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旺季開啟,晚風正涼,最適合跑步菜鳥們開始練跑、參加賽事初體驗。許多新手跑者總對要穿什麼、戴什麼一頭霧水,雖然跑步時「戴越少越好」,但女生們因為愛美、怕冷怕熱等眉眉角角,以及生理狀態不同,跑步配備通常比男生更繁多。下文整理出跑步基本配備,更針對各種狀況推薦適合的單品,讓初跑的妳不論跑3K、5K、10K,或是以後想挑戰馬拉松,都能更快了解自己的鈔票要砸在哪些配備上。
跑步時可以不準備戴任何其他配備,但不能不穿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初跑者常常隨便穿一雙休閒鞋、球鞋、帆布鞋或平底鞋就開始練跑,雖然有一些論述認為赤腳跑都可以了,跑步穿哪種鞋見仁見智;不過,為了讓剛接觸跑步的妳避免不必要的扭傷、足弓發炎等傷害,仍建議找雙重量較輕,具有不錯的靈活性和避震反饋能力的跑鞋。等跑一段時間有些心得後,再依照妳的目標、需求和腳形購買訓練鞋、馬拉松鞋或者越野跑鞋。
如果跑步時穿一般內衣,跑到全身流汗時妳可能感覺濕癢難耐,或因為反覆摩擦胸部皮膚紅腫發痛,且部分厚片女生多了前面沉重的「負擔」。因此,運動內衣成為女生運動時第二大必備配備。
不過,不是每件運動內衣都適合妳!走進運動商品店,通常將運動內衣提供的支撐度分為高、中、低三種強度,低強度適合瑜珈、靜態伸展等晃動衝擊較低,或是小罩杯女生進行一般運動時的穿著;中強度適合慢跑、自行車、登山等大多運動,跑馬拉松通常建議穿這類運動內衣;高強度則適合短跑、有氧舞蹈、球類等需要跑跳、震動較大的運動項目,以及胸部豐滿女生進行大部分運動時的穿著。
如果妳以為100%純棉T恤穿起來很舒服,適合穿去跑步,那就錯了!棉的纖維特性只吸濕不排汗,沒跑多久妳將感到負擔越來越重、全身濕黏難耐,彷彿邊淋著大雨邊跑步。因此,一件吸濕排汗的運動上衣相當重要。
剛開始練跑,妳可以跟親朋好友借他們不需要的路跑贈衣,隨著練習量越來越多和天氣變化,春秋季最適合穿短T;夏季除了短T,還可選擇布料輕薄透氣的跑步背心上衣;冬季則可穿吸濕排汗的連帽長袖上衣,袖口開洞能讓大拇指穿過去更佳,避免跑步時長袖往上捲。
跟上衣相同道理,跑步時千萬別穿著棉褲,讓自己越跑下半身越重,拖累跑速。輕薄的慢跑短褲或慢跑裙都相當適合練跑;如果天氣稍涼,可選擇跑步專用緊身褲。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女生因為覺得緊身褲太合身而不敢單穿,其實跑步專用緊身褲的設計是可單穿,也可內搭在慢跑短褲裡增加層次感。
跑步專用緊身褲又分為無機能緊身褲和機能性緊身褲(又稱壓縮褲),無機能緊身褲純粹禦寒和搭配用,平常出外穿搭也OK;壓縮褲則有特殊分段加壓設計,能減少肌肉群的晃動程度、改善乳酸堆積,不過沒運動時穿著它可能稍嫌緊繃不適。要買哪一種緊身褲,取決在妳的跑步里程,10公里內一般緊身褲就足夠,若未來要挑戰半馬或全馬,可考慮花多點錢買條壓縮褲。
運動襪是常被人們忽略的配件,但穿錯襪子可能增加摩擦、無法排汗透氣,導致腳皮變軟甚至產生水泡。跑步用襪的厚薄見仁見智,但多數以厚襪為主,可選擇兼具透氣通風與緩衝厚墊的運動襪;另外部分跑者習慣穿五指襪,因為在長時間跑步下能避免腳趾間摩擦。
至於要穿短筒或中長筒,以功能性來講,中長筒襪較能預防鞋子摩擦後腳跟的情形,市面上還有販售跑步專用的特殊加壓長筒襪,可改善乳酸堆積情形。
天氣稍涼或風大時,即便身體不覺得冷,但大量流汗同時不斷吹風,更容易引發傷風感冒。選擇防風、防潑水兼具透氣性的外套,不僅能為妳遮風擋小雨,如果有反光塗料或反光條,還可以提高戶外跑步時的安全性。春、秋季穿輕薄的運動防風外套即可,冬季則可選擇內襯刷毛材質,才能擋住風寒。
許多人會穿一般棉質休閒外套跑步,雖然外套不像衣褲一樣貼近肌膚,流汗時不至於整件全濕,但棉質仍較容易讓人感到厚重。另外,一般外套的拉鍊頭材質較重,運動外套的拉鍊頭則會特別選擇較輕材質,且設計固定性佳,能避免拉鍊頭不斷晃動擾亂跑步節奏。
跑步頭巾是個非常妙用的配備,且無論路跑、越野跑、登山、騎自行車等戶外運動都非常實用。熱天時,綁在頭上變頭帶,做造型同時防止汗亂滴、頭髮亂飛,也能避免風直吹頭部;如果怕曬太陽,將它拉到眼睛下方,就變成面罩阻擋陽光(市面上有販售以抗UV纖維製成的頭巾);跑完步厚,還能拿下頭巾當毛巾擦汗。冷天時,頭巾不僅變成脖圍,也能往口鼻拉,同時遮住冷空氣。
夏天跑步帶著帽子不但能防曬,也能避免刺眼陽光影響視線。不過跑步帽其實一年四季都適合戴,夏天防曬、冬天防雨,又可以防止頭髮被風吹亂,暨方便又有型。跑步時要戴什麼款的帽子依照個人喜好,而市售跑步專用帽與一般鴨舌帽相比,較多使用吸濕排汗快乾布料和透氣網面,整體重量相對輕;部分人夏天跑步喜歡戴中空帽,覺得較散熱透氣,不過冬天就少了防風功能。
資料來源/《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山姆伯伯工作坊、adidas、Under Armour
責任編輯/Dama
鐵人三項運動是屬於新興綜合性運動競賽項目。比賽由公開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車、公路長跑三項目按順序組成,參賽選手需要一鼓作氣比完全程。西元2000年被雪梨奧運列入正式比賽項目,2006年成為亞運會項目。
鐵人三項起源於美國。1974年2月,一群運動協會的官員聚集在游泳俱樂部舉行的頒獎宴會上爭論:世界上究竟哪一種運動項目最具有刺激性,挑戰性;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有的說是橄欖球,有的說是渡海游泳,也有的說是足球,還有的說是長距離自行車、登山馬拉松等等,他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最後,駐守夏威夷的海軍官員約翰·科林斯 (John collins)提出:誰能在一天之內在波濤洶湧的大海游泳3.8公里、再環島騎自行車180公里,最後跑完42.195公里的檀香山馬拉松,中途不得停留,誰就是真正的鐵人。
科林斯的想法得到大家的的支持,於是第二天就有15人參加了比賽,其中還有1位女選手,結果其中有12人賽完全程,就這樣一項挑戰自然、戰勝自我的新型運動項目,在這種充滿戲劇性、冒險性的情況下誕生了。當時該比賽第一名的成績為11小時46分。
之後人們就把這些項目一次連續組合完成游泳、自行車和長跑,並在運動員體能、速度和技巧上挑戰的綜合性運動項目稱之為鐵人三項,並追認該次比賽為首屆世界鐵人三項錦標賽。
不管距離長短,鐵人三項都是連續完成游泳、自行車、跑步等三種活動的多元運動。有各種距離的三鐵比賽可供參賽者選擇和參加。一般分成四種距離:半程標準鐵人(Sprint)、全程標準鐵人(Olympic)、半程超級鐵人(half Ironman), 和全程超級鐵人(full Ironman)。
而國際鐵人三項聯盟每年都有很多比賽,其中有奧林匹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在世界各地舉辦的10-12站鐵人三項世界杯系列賽、長距離鐵人三項世界杯系列賽、標準距離和長距離鐵人兩項世界杯系列賽與世界錦標賽,此外還有冬季鐵人三項賽、室內鐵人三項賽、殘障人鐵人三項、青少年鐵人三項賽等。比賽一般分菁英運動員組、青年運動員組和業餘分齡組。
鐵人三項比賽是技巧和耐力的嚴峻考驗,這種艱苦的比賽包括游泳、自行車、路跑3個部分,其中男子和女子的鐵人三項比賽都是一次性的在同一條路線上分別舉行。
在鐵人三項賽每階段的比賽中,會有在不同運動項目間的轉換時間,它們被稱為T1和T2,分別指的是從游泳轉換成自行車,和從自行車轉換成跑步的時間。鐵人老手都知道這些轉換時間也會被列入鐵人的完賽時間計算。在轉換區所花的時間很可能會左右勝負,因此轉換區可不是讓你放鬆的地方,而是要善用在轉換區的時間恢復體力、短暫休憩,並進行營養補給,完成補擦防曬和上廁所等事情。
在會場觀看比賽時,觀眾應按時到場,接受安檢,並避免影響他人觀看比賽和現場轉播。同時,觀眾應遵守有關的比賽現場的規定,禁止進入賽事工作管理區域、穿行比賽通道和賽道隔離設施。經過比賽通道各出入口時,應聽從管理人員指揮。
在賽道沿途觀看比賽時,觀眾要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不要橫穿賽道,以免影響選手的比賽,或對他們和自身造成傷害事故。要理智觀賽,不得向賽道投擲水瓶和物品。此外,觀眾不得向通過的選手身上潑水或遞飲用水,以及幫助發生自行車故障的選手修車。
鐵人三項運動是高強度的耐力性競賽項目,是對運動員的體力和意志最具考驗的運動項目。比賽中,當運動員通過時,觀眾應熱情地為運動員鼓掌加油。鼓勵運動員戰勝自我的勇敢精神,激發運動員頑強拼搏、勇攀競技高峰的昂揚鬥志,畢竟若沒有這些意志力,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挑戰呀!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