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專家:做瑜伽能預防以及大幅改善心律不整
1
專家:做瑜伽能預防以及大幅改善心律不整
2
魚式──預防駝背與伸展上半身肌群
3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做瑜伽能預防以及大幅改善心律不整

2018-10-29
話題 瑜伽 運動生理 瑜伽動作 觀念

心律不整是導致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有心律不整的患者多達50萬人,嚴重心律不整者就將近上萬人,當心律不整時,容易增加中風和血管栓塞疾病風險。根據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最新研究則發現,一周上兩次瑜珈課程,除了能有效改善心律不整情況,同時也能讓病患的心理狀態更安定。

專家:做瑜伽能預防以及大幅改善心律不整 ©yogaclass.ie

什麼是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是指心臟電傳導系統異常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包含心跳不規則、過快、或過慢的表現總稱。其中心搏過速(或稱頻脈)的定義是成人每分鐘心跳大於100下,而心搏過緩(或稱緩脈)的定義是成人每分鐘心跳小於60下,然而,許多心律不整表現是無症狀的,一旦有症狀則常以心悸或心跳暫停的感覺表現,嚴重的心律不整會導致頭暈、昏厥、呼吸困難或胸痛,即使大部分情況是良性的,有些心律不整卻會增加中風或心臟衰竭等併發症的風險,甚至導致心跳驟停、休克、猝死。

心律不整 ©drnicosoto.com

瑜伽改善心律不整

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研究表示,美國約有270萬人罹患心房纖維顫動,這會讓心臟上心室產生混亂顫動導致無法正常收縮,同時心房纖維顫動也會提高中風的風險。根據研究人員表示,醫生通常會開β受體阻滯劑給心房纖維顫動患者,協助控制他們的心跳速率和心律,但是這些藥物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有效。

根據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Kansas Medical Center)做了一項實驗,他們鎖定49位心律不整平均達5年以上的患者參與研究。第一階段研究時間為3個月,先測量他們的心跳頻率、焦慮程度,以及壓力抑鬱指數與日常生活品質,再來第二階段同樣為期3個月,讓受試者每星期參加兩次瑜伽課程,並記錄這段期間他們對生活品質的滿意度、焦慮程度等,且在此兩個研究階段中,患者仍然有接受醫院追蹤治療,課程包括冥想、較輕微的伸展。

待研究結束後,以心臟監測儀測量患者的心顫頻率,結果發現,上完瑜伽課程之後,頻率比研究第一階段時降低近4倍,而且患者的心理焦慮程度,以特殊量表上的分數顯示(分數最低20至最高80)也從34降到25。

上課示意圖 ©yogaofsausalito.com

根據研究顯示出,瑜伽或許可成為心律不整患者的一個輔助改善的途徑,但並不表示可因此而不藥而癒,目前還需更具體的證據來證實瑜伽對心律不整的效果,如患者想要靠瑜伽改善,建議還是先跟專業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資料來源/WebMD、NCBI、WIKI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魚式──預防駝背與伸展上半身肌群

2018-01-02
瑜伽動作訓練動作伸展瑜伽知識庫

現在生活忙碌、姿勢不正確,都會造成脊椎彎曲、駝背以及上半身的肌肉緊繃,當這些壓力、不正確姿勢長期累積,就會造成身體健康亮起紅燈。魚式(Fish Pose)是能幫助上半身肌肉放鬆、預防駝背的瑜伽體位法,除此之外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

魚式──預防駝背與伸展上半身肌群 ©yogajournal.com

 1  打開胸腔

長期有駝背的人,胸腔會內縮、緊繃,導致在呼吸時會時常上氣不接下氣,或是覺得吸不到空氣,嚴重時還會有胸口痛等情況。魚式能幫助胸腔擴展、伸展喉嚨,讓呼吸可以更加順暢以及對抗鬱悶心情。

 2  延展肩頸

許多上班族時常坐在電腦桌前維持同一個姿勢工作,久而久之肩頸就會開始僵硬,隨後就會開始出現緊繃、痠痛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會有50肩。魚式能有效伸展到緊繃的肩頸,促進血液循環,讓頸部、肩膀的肌肉變得更加有彈性。

 3  伸展腹部

魚式能展到腹部以及刺激該部位附近的肌肉,對於有便秘或是經痛的女性來說相當有幫助,定期定時適當的做,會有相大當大的感受。

如何做魚式

步驟1:雙腿伸直坐在瑜伽墊上做準備。
步驟2:手掌靠在臀部兩側,保持手掌完全貼地並朝向前方,雙臂保持平行。
步驟3:雙臂彎曲,上手臂完全服貼於瑜伽墊上,上身後傾。
步驟4:頸部放鬆讓頭貼地,挺背讓胸口向上延伸,維持此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

如何做魚式 ©yogajournal.com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Do You Yog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2016-05-26
路跑腿部肌群健身跑步運動生理運動部落

數十萬年的演化,人類從猿猴進化而成為直立人,演化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包含飲食作風的改變、耐熱及善於長跑。比較起其他動物,人類不是善於加速的動物。但文化使我們衍伸出長跑的運動文化,於是盡量維持高速的長跑就成為人類專注的焦點。

©ShutterStock

股四頭肌與股二頭肌的比較

運動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許多美式足球員的股四頭肌(quadriceps)與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比較起長跑或短跑運動員在肌肉體積上更顯得粗壯且厚實。如果單純以肌肉量來看,美式足球員應該比長短跑運動員跑得更快更持久才是,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

美式足球員的厚實肌肉重點是為了驟停轉彎(跑步是線性運動)、耐抗撞擊以及扛重奔跑(被攔截時還能跑得下去)。而跑步運動員的肌肉則是為了『純粹奔跑』而用。透過多次肌電圖的檢測,發現股四頭在抗撞及扛重奔跑時腳步落地的作用劇烈,反而在加速時的作用顯得較穩定。而當美式足球員進行加速測試時,股二頭肌則成為主要的作用肌肉群。

因此當股四頭肌被稱為抗震肌群、股二頭肌被認為是加速肌群時,在許多跑步運動界就燃起了許多譁然爭議。

大腿拉傷的問題

美式足球員、跑者、足球員甚至是籃球員都常出現一個肌肉拉傷的毛病──股二頭肌拉傷──當醫學報告指出這些問題點的交集點,都是為了加速奔跑時直接導致受傷。但這些運動員中,只有美式足球員與籃球員、足球員有股四頭肌受傷經驗,但起因不是奔跑或加速的過程,而是非線性的急轉彎或是與其他運動員碰撞時造成。

透過肌肉傷害的報告確認,短跑運動員在股二頭肌拉傷的比率,比較起長跑運動員更顯得高一些。相反的,長跑運動員的在股四頭肌受傷的比率高過於短跑者。短跑運動員因為加速之故,大量施壓於股二頭肌進行收縮作用;而長跑者則因為在落地支撐時的頻率過高且落地時重力劇烈,導致股四頭肌因為過度疲勞致使運動傷害。

生物科學家解釋,你很難看到腿後肌群比腿前肌群豐富厚實的人,因為那是速度型動物的演化方式,譬如獵豹;人類衍伸出強壯的股四頭肌,是為了保持直立平衡以及跳躍抗撞、長時間跑步抗撞。但不需要直立、也不需要長時間運動的獵豹等貓科動物,牠的腿後肌遠比腿前肌發達許多。

你不太有機會看到獵豹拉傷腿後肌群,因為那代表著無法獵捕、意味著死亡的到來。

姿勢跑法的技巧論

在美國邁阿密開啟 Pose Method 課程的羅曼諾夫博士,手底下訓練出許多長跑好手,亮眼項目為標準鐵人項、一千五百公尺到一萬公尺選手都有。在博士的跑步技術中提到『腳步落地讓它趨向自然,小腿上拉才是應注重的主動行為』。儘管姿勢跑法的跑步技術論飽受爭議,但運動科學家提出的佐證似乎越來越趨向並符合姿勢跑法的人體力學理論。

『跑步過程中當身體越往前傾時(試圖加速),從臀後回拉的小腿就必須越快越好。』這與二頭肌在加速過程中的肌電圖顯示相同,與其等待腿被動的回拉,反不如主動地進行上拉的動作。

建立主動上拉小腿的肌肉神經知覺,減少二頭肌拉傷的風險並增加跑步功率輸出的效率。

為什麼非洲人的腿很細

運動科學透過研究非洲跑者的股四頭、股二頭肌。許多研究發現非洲跑者的股二頭肌體積勝於一般人,但四頭肌體積則甚至比一般跑者更少一些。意即代表跑者在二頭肌對照的跑步效率比一般人更好一些。而在落地抗撞的四頭肌則代表著:非洲人以更輕盈的步伐落地,他們不需要粗壯的肌肉去維持長時間的落地撞擊。

對於馬拉松或是超長距離馬拉松跑者而言,如果你沒有粗壯的股四頭肌對抗落地衝擊,你就必須自身培養出更輕盈、減少衝擊的跑步動作。

2014波士頓馬拉松的菁英跑者群。 ©The Associated Press

給予跑者的小結論

☉建立輕鬆且落地輕快的跑步動作
☉大腿股二頭肌比你想像得還重要
☉股四頭肌在腳步落地時用,股二頭肌在往前躍動時作用
☉股二頭肌受傷多半是加速時受傷;股四頭肌受傷則為過度使用或代償予膝蓋關節等傷勢

©losetheshoes.net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