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瑜伽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10K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1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2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3
丹麥運動賽事組織執行長拉斯.倫道夫訪台 與學者專家分享經驗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2018-09-21
話題 綜合 新聞 觀念 體適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但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高達46.1%的13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量未達此標準(男性37.5%,女性54.6%),其中工作家庭兩頭燒的30-54歲民眾是最不活動的族群。而同年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國人不運動前三大原因中,沒有時間佔46.5%,工作太累佔27.8%,懶得運動則佔19.2%。然而,這些原因其實能靠日常生活、通勤的零碎時間補強。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生活零碎時間做5招  湊滿150分鐘活動量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運用日常生活通勤或等候的零碎時間,隨時隨處都能進行身體活動或運動,每天累積30分鐘,即可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WHO)建議的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以下由國健署委託物理治療師共同設計的「動動通勤」影片,以加強姿勢與核心肌群的小空間運動為主軸,提供5招給平常沒時間運動的民眾參考:
 招式  1 踏步爬梯:隨處可做原地踏步,或走樓梯上下樓,可增加心肺耐力,每次進行5至10分鐘,可以分段累計至每天30分鐘。
 招式  2 踮腳翹腳:墊起腳尖、翹起腳板的動作,可以增加平衡力及下肢肌力,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
 招式  3 抬頭抬手:不再作低頭族!拿起手機,左右手輪流,固定10秒,1天累積30下,增加上肢肌力,減少肩頸痠痛。
 招式  4 手腳伸展: 上肢、手腕、腿部肌群伸展,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身體柔軟度。
 招式  5 軀幹旋轉:坐姿時可進行軀幹左右旋轉,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柔軟度,訓練核心肌群改善姿勢。

國健署21日至台北車站宣導,利用通勤時間做5招簡單運動

國人十大死因  六成跟運動不足有關

WHO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320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約有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肇因於身體活動不足。聯合國更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占60%,而這些疾病都跟運動不足有關。不運動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肥胖風險加倍;而運動可以預防國人最常發生的乳癌及大腸癌,在身、心、社會各層面的健康都有幫助。
 
依據WHO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做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65歲以上銀髮族每週除了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的運動。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2019-07-24
游泳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體適能重量訓練初階訓練綜合話題路跑

在2011年擊斃賓拉登一舉成名的美國海軍三棲特戰隊(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 Teams,SEALs)又被大家稱為海豹部隊,是世界知名的三棲特種部隊。然而,想要佩帶上代表三棲隊員的三棲特戰隊的佩章可沒這麼容易,首先,必須得先通過基礎水下爆破訓練以及專業的三棲資格訓練你才能成為正式的海豹隊員。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thenewsrep.com

但是,想要正式進入三棲訓練之前,必須要先通過兩階段共18週的陸軍體能訓練,這些訓練方式與強度並不適合所有人,兩個訓練程序包括I類(針對目前不活動的人的初學者訓練) 和II類訓練例程(有點運動基礎或習慣的人),現在就來看看你的體能是否能進入海豹部隊!

第I類訓練程序

第一類的目標是達成每週16英哩(約25.749公里),然而為期九週的訓練計劃除了跑步外,還必須進行基礎的體能訓練及游泳訓練這兩項目;以下是海豹部隊入伍新兵共18週的訓練課表。

1.跑步訓練計劃

第1週和第2週:

每天2英哩(約3.21公里),在週一、週三與週五進行,本週預計9.63公里。

第3週:

這週為了避免運動傷害,因此,沒有跑步訓練課程。

第4週:

每天3英哩(約4.82公里),在週一、週三與週五進行,本週預計14.46公里。

第5週和第6週:

週一2英哩(約3.21公里),週二3英哩(約4.82公里),週四4英哩(約6.43公里),週五2英哩(約3.21公里) ,本週預計17.7公里。

第7週到第9週:

週一4英哩(約6.43公里),週二4英哩(約6.43公里),週四5英哩(約8.04公里),週五3英哩(約4.82公里),本週總計25.749公里。

2.肌力訓練計劃

主要在每週1、3與5進行基礎的徒手肌力訓練。

第1週:

伏地挺身:4組15次重複

仰臥起坐:4組2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3次重複

第2週:

伏地挺身:5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5組2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3次重複

第3週與第4週:

伏地挺身:5組25次重複

仰臥起坐:5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4次重複

第5週與第6週:

伏地挺身:6組25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2組8次重複

第7週與第8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0次重複

單槓上拉:2組10次重複

第9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10次重複

這裡為了能讓肌肉獲得最佳效果,將採取一組伏地挺身然後一組仰臥起坐,接著一組單槓上拉的循環方式,並且組與組之間沒有任何休息時間。

3.游泳訓練計劃

徒手游泳訓練以一週4-5天的訓練頻率來進行。

第1週和第2週:

每次持續游泳15分鐘。

第3週和第4週:

每次持續游泳20分鐘。

第5週和第6週:

每次持續游泳25分鐘。

第7週和第8週:

每次持續游泳30分鐘。

第9週: 每次持續游泳35分鐘。

如果你在嘗試訓練時,無法運用游泳的話也可以採用自行車代替,但每次訓練的時間就要是游泳的兩倍,這裡的游泳距離以每次游200公尺的長度為準,你也可以漸漸嘗試1分鐘內游50公尺的速度加強訓練。

第一類的目標是達成每週16英哩(約25.749公里)。 ©Men's Journal

第II類訓練程序

海豹突擊隊II類訓練計劃是一項更加激烈的運動,專為參與常規體能訓練計劃的人或已完成I類訓練常規要求的人所設計,除非你已經可以輕易完成9週I類訓練,否則,請不要輕易嘗試第II類訓練。

1.跑步訓練計劃

在週一、週二、週四、週五和週六,一週共五天跑出規定的里程數。

第1週和第2週:

週一3英哩(約4.82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4英哩(約6.43公里)

週五5英哩(約8.04公里)

週六2英哩(約3.21公里)

每週完成30公里。

第3周和第4週:

週一4英哩(約6.43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4英哩(約6.43公里)

週六3英哩(約4.82公里)

每週完成35公里。

第5週:

週一5英哩(約8.04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4英哩(約6.43公里)

週六4英哩(約6.43公里)

本週完成38.62公里。

第6週:

週一5英哩(約8.04公里)

週二6英哩(約9.65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6英哩(約9.65公里)

週六4英哩(約6.43公里)

本週完成43.45公里。

第7週到第九週:

週一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二6英哩(約9.65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6英哩(約9.65公里)

週六6英哩(約9.65公里)

每週完成48.28公里。

對於第8周和第9週的訓練就沒有必要增加跑步的距離,這時後你必需要研究你6英哩的跑速;並嘗試將它們的速度降低至每英里7:30或更低,但如果你想要增家跑步的距離也請逐量增加,每週跑量不要增加超過1英哩(約1.6公里)。

2.肌力訓練計劃

每週訓練三次,基本上以週一、週三和週五進行肌力訓練。

第1周和第2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5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10次重複。

雙槓撐體:3組20次重複。

第3周和第4週:

伏地挺身:10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10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4組10次重複。

雙槓撐體:10組15次重複。

第5週:

伏地挺身:15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15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4組12次重複。

雙槓撐體:15組15次重複。

第6週到第9週:

伏地挺身:20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20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5組12次重複。

雙槓撐體:20組15次重複。

這些訓練的次數基本上都是為了肌耐力而設計,主要是要訓練肌肉延長疲勞程度,因此,更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進行重複次數。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每組進行一次同第I類肌力訓練的方式來進行循環,以便在短時間內恢復肌肉效能。

這些訓練的次數基本上都是為了肌耐力而設計,主要是要訓練肌肉延長疲勞程度。 ©wild-turkey.wonderhowto.com

金字塔鍛煉

當你的肌力有達到I類和II類標準後,你可以將上述的項目進行金字塔訓練與交替訓練,但這次選擇一個次數作為你的起始數字,接著往上增加再降低回來,讓次數訓練在金字塔中上下工作。例如:單槓上拉次數可以設定為1,2,3,4,5,4,3,2,1;仰臥起坐3,6,9,12,15,12,9,6,3(單槓的3倍);伏地挺身2,4,6,8,10,8,6,4,2(單槓的2倍);雙槓撐體次數與單槓上拉相同。

3.游泳訓練計劃

游泳訓練將每週游4-5天。

第1周和第2週:

每次持續游泳35分鐘。

第3周和第4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45分鐘。

第5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60分鐘。

第6週至第9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75分鐘。

首先,為了減少從使用蛙鞋開始時,我們腳部肌肉所產生的壓力,因此,可採用交替游泳1000公尺有蛙鞋和1000公尺沒有蛙鞋開始訓練,這階段的訓練你的目標應該是在45秒或更短的時間內游50公尺。

拉伸和體能訓練

由於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都致力於肌力訓練課程,因此,你可以在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六至少進行20分鐘的肌肉放鬆;同時,你也可以在每次訓練之前與之後,單獨進行15分鐘的肌肉伸展訓練。伸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從頭頂開始然後到腳底,每個部位的放鬆以15-20秒為準,拉伸時請特別專注於大腿前後、胸大肌、背肌與肩部。

資料參考/sealswcc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丹麥運動賽事組織執行長拉斯.倫道夫訪台 與學者專家分享經驗

2017-06-14
綜合奧運新聞話題

針對國內各地方政府及民間組織盼望爭取大型國際賽事來台舉辦,以增加我國際能見度,教育部體育署與中華奧會攜手邀請國際上申辦賽事最成功的單位之一——丹麥運動賽事組織(Sport Event Denmark)執行長拉斯.倫道夫(Mr. Lars LUNDOV)訪台,並與國內學者專家進行座談,暢談丹麥經驗。

丹麥運動賽事組織(Sport Event Denmark)執行長拉斯.倫道夫(Mr. Lars LUNDOV)應邀訪台分享大型國際賽事承辦經驗。 中華奧會/提供

丹麥運動賽事組織(Sport Event Denmark)是一個以政府為基礎的國家體育賽事支援機構,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和主辦國際體育賽事和大型賽事。 憑藉專業知識和技術訣竅,丹麥運動賽事組織為丹麥提供專業和代理服務以及重要的財務支持。 適逢該組織於本(106)年度4月剛承辦國際運動總會聯合會(Sport Accord)年會,為了借鏡學習該組織申辦Sport Accord年會的知識和承辦籌畫的經驗,並了解該組織的成立背景和對丹麥體育運動推展的影響,中華奧會邀請特別邀請該組織執行長拉斯.倫道夫(Lars LUNDOV)於6月13日至16日期間來台訪問,並於本(6月14日)日與國內相關領域主管機關、專家及學者進行小型座談會。
 
座談會由中華奧會沈依婷秘書長主持,出席貴賓包括教育部體育署王水文副署長、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陳全壽委員、吳志揚立法委員、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陳國儀執行委員、桃園市政府體育局房瑞文副局長、國立體育大學葉公鼎教授、中華奧會委員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美燕主任、國立體育大學陳龍弘主任、立法委員吳志揚國會辦公室主任王玉龍主任、中華民國足球協會陳威任秘書長、中華民國田徑協會鄭世忠副祕書長及國際奧會吳經國委員辦公室張仲秋秘書。
 
倫道夫執行長於座談會中和與會人員分享丹麥運動賽事組織的成立背景、執行模式、營運重心和未來計畫等資訊,並在和與會人員的交流中回應關於如何將丹麥模式引入台灣的可行性。

中華奧會沈依婷秘書長主持座談會,倫道夫(右)無私分享寶貴經驗。 中華奧會/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瑜伽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10K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飲食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