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強壯的下背肌是避免腰部痠痛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但訓練後的肌肉放鬆與伸展也同樣重要,因為,肌肉的靈活性是健康和無痛身體的主要組成部分,過度緊繃的肌肉及關節是導致訓練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常見的坐骨神經疼痛和梨狀肌綜合症是神經被夾在下脊柱所造成的結果,想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拉伸。
但你知道要如何去伸展背部肌肉呢?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每週一次的瑜伽或單純拉伸動作對減少腰痛和改善背部運動同樣有效。為了調查瑜伽與單純拉伸動作對於背部肌肉的放鬆功效是否相同,西雅圖集團健康研究所的Karen J. Sherman博士帶領研究小組,針對228名成年人展開一項研究,這些人都患有中度腰痛至少持續3個月以上,這些人被隨機分配到伸展組、瑜伽組及自我護理組,並針對伸展組與瑜伽組在每週進行75分鐘的課程,自我護理組收到一本自我護理書籍在家自行訓練,經過3個月之後,瑜伽組與拉伸組的人都減少了用於背部疼痛的藥物,其效果都優於自我護理組的人。Karen J. Sherman博士說:我們預計背部疼痛可以通過瑜伽來緩解而不是拉伸,但研究的結果卻令我們驚訝。透過研究的結果証明瑜伽和伸展運動對於那些願意嘗試體力活動來緩解中度腰痛的人來說是安全的選擇。
這次我們將介紹6個瑜珈拉伸下背部的主要動作,讓你能透過這幾個動作拉伸腿筋、腰背以及臀肌等這幾個區域的肌肉部位。每個姿勢盡量嘗試保持伸展至少1分鐘左右,最多不超過2分鐘。
招式 1 單膝點地脊椎扭轉式
身體採用仰臥姿式雙腿伸直在地板上,接著右腳屈膝於胸前;然後用左手將右腳往左邊扭轉至膝蓋靠近地面,同時,將右臂伸出平放於地面頭向右方轉,然後身體放鬆保持這個姿勢一分鐘,接著換邊再操作一次。
招式 2 壓腿排氣式
仰面躺著全身放鬆,下巴微收伸展頸部,雙腿伸直併攏雙手擺放於身體兩側,手背朝上掌心朝下。接著,左腳保持伸直同時將右腳曲起雙手抓著右腳膝蓋,將右膝蓋往胸前下壓感受下背部及臀部肌肉拉伸,保持一分鐘之後換邊再做。(也可兩腿同時屈膝)
招式 3 盤腿前彎式
首先,雙腿盤坐在地上雙手往上延伸,讓脊椎有往上拉伸的感覺之後,上半身往前傾將雙手放在地板上,接著雙手向前延伸同時臀部固定不動,讓下背肌有拉伸的感覺,保持一分鐘之後起身再做。
招式 4 單腿碰膝式
採用坐姿雙腿往前伸直背部保持直挺,將右腳帶到左大腿內側或膝蓋,接著雙手往頭頂上方延伸後,再將上半身往前延伸將雙手握住左腳底,這時左腳依然保持伸直的狀態,盡量讓腹部靠近左大腿,感受背部、脊椎與左腿筋的拉伸,維持一分鐘後再換邊操作。
招式 5 貓牛式
這是一個貓式與牛式所組合成的一個動作,首先,將四足著地呈現跪姿,雙臂及大腿與地面垂直掌心及膝蓋著地,吸氣,肩胛骨朝中線下滑;背部下凹將肚臍向下拉向地面(牛式),接著,吐氣將頭部和下巴往胸口處內收,同時背部往上拱起收腹(貓式),這兩個姿勢各維持一分鐘並重複10次。
招式 6 坐姿直腿前彎式
採用坐姿雙腿伸直背部直挺,將雙手往頭頂上方做延伸的動作(掌心朝內),接著彎曲上半身讓腹部盡量靠近大腿,手肘擺放於雙腿外側並貼於地面,這時會感受到下背部與腿部肌肉的伸展,維持一分鐘後再恢復起始位置,接著重複操作10次。
資料參考/barben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肌肉是維持人體代謝、產生能量的重要組織,當人們在運動後肌肉損傷、或是運動傷害造成的發炎不適時,會想吃上消炎藥。但要小心!如果是肌肉受傷的發炎反應,吃下消炎藥反而可能造成肌肉無法恢復,表面看起來減低痠痛,實際上肌肉卻流失了。
身體在發炎時會分泌前列腺素PGE2,也就是所謂的「炎症因子」,它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在感冒時,PGE2會刺激肌肉的痛覺神經,造成全身痠痛,但通常幾天就會消失。不過在肌肉受傷、拉傷的狀況下,PGE2反而會刺激肌肉幹細胞生長,用最快的速度修復肌肉。肌肉細胞本身處在一種不斷代謝、汰換的動態過程中,而肌肉幹細胞就是負責製造新肌肉的細胞,可以分化成不同部位的肌肉。而在小鼠實驗中,肌肉受傷後,不只體內的PGE2濃度會急速上升,如果額外注射PGE2一天,肌肉幹細胞的數量也會上升。
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實驗小鼠腿部受傷後,3天內的PGE2都明顯的升高,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種免疫調節的現象,透過發炎來刺激肌肉重新生長。而小鼠接受PGE2注射後,除了幹細胞增加之外,新長出來的肌肉也比原本的肌肉有力。為了證實PGE2對幹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小鼠的幹細胞放在培養皿中,暴露在PGE2下一整天,結果細胞生長達到了原本的6倍之多,顯示PGE2的確是促進幹細胞的原因之一,同時還能增強肌肉力量。
但是研究人員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像是阿斯匹靈、普拿疼等藥物來抑制PGE2時,肌肉再生能力明顯變差,恢復速度也變慢了;而在肌肉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下,恢復時間一拖長,最後肌肉量會比受傷前略減,如果是正在肌肉訓練的人,長期來說是不利的。 但另一個角度來看,PGE2屬於短期的免疫反應,只要肌肉一直處在受傷、發炎的狀態,分泌還是會趨緩,反而會讓肌肉產生慢性發炎,抑制重生的效果;這也是做了重量訓練、肌力訓練後需要休息幾天的原因。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近日武漢病毒肆虐,有習慣上健身房或是瑜伽教室的人都會擔心在密閉空間運動會造成感染,因此現在許多運動員已經開始紛紛在家自主訓練。陰瑜伽大約90%都在延展、促進下半身循環、增加下半身肌力,在陰瑜伽的世界裡面,然而下半身的關節結締組織較多又密集,需要適當伸展、放鬆才能讓下半身循環更好。以下六組為針對促進下半身循環的瑜伽動作,對於水梨型身材的人很有幫助。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直。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雙手握住腳底板。(如果柔軟度不夠,可將膝蓋微微彎曲)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步驟1:呈跪姿做準備動作。
步驟2:雙手與腳用力將身體撐起,頸部放鬆,讓頭部自然垂下,手腕根部與地面保持平行。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步驟1:輕鬆躺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做準備。
步驟2:提起膝蓋,讓膝蓋朝向身體,雙手抱住膝蓋。
步驟3:雙手抓住腳掌外緣,讓雙腿自然張開。背部保持貼住地面,可以嘗試左右搖晃身體,並維持3-5個呼吸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吸氣將上半身往後躺,用雙手先撐在後面。
步驟2:慢慢的將身體躺平後,將雙手往後貼在瑜伽墊上。
步驟3:停留保持呼吸3-5的呼吸,再慢慢用手將身體撐起。
步驟1:仰卧,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下。
步驟2:膝蓋彎曲,雙腿移向胸部,臀部抬起,雙手扶住腰背。
步驟3:雙手打直並十指緊口,放置在背部,反覆慢慢吸氣與吐氣,維持5-8個呼吸。
資料來源/DO YOU YOGA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