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一想到肌力健身訓練就認為要到健身房舉啞鈴或槓鈴才可以呢?這樣的方式我們也不能說錯誤,但對於很多時間比較受限的人來說,居家訓練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運動模式,再加上如果你是一個平常沒什麼運動的人,突然採用強度很高的練習方式也容易讓身體受傷。因此,以簡單的器材搭配上自身體重來做肌力訓練,不但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而且每天只要利用20-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再家裡完成,這次我們特地邀請美國運動體適能協會(AFAA)教育總監Andy老師、,超人氣肌力女神Annie教練以及引體向上狂人Christine教練一同來教大家,如何在4週內學會基礎的肌力訓練課程,現在就跟著這三位老師的節奏一起動下去吧!
關於這次的超循環肌力健身訓練課程將不分程度分為8個階段,每個階段將會設計6個訓練動作,主要是從上肢與下肢的訓練動作搭配上間歇性的有氧運動,讓你全身的肌肉部位都能獲的最有效率的訓練。第四堂-穩定肌力訓練課程,將加入能增加肌力穩定度的訓練動作,因此,會運用彈力帶與藥球這二種器材來做動作設計,你可依照自己的肌力與體能狀況來選擇適合的強度與重量,如果沒有一樣的器材也可找相關的替代用品來練習即可。
※ 運動前建議按照「健康安全問卷表」內容檢視自身身體狀況,以增加體適能活動的安全性。
※ 別忘了運動前的動態熱身及運動後的例行伸展,可至第一集影片《健身從零開始!居家超循環肌力健身訓練課程第一堂-找回你的肌力》觀看。
建議器材 無
鍛鍊肌群 大腿肌群、臀部肌群
Level ★★★★★
步驟1:雙腳打開略比肩寬,呈現蹲姿勢預備。
步驟2:運用下肢與臀部的力量往上跳起來,雙手自然朝上延伸。
步驟3:落地時,再回到蹲姿勢,連續動作操作。
建議器材 藥球
鍛鍊肌群 上背部肌群手臂、肩部肌群下肢肌群
Level ★★★★★
步驟1:採站姿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抓藥球兩側。
步驟2:膝蓋與手肘保持微彎,髖部微微向後推,背部保持直立。
步驟3:雙手高舉藥球過頭,前臂彎曲將球拉至後腦將球高舉。
步驟4:穩定上半身,順勢下蹲用力將球砸向地面。
建議器材 彈力帶
鍛鍊肌群 背部肌群、手臂前側
Level ★★★★★
步驟1:採用坐姿將彈力帶固定於雙腳底,膝蓋伸直微彎、背部打直,保持身體穩定。
步驟2:以雙手拉住彈力帶兩側,運用背肌的力量將手肘與肩膀往後移動,手肘略超過背部。
建議器材 槓鈴
鍛鍊肌群 肩部肌群、臀部肌群、大腿肌群
Level ★★★★★
步驟1:雙腳打開約與肩同寬,腳尖微向外雙手與肩同寬,掌心朝前握槓鈴於鎖骨上胸前。
步驟2:將身體快速下蹲1/4,上半身維持直立。
步驟3:緊接著運用臀部與大腿的力量往上站起,保持膝蓋微彎不鎖死,並順勢將槓鈴往頭頂上方推起。
建議器材 無
鍛鍊肌群 肩部肌群、三頭肌手臂後側、大腿肌群、胸部肌群、上背部肌群、臀部肌群
Level ★★★★★
步驟1:身體保持自然站姿,膝蓋微彎雙手自然垂於兩側。
步驟2:雙腿彎曲成蹲姿後,將雙手撐於地面並與肩同寬。
步驟3:用力將雙腿同時後蹬,身體呈現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
步驟4:接著讓手肘屈曲,身體下降,使上半身平貼地板,接著上推。
步驟5:將雙腿收回並回復到下蹲的姿勢。
步驟6:用大腿與臀部肌肉力量將身體往上跳躍,同時,將雙手往上伸直。
建議器材 藥球
鍛鍊肌群 側腹核心肌群、下背部肌群
Level ★★★★★
步驟1:雙手抓緊藥球兩側放於胸前,身體採坐姿並向後傾約30-45度,雙腿彎曲腳跟不觸地。
步驟2:持藥球做左右兩邊交替轉體,下半身維持姿勢不動。
圖片提供/Red Bull
責任編輯/David
能讓人在視覺上展現出又寬又厚的上半身,除了我們必練的背部肌群外就屬三角肌群最為重要。三角肌(Deltoid)是肩膀上一個十分重要的肌群,簡單來說三角肌的形狀如同一個三角形一般,主要可分為前、中、後三束肌肉所組合而成,它呈彎曲狀的形式並包覆在肩胛棘與鎖骨周圍,從寬闊的肩膀起端開始向下延伸到手臂,能協助手臂朝各種方向靈活運用。
我們已經知道三角肌是由肩膀起端開始向下延伸到手臂,因此,它就跟我們的鎖骨有著密切的關聯,而人一生下來就注定鎖骨的大小與長度,既然我們的鎖骨無法靠後天來增加,因此,想要有寬闊的肩膀就必需要從三角肌訓練來下手,而三角肌群的肌肉有分為三個部分,到底該從何先下手?接下來有四點你就必需要注意。
1.優先訓練
三角肌群中以中束肌肉最為重要也最為龐大,因此,我們就要將中束做為最優先訓練的考量,要訓練中三角肌應該不是很難,只要我們能將訓練動作排定好優先順序,並減少許多有關肩推舉這類的動作,因為,肩推舉主要是會運用到前束與中束肌肉,所以,避免過多的前束參與動作能更加專注於中束肌肉的訓練,接下來的就是時間與訓練量的累積。
2.針對中束
要專注於徵召中束肌肉最基本的就是側舉動作,當你在進行側舉動作訓練時,不要一昧的增加訓練重量,而是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使用中束肌肉將手臂抬起,過多的重量只會徵招到更多的斜方肌或前三角肌來進行代償。
3.單側訓練
一般來說我們再進行多數訓練的時候,都會使用左右兩邊一同進行,但也正因為左右兩側的肌力與肌耐力不盡相同,因此,為了要局部加強較為瘦弱的肌肉,所進行單側訓練方式是有其必要性,同樣的道裡在三角肌中束這塊來說,一次只做單側的動作能讓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也能有注於肌肉的定位及感受度,並且能避免斜方肌過多的介入阻礙三角肌的徵召。
4.遞減阻訓練
你一定有聽過金字塔訓練法,其中有一個被稱為倒三角形訓練又稱為遞減阻訓練(Drop Sets),這種訓練方式可以讓健身者在高負重的情形之下,運用代償的動作徵召其它的肌肉來完成訓練,同時也能有效的刺激肌肉生長,接著再運用較低的負重以標準的姿勢與良好的關節靈活度完成動作。這個訓練方式對於前束與後束訓練一樣有效。
為了能有效率的加快肩膀三角肌群的成長,我們可以將訓練分為三個部分,交替使用三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在不訓練過度的情形之下盡可能的提升訓練頻率,中束與後束的交界是訓練的重點;要更有效率的訓練首先我們先從三角肌的前半部開始,這塊肌肉對於訓練在反應上就不是非常的理想,尤其越往後方走肌力就越失衡,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側三角肌的前半部,在各種推舉動作上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另外,在執行側舉動作時,因為我們前三角肌比後三角肌的肌肉更為強壯,因此,在採用大重量訓練時前方肌肉的徵召就會比後方多。
所以,如何讓側舉動作能更有效的訓練到中束與後束?我們可以採取在側舉時將上半身向前傾10-20度,這個動作建議使用啞鈴或是滑輪機比較容易進行,另外,也可以在一開始時將小指側微微向上,而不是如同一般的方式讓手指與地面平行,這樣當我們手臂用力進行平舉的時候,啞鈴稍微向前側靠攏,你會發現小指頭會比拇指更高,這動作有點像是拿水瓶倒水時的動作,這樣的姿勢可以防止三角肌做出不必要的轉動。簡單來說,只要將身體前傾與手掌位置的調整,就會有效的將中束與後束交界獨立出來訓練。
當你了解我們肩部肌肉的注意事項,並學會這兩個技巧性的動作調整,就能讓肩部三角肌群難以訓練的後束,獲得更有效率的加強以避免這三塊肌肉之間的肌力不均衡。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在你青春期的時候,是否曾覺得身形太過削瘦而想健身?現年20歲的美國健美新星多明尼克·尼克萊 ( Dominick Nicolai ) 就是這樣開始了他的健美人生,而且,他在18歲就獲得健美比賽冠軍與職業卡榮耀!
來自加州佛森市,同時也是職業軍人的多明尼克目前服務於海軍陸戰隊,他在2014年獲得WBFF(World Beauty Fitness & Fashion Championships 世界時尚健身健美錦標賽)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專業健身模特頭銜,不過,他前陣子決定褪去光環,在這段時間潛心鍛鍊自己、壯大自己,讓自已的身形更加完美。接著,相隔兩年之後,他又重新回到了WBFF世界競賽的舞台。
多明尼克近日比賽實況:
在獲得WBFF健美冠軍與職業卡兩個月之後,多明尼克旋即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並被送往戰鬥營訓練,他說他從軍目的之一也是為了給自己更多紀錄與訓練,讓自己成為更強悍勇猛的人。軍中的洗禮,讓多明尼克了解到他可以變得更強、也學習到更多正規的訓練方式,讓他可以用更正確的方式做訓練,也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現在,多明尼克每週健身5-6天,他也非常重視每次訓練的成效,注重細節與動作有沒有做到位,配合每次的呼吸與動作收放,務求每組訓練都做到最好最有效,這也是每一位專業健美運動員所追求的訓練方式。不過,多明尼克要求自己更多,他甚至在最艱難的訓練組數做完之後,還會讓自己多做個一兩組,務求把自己身體推到極限,這也讓他身形越來越強越完美。他說,「任何能達到我目的的事情,我會不計一切代價去做到。」
雖然多明尼克非常努力增肌,不過他並不想要把自己的肌肉練得太大,他比較專注在如何將自己身形雕琢得更理想。當他站上健美比賽的舞台,他深知需注意每一個細節來讓自己更加突出,因此,他在賽前也會做很多功課,例如要怎樣把表演的動作做到完美,或是如何讓自己在台上看起來更好等等。這所有的一切,在在顯示他是一個非常享受比賽的運動員。
多明尼克有幸在年紀非常小的時候就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務。也許你現在並不像他當時那麼年輕,不過,你還是可以學習他對於從事一項志趣的驅動力與野心,並有計劃地去實行,讓自己不斷精進,如此一來,你定能在自己的目標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