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TRAINING CLUB 應用程序登陸 APPLE WATCH
1
NIKE TRAINING CLUB 應用程序登陸 APPLE WATCH
2
運動習慣與COVID-19之間
美國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訓練與降低COVID-19重症機率有關
3
滑輪溜冰/楊合貞捍衛主場 奪世大運女子首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TRAINING CLUB 應用程序登陸 APPLE WATCH

2018-08-23
配備館 綜合 NIKE 運動配備 趨勢

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序的卓越功能已經家喻戶曉。這款先進的智能訓練工具,擁有180多項訓練課程——從強度到耐力再到靈活性訓練以及瑜伽課程,同時還有來自全球一流的耐克精英教練和頂級運動員的專業訓練指導。雖然擁有如此多的優點,運動員們認為有一點還需要改進:有時訓練過程中不得不停下來操作手機。

NIKE TRAINING CLUB 應用程序登陸 APPLE WATCH

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讓Nike Training Club 應用程序登陸Apple Watch。耐克品類數字化產品創新副總裁Mike McCabe說道:“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紛紛反饋,希望耐克將這款優質訓練應用程序安裝到Apple Watch上,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並且將其打造成一款具有敏銳洞察力的、潛力無限的訓練工具。”

會有哪些期待?在手機上啟動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序後,可以在Apple Watch上直接讀取訓練時間或動作重複次數,同時,訓練全程都設有觸覺指導,在進入下一個動作時給予提醒,讓您的訓練不間斷。

用戶將獲得更好的運動體驗:

1.更專注於你的訓練計劃,減少手機的影響。
2.通過手腕監測心率、卡路里和訓練計劃進度。
3.通過每週通知鼓勵用戶填滿鍛煉圓環,完成自己的訓練目標。

從7月25日起,用戶可在Apple Watch下載並安裝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序,盡享全部180多項訓練課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訓練與降低COVID-19重症機率有關

2021-06-29
居家肌力訓練話題COVID-19觀念新知徒手訓練綜合

自從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之後被稱做為COVID-19(新冠肺炎)在2020年開始引發全世界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找尋維持與提升免疫力的方式,以防止疾病的肆虐。關於提升免疫系統的方式,根據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說法,運動訓練能使得我們的身體保持敏捷、肌肉柔軟及器官健康等功效,最終能減緩與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甚至於可以幫助人們活的更加健康與長壽。

運動習慣與新冠肺炎
美國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訓練與降低COVID-19重症機率有關 © hiconsumption

然而,進行充分的運動與訓練是否也能降低COVID-19嚴重感染的機會?發表於哈佛健康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表示,養成日常運動及訓練可能有助於保護感染COVID-19的人免於重病的風險。這項研究包含來自48,000名成年人的數據,並由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完成;該論文還提到了運動生命體徵的關聯,這項是針對美國超過48,000名COVID-19陽性確診者所進行的研究(研究是在醫院許可之下進行)。

運動訓練和COVID-19的關聯

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大型醫療保健系統-凱撒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在2020年1-10月期間北診斷出患有COVID-19的48,000名18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研究,並詢問兩個常見的問題:

1.一般你每週有幾天會進行中度到劇烈的運動訓練?(0-7級)

2.一般你每週會進行幾分鐘的運動訓練?(10、20、30、40、50、60、90、120、150或更多)

每週的運動訓練
每週建議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訓練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這些參與研究的成年人,依據每週的運動量與強度將他們分為三組,這三組分別是:第一組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第二組每週運動0-10分鐘及第三組每週運動11-149分鐘。其它須考慮的參數包含年齡、性別、種族、糖尿病、生活方式、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等問題。參與這項研究的羅伯特博士說,即使我們在分析中控制了肥胖和吸菸的變數,但我們依然看見不運動的人與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的人相比,運動量低的這組因COVID-19症狀入住加護病房(ICU)和死亡的風險來的更高。

COVID-19症狀入住ICU
運動量低的人因COVID-19入住ICU和死亡的風險來的更高。

凱撒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的家庭和運動醫學醫師薩利斯說,成年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及訓練,或者是每週進行75-15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另外,她也特別補充說道,就算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運動或訓練,但即使每天進行30分鐘的步行或快走,也可有效的幫助身體抵抗病毒,當然也包含COVID-19。

萊斯特大學首席研究員湯姆耶茨在一份研究中也表示,我們都知道肥胖以及虛弱是影響COVID-19結果的關鍵因素,因此,無論你的體重如何只要不運動就會提升感染疾病的風險性。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這些研究也說明,人們不應該等待COVID-19或其它的疾病,來見證定期運動與訓練是如何幫助你身體更加的健康;然而,接種疫苗、維持身體運動訓練習慣及健康飲食方式,都能提供身體的免疫功能獲得提升,但你真的不應該忽視日常的清潔與防疫習慣。另外,有研究也表明,中年以上的人養成每週固定運動150分鐘以上,將會對於老年時的腦部功能有所影響,經常運動及訓練可降低罹患癡呆症的風險約30%,所以,千萬不要偷懶不運動。

資料參考/sciencedaily、cnbc、bmj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滑輪溜冰/楊合貞捍衛主場 奪世大運女子首金

2017-08-21
賽事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

中華隊滑輪溜冰國手楊合貞(YANG Ho-Chen)生涯首度參加臺北世大運,在家人的支持下,於女子1萬公尺計點淘汰賽以23分勇奪金牌,拿下世大運29屆以來的第一面女子滑輪溜冰金牌。

楊合貞表示,能夠回家比賽很開心,前幾天心情也有些起伏,感覺越來越興奮,很久沒有這種感覺;近年來由於成績上來難免有些壓力,但這次反而是興奮大於緊張。

楊合貞說:「有家人到場支持,在身邊默默支持我,加上教練的陪伴,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定心丸。」

滑輪溜冰/楊合貞捍衛主場 奪世大運女子首金

楊合貞國際賽經驗豐富,時常飛去國外征戰,但出國比賽總比不上在家出賽。她表示,今年去波蘭世運會賽前的狀況調整不錯,但到波蘭有點小感冒、水土不服,加上住的地方外面就是地鐵很吵,總是睡不好,飲食也不習慣,最終只拿到銅牌感覺很失落。

世大運開賽前,楊合貞不斷告訴自己,「最差的都經歷過了,就沒什麼好怕,最後能在台灣發揮自己的實力,感覺很開心。」

能將金牌留在台灣,楊合貞坦言,有種一吐怨氣的感覺,因為她已經有兩年多沒在國際賽摘金,這次奪金感到非常高興。

賽後楊合貞將奪金功勞歸於教練吳炯助,她說:「非常感謝教練的支持與栽培,如果沒有教練,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教練一路陪伴。」

此外,男子300公尺計時賽決賽由韓國KIM Jinyoung以23秒949摘金;壓軸登場的女子300公尺計時賽決賽,由韓國AN Yiseul以25秒805奪金。KIM Jinyoung表示,能拿下金牌,感覺很開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