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每天進行自重訓練計劃也能獲得這6個好處
1
每天進行自重訓練計劃也能獲得這6個好處
2
想做伏地挺身的女性總是撐不起來?3招入門動作助妳快速上手
3
公園運動(4):雙槓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天進行自重訓練計劃也能獲得這6個好處

2018-07-16
話題 健身 觀念 生活

何謂自重訓練?所謂的自重訓練就是指用自身的體重來做訓練,這個方式對於比較沒時間去健身房的人或初學者及女孩子來說,是一個相當適合的自我訓練方式,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肌變成健美選手般的體型,那自重訓練就比較不適合你。那自重訓練對身體除了可以提高運動能力之外,還有哪六個好處呢?

每天進行自重訓練計劃也能獲得這6個好處!

 好處  1 幫助建立並保持瘦肌肉量
你一定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建立力量對於維持高度的新陳代謝至關重要,因為它會增加肌肉質量減少脂肪的堆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就會自然下降,把肌肉量維持在一定的水準比例之上,對於健康、體重控制和一般代謝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幫助胰島素敏感性、甲狀腺功能和激素平衡,通常你的身體保持的肌肉越多相對你的基礎代謝率就會越高,這意味著你需要更多的卡路里才能在任何一天保持你的體重。
 
有沒有注意到肌肉發達的運動員可以吃很多東西?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每天要做很多的訓練外,在於肌肉也比脂肪能燃燒更多的卡路里,因此,當你為身體建立更多的肌肉的時候,即使你在休息或只是睡覺都能持續燃燒更多的脂肪,另外,採用自重訓練也可以導致生長激素的產生,它們將有助於保持易瘦體質和燃燒脂肪的能力。

當你為身體建立更多的肌肉的時候,即使你在休息或只是睡覺都能持續燃燒更多的脂肪!

 好處  2 改善心臟的健康
其實無論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會使心臟產生更有效的進行血液循環與加速心跳速度,當心臟經常承受更大的壓力時,它會像身體內的任何肌肉一樣得到絕加的強化。而力量訓練也與更健康的血液膽固醇水平和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降低有關,定期的力量訓練與一般的壽命延長有關,即使是從心臟病發作或心髒病中恢復的患者現在也建議每週進行動態阻力訓練,以安全地恢復心臟力量和耐力。

 好處  3 降低糖尿病風險
從以前就知道運動是糖尿病的一種自然療法,因為它有助於從血液中去除葡萄糖,將葡萄糖引入肌肉像醣原一樣的儲存起來,並在以後用於身體能量的運作上,這個方法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防止高水平的糖化終產物在血流中積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損害血管、器官和組織。

 好處  4 改善情緒對抗抑鬱症
為何有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去運動?因為運動在生理上可以有效的減輕壓力,所以又被稱為身體的天然百憂解,再加上運動可以提升更好的睡眠品質與健康的身體狀態,另外,當你運動時身體會釋放出內啡肽(endorphin)又稱安多酚或腦內啡,這個化學物質可以讓你獲得緩解情緒的平衡,幫助自然治療抑鬱症及負面情緒。

運動在生理上可以有效的減輕壓力,所以又被稱為身體的天然百憂解。

 好處  5 幫助維護腦袋認知功能
在從事力量訓練通常與長壽和由於肌肉質量的抗衰老作用導致的DNA損傷減少有關,我們人體通過運動刺激的激素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滋養因子,它調節神經介質傳導、參與神經元生長、分化及重塑(例如海馬所掌管的記憶與學習)的過程,將有助於腦細胞再生,即使有人變老運動還可以降低腦部退化,這與認知障礙如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癡呆症等有關。

 好處  6 改善關節和骨骼的健康
只要增加肌肉量就可更有效的保護關節和骨骼,因為更強壯的肌肉意味著你更少依靠關節來活動,有很多的運動訓練都已被證明有助於改善背部、腳踝、膝蓋和臀部相關的疼痛外,同時,還可增加骨骼的強度和密度,再加上負重運動訓練也可增加你身體對骨骼儲備的強化並保護,這對於防止骨折、跌倒和骨質流失的問題,這些問題到老年時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骨質疏鬆症風險較高的女性)。

資料來源/barben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做伏地挺身的女性總是撐不起來?3招入門動作助妳快速上手

2020-06-08
訓練動作上半身肌群健身知識庫

伏地挺身這個健身動作,已經不僅是男性專屬訓練動作,許多女性也會透過它來雕塑上半身。然而正確的伏地挺身練習,能夠帶給練習者更加緊緻的肌肉並雕塑身型,還能讓核心、肱二頭與三頭肌群的線條更加漂亮。但有許多女性在第一次做此動作時都會有撐不起來的困擾,如果標準的伏地挺身做不來,那麼妳可以從以下的3個入門動作開始練起。

想做伏地挺身的女性總是撐不起來?3招入門動作助妳快速上手 ©videohive.net

跪姿伏地挺身 Knee push ups

很多女性或者力量較小的男性們,如果想做伏地挺身但是有做不起來而苦惱,可試試看跪姿伏地挺身。

步驟1:上半身動作與標準伏地挺身相同,雙手與肩同寬,下半身膝蓋處彎曲90度呈跪姿。

步驟2:雙腳交叉,大腿前側部分貼地,注意背部呈一直線臀部不要翹起。

步驟3:下壓時,吸氣彎曲雙臂至胸部碰到地面,小腿以下微微離開地面,上抬時吐氣並推起身體直到雙臂完全伸直。

跪姿伏地挺身 Knee push ups
跪姿伏地挺身 Knee push ups ©popsugar.com

棒式伏地挺身 Crawl plank

棒式伏地挺身與棒式練習的動作和標準伏地挺身非常的相似,也非常適合推薦給女性朋友們從這個動作開始做起。

步驟1:身體呈一直線,避免臀部翹起,雙手前手臂撐在地面。

步驟2:左手維持前手臂撐在地面,右手打直撐住,再將左手打直撐住身體。

步驟3:過程中保持慢速度,雙手撐直後,再將左手前手臂慢慢撐回地面,再來又是右手。

步驟4:重複執行。

棒式伏地挺身 Crawl plank
棒式伏地挺身 Crawl plank ©gethealthyu.com

撐牆伏地挺身 Wide wall push up

基本姿勢和標準伏地挺身一樣,會比跪姿伏地挺身較輕鬆。然而這個動作非常適合沒有做過任何伏地挺身訓練的女性做為入門的第一個基礎練習。

步驟1:身體直立傾斜靠向牆面,手部與標準伏地挺身向同方式支撐。

步驟2:胸口靠向牆面,藉由這個動作習慣並鍛鍊手臂用力的感覺。

步驟3:過程中保持慢速。

撐牆伏地挺身 Wide wall push up
撐牆伏地挺身 Wide wall push up ©oxygenmag.com

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公園運動(4):雙槓

2016-08-12
街頭健身初階訓練徒手訓練訓練動作健身動學堂

在公園中,雙槓也是常見的器材,在使用的難度上比單槓略低,算是比較容易使用的健身器材。

雙槓槓上
鍛鍊肌肉群:手臂與下胸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支撐在雙槓上,讓雙腳離地。

STEP 2 正式動作
用手臂與下胸的力量,讓身體往下,到低點時停留一秒,再回到準備動作,一組做8~10次,做3~4組。


注意:此動作會對肩膀產生壓力,所以在下降時,手臂角度不要小於九十度,以免過多壓力集中在肩膀上,造成受傷。

雙槓上拉
鍛鍊肌肉群:全半身肌群
動作難度:★★

,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抓著雙槓,並將雙腿打直抬起。

STEP 2 正式動作
用全身的力量,將上身提起,下巴略超過雙槓高度做8~10次,做3~4組。


注意:此動作難度略高,如果無法完全讓下巴超過單槓高度,以自身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即可;如果腿伸直時感覺會抽筋,可以改為屈膝。

雙槓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以雙手與雙腳角尖支撐在雙槓上。

STEP 2 正式動作
以胸部與手部肌群施力,做伏地挺身動作,身體到最低點時,停留一秒,回到準備動作。一組做8~10次,做3~4組。


注意:在雙槓上需要更加的注意動作,以免腳步滑落,造成受傷。

雙槓旋轉
鍛鍊肌肉群:全半身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抓著雙槓,並將雙腿提起。

STEP 2 正式動作
用全身的力量,將下身往上旋轉。

STEP 3 重複動作
身體順勢做旋轉動作,並回到準備動作,每組做4~6次,做2~3組。

STEP 4 注意動作
注意此動作較具挑戰,對於肩部關節不適,或是初學者請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