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 PHANTACi 創立 16 週年,攜手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Reebok 推出經典籃球鞋 Question Low,以范特西全新「PH」Logo 圖騰與 Reebok 經典 Q 標為設計重點,增加了豐富的聯名細節,鞋面通過多層次材質拼貼,帶來層次感的獨特鞋身造型,展現品牌在運動、時尚、球鞋等領域永不停歇地追求進步的精神。
歡慶 PHANTACi 誕生 16 週年,以傳奇球星 Allen Iverson 踏上 NBA 賽場穿的的第一雙球鞋 Question 作為紀念藍圖,乘載著一段范特西關於青春的美好回憶。
這雙 Question 設計融入了許多范特西的經典 OG 元素,鞋身選用標準黑桃配色,以黑色漆皮材質的鞋頭裝飾,將特別的「PH」Logo 置於鞋舌、鞋跟、鞋身側面處,鞋墊印有的幸運 “18”,是創意總監 Jay Chou 的生日數字,展現鞋款迷人之處。
鞋舌處印上了品牌精神「obscure luxury」刺繡作為點綴,讓鞋身整體質感十足,低調奢華是品牌對生活態度的表達,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往自己的方向努力,到最後一刻都能不負初衷,全力以赴地前進,完美呼應范特西成立 16 週年的主題。
鞋帶扣處標注著 REEBOK 的 Logo, 鞋身後側出現了 Question 專屬標誌,前後掌蜂巢緩震科技,再現經典造型,范特西希望透過街頭風格與運動結合的概念將 Question 鞋型打造成眾多藝術家以及運動員的載體與平台,一同與 REEBOK 在鞋圈,掀起一場范特西風暴!
引領籃球街頭潮流文化的巨星── Allen Iverson,「只有我才能使自己停下」,生命不熄、戰鬥不止的精神,與杰倫在音樂創作上,突破自我的精神同工異曲。在許多球迷心中,艾佛森是獨一無二的存在.3 號球衣在籃球圈永遠是雋永不敗的經典。
艾佛森彰顯自己個性的嘻哈穿搭更是人們竟相模仿的對象,他的簽名球鞋 Question 在嘻哈文化與時尚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此次 PHANTACi X REEBOK Question Low 寶藏聯名,不僅僅是范特西熱愛籃球文化,更是對籃球戰神艾佛森的致敬。復古百搭的鞋款, 適合多場景穿著,結合范特西耀眼的品牌特色,十分具有收藏價值, 快來體驗街頭風格在腳下流動的快感吧!
PHANTACi X REEBOK Question Low 16 週年紀年聯名鞋於 2022 年 12 月 10 日登場,在 PHANTACi 台灣實體店面販售,同時也在品牌官網上限量販售 100 雙!
PHANTACi 成立於 2006 年,由流行天王周杰倫與其團隊所共同打造。將源自於奇幻壯麗的設計與想法融入日常生活當中,以台北為中心向國際接軌,提供喜愛流行文化的朋友更前衛的選擇和生活啟發,並鼓勵他們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奇幻旅程,這正是 PHANTACi 一直想傳遞給消費者“NEVER GIVE UP” 的品牌精神。不管遇到任何困境,都要堅持永不放棄的信念! PHANTACi 除了致力於品牌商品的開發外,也積極的與不同領域的優秀品牌合作,為的就是將更多有趣的想法實際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各直營店鋪除了販售自營商品之外更精選多支頂尖品牌進駐。除此之外,PHANTACi 旗艦店更多次聯同合作夥伴進行期間限定推廣活動,透過 PHANTACi 打造的專屬活動,每每都能造成熱潮與廣大迴響。
資料來源/PHANTACi
責任編輯/Dama
我們都知道運動不只讓身體好,也能讓心情好、減少憂鬱與焦慮情緒,是最健康無副作用的心情特效藥。但是,多少運動量才能達到降低憂鬱情緒的益處呢 ? 根據一項今年 4 月發表的新研究指出,避免憂鬱相關症狀並不需要大量運動,即使是微小的身體活動例如快走,都能大大降低患憂鬱症的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週需要進行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是很好的抗憂鬱劑,對於減輕憂鬱和心理治療一樣有效,持續 30 分鐘的適度運動,可以有效幫助我們解除壓力。然而,繁忙的人們總是說自己沒空、沒體力去跑步或上健身房運動,再加上憂鬱症,鍛鍊的動力必定進一步下降。
2022 年 4 月發表於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的一項系統性回顧與整合分析,針對 15 項涉及超過 19 萬參與者的研究,以確認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減少憂鬱症。結果發現,與不運動的成人相比,每週進行 1.25 小時快走活動的成人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了 18%;而每週進行 2.5 小時快走活動的成人,患憂鬱症風險降低了 25%。該研究作者指出,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從完全沒有活動轉變為增加一天的運動量,帶來的益處最為明顯;隨著運動量往上加,帶來益處的顯著性慢慢減少;並且在超過一個建議等級之後,多運動並沒有帶來任何額外的好處。
因此,該研究結果對需要提出生活方式建議的健康從業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新意義,特別是對於那些認為目前建議的運動目標不切實際的沙發馬鈴薯。
以往有相當多的研究證實了運動與心理狀態、運動與情緒的關聯。例如,2018 年一項研究發現,有運動的人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天數減少了 43%,即使每週只走路3次,也比完全不動的人心理健康。另一項 2018 年發表的研究發現,每週做 3-5 次 45 分鐘的運動,對改善心理健康最有益,即使是做家務事,也能減少約 10% 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天數。
針對兒童,2020 年發表的研究發現,即使是輕度運動也有助於保護兒童免於患憂鬱症。同年另一項研究顯示,12 歲時每天做 60 分鐘簡單運動,與 18 歲時憂鬱症風險平均減少 10% 有關。運動的類型包括跑步、騎自行車和步行,以及做家務、繪畫或演奏樂器等活動。
資料來源/CNN health, JANMA Network,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