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1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2
武漢肺炎實名制APP
雙北防疫三級跳 全台實聯制APP簡單步驟這樣申請就可以
3
中華划船隊
中華隊划船隊甜姐兒黃義婷出征東京搶東奧門票誓言要第一名拿到資格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2018-09-21
話題 綜合 新聞 觀念 體適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但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高達46.1%的13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量未達此標準(男性37.5%,女性54.6%),其中工作家庭兩頭燒的30-54歲民眾是最不活動的族群。而同年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國人不運動前三大原因中,沒有時間佔46.5%,工作太累佔27.8%,懶得運動則佔19.2%。然而,這些原因其實能靠日常生活、通勤的零碎時間補強。

近五成國人活動量未達世界標準 這5招通勤時間就能做

生活零碎時間做5招  湊滿150分鐘活動量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運用日常生活通勤或等候的零碎時間,隨時隨處都能進行身體活動或運動,每天累積30分鐘,即可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WHO)建議的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以下由國健署委託物理治療師共同設計的「動動通勤」影片,以加強姿勢與核心肌群的小空間運動為主軸,提供5招給平常沒時間運動的民眾參考:
 招式  1 踏步爬梯:隨處可做原地踏步,或走樓梯上下樓,可增加心肺耐力,每次進行5至10分鐘,可以分段累計至每天30分鐘。
 招式  2 踮腳翹腳:墊起腳尖、翹起腳板的動作,可以增加平衡力及下肢肌力,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
 招式  3 抬頭抬手:不再作低頭族!拿起手機,左右手輪流,固定10秒,1天累積30下,增加上肢肌力,減少肩頸痠痛。
 招式  4 手腳伸展: 上肢、手腕、腿部肌群伸展,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身體柔軟度。
 招式  5 軀幹旋轉:坐姿時可進行軀幹左右旋轉,每次做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柔軟度,訓練核心肌群改善姿勢。

國健署21日至台北車站宣導,利用通勤時間做5招簡單運動

國人十大死因  六成跟運動不足有關

WHO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320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約有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肇因於身體活動不足。聯合國更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占60%,而這些疾病都跟運動不足有關。不運動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肥胖風險加倍;而運動可以預防國人最常發生的乳癌及大腸癌,在身、心、社會各層面的健康都有幫助。
 
依據WHO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做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65歲以上銀髮族每週除了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的運動。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雙北防疫三級跳 全台實聯制APP簡單步驟這樣申請就可以

2021-05-17
COVID-19新知生活新聞綜合話題

自從台灣疫情由確診人數+0跳至180例與207例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立即宣佈台北市及新北市疫情升級至「防疫三級」警戒,雖然這樣的升級也代表著疫情陷入緊張的狀態,但我們能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除了避免去人多的場所之外,出門在外也必須全程配戴口罩,並避免不必要的移動和聚餐,因此,雙北大多數的營業場所都進入實聯制的規範,包含百貨公司、超商門市、便利商店以及餐廳服務業,相信接下來健身房及運動中心也會加入實聯制的範圍。

武漢肺炎實名制APP
雙北防疫三級跳 全台實聯制APP簡單步驟這樣申請就可以

然而,實聯制以往用紙筆來進行的方式將會增加接觸的風險,因此,這次全台各縣市也陸續推出實聯制APP系統,就是為了能透過優先登記好個人資料製作自己專屬的QR Code碼,以更快速的方式來降低接觸的風險,這篇我們將整理目前全台有的實聯制APP給大家,看完就請趕快下載,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1.台北通TaipeiPASS

目前由台北市政府所推出的台北通(myCode+)只適用於台北市,但申請的會員不限於台北市民,只要你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台北的人都可自行下載申請。現在採用以下三種方式:

●台北通會員 使用APP設定個人專屬的QR Code碼快速入場。

●myCode+ 因應疫情升溫與擴大實名制服務,台北隨行碼服務將轉至台北通,未來民眾入場就可直接使用台北通或國民身分證。

●國民身分證 如果你不習慣或沒帶手機,也可持國民身分證來入場。

台北通TaipeiPASS
台北通TaipeiPASS現在採用三種方式

台北通APP特色四大

●卡證/個人卡證資料隨身走,台北場館任我遊!

●帳單/綁定個人資訊,隨時查詢,繳費,還有個人帳本真方便!

●優惠/集合各種熱門優惠券,立即下載現省現用天天來挖寶!

●服務/單一帳號登入,免記多組帳號密碼,輕鬆享用市政貼心服務。

台北通申請步驟

1.下載台北通APP(App Store、Google Play)

2.開啟APP點擊「註冊」帳號

3.點選「手機門號註冊」或「身分證註冊」,如果非台灣選「Alien Resident Certificate」

4.依序填寫身分證、姓名、生日以及電話號碼,即可完成註冊。

台北通TaipeiPASS
台北通TaipeiPASS申請步驟 ©elle

2.台中市政府防疫追蹤溯源實名登記

台中市政府為了能防堵疫情全面升級防疫等級,自今年3月起開始實施實名制登記策略,只要進入台中市政府洽工的民眾都必須要採用「防疫追蹤溯源實名登記APP」,並戴上口罩量測體溫及消毒洗手,所以,你只要先在網路設定並取得個人專屬的QR Code碼就可以快速通過,另外也可攜帶身分證掃描背後條碼完成註冊動作。

●防疫追蹤溯源實名登記網頁:https://tccgov.tw/

台中市政府防疫追蹤溯源實名登記
台中市政府防疫追蹤溯源實名登記 ©台中市政府

3.雲林Nubi扭一下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雲林縣所推出的「雲林Nubi扭一下-雲林數位縣民平台」APP,同樣也是方便雲林的鄉親申請使用,這個APP煮要是方便民眾閱讀政令、參與活動賺取扭幣(Nubi),扭幣(Nubi)可以在雲林縣內的合作商家進行購物商品的兌換或折扣,未來更會開放多元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供民眾一同參與。這裡頭包含數位縣民QR身份碼以及身分證條碼,只要配合掃碼槍就可以達到零接觸實名制的登記,同時,也能有效的防堵因為接觸所造成的疫情傳播。

雲林Nubi扭一下
雲林Nubi扭一下-雲林數位縣民平台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

雲林Nubi扭一下APP申請方式:

1.下載雲林Nubi扭一下APP(App Store、Google Play)

2.開啟APP點擊「註冊」

3.輸入註冊資料,點擊「我已閱覽隱私條款並同意」

4.收手機簡訊驗證 5.註冊成功

4.臺灣社交距離APP

第四個要介紹的雖然不是實名制APP的範圍,但也是近日來在臺灣爆紅的疫情APP軟件,因為只要下載這個軟件並開啟藍芽,就會自動掃描是否與確診者接觸並發送通知給你,讓蔡英文總統也在臉書上說明並推薦大家立即下載,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這個APP是由衛生福利部、行政院資安處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開發,嚴格的遵守資安規範,能充分的確保個人隱私,於APP裡頭有介紹不必註冊帳號、不用上傳任何資料更不會截取任何圖資,讓所有的人都可安心下載使用。

臺灣社交距離APP
蔡英文總統也在臉書上說明並推薦大家立即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疫情指揮中心也指出,「臺灣社交距離App」可在保障個人隱私條件的前提下,在發現COVID-19確診者的第一時間,及時通知曾與確診者有過接觸的使用者,可有效輔助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阻斷疾病傳播,利人利己。

臺灣社交距離APP下載(App Store、Google Play)

資料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elle、瘋先生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隊划船隊甜姐兒黃義婷出征東京搶東奧門票誓言要第一名拿到資格

2021-05-03
賽事新聞奧運綜合話題

中華隊划船隊5月1日從桃機啟程,將飛往東京參加亞洲區奧運資格賽爭奪奧運門票。而此次的比賽場地-海之森水上競技場,也是東京奧運划船項目的比賽場地。雖對於疫情的控制仍有些擔心,但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黃義婷認為,至少多了一層安全防護加上能先到場地模擬事件好事,畢竟因疫情之影響,不僅一年多沒有比賽,連原先安排的移地訓練都取消了。

中華隊划船隊搶東奧門票
中華隊划船隊選手黃義婷、謝怡晴和李冠儀出發東京搶東奧門票。(由左至右)

黃義婷過去在2016年的亞洲區奧運資格賽已第三名的成績取得里約奧運門票,這次她誓言要以第一名的成績拿下東奧參賽資格。黃義婷表示曾在2018年拿到亞運銀牌後,有猶豫過是否要再戰東京奧運?直到2019年8月參加世錦賽拿到第17名,發現即便很久沒有參加國際賽,卻還可拿到不錯的成績而增添了再戰奧運的信心。

另一方面,義婷也認為挑戰奧運也是挑戰自己的極限,她想為自己留下一個在台灣前所未有的紀錄,留給學弟妹一個挑戰的目標,這樣台灣的划船項目才會更進步。

中華隊划船隊黃義婷5/1出發日本誓言要第一名拿到東奧參賽資格。
黃義婷

其實黃義婷在登上里約奧運舞台時,那次也是她在歐美國際賽的處女秀,所以當時到了現場,除了覺得新鮮,更多的還是緊張,畢竟人生第一次的國際賽面對的就是神聖的奧運殿堂,真的緊張到不行。隨著這5年的經驗,她漸漸能在國際賽上更能控制比賽的節奏以及調適內心的壓力,義婷更認為若要比較的話,現在的自己比里約奧運得自己來得更自信。

黃義婷的教練謝茂松也表示她的身上一直有傷,所以在雅加達亞運之後就讓黃義婷徹底治療恢復,這樣選手的路才會走得更長。為了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這幾年義婷也爭對自己的優劣勢做加強。啟航的船速、心肺是她在划船比賽中的優勢,但最後500公尺的船速衝刺卻變成劣勢。因此在這段期間,她更利用重訓及測攻儀加強心肺有氧及肌耐力的部分。

中華划船隊黃義婷
黃義婷認為挑戰奧運也是挑戰自己的極限。

不僅如此,2019年時物理治療師陳妍伶也加入划船隊來協助他們在訓練前做肌肉、關節活動度以及模擬水上姿勢等動作以及賽後的恢復放鬆,幫助他們在划船表現上的突破。

中華划船隊隨行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陳妍伶、划船選手黃義婷、謝怡情、李冠儀、教練謝茂松(由左至右)

亞洲區奧運資格賽中華隊派出單人雙槳的黃義婷以及輕量級雙人雙槳的謝怡晴、李冠儀選手參賽。黃義婷所屬的單人雙槳項目最終若划進前5名,則能順利取得奧運門票,而雙人雙槳則划進前3名,方能拿下資格。謝怡晴、李冠儀在出發前也說:「這次去日本很緊張也很期待,但先前該做的準備都準備好了,會用享受的心態去完成這次的比賽。」

輕量級雙人雙槳謝怡晴與李冠儀
輕量級雙人雙槳選手謝怡晴和李冠儀表示,會用享受的心態去完成這次的比賽。

對於這段時間的準備,划船隊教練謝茂松也述說「因疫情的因素,雖然無法出國比賽訓練,但相對準備時間也變多了。特別是近一年,每日一點一滴地把選手們的訓練量拉上來,到出發前的最後測驗,結果我都非常滿意。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但整體來說還算理想,對選手有信心。」

資料提供/承筠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