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UA HOVR SLK將零重力感延伸至運動場外
1
UA HOVR SLK將零重力感延伸至運動場外
2
肩關節運動傷害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3
高強度間歇訓練 有助逆轉細胞老化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A HOVR SLK將零重力感延伸至運動場外

2018-08-16
配備館 健身 生活流行 UNDER ARMOUR 鞋子

全球頂尖運動品牌UNDER ARMOUR今年二月發表革新緩震系統HOVR,開啟跑步愛好者的零重力體驗。今年八月,UNDER ARMOUR將HOVR中底技術延伸至更廣闊的運動情境,包括籃球場和運動場外。首款搭載HOVR緩震系統的休閒慢跑鞋「UA HOVR SLK」,外型簡潔俐落,提供輕盈舒適的零重力腳感,幫助運動愛好者前往健身房或跑步前後,隨時對抗地心引力帶來的能量損失。

UA HOVR SLK將零重力感延伸運動場外!

前往健身房或跑步前後鞋款最佳選擇

「UA HOVR SLK」採取簡潔俐落的線條設計,搭配編織鞋面與斜紋鞋帶增添簡約感,形成極簡不囉嗦的鞋款性格。搭配革新UA HOVR緩震系統,中底搭載強力壓縮能量網格,有助於吸收並釋放邁步觸地能量;高耐磨的橡膠外底與圓形凸粒構造,更有助於提升耐用度。為運動愛好者帶來全天舒適的零重力腳感,毋論是前往健身房或跑步前後,都能隨時對抗地心引力帶來的能量損失,為運動場上最佳表現預作準備。

「UA HOVR SLK」採取簡潔俐落的線條設計,形成極簡不囉嗦的鞋款性格。建議售價:3,880元

UA HOVR SLK鞋款特色
1.革新UA HOVR緩震系統締造零重力腳感,有助減少每次邁步能量損失。
2.輕質網眼布鞋面有助於改善足部透氣性與外觀時尚感。
3.牢固的外跟支撐架有助於改善支撐,並幫助緊鎖後跟。
4.開孔網眼布鞋舌構造,有助於提升透氣性。
5.模切鞋墊,有助於強化緩衝。
6.高耐磨橡膠外底與圓形凸粒構造,有助於提升耐用度。
7.特製柔軟鞋墊提供全天著用的出色舒適腳感。

資料來源/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2022-10-12
肩部肌群健身話題書摘運動恢復槓鈴啞鈴運動傷害

人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在積極追求健康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遵守不合時宜的原則或錯誤的想法而受傷。運動健身這個區塊雖然已經有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著一些積非成是的規則,若心存質疑,似乎又會讓人感到不敬。

肩關節運動傷害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我們經常被一些名人代言的商業廣告弄得目眩神迷,即使裡面傳達的運動訊息有誤。成功的教練創造了致勝的團隊,但其個人經驗也有可能在口耳相傳中,夾帶著錯誤的神話。通常,訓練的方法被大眾採納,成為主流之後,人們便會認為適用所有人,而不會再用嚴謹的科學角度來審視其正確性。

這一篇要來討論爭議性大的運動,這些運動做一次、兩次,並不會馬上造成嚴重的傷害。傷害是隨著時間的累積而逐漸顯現出來的。人體能夠自動修復,但如果不斷的誤用或是過度操練,運動不當的負面影響就會在幾年後慢慢暴露出來。

專家指出,至少有九成的運動項目都存著有害的練習方法,而這些錯誤的練習方法其實都有其正面價值。我們可以衡量其利與弊的比例,來決定這些練習方法是否適合自己。若是害處比益處多,那能不能改用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來達到預期結果呢?讓我們來看看傳統的仰臥起坐、捲腹、深蹲與弓箭步便能理解。

重量訓練受傷
專家指出,至少有九成的運動項目都存著有害的練習方法。

在進行健身計劃時,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為什麼做這項訓練?

• 這項訓練的效益為何?

• 這項訓練的風險為何?

• 做這項訓練的感覺為何?

• 做完這項訓練後有什麼感覺?

• 做其他訓練可以得到同樣的效益嗎?

假如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請尋求其他訓練。若是教練沒有注意到上述事項,那麼最好找其他教練。同樣地,如果你遇到觀念落後的教練(堅持舊觀念),更甚者還說出「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那趕緊跑!這樣的觀念極為瘋狂。你要了解自己身體的感受,留意它帶給你的訊息。

重量訓練
在進行健身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有想過自己訓練的目標為何?

不要對訓練產生自滿的心態,尤其是在身體有傷的情況之下。在你訓練時,維持正確的人體力學並且留意身體的變化,這點至關重要。訓練時不要聽音樂,你需要專注在當下的訓練,以及這樣的訓練是如何影響你的身體,邊聽音樂就容易忽視身體的姿勢。等到正確的姿勢已經形塑在肌肉記憶中,便可以邊聽音樂邊運動了。然而還是要留意是否一直維持正確的運動姿勢,唯有完美的訓練才能創造完美的成果!

要把正確姿勢時時謹記在腦海。不要只是埋頭苦練,聰明的訓練才是預防運動傷害的關鍵,也才能在常規訓練中得到最大的收獲。   

在選擇訓練項目、活動或是器材時,也要同樣小心。可以透過下列問題來自我檢視:

• 安全嗎?

• 這項運動有訓練到目標肌肉嗎?

• 效益有超過風險嗎?

• 這項運動的人體力學正確嗎?

• 這項運動和其他訓練有相關連嗎?

• 給你的感覺如何?

• 會傷害到關節嗎?

• 會耗費過多時間嗎?

• 能達到你想要實現的目標嗎?

雙槓撐體
在選擇訓練動作與器材之前,建議先想過為何要這樣做!

肩關節注意事項

骨科醫生觀察到運動者有越來越關心肩部撞擊的趨勢。對於運動者來說,所有需要肩部參與的運動都需要在有意識的控制之中。如果手臂舉起超過肩關節的高度,手應要後旋(掌心向上),這樣能留給關節內部更多的空間。手臂若是完全伸直,再加上手的重量,可能會加重肩部問題,並且讓手肘出現症狀。人們在訓練手臂時,經常會無意識的聳肩,將肩膀上提拉近耳朵。因此要提醒自己,在訓練手臂時需放鬆肩膀,並且將肩胛骨收回中間。

13個弊大於利的訓練動作

任何不正確的訓練都可能會產生問題,然而一些常規訓練也有可能帶來強大的風險,下面列舉十三項訓練,若是有以下狀況出現,便是「弊大於利」:

1.滑輪下拉:把桿拉到頸後,或是動作太快,並且拉到低於下巴的位置。

2.槓鈴肩推:在頭、頸後做。

3.啞鈴飛鳥和反向飛鳥:完成時手臂極度分開,來到黃色或紅色區域。

4.臥推:將槓鈴或是啞鈴推得太寬,或是手肘過度下拉,離凳子下方或後方太遠。最好是將是掌心儘量相對,採對握(neutral grip)的方式,可以減少施加在肩膀的壓力。

5.側平舉和前舉:速度太快或是舉起時高於肩線。

6.槓鈴直立上提:拉桿過高。

7.聳肩:槓鈴握的位置寬度不當(太寬或太窄),或是在肩膀往前時下降速度過快。在使用舒適的重量下做聳肩是可行的。

8.二頭肌彎舉:使用直槓做二頭肌彎舉的訓練。使用啞鈴可以掌心對握是比較好的替代方式。

9.三頭肌彎舉:使用機器訓練三頭肌,或是選擇不適合的姿勢,像是法式彎舉。

10.引體向上:寬握引體向上和頭後引體向上。

11.水中訓練:在水中使用不當的訓練器材或動作來進行重訓。雖然水中運動大多數很好,對身體的衝擊也較小,但因為人體力學較差時,若是再加上教練專業度不夠,學員受傷的機率相對會拉高許多。在水中有三個情況會增加阻力:器材的尺寸、形狀與運動的速度。

12.伏地挺身:雙手距離太寬或是完成的方式會拉傷肩膀。「正中位置」最適合做伏地挺身。

13.雙槓撐體:身體下降得太低或是速度過快。 在進行以上這十三種訓練時,要留意自己進行的方式,以避免肩頸、上背出現問題。

伏地挺身受傷
伏地挺身有很多變化招式,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元兇。

留意易受傷的部位

訓練時除了肩膀是高風險區,膝蓋、頸部、腰臀和足踝都是需要多加留心保護的部位。

資訊

• 文章摘自和平國際, 卡爾.克諾夫著《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一書。

◎ 伸展、訓練、按摩,100個緩解肩部不適的居家運動方案

本書除了教大家預防肩痛的方法,並針對肩痛發生時,該如何自我修復,立即緩解不適。

本書特色

1、 真人示範:超過300張圖片,圖解訓練法。

2、 居家訓練:只要利用家中桌椅、牆壁即能進行。

3、 全面實用:久坐上班族、常做家事的主婦、大量使用手部動作的運動愛好者,提供修復解方。

4、 詳實解說:解說肩部構造,並提供解決方式,理論與實用兼具。

• 更多《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資訊 請點此

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
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強度間歇訓練 有助逆轉細胞老化

2017-03-30
健身話題新知間歇訓練

過去為人所周知的是,定時定量的運動能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認知能力、改善睡眠、延長壽命等等,不過,人們還不清楚運動為何能夠延緩細胞的衰老,也尚不清楚到底哪一種運動對於延緩老化最有效。近期,有份研究表明,運動能幫助抗老的祕密,也許就在細胞裡。

美國梅約診所 (Mayo Clinic) 的資深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肥胖研究專家的奈爾 (Sreekumaran Nair) 博士日前在《Cell Metabolism》發表了一篇其主導的新研究報告,其中,委由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尤金分校的Matthew Robinson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運動能幫助預防老化的秘密可能與粒線體 (mitochondria) 有關。研究中,該團隊招募了72位受試者,其中男女各半。研究人員先將他們分為18~30歲的「年輕組」及65~80歲的「年長組」,隨後再將受試者分別去從事高強度飛輪間歇訓練 (high-intensity interval biking) 、重量肌力訓練 (strength training using weights),以及高強度飛輪間歇結合重量肌力訓練等3種不同的運動項目。

高強度飛輪間歇訓練有助逆轉細胞老化

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於年長者更有延緩老化的功效

接著,研究人員對於受試者做大腿切片檢查、瘦肌肉質量與胰島素敏感性分析等等,並與另一組久坐的自願者控制組來進行比較。研究小組發現,透過蛋白質體學 (proteomic) 及RNA定序 (RNA-sequencing) 的分析,顯示運動能刺激細胞製造更多與粒線體蛋白及肌肉生長蛋白相關基因的RNA副本。在從事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受試者中,年輕組有49%的增長,而令人訝異的是,年長組出現了69%的高成長率。因此,作者推論,高強度飛輪間歇訓練逆轉了與年齡相關的粒線體功能衰退現象。

粒線體能為細胞提供化學能量,因此也被暱稱為「細胞的發電站」。除了為細胞供能外,粒線體還參與諸如細胞分化、細胞資訊傳遞和細胞凋亡等過程,並擁有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周期的能力。當我們年紀漸長,粒線體產生能量的能力便會慢慢變弱。

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場所,能讀取信使RNA核苷酸序列所包含的遺傳資訊,並使之轉化為蛋白質中胺基酸的序列資訊以合成蛋白質。研究亦發現,運動也會刺激核糖體,增進其製造粒線體蛋白的能力,這部分也解釋了受測者粒線體功能的提升與肌肥大的現象。

藉由蛋白質的增生來逆轉老化

運動能夠促進蛋白質生產是非常重要的。肌肉細胞如同大腦和心臟細胞一般,不會經常分裂。這意味著,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功能也會逐年下降。奈爾博士解釋說:「與肝臟不同,肌肉不容易重生,因此其細胞中可能會累積很多損壞的狀況。」如果運動可以逆轉或最小化肌肉細胞中核醣體和粒線體的惡化,那麼它對於身體其他組織很可能也有同樣的功效。

除了線粒體功能的提升外,高強度間歇訓練還提高了參與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因而降低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不過,這種運動類型在改善肌肉力量方面效果較差。

雖然這個研究並未聚焦於提出有關運動時間或類型的建議,不過奈爾博士說,「如果人們必須選擇一項運動,我會推薦高強度間歇訓練,但我認為如果每週能做3-4天的間歇訓練,其餘幾天則從事肌力訓練會更好。」

該研究清楚地表明,運動能夠增加特定細胞的產量。這種關係可能在延緩細胞衰老中產生關鍵作用。

奈爾博士和他的團隊計劃將其研究範圍推深到其他組織類型的細胞。將來,這些發現可能被用於具體措施來減少衰老的影響。或許這些積極的變化可能會被人為地觸發,但奈爾博士說:「有大量的基礎科學數據來支持這樣的觀念:運動對於防止或延緩衰老至關重要,這是不可取代的。」

資訊來源:Medical News Today、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