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老年人多做智力運動可以減少失智症風險
1
老年人多做智力運動可以減少失智症風險
2
斜方肌 Trapezius
3
離心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老年人多做智力運動可以減少失智症風險

2018-10-09
話題 運動生理 生活 觀念 趨勢

台灣隨著人口結構逐漸邁向高齡化,老年生活的健康生活逐漸受到重視,同樣高齡化的日本現在也在社區建立起老人活動中心,提供老年人運動、讀書、唱卡拉ok及下棋等設施,鼓勵老年人多多出門參與團體活動,根據一些研究顯示,透過腦部運動也可以減少罹患失智症風險。

老年人多做智力運動可以減少失智症風險 ©washington.edu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在知名的臨床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曾刊載一項有關老年人多用腦的智慧活動跟社會活實可以降低29%罹患失智症風險,其內容如下:

這份研究從2015年開始追蹤了1.8萬名香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他們休閒活動的資料,智力活動包括閱讀報章雜誌、下棋、打牌或麻將,甚至是香港的賭馬 ;社交活動包括義工參與、宗教活動、拜訪親友等;娛樂活動包括喝早茶、看電視及購物等。這份問卷也調查了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運動、飲食習慣、有無慢性疾病、有無抽菸喝酒等,有1.5萬人完成五年的追蹤,發現有1349名(8.7%)被確診為老人失智症,最後經過統計分析的結果發現,老年人多使用腦的智力活動比起社會活動及娛樂活動,能降低29%罹患失智症風險。

老年人多使用腦的智力活動比起社會活動及娛樂活動,能降罹患失智症風險。 ©nacoesunidas.org

但是我們不是非常贊成讓老年人常打麻將、下棋、打橋牌等智力活動,因為這些這些活動會讓老年人長時間久坐在椅子上而缺乏運動,雖然可以減少失智症風險,但是會增加心肌梗塞及腦中風風險,所以如果要做這類的活動,最好一個鐘頭就起來活動一下,上個洗手間、喝個水都好,這樣不只可以減少失智症風險,還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斜方肌 Trapezius

2017-02-16
訓練動作重量訓練健身上半身肌群運動生理知識庫

斜方肌是位於人體的上背及中背的表層肌肉,其肌肉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自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肌肉纖維向外側集中,止於鎖骨外側的三分之一,斜方肌對於上背部的肌肉來說,是範圍較大的肌肉,相對疼痛影響的範圍和程度也比較大,像是偏頭痛、頸部痛、肩膀痛等,都和它有密切的關係。

斜方肌

人體背部的斜方肌是由三塊肌肉所組成的,分別為上、中、下三塊。

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協助上斜方肌活動,使肩胛骨上提,但因為長期固定肩頸,使得上斜方肌的筋膜發炎,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頭和偏頭痛,以及後頸部的疼痛,有時也可能會引起下頷骨的咬合疼痛,如果睡姿或是枕頭不適合而造成落枕,或是一轉頭肩頸就痛,大部分都是上斜方肌發炎。

中斜方肌:人體背後的菱形肌是協助中斜方肌,使肩胛骨可以後縮,但是因為長期久坐、姿勢不良、或是手臂抬起來的時間過久,都容易造成肩膀過度緊繃,使得中斜方肌筋膜發炎疼痛。

下斜方肌:下斜方肌的功用是可以使肩胛骨下降,當手臂向上撐的時間過久、長時間高舉東西時,就會讓下斜方肌感到吃力,時間久了就會造成下斜方肌的筋膜發炎,使得肩胛上、肩胛內、肩峰以及頸部都會有痠痛的感覺。

以下介紹三種基礎斜方肌訓練,可以增加我們後背的肌肉力量。

 1  啞鈴划船

步驟1:採站姿,雙腳彎曲,雙手握住啞鈴,背部打直。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垂直往上舉,保持手肘靠近身體,吐氣時再回到起始位置。

 2  前俯划船

步驟1:​將身體支撐在上斜45度的板凳上,雙手握住啞鈴,胸部緊靠在墊上。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拉起後彎曲手臂,呈現90度,吐氣後緩緩放下。

 3  直立划船

步驟1:​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背部打直,雙手握住槓鈴。
步驟2:呼吸時,將雙手彎舉,雙臂上外平舉,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離心訓練

2016-05-16
運動生理話題健身體適能觀念

離心訓練是近年來,在健身圈越來越多人採用的訓練方式,藉由外在負荷的重量來牽引之前進行收縮的肌肉,讓肌肉伸長,當肌肉所產生的力量小於外在負荷器材所施予的力量,也就是順著地心引力的施力方式,讓肌肉再延展中被破壞,就是離心訓練。

肌肉的成長是不斷的在重複「破壞與再生」,在向心訓練中提到,因為肌肉收縮的關係,讓肌肉被破壞的機率減少,但是在離心訓練訓練中,肌肉被大量的延展,提高被破壞的程度,在修復再生時就會提高肌纖維的直徑,這樣的效果對於追求肌肥大的人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離心訓練的好處也不止於肌肥大,離心訓練是屬於慢而緩的動作,大量徵招紅肌纖維,更夠提高對於肌肉的控制能力,如何在一定的重量下,緩慢地控制這樣的重量,就需要大量的運動單元投入,但是這樣出力方式,卻比「向心訓練」省力,所以離心訓練逐漸開始成為健身的潮流,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這樣的方式練習。

雖然離心訓練的好處有很多,但是這樣的訓練方法容易造成延遲性肌肉痠痛,因為肌肉的破壞程度變大,肌肉的發炎變得更加嚴重,所以如何那捏痠痛帶來的不便,與肌肉成長,將變得十分重要。離心訓練並不適合初學者,初學者對於肌肉的控制程度較差,肌肉能力也相對較差,貿然使用這樣的訓練法,危險程度很高,如果控制不 好反而會造成肌肉的拉傷。

最後,對於任何訓練,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離心訓練與向心訓練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在安排上,還是希望藉由專業的教練,或是具有一定經驗的專業人員,幫忙協助安排訓練計畫,才拿達到自己的訓練目標。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山姆伯伯工作坊-負向進行的訓練方式
6. 山姆伯伯工作坊-何謂肌肉向心、離心及等長收縮?
7. 山姆伯伯工作坊-離心訓練帶來更好的結果
8. Mr. 司博特-卡關了嗎?來試試離心訓練!(胸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徒手訓練
  • 跑10K
  • 瘦身
  • 上半身肌群
  • 運動生理
  • 瑜伽
  • 飲食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