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游泳瑜伽:增加穩定度 提升游泳表現
1
游泳瑜伽:增加穩定度 提升游泳表現
2
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強化你的健身核心
3
倒箭式──促進靜脈回流 改善呼吸問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游泳瑜伽:增加穩定度 提升游泳表現

2018-11-07
知識庫 瑜伽 水上運動 瑜伽動作 訓練動作 游泳

什麼是游泳瑜伽?就是讓游泳者透過瑜伽訓練來提升自己,而瑜伽對游泳者的作用,就在於它能改善肌肉使用不均勻的狀況,使肌肉拉長、關節復位,並且透過伸展的動作讓身體更穩定,於是,讓這泳者們能表現出更好的狀態,來面對比賽、平時訓練過程中的各種艱困挑戰以及提升游泳表現。

游泳瑜伽:增加穩定度 提升游泳表現 ©swimswam.com

游泳是在水中靠浮力,藉由自身肢體的動作在水中運動前進的運動和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包括:蝶泳、仰泳、蛙泳、自由式,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然而游泳是一種需要全身都活動的運動,同時也是能增強肺活量的運動。美國女子游泳巨星蜜茜·富蘭克林(Missy Franklin)平時除了會做游泳、肌力訓練外,也會透過做瑜伽的方式來增加身體平衡感、知覺,對於平時訓練或是比賽前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游泳者做瑜伽好處

許多不同領域的運動員,都已經將瑜伽納入他們的體能訓練計畫中,從跑者、單車騎士,到足球以及網球明星都是如此,例如超馬冠軍史考特・傑瑞克(Scott Jurek)、自行車手卡德爾·伊凡斯(Cadel Evans)、足球運動員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與職業網球選手安迪·穆雷(Andy Murray)等,這些運動員都是有在一直持續做瑜伽。一般來說,運動員做瑜伽主要是為了避免受傷,且瑜伽能幫助身體伸展,固定時間來練習瑜伽,再加上按摩和適當的休息,對於許多游泳者來說,瑜伽扮演的是預防身體傷害的角色,但其實,瑜伽還可以從許多方面來改善游泳者的狀態,像使心靈更為敏銳、預防突發抽筋狀況以及在游泳過後伸展緊繃的肌肉。

呼吸法是瑜伽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呼吸的調整對許多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也是增進運動表現的技巧。剛下水的新手,常常會因為緊張或是換氣不順暢導致運動表現降低,但透過呼吸練習,可以讓心血管的功能慢慢增強,此時也較不容易緊張,以及在游泳換氣時,也能較為順暢。

游泳者做瑜伽好處 ©kirs10woods.wordpress.com

為此,整理游泳練習瑜伽的5大好處:

 1  提升專注力

對於i游泳者來說,平時除了做足訓練之外,還必須有更良好的專注力才能提升表現。在比賽時,有時候會因為緊張或心不在焉,導致結果不理想,尤其是對三鐵的人來說,必須透過瑜伽來駕馭自己心靈,並且磨練自己的專注力。

 2  伸展全身,體態更輕盈

在游泳前透過瑜伽來伸展肌肉,才能在游泳的過程中更順暢與輕盈。游泳後伸展,是幫助肌肉的放鬆,減低身體的疲勞感,對於一個希望在游泳過程中,身體協調感、速度能保持在順暢以及結束後降低肌肉緊張感的游泳者來說,這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3  避免傷害產生

許多運動員、三鐵、游泳者都是因為受傷才開始做瑜伽,如果能以預防傷害為出發點,會比用來幫助傷害更有效益。瑜伽的傷害預防效果包括,讓身體能正常活動外,還可以改善肌力、身體穩定性、協調性與身體知覺等,在不容易受傷的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意識,在快受傷前就可以馬上發覺,而不是等到受傷後才意識到。

 4  姿勢更標準

對於每一項游泳姿勢來說,都會有不同動作,像是仰視、蛙式、鰈勢、自由式等,均不一樣,但許多游泳者在比賽時,可能會因為緊張忽略正確姿勢,導致成績不理或是造成身體受傷,透過瑜伽來矯正身體,讓游泳時能回到正確的姿勢,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

 5  調整呼吸,讓耐力更持久

對許多頂尖運動員來說,呼吸不只是身體的反應,也是提升運動的表現,在比賽前容易緊張的游泳者,可以練習鎮定情緒的呼吸法,使身心靈都放鬆,讓比賽時能更減緩許多壓力,並能更輕鬆出擊,同時在換氣過程中,也能較為順暢。

總之,你如果是一位三鐵或是游泳者,可以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的訓練,這樣不僅對身心靈都有益處,還可以提升自己運動後的表現。

游泳瑜伽 ©usa.chinadaily.com.cn

資料來源/Swim Swam、Very well fit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強化你的健身核心

2021-02-19
知識庫書摘瑜伽

四核心瑜伽系統 4 Core Yoga 是一個全新的瑜伽練習系統,結合瑜伽(Yoga)、皮拉提斯(Pilates)及徒手自體重量訓練(Bodyweight exercise),全面的涵蓋四大核心強化,包含:1. 肌力核心、2. 平衡核心、3. 伸展核心、4. 心肺核心。這一套全面同步強化訓練身體四大核心機能的「4 CORE YOGA」,是以瑜伽作為基礎,以「全方位訓練」來做為動作設計,依循不同練習者的身體承受強度分級、分階段、分步驟、循序漸進的做系統性的教學。更是 Miya 在眾多的「單項」運動訓練中,經由不同學生所遇到的各類狀況、問題,在經過不斷嘗試、調整,並獲得改善後所研發創立的一套「全方位健身系統」。

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四核心瑜伽 4 CORE YOGA,強化你的健身核心

四大核心的功能各不相同,卻同屬於一個身體之中,既能獨立自主運作又可互相協助、彼此間共同配合,維持著身體。因此,唯有藉由「全方位同步」訓練才能同時建立身體的「四大核心」,而 4 CORE YOGA 的創立即是因應同一身體、同時、同步,強化其「四大核心」而誕生!也唯有「4 CORE YOGA」「全方位健身系統」才能快速有效率的達到健康又健身的效果,四大核心機能的強化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項,如同只有二支或三支腳的椅子,永遠坐不穩。

什麼是瑜伽?

很多同學常常問我,老師到底什麼是瑜伽?瑜伽就是把自己打成一個蝴蝶結、做倒立特技表演嗎?說實話,在剛開始接觸瑜伽的時候,我也是這麼覺得的。那到底什麼是瑜伽呢?瑜伽起源於 5000 年前的古印度。《瑜伽經》告訴我們:yoga citta vritti nirodhah,瑜伽,就是讓你的心靈停止波動。如果你可以控制你的心靈,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事情,那麼這個世界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約束你。所以,瑜伽,並不只是你看到的釋放身體外在、不僅僅只是瑜伽體位法而已,瑜伽,它是心靈的智慧。一般的人類,我指的是沒有練習瑜伽的人類,心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很難專注在當下。比如說你現在正在看這本書暸解什麼是四核心瑜伽,但是,說不定你心裡正在想著等一下要吃什麼,是鹹酥雞還是麻辣鍋,包括在練瑜伽課的時候,有的時候都無法全然的專注,可能同時在想著,昨天追的劇,裡面的女主角好美、男神好帥。

這裡就要提到瑜伽體位法的練習了。絕大多數人,包含我,都是從練習瑜伽 25 體位法開始認識瑜伽的。練久了,我才體會到,原來瑜伽體位法的練習是動態的冥想。當老師教你一個有挑戰性的瑜伽動作時,你必須全然的專注在當下,不能想別的,才有可能做得到老師要求你做的動作,尤其是像一些平衡類的動作,比如說單腳平衡的樹式、舞王,手平衡的烏鴉、蜻蜓之類的。透過體位法練習,可以讓你學會把意識力和專注都收回來,放在你的身體、呼吸,放在練習的當下。練習完畢下課了,踏出瑜伽墊,你也會開始慢慢的學著專注於做一件事情,吃飯的當下就好好吃飯,刷牙時就認真刷牙,不要想別的,不要輕易地被外界所影響。和你在練習瑜伽體位法的時候一樣,這種專注及心靈的穩定就是瑜伽。在不斷的練習,努力的讓心靈穩定、不變的過程,就叫做瑜伽的練習。而且這個練習不是只練個一天兩天喔,更不是一天只練個幾分鐘,你需要經常及持續的練習。

當你練習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間斷,努力又熱誠,這個練習就將穩固不移。就像「一萬個小時定律」所提到,反覆練習假以時日就能專精,而你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掌握它並且從量變成質的提昇是一樣的道理。從產生的背景和瑜伽本身練習的目的來看,瑜伽不是宗教,也不是信仰,從真正的意義上講它是一個有系統的科學體系,是多種讓身體打開的技術組合。不管你的宗教是什麼,你的信仰是什麼,只要你每天練習,都可以從中獲益,為你的生命增加意義和深度。瑜伽的練習可以更加加深你對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理解,所以,它是一個超越各種宗教和信仰的科學體系。瑜伽「Yoga」是從梵文「yuj」這個字根演變而來,意為「連結」,指的是合而為一,不可分離,是你的身體與心靈合一,是一種「為了讓身體精神心靈達到和諧、統一」的實踐與練習,只要你相信它,你就會感受的到它。也就是說,瑜伽不只是一種讓四肢折來折去的運動,也不僅僅是哲學。它不僅有理論,還有運動與練習,可以讓人去實踐。這也是練習瑜伽與馬戲團或者特技表演,抑或是某種宗教信仰,最大的不同。瑜伽的練習分為八支(ashtanga yoga),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八個階段,當然裡面有包含大家最熟悉的瑜伽體位法的練習,雖然大家基本上應該都是從體位法開始認識瑜伽的,但瑜伽體位法其實是在瑜伽練習的第三個階段。

瑜伽八支

瑜伽修習共有八個階段,也可稱為八支功法,大約二千年前由瑜伽先知巴坦加里(Patanjai)在《瑜伽經》定義,八支功法有如蓮花的八瓣,是由外至內,實現健康、精神力量及純真的身心。巴坦加里的瑜伽經說明瑜伽八支包括:持戒(Yama)、精進(Niyama)、體位法(Asana)、呼吸法(Pranayama)、收攝(Pratyahara)、心靈集中(Dharna)、入定(Dhyana)與三摩地(Samadhi)。我們最熟悉的瑜伽體位法 Asana 是在第三支,在這之前,真正的瑜伽練習者還有兩個階段要走的。第一階Yama,指的是「持戒」,代表著一些需要遵守的戒律,包含:不傷害、不說謊、不偷竊、禁慾和不貪婪。全心修習瑜伽的人,需要遵守這些戒律。第二階Niyama,指的是「精進」,包含:淨化、知足、苦行、讀聖書和敬神。這些道德倫理的規範,是靈性生活的基石和基礎。第三階 Asana,終於來到瑜伽體位法了,Asana  的指的是一種穩定、舒適的姿勢。看起來很簡單對吧?因為除非我們的身體非常健康、沒有壓力、不會過於緊繃也不會過於無力,否則一個舒服的姿勢都是沒那麼容易做到的!所以我們需要透過 Asana 的練習,比方說各種力量、平衡、前彎、後彎、側彎、扭轉甚至倒轉的練習,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身體健康了, 才能擁有穩定、舒適的姿勢。當你的身體穩定了,你的心靈也會穩定下來。當Asana 體位法穩定之後,我們就可以來到第四階了:Pranayama「呼吸法」,又叫做「生命能量控制法」。呼吸的控制有吸氣、吐氣和閉氣止息; 呼吸有長、有短,由地點、時間和數目來調整。地點指的是呼吸時我們要將意識力放在哪裡,時間是指我們要閉氣多久,而數目指的是吸氣、吐氣 以及閉氣的數目。藉由調氣,我們也調整了心靈,因為它們一向是同時進行的。如果一樣被控制了,另一樣也會同樣的被控制。

所以,氣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第五階Pratyahara「感官收攝」,當感官從外在和模仿的事物往內用心去感覺的時候,就叫做感官收攝、感官內斂。練習了呼吸控制法,心還沒有完全適應,因為還有其他的事情牽絆著我們,那就是感官。感官就像是一面鏡子,向外轉就反映外在,會被外在的事物吸引,然後把這些訊息告訴心,讓你的心忙個不停;而向內轉,就會反映內在的純潔之光,就會感覺到心的祥和豐盛。第六階 Dharna「注意力集中、凝神」,就是把心集中在一處、一個事物或一個念頭上。這就是專注。在專注用來訓練你的心,是冥想開始的步驟。注意力集中是冥想的開始,冥想是注意力集中的最高表現,它們密不可分。這是需要練習的,不容易,但也不要放棄。心跑掉了,就把它找回來,又跑掉了,再把它找回來。訓練你的心去冥想,就是「注意力集中」第七階 Dhyana「冥想、入定」,對冥想者和冥想事物有持續的認知、穩定的溝通,就是「冥想」。冥想中,時間是沒有意義的,空間也一樣不存在,身體也會被忘卻,你會超越這一切。當冥想的事物發光,好像連形象都沒有了,就會來到冥想的最高境界,第八階Samdhi「三摩地、禪定」,三摩地是無法有意識的去練習的,我們只能努力達到冥想,我們也會知道自己正在冥想,然而,進入三摩地,自己是不會知道的,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可能看起來和別人沒什麼不同,有這種能力的人可能會做任何事情,但他們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慾望的種子不會有發芽的機會,是沒有任何束縛的、活著的解脫之人。這就是三摩地的最終境界。以上就是瑜伽練習的八個階段、八部工法了,其實其中的每一支,都很值得拿出來細細探討,都是很深的智慧。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瑜伽是一種宗教嗎?答案是 NO!

瑜伽不屬於任何宗教門派,如同之前所說,它是一個超越各種宗教和信仰的科學體系,它是淨化身心、回歸自然的方法,它是通向心靈、內在的路。內在就像是我們的家,由於這個世界、社會的發展讓人們緊張、焦慮、迷茫, 許多人忘記了回家的路,瑜伽就是進入你內在的大門,沿著那條回家的路,找到那扇門,勇敢的走進去,你就回到家了。至於瑜伽體位瑜伽的練習則會讓你的身體變得健康,身材變得勻稱,舉止變得優雅,而後由外而內帶給你一系列的驚喜:讓身心連結,變得純淨,回歸平靜,這就是瑜伽。

什麼是皮拉提斯?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皮拉提斯(Pilates)取名於創始人德國運動康復專家Joseph Pilates 的姓氏。Pilates 出生自德國,結合東西方的運動理念研發出的一套健身模式。原本是一種為行動障礙患者所研發的復健療法,後來經由芭蕾舞    者、現代舞者的練習與推廣而廣受大家喜愛。Pilates 的訓練由一系列活動關節、強化肌力、有效率的呼吸模式、強化核心肌肉控制力的動作等來改善身體失衡的問題,讓身體的各部位回到正確的排列姿勢,以提升生理機能的運作。  皮拉提斯強調身體中心區塊的訓練,也就是胸腔肋骨以下至骨盆與雙腿連接處。包含脊椎與骨盆兩個重點部位。而負責維持脊椎與骨盆正確位置的主要肌肉群,維持著身體的穩定,是皮拉提斯最主要的訓練肌肉群,包含前方的腹肌、後方的背肌、上方的橫隔膜、下方骨盆底肌群和髖關節肌肉群,讓脊椎與骨盆在任何狀況下都可以受到保護,避免傷害的發生。

一、專注力:皮拉提斯強調用意識力來控制動作的進行,所以在練習當中,你需要非常的專注,來確保動作的正確。

二、控制力:29 Joseph Pilates 最早將他的運動學稱作是控制學。因此,皮拉提斯的練習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動作是隨意或者偶然發生的,所有的動作都是有控制的,因為如果沒有控制力,不僅無法從練習中受益,還有可能受傷,所以在練習當中,比如說頭的位置、脊椎的弧度,甚至手指的方向、膝蓋的面向等等,都是有控制的。

三、流暢感:皮拉提斯需要配合呼吸,訓練身體以動態方式很流暢的完成整組動作。因為皮拉提斯非常強調身體的平衡感和動作的流暢感。

四、核心:皮拉提斯的核心指的是肋骨以下到骨盆的部位,又叫作能量室 (power house),是主宰全身動作的能量來源。它是銜接我們上下半身的橋樑,是維持脊椎正確姿勢的重要肌肉群,就像是我們蓋房子的地基一樣。加強核心部位, 可以提高身體的穩定性跟姿勢的正確性。

五、精準度:Pilates 的每一個動作設計都有它獨特的功能,所有的練習中身體的位置都需要精確的定位。如果無法精準的控制動作的正確性,那就失去了練習的意義。

六、呼吸:正確的呼吸模式可以增加我們動作訓練的效率,皮拉提斯的練習需要配合特定的呼吸方式。

什麼是徒手重量訓練?

徒手重量訓練(簡稱徒手訓練),是「以自身的體重來做為負重」,訓練和強化身體,不用額外使用器材、加重量,就可以進行的訓練。大多數利用健身器材的重量訓練會只用到特定肌肉,甚至不會運動到核心,如你在做肩推或滑輪下拉時,但徒手訓練時通常會需要同時整合運用很多肌肉, 於是對核心肌群的要求很高,並且相對於使用器械是非常安全的。透過徒手重量訓練可以鍛鍊出身體極佳的控制力。徒手的動作,變化豐富,不管是常見的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還是高階各種倒立變化式,讓初學者到資深練習者都可以發現身體的各種不同可能性,為自己的能力帶來各種驚喜。透過徒手訓練,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回到最原始的狀態,負擔自己的體重,找回自己原本就該擁有的原始運動模式。

徒手訓練

為什麼要訓練肌力核心?

無論你是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美麗的線條,還是想要減脂、增肌,肌力核心的訓練都是至關重要的。肌力核心的訓練包含肌肉爆發力及肌耐力。肌爆發力指的是在一段特定時間內可以施展的力量,比方說在肌力相同的狀態下,使用較短的時間來完成一次完整的 push up,則代表爆發力較高。肌耐力(肌持久力)指的是在某一個特定動作的停留中,特定力量的可持續時間。肌力訓練會養出有效燃燒熱量和脂肪的肌肉,提高身體的休息時代謝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關節都會逐漸老化,這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非常需要訓練肌力來支撐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關節,對抗越來越流行的「肌少症」。本書將肌力核心的訓練以身體的部位來分類,但是墊上的徒手、瑜伽、皮拉提斯訓練遠遠不會是單一部位在啟動,一定會是身體的多個部位協同配合在工作,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為什麼要訓練平衡核心?

平衡核心與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感息息相關。平衡感是維持身體穩定、中心的能力。平衡核心的強化,可以創造穩定的體態,改善身體神經系統的連接,從而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通常一般健康成人步向老年時,不少人開始有平衡感 減退的初期表徵,隨著年齡增長加速退化,因為神經系統、骨骼關節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問題皆會造成「平衡」功能的退化。而平衡感退化直接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也有研究顯示,因失衡而跌倒的人再發生跌倒的機會比從未跌倒過的人高出四倍。所以從運動中訓練平衡核心是非常必要的。上肢平衡與倒立的訓練不僅是許多練習者心中的夢幻體位法、終極目標,更是可以加強血液循環、激發腦內啡、活化心肺、調節神經系統,讓人學會面對不穩定的恐懼。這類平衡核心的訓練儘管心懷畏懼、尊重,卻可以利用技巧性及肌肉的控制力來面對、掌握,最終獲得自在的狀態。協調性需要協調多個肢體的動作,單腿站姿的平衡尤為如此。本書介紹的平衡核心就需要各個關節同時運作,只要正確的使用,配合呼吸全部結合,最終成為一個穩定的動作流程。

為什麼要訓練心肺核心?

心肺能力指的是人的肺臟與心臟,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可以說是個人的心臟、肺臟、血管與組織細胞的有氧能力指標。提到心肺核心,就不得不提到呼吸。呼吸是瑜伽、運動的根本,更是人類存活的關鍵所在。但,你真的會呼吸嗎?呼吸是非常自然的生理反應,看似與生俱來、無需思考,但呼吸可不僅僅只是維生的工具、簡單的將空氣傳送到你的肺裡這麼簡單而已。在運作的過程中, 需要肺部、胸腔、腹部、骨盆底肌、腹肌、橫隔膜等等多個身體部位的協調配合,才能夠達成,這些也是維持身體姿勢穩定的重要部位,正確的呼吸模式,可以強化維持姿勢的肌肉群、協助身體姿勢的正確,對於練習的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很快,壓力很大,需要維持旺盛的精力和體能,當我們的情緒在很緊繃、焦慮的時候,我們的呼吸會變得急促、短淺甚至是困難。當我們呼吸可以變長、變慢、深沈、緩和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腦神經系統也會隨之安定下來。 瑜伽練習中,很多人在做一些有難度的動作時,習慣把氣憋在胸口,這樣就會把壓力都集中在肩頸和周圍的肌肉群,造成這些部位的緊繃,正確的呼吸練習對於呼吸短淺的人也很有幫助。 練習時的呼吸: 當肌肉收縮時,吐氣。當肌肉伸展時,吸氣。從基礎開始,簡單的動作重複做,慢慢熟悉了,動作和呼吸的配合就會越來越自然。深深的呼吸,配合體位法的練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減少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活化細胞活性,提高心肺機能。

肌力核心、平衡核心、伸展核心、心肺核心,這四大核心相輔相成、一環扣一環,就比方說平衡核心中的單腳平衡,一定建立在肌力核心的基礎站姿,加上伸展核心、配合穩定呼吸,找到平衡感和專注力,才可以完成。手平衡動作,一定建立在肌力腹部核心基礎上,配合呼吸、伸展才能完成。比如說平板式,既是肌力核心,同時也是平衡核心。所以本書的四大核心,缺一不可,練習者可以靈活的運用這些訓練動作,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一定能感受更有成效的完成一連串的動作。

書籍資訊
◎文字摘自運動星球《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
每個人的身體也有重要的「核心」!並可分為「四大核心」。即:1. 肌力核心 2. 心肺核心3. 伸展核心 4. 平衡核心 如同電腦的CORE (核心) 一樣,當大腦下達動作指令時,4大核心便能同時處理各種動作及反應,,當身體的四大核心在平常的積極訓練下,此時便能快速又敏捷的完成每一個動作。讓身體內部的各個綜合系統,能達到最強的綜合效力,不僅獲得健康,身型也會變的結實、呈現美麗的曲線。因此,身體部位中的4 CORE (四大核心)越強則代表身體機能越強、身體越健康,對於身體各部位的綜合運作也就越流暢越有活力。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資料來源《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倒箭式──促進靜脈回流 改善呼吸問題

2018-06-01
瑜伽動作訓練動作伸展瑜伽知識庫

瑜伽倒箭式(Inverted Pose)是一項非常適合需要久站工作的人來紓緩雙腿的動作,當長時間久站,會導致小腿會開始水腫、靜脈曲張等狀況,嚴重時會引發疼痛。此外,對於壓力過大導致呼吸不順、胸口悶的人也非常有幫助,當呼吸順暢時,不會較容易感冒煩躁、不安,除此之外倒箭式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

倒箭式──促進靜脈回流 改善呼吸問題 ©satyaliveyoga.com.au

 1  平衡低甲狀腺

當甲狀腺較低的人,會出現水腫、體重不明原因增加、怕冷、疲倦、嗜睡、落髮、心跳減緩及便祕等狀況,長時間下來對身體來說是非常嚴重的負擔。透過飲食、藥物可以慢慢改善,但還需透過瑜伽倒箭式來配合會更有效果。

 2  增強記憶力

倒箭式這項動作與許多倒立的體位法一樣,可以增加大腦含氧量進而增強記憶力,同時還能放鬆腦部與神經系統,並且強化腰椎與脊椎周圍的神經來預防神經突然病變,對於忙碌的工作者來說,非常適合。

 3  按摩橫隔膜

位於胸腔的橫膈膜是呼吸的主要引擎,並有腹部與胸部的輔助肌群作為輔佐。長期有駝背的人,胸腔以及橫隔膜會內縮、緊繃,導致在呼吸時會時常上氣不接下氣,或是覺得吸不到空氣,嚴重時還會有胸口痛等情況。倒箭式能幫助擴展胸腔來增加呼吸量,此時呼吸也可以更加順暢,精神也會更好。

如何做倒箭式:

步驟1:平躺在瑜伽墊上,雙手平放身體兩側。
步驟2:吸氣將雙腳台企與身體呈現90度。
步驟3:將雙手撐在臀部慢慢將下半身舉高。
步驟4:維持3-5個呼吸後休息,過程中保持腿部打直。

如何做倒箭式 ©yogainternational.com

資料來源/ Satya live yoga、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