉如何運用的「顛峰期」訓練法,把原本沒資格出賽的青山學院大學田徑隊,訓練成創校以來首次贏得箱根驛傳(長距離接力賽跑)的隊伍,再把他的策略運用在自己下一場賽事上吧!

如何運用「顛峰期理論」在賽事關鍵時刻獲勝

失敗跑者→田徑隊神教練

青山學院大學體育會田徑隊長距離賽總教練原晉在學生時期是個默默無名的失敗跑者,畢業後雖以田徑隊員身分進中國電力公司,但5年後因受傷退出競技生涯,只能當個平凡上班族。在公司三年評價仍不見起色的原晉,在一次契機下轉調為業務,沒想到成為公司裡業績數一數二的最佳業務員。
 
挾著多年業務經驗,原晉在退役十年後重返田徑界,運用坊間的商場訣竅帶領青學田徑隊,更連續8年帶領青山學院大學在箱根驛傳打造輝煌紀錄。他在育才治軍上總結出47個心法,其中一招正是運用「巔峰期理論」,讓選手們在場上淋漓盡致地發揮實力。

提升狀態再上場迎戰

想要在目標賽事上發揮實力,必須配合賽程、透過訓練調整至最佳狀態。而青學田徑隊採用的是「顛峰期」訓練法;不過,就算採用這種訓練法,也很難以最佳狀態上場比賽,但至少能調整到接近最佳狀態迎戰。
 
依原晉的看法,驛傳競賽通常可以在3個月內達到顛峰;換句話說,驛傳可以在比賽前三個月開始準備。如果太早準備,選手會在狀態下滑時上場比賽;太晚準備的話,還沒來得及調整至最佳狀態就得趕鴨子上架。
 
調整狀態的過程若以蓋房子比喻,首先是打地基階段的長跑強化訓練,接著是立梁柱階段的跑速訓練、蓋屋頂階段的無氧訓練、室內裝潢階段的調整訓練。就像蓋房子不會先立柱子一樣,選手的體能也無法先從跑速訓練做起。先從長跑累積跑長途的耐力,接著加快速度訓練跑力,最後再加強影響比賽成敗關鍵的心肺功能。過程中需要縝密的計畫。

調整「巔峰期」是一次決勝負的必要技巧

根據計畫按部就班訓練,比完後才可以驗證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方便下次改進。
 
刷新個人紀錄就覺得「狀況很好」,沒有跑出理想時間就認為「狀況不好」,如果只以結果論分析賽果,永遠找不出問題出在哪裡。在這種情況下,依然維持平時的訓練項目,即使競技能力得以提升,賽果只能聽天由命。就算偶爾獲勝,也難以成為常勝隊伍。換做個人賽也是一樣,即使可能縮短時間紀錄、偶爾贏得比賽,卻很難長久持續。
 
商場也是如此。如果總是認為業績好是運氣、業績差是倒楣,那麼,永遠無法成為常勝軍。

 
 
能在奧運勝出的並不是最強的選手,而是在四年一次的比賽當天擁有最佳狀態的選手。 --奧運女子馬拉松選手有森裕子

獲得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銀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銅牌的女子馬拉松選手有森裕子,曾在訪問中說:「能在奧運勝出的並不是最強的選手,而是在四年一次的比賽當天擁有最佳狀態的選手。」
 
箱根驛傳是一年一次決勝負。如果能連續出場聯賽與淘汰賽,自然是訓練量較多的隊伍占優勢。不過,想要一次決勝負,仍需要透過訓練調整顛峰期。為了獲勝,當然也必須加強跑力,但是在比賽當天維持最佳狀態同樣不容小覷。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原晉著,莊雅琇譯《變強,沒有終點!箱根驛傳奇蹟總教練育才治軍的47個心法》一書。

本書特色
從失敗跑者、平凡上班族到神教練;
從沉寂33年到締造四連霸新紀錄;
一則激勵人心、感動全日本的傳奇;
一個管理年輕世代、激發個人潛能、打造整體戰力
日本企業爭相學習,目標管理+以人性為依歸的領導新典範
 
全長217.9公里,東京箱根間往復的「箱根驛傳」有近百年歷史,是日本最著名的接力長跑賽,成名的日本長跑運動員幾乎都參加過,也是每位年輕選手的夢想和奮鬥目標。這場盛事在每年1月2、3日舉行,賽道旁擠滿了熱血加油的民眾。
 
作者原晉選手出身,高中時曾獲得全國高中驛傳大賽亞軍,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電力公司田徑隊,後來因為腳傷轉至業務單位,一路晉升主管,並銜命開創新公司。儘管早就離開競技場,但他的運動魂始終在體內燃燒。2003年,他接下青山學院田徑隊總教練一職,經過無數挫敗與磨練,終於帶領這支連續33年進不了預賽的B級弱隊改頭換面,從2015年起,變身為四連霸的傳奇隊伍。
 
由非體育專科生組成的青學田徑隊怎麼變強的?原晉打破體育界的框架常規,將過往在職場上培育人才、領導團隊的方法與思維,運用到競技場上,推出「S作戰」、「無敵鐵金剛作戰」、「興奮大作戰」等奇蹟戰略,以及各種日常管理:
・用隨機分組與目標管理會議刺激彼此成長,提升達標企圖心
・以命令→指示→互動→支援四大階段進化組織,打造精銳團隊
・透過提問及3-3-1工作清單,訓練成員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平日以柿子樹戰術鍛鍊意志力,關鍵戰役用「顛峰期理論」獲勝
・培育王牌卻不依賴王牌,王牌不在二區在三區,破除盲點逆襲布局
・主管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管理,而是用心「感受」

也引導我們思考:
・團隊中究竟服從重要?還是自我思考的能力重要?
・教練(主管)與選手(部下)之間,最美的距離究竟是多遠?
・為什麼團隊應該培養一點「輕佻」的態度與氣氛?
・「向心力」與「緊張感」如何巧妙運用?放手授權的最佳時間點在哪?
・成也王牌、敗也王牌,如何管理能力卓越者?如何營造「良性競爭」?


◎ 更多臉譜出版《變強,沒有終點!箱根驛傳奇蹟總教練育才治軍的47個心法》一書資訊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馬明星再破美國100英里繞圈賽紀錄

2016-11-10
賽事跑步話題新聞馬拉松

動輒12小時以上的超馬賽不僅是體力的挑戰,一些繞圈式的賽事對於參賽者來說,更是精神方面的一大考驗。在同一個跑道上重複跑上幾百圈,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大概會發瘋,更別說打破紀錄了。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全美超馬紀錄保持者扎克·比特 (Zach Bitter) 去年再度創造紀錄,他以每英里7分1秒的平均速度 (約每公里跑4分21秒),以接近12小時的成績完成了100英里 (160公里) 超馬賽,創造了新的美國紀錄。

Zach Bitter刷新美國100英里超馬繞圈賽紀錄 ©ARAVAIPA RUNNING

2013已締造過紀錄

以11小時40分55秒跑完一百英里,配速是每英里7分1秒,這樣的距離是在一條400公尺標準跑道上跑402圈,換算成全程馬拉松則是每場以3小時3分的配速連續完成近四場全馬。

這個令人目眩的成績的是現年30歲,來自加州戴維斯的比特,在2015年12月19日於美國鳳凰城所舉行的「沙漠冬至邀請賽 Desert Solstice Invitational」上所締造。雖然沒能打破11小時28分3秒的世界紀錄,但是能夠刷新美國一百英里超馬紀錄,比特仍顯得相當輕鬆。

早在2013年的沙漠冬至邀請賽上,比特就以11小時47分21秒的成績創造了全美紀錄,更早之前,他也在阿拉斯加跑過室內超馬賽,在南卡羅萊納州跑過戶外賽,並在加州做自主超馬訓練。「在加州我只跑了57英里。每次比賽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這個周末。」比特說。

對於超馬這種極限又小眾的比賽,比特已經算得上是世界級的田徑場超馬專家與老手。

超馬好手的訓練

「我最瘋狂的紀錄是連續三個星期分別跑了170英里、143英里和144英里的距離,當時我保持非常高的跑步量,不過在其中也會採取一些特殊的跑法,例如漸進跑 (progression run) 與節奏跑 (tempo run)。」比特說,「在比賽之前的練習中,我會以20分鐘至25分鐘跑步跑到會場上來熱身,然後在跑道上用比賽的速度漸進跑上12英里,最後三英里再把每英里配速降低5分鐘。」

在平時的訓練裡,比特有90%的時間都是在跑道或平坦道路上進行,每周至少要做三到五次的健身,也多半是在田徑場上進行。

長距離的超級馬拉松繞圈賽對於選手的體能與心志的考驗都是超乎尋常。在沙漠冬至邀請賽與大多數計時賽上,跑者每四個小時要改變一次方向。在這次比賽中,由於比特的個人因素,他跑了將近八小時才改變方向。「一直在繞同一個方向,會讓你的肌肉習慣於轉向,反之亦同。」

折磨人的繞圈賽

相較於2013年比特第一次締造美國紀錄時,「我連停下來上廁所的時間都更加有效率。」比特說,「2013年的時候我上了四次廁所,但是今年我只停下來兩次。所以我大概只多花了一分鐘到一分半鐘的時間。」

在過去的比賽中,他會在50英里時戴上耳機,今年卻在10英里處就打開音樂來聽。「在這樣的一種比賽,背景的雜音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要盡可能地保持專注力的集中。」甚至連一些很有經驗的超馬跑者都很難克服在一條400米的跑道上重複繞圈一整天,然後周遭一直不斷傳來各種令人分心的呼喊聲的這種對於心志耐力的嚴峻挑戰。

「我一直努力要調整自己的意識狀態,以便讓我集中精神,甚至沒有覺得自己是在一條跑道上。」比特說,「對於最後20到25英里時更是加倍困難。」

「在比賽的前四分之三時,我都在想著其他事情,避免自己被正在跑的這個圈圈框住。」他說,「這就像靈魂出竅,好像你的靈魂浮在半空中看著那個正在跑步的自己。在封閉的跑道上你可以辦到,因為你不用擔心路上會有石頭、樹枝或上下坡。除了基本的跑步動作之外,你不用把精神花在其他地方。」

雖然他的靈魂可能不知道飛到哪裡,比特大部分時間還是維持一個很快速的步伐。「那是肌肉的記憶,」他解釋道,「這些無意識的動作都在比賽的步速上,特別是最近幾週或一些持續比賽的時間裡。你的身體已經被訓練到可以自動跑步及自動轉向。」

比特說,「我今年的確比2013年有比較大的每圈速度差,從93秒到2分鐘。不過,大多數的圈速是在1:37到1:45之間,我可以很輕鬆跑出這個速度。」

雖然比特已經做了這麼多訓練,而且他已經這麼成功,他還是認為自己有改善的空間。談到沒有打破世界紀錄,他說:「我的肌肉『拋錨』了。」

不像2013,當他以11小時47分完成100英里的距離,並緊接著打破12小時的超馬紀錄時 (他跑了101.66英里),他在完成紀錄沒幾步路就倒臥在跑道上。「我的右後腿抽筋了,我當時想說也許我可以走上一圈恢復一下然後再繼續跑,沒想到我一慢下來,我的右小腿就立即變得更緊繃了。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坐下來。」他說。

©ARAVAIPA RUNNING

未來計劃

談到未來的計劃,比特表示,「若去跑24小時超馬賽意味著需要在另一條跑道上跑更多,我可能只能多跑一兩英里。現在有更多超馬賽事了,也許我可以參加一些我能夠維持在同一個跑道上的比賽,這樣我就更只要專注於轉同一個方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重度毒癮者到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菁英選手:Lionel Sanders

2016-08-02
IRONMAN跑步人物誌單車游泳鐵人三項故事

有一位加拿大籍青年,由一位吸毒者痛改前非,成為該國頂尖職業三鐵運動員之一,並於2015年10月以領先群體地位完成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以下是他的故事。

2009年12月,萊諾·桑德斯(Lionel Sanders)再度向他的父母伸手要錢,這使得他們猶豫起來。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兒子,他們上一次借給他錢是因為他的金融簽帳卡超刷,而這原來是給他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就讀大學做生活費用的。事實上,桑德斯用這筆錢來買古柯鹼。

在21歲的時候,桑德斯的皮膚看起來非常憔悴而蒼白。自從2006年開始他的大學生活之後,他掉了40磅(18公斤)。他是個宅男和吸毒者,每週僅外出一次,通常一大早出門去買日用品和食物。

但是,當他在那年冬天去找父母拿出自己的信用卡時,他的要求的錢不是用於毒品,而是要付學校的註冊費。

桑德斯後來決定將他的生活翻轉過來。但要如何做到?他決定投入鐵人三項這項運動。

加拿大籍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菁英選手:Lionel Sanders ©JOHN SEGESTA/Runner's World

2015年10月在美國夏威夷的可納(KONA),當時27歲的桑德斯有機會在IRONMAN世界錦標賽站上領獎台。他是加拿大頂尖的職業鐵人三項運動員之一,他的履歷包括2015年加爾維斯敦IRONMAN 70.3冠軍(第二名是2015 IRONMAN世錦賽亞軍Andreas Raelert)與2015年德州IRONMAN第四名。他當時已經戒毒了將近5年。

「我是一個真正相信你可以做任何事情的人,」桑德斯告訴記者。「如果你對於一件事有足夠的渴望,你就會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去堅持下去。」

這個說詞有些諷刺意味,因為桑德斯在過去一心只想要毒品。

「我第一次嘗試古柯鹼之後,就變得非常的嗨,然後我開始失去理智,」他說。「我有一個經驗是,我當時真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基本上我瘋了,並在高速公路上試圖從車窗往外跳。」

桑德斯在小學三年級開始跑步。他在高中時是一位優秀的越野跑者,他甚至在溫莎大學嘗試加入校隊。「我沒有成功成為校隊的一員,但是這並不重要,」他說。「因為我開始去投入夜夜笙歌的生活方式。」

他退出跑步四年多,從一個派對玩到另一個派對。但到了2009年底,他卻已經準備好脫離他的毒癮。
桑德斯說,他在一次晚上的派對時決定保持清醒,當他看到他的朋友們為了爭奪最後一行古柯鹼而吵了起來,「這是我第一次看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與我已經變成怎樣的人,」他說。

©slowtwitch.com

2009年11月5日,桑德斯決定在他的地下室公寓附近外出跑步。他採取了一條通過一個墓地的路線。他說,看到那些墓碑是一個「自我超脫的體驗,」他意識到跑步可以幫助他挽救自己的生命。兩個星期後,他和他媽媽貝琪一起跑了10K。一個月後,他說服她幫他支付2010路易斯維爾IRONMAN鐵人賽的報名費。

「我對於鐵人三項是什麼好好研究了一番,並看到它需要紀律和動機。這些都是我當時非常缺乏的,」他說。

桑德斯的戒毒經驗並不順利。他復發了三次,並考慮過自殺。但他在做鐵人三項訓練時發現自己的目的和動機。

而事實證明,儘管多年來他濫用他的身體,他還是一位速度很快的運動員。他以10小時14分31秒完成了2010路易斯維爾IRONMAN比賽。

「在完賽後我第一句話是,『這是我做過最愚蠢的事了,而且我永遠都不會再這樣做。』」桑德斯說。「我的父母扶我回酒店房間,我吃了一個披薩,然後我意識到那場比賽有多麼驚人、有多難。但我還是完成了。」

他訓練了三年,但桑德斯並不知道他能夠成為菁英選手,直到2013這年,他在安大略省的馬斯科卡贏得了馬斯科卡IRONMAN 70.3這場賽事。他那場比賽之後轉為職業運動員,隨後,他在加拿大和美國的鐵人三項和馬拉松賽事中成為數十名常登台領獎的菁英選手群的一員。

桑德斯贏得2013年馬斯科卡IRONMAN 70.3冠軍。 ©finisherpix.com
©sportszonephotography.c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