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107年全民運動會全國選手將角逐26項賽事的金盃
1
107年全民運動會全國選手將角逐26項賽事的金盃
2
滑輪溜冰梁宣旼奪金 父母支持功不可沒
3
DIY紙龍舟創意盡出 「紙箱戰紀」三百校園旱將熱血開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7年全民運動會全國選手將角逐26項賽事的金盃

2018-09-11
話題 綜合 新聞 賽事 體適能

107年全民運動會將於9月29日到10月4日在苗栗縣盛大舉行,全國各直轄市、縣(市)近一萬名的隊職員、裁判、教練、選手及工作人員齊聚此賽事,角逐26項賽事的金盃。

體育署高俊雄署長肯定苗栗縣政府籌辦全民運動會之用心,鼓勵全民參與關注賽事,一起為選手加油。

2大類共26項競賽

教育部體育署表示,107年全民運動會比賽項目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世界運動會的競賽項目:有健力、拔河、輕艇水球、合球、水上救生、蹼泳、飛盤、滑輪溜冰、滾球、沙灘手球、原野射箭、柔術等12種;第二類為傳統體育(民俗體育、太極拳、元極舞、龍獅運動、摔角)、創意球類運動(躲避球、慢速壘球、木球、槌球、巧固球)、劍道、國術、沙灘角力、舞蹈運動等5種,總共計26項的競賽,並預定9月29日於苗栗縣巨蛋體育館舉行開幕典禮,閉幕典禮預定10月4日於苗栗縣文化觀光局中正堂舉行。

全民運動躍動苗栗

全民運動會每2年舉辦一次,堪稱國內最高層級、最大型的綜合性運動賽事之一,並且和世界運動會賽事接軌。全民運籌備處從去(106)年10月就開始揭牌運作,苗栗縣政府全體總動員籌辦各項準備工作,為的就是讓來自22縣市、各年齡層將近一萬多位的選手能賓至如歸,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挑戰。本次賽會標誌的設計背景,是由彩帶圖示畫出象徵苗栗的M字;充滿躍動感的軌跡,帶出全民體育、躍動苗栗的意象,也含有山城迎客的意義;標誌上的朵朵桐花,則是苗栗縣對所有來賓最誠摯的祝福。

9/10的記者會,由大會吉祥物貓裏喵以熱力十足的動感舞蹈揭開序幕,並由代言人偶像男團A-TEAM逐一介紹26項競賽項目,在高俊雄署長、徐耀昌縣長、吉祥物貓裏喵、活動代言人A-TEAM和與會貴賓一起按下為選手加油打氣的啟動儀式後,隨著印有「全民體育 躍動苗栗」活動標語的大氣球快速升起,活動掀起高潮。

體育署高俊雄署長(右6)、徐耀昌縣長(左5)與吉祥物貓裏喵、活動代言人A-TEAM等貴賓,預祝大會成功圓滿。

資料提供/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滑輪溜冰梁宣旼奪金 父母支持功不可沒

2017-08-26
賽事話題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

「當一位選手品德最重要。」爸爸梁諺儒的一句話,就此改變梁宣旼的一生,也讓她中斷一年的滑輪溜冰路繼續下去;如今她能在臺北世大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賽奪金,父母的支持功不可沒。

25日梁宣旼在臺北世大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金牌戰,儘管一度處於1勝落後,但仍調整心態連拿2勝,最終以2勝1負逆轉擊敗隊友王佳葳,獲得她生涯世大運首金。

中華隊女子滑輪溜冰選手梁宣旼(藍衣)在奪金後與家人及教練(右二)合影。

梁宣旼想將這面金牌獻給父母。她曾有一年沒有溜冰,因為她拿下生涯第一面全國賽金牌後,不懂事的叫媽媽幫她拿行李;爸爸看到這一幕很生氣,告訴她說,「拿金牌沒有很了不起,身為選手品德最重要。」

事情發生在梁宣旼國小四年級時,她去宜蘭參加總統盃拿下全國冠軍,奪冠後卻請媽媽幫她拿行李;爸爸氣到從宜蘭,一路罵回到新竹的家中,之後禁止她溜冰一年,直到國小六年級,她才重返賽場。

曾是舉重國手的梁諺儒表示,他本身也是選手出身,知道選手最重要的是品德和態度,因此他非常要求孩子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再好的成績都沒用。

中華隊梁宣旼奪金後與加油團合影。

自從被禁止溜冰後,梁宣旼學到「做人要謙虛。」她感謝父母及曾經幫助過她的人。她說:「一路走來有很多教練幫助過我,真的謝謝他們,也很謝謝爸媽,及許多來看我比賽的人。」

梁宣旼來自新竹,當地基層訓練場地不多,從小她在學校的走廊練溜冰;如今能拿金牌,她特別感謝滑輪溜冰協會及國訓中心等相關單位,讓她有好的訓練環境可以練習。梁諺儒除了感謝許多單位協助,他也期許台灣的滑輪溜冰場地能更好,因為「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選手,卻沒有好的場地可以練習。」

梁宣旼在臺北市大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拿下金牌,開心振臂歡呼。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DIY紙龍舟創意盡出 「紙箱戰紀」三百校園旱將熱血開跑

2017-05-22
賽事綜合趣味新聞話題

繼去年首辦亞洲大型創意紙箱賽事「紙箱戰紀:啟程」,今年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造紙公會)結合端午傳統節慶,以『陸上龍舟』主題重磅回歸! 「紙箱戰紀-陸上龍舟」於今(21)日下午1時30分假台北實踐大學體育館熱血啟航,現場擠滿近五百位師生參與。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立法委員吳玉琴等貴賓蒞臨賽事開幕式,為來自全國二十多所大專院校、三百位校園旱將加油,參賽同學除了比龍舟製作創意、合作拼腳力速度、更要完成紙回收正確分類關卡,爭奪15萬元高額總獎金。

「紙箱戰紀」為台灣首創、亞洲唯一的大型紙箱賽事,造紙公會鼓勵喜歡新事物、愛動手做的創客 (Maker) 大學生們,用最環保的紙素材自製創意龍舟,親身體驗紙箱回收再創造的無限可能。「陸上龍舟」競賽規則為每隊8人,每4人一組分為2組,通過闖關和接力抵達終點奪旗完成競賽,最終選出「最佳團體獎」、「最佳造型獎」、「最佳設計獎」、以及「讚聲王」等優勝隊伍。

明志科技大學-強尼走路人充分發揮紙箱創意再造的精神,以結構滿分的紙船造型來闖關。

走入校園向下紮根 造紙業翻轉環保教育

造紙公會理事長何奕達致詞表示,去年紙箱戰士的場景,到現在對我們造紙工作者來說仍然印象非常深刻,造紙業每天生產上萬噸的紙料,經過學生的創意和巧手被呈現出來,遠遠超乎產業的想像與期待,尤其是走入校園向下紮根,具有帶動產業年輕化的領頭效果。造紙公會也透過走進校園深度溝通、社群分享、臉書粉絲專頁投票活動等,向年輕學子深度溝通紙的無限創意與資源再利用重要性。

中華大學-大甲晉箱團以獨特的龍貓公車一舉獲得最佳造型獎與讚聲獎。

紙箱變身特色龍舟 學生回收再造展創意

「紙箱戰紀」融合環保教育與創新再造等元素,今年受到更多學校老師的關注和投入,甚至把龍舟製作列入學期課程內,要求學生將課堂所學專業實做練習。本次參與的隊伍來自全國二十餘所大專院校,萬能科技大學、崑山科大、朝陽科技大學、銘傳大學等學校都不只一隊報名參賽,台灣大學排球運動社團及台北市立大學飛盤校隊也來勢洶洶,仗著默契和腳力跑出佳績,現場氣氛熱血激烈。每艘龍舟的設計創意都超乎想像,現場近四十艘龍舟一字排開十分壯觀吸睛,包括龍貓公車、坦克戰艦、電玩猛獸牛、台灣妖怪列車、台南虱目魚艦、侏羅紀恐龍、人型蜈蚣等紙龍舟創意盡出。

紙箱戰紀活動20校共40隊伍參與,學生創意不設限。

紙回收分類融於競賽關卡 學生趣味中落實正確分類

除了比造型設計創意,賽程中也加入紙類復古童玩和紙類回收大考驗二道關卡,考驗參賽隊伍的運氣和環保知識。造紙公會表示近年來回收紙品質每下愈況,以纖維、塑膠為大宗的排渣率達12%,比進口回收紙高出3倍,紙類回收正確分類需要再推廣,重新教育可回收紙類、不可回收紙類與紙容器,特別是感熱紙、標籤貼紙、複寫紙等等都是損害紙機的禁含物。協辦單位紙包裝食品推廣協會也強調纸容器包括廢鋁箔包、飲料紙盒包、廢紙餐具皆可回收,但不是投入報紙、舊雜誌中,而是應該跟著瓶罐類回收。

「紙箱戰紀-陸上龍舟」活動由環保署、能源局擔任指導單位、吳玉琴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合辦,協辦單位包括中華民國紙包裝食品推廣協會、永豐餘、正隆(股)公司、榮成紙業(股)公司、廣源造紙(股)公司、正大造紙廠(股)公司、金百利克拉克台灣分公司、花王(台灣)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等。賽事間還穿插摸彩活動,獎品包括福容飯店住宿券、麗寶樂園門票、E Ink電子纸Withings Go腕式運動手環、G-SHOCK等,現場學生並可免費享用可口可樂等冰涼飲品,「最佳團體獎」除可獲得高額獎金8萬元,每位選手還可獲得G-SHOCK 秋冬最新錶款,今年的端午節,提前從「紙箱戰紀-陸上龍舟」起跑歡慶!

造紙公會理事長 何奕達蒞臨林活動現場。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