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疫情的嚴峻,一年一度全台最大路跑盛事-台北馬拉松將於12月19日強勢回歸!在全面備戰的關鍵時刻,adidas隆重推出adizero競速跑鞋台北馬指定配色「Sonic Ink」,以電光藍為主調,炫光綠點綴其中,展現跑步的疾速能量。adidas最強競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 2,以LightstrikePRO雙層中底結構,搭配EnergyRods推進系統,帶領無數菁英跑者突破生涯最佳紀錄;最速輕量厚底訓練跑鞋adizero Boston 10更是跑者訓練時的最佳利器,延續adios Pro 2競速血統,雙中底全面升級,助跑者找回競賽狀態,於年末封關之戰突破速度極限!
adidas adizero Pro系列跑鞋自推出,便在賽場上締造男子與女子多項馬拉松世界紀錄。全新adizero adios Pro 2推出不到半年,就助菁英跑者拿下眾多國際馬拉松賽事冠軍,肯亞男子及女子好手也在11月紐約馬拉松上腳adidas adizero Pro 2「Sonic Ink」全新配色再奪冠軍。為破紀錄而生的adizero adios Pro 2,重新進化的LightstrikePRO雙層中底結構,重量較前一代減輕30克,並嵌入模擬人體腳掌骨骼的碳纖維EnergyRods,有效降低能量損失,提供爆發式推進力。鞋面採用輕薄的Celermesh 2.0環保材質,兼具高透氣與延展性;採用複合式大底設計,在前緣處加入ContinentalTM馬牌大底,搭配輕量橡膠材質,打造競速跑鞋所需的絕佳抓地力,引領跑者在年底臺北馬拉松發揮超常水準,飆出新境界!
距離臺北馬拉松正式倒數五週,積極備戰中的跑者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回到疫情前的體能配速,adidas最速輕量厚底訓練跑鞋adizero Boston 10便是跑者們的最強裝備。adizero Boston 10全新厚底升級,雙中底上層採用adios Pro 2同等級LightstrikePRO,搭配下層LIGHTSTRIKE中底,並加入EnergyRods推進系統及後跟碳纖維片,兼具緩震與推進力;鞋面採用輕量工藝式網布,帶給跑者舒適透氣且穩定包覆的腳感;耐磨的ContinentalTM馬牌輪胎大底,即使在雨天訓練,也能展現優異抓地力,助跑者在回歸賽道前,恢復備戰狀態。
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馬拉松賽事被迫停辦,跑者頓時失去訓練目標,然而即便沒有了跑道,他們也從未停下腳步,因為#堅持 不只為快,訓練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忠於內心對跑步的熱愛。adidas身為長期台北馬拉松贊助夥伴,自11月23日起,於adidas X 台北馬拉松活動頁面舉辦消費者抽獎活動,邀請全台跑者上傳個人跑步照片,寫下#堅持 不只為快宣言,並分享至社群,不論參賽與否,皆能獲得adizero系列鞋款抽獎機會,邀請好友加入更可解鎖多項好禮,11月23日起就與adidas一同慶祝台灣規模最大路跑賽事-台北馬拉松強勢回歸!
詳細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官方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在一次次的馬拉松過程中,是否曾遇過撞牆期呢?當下的你,或許會感覺到害怕、失去安全感,更不明白為何會發生以及該如何解決?
美國跑步教練Jenny Hadfield (珍妮·哈德菲爾德)表示,有撞牆的感覺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肌糖原(肌肉中糖的儲存形式)在劇烈運動消耗大量血糖時,肌糖原分解供能,而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須先分解產生乳酸,經血液循環到肝臟,再在肝臟內轉變為肝糖原或合成為葡萄糖。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你會有遇到撞牆的感覺了,以下4點避免這樣情況的方法供你參考。
一個強健的基礎跑步里程和健身課程能夠幫助你在比賽的時間上更長更強。從健身方面開始,在比賽前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建立訓練,確保在足夠時間的情況下建立基礎以對你下一個比賽目標產生幫助。
對於新手來說,這可以幫助你輕鬆地跑完大部分的里程數,以5K或是10K的里程來說,只需花8到12周練習、半場馬拉松則是12到14週的時間,以及全程馬拉松的16到20週。 經驗豐富的選手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內跑步,並在每週更長的跑步練習中建立各種不同形式的鍛煉(像速度跑、山徑跑,模擬跑等)。
為了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遇到撞牆期,你需要在輕鬆的配速中儘早調整自己的步伐,努力鞭策自己前進到中等距離與中等的配速領域中,最後到達終點。這樣做,不但可以保存糖原儲備,還能維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在最後幾公里內的速度推進,甚至超過你所想像。
如果在比賽上半場遇到逆風,或許你會跑得更慢,但並不會耗盡你的糖原儲備。但若你能夠在逆風之中依然跑在你設定的目標配速上,才有可能會迅速的消耗你所儲存的能量。
如果你想參加馬拉松比賽,你需要在訓練中模擬比賽狀況,並建立適合跑步的體能,把比賽的精力融入到周末的訓練和長跑中。
競速節奏訓練
•輕鬆地跑10分鐘。
•在模擬比賽中跑20到30分鐘。 (專注其中,運用僅能回答單字的速度跑,並且重複鍛鍊,直到比你原來設定的目標快為止。)
•輕鬆地跑10分鐘。
模擬比賽訓練
在上半場,以輕鬆的方式跑8到10英里,下半場則是以集中或加強速度的方式進行。這是一種循序漸進,在過程中給予自我的心理建設,不至於後期的一些外在因素,而增加撞牆的風險。
此外,在與你比賽場上相似的地形訓練也是明智之舉。如果你準備跑台北馬拉松,可以在很多平路面上做長跑練習,反之,如果你報名萬金石馬拉松,則需選在山上訓練,讓身體將適應當天可能帶來的衝擊力,並且減少在比賽日肌肉抽筋的風險。
在比賽前幾天縮短練習的里程數,讓肌肉儲存比賽當天的糖原。在比賽前補充營養能夠幫助你在比賽期間提升獲獎的可能性。所以,在平時的訓練期間,計畫一套熟悉以及適合你體質的菜單,並在賽前習慣這些晚餐和早餐的進食時間以助於你在場上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對於跑步補給,運動營養學家的一個共同指導方針是每小時補充30到60克碳水化合物。你可以在這個範圍之內進行自我實驗,並根據需要,增加攝入的能量。在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中,記錄運動感受是很有幫助的,以衡量你是否投入太多或太少,如果你做得很好但是很累,那麼,你所涉入的補給能量是正常的,若你總是感到浮躁或者低能量,可以嘗試增加10%的營養補充。另外,如果你感覺到噁心或不舒服,則可能需要替換其他不同類型的營養補給。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