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讓游泳者最放鬆身心的仰式Backstroke
1
讓游泳者最放鬆身心的仰式Backstroke
2
設計界奧斯卡獎傑作閃耀登場 Speedo推出全新日製V-Class系列泳鏡
3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創辦人吳睿豪:SUP就像踩飛輪,起步困難,但轉動後會越來越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讓游泳者最放鬆身心的仰式Backstroke

2017-05-23
知識庫 水上運動 游泳 訓練動作

仰式,又稱背泳,是一種人體仰臥在水中的游泳姿勢。仰式包括反蛙式和反爬式,因為臉朝向在水面上,呼吸很方便,但是游泳者看不到在往哪裡游,容易游錯方向。仰泳是唯一運動員在水中開始的姿勢,其它都是跳入水中。

仰式 ©enjoy-swimming.com

歷史起源

仰式是人體仰臥在水中進行游泳的一種姿勢,仰式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有較長的歷史,1794年就有了關於仰式技術的記載,但是直到19世紀初,游仰泳時仍採用兩臂同時向後划水,兩腿做蛙泳的蹬水動作,即現在的反蛙式。

自1902年出現自由式技術後,由於此技術合理和速度快,就開始有人採用類似自由式的兩臂輪流向後划水的游法。但是直到1921年才初步形成了現在的仰式技術。
 
仰式技術由於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方便;躺在水面上,比較省力。因此深受中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喜愛。1900年第2屆奧運會仰式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其中包括反蛙式和爬式仰式。反蛙泳是最早出現的一種仰泳,動作近似蛙泳,而身體姿勢相反,即人體仰臥水面,兩臂從頭後經體側向後划水。最初幾屆奧運會上的仰式比賽都是採用反蛙泳姿勢。 1912年第5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採用兩臂輪流划水、兩腿上下打水的仰式技術,以1:21:2的成績獲得100米仰式冠軍,顯示了爬式仰泳技術的優越性,而反蛙泳逐漸失去在競賽中的意義。

仰式漂浮觀念

初學者學習仰式時,將身體仰臥於水中,很容易身體呈凹形,尤其腹、腰部份曲屈沉入水中。因此,初學者須先學仰式漂浮與水中站立。
 
1. 原地漂浮要領:
(1)兩人一組輔助漂浮。
(2)小池教學椅。
(3)靠岸抓壁漂浮。
 
2.蹬牆漂浮要領:
全身放鬆雙手前平舉,手扶池邊,雙腳屈膝,腳底撐於池壁,出發時頭先平放水面,雙手輕放離開池邊,腳底往池壁輕蹬,挺腰,身體維持平面,眼睛平視正上方,另一個人一手輕扶泳者後腦或頸部,來協助漂浮。
 
3.水中站立要領:
先吸一口氣,再做動作,曲身、收下巴、眼睛看池底收腰,同時雙手往體側伸開,再往腳尖處壓水同時收腰,待雙腳站穩池底時才能做水中站立動作,鼻子在水中做吐氣後,口出水面用口輕吸氣。

©countryswimschool.com

Tips
練習仰漂的目的,在於使身體感覺仰臥於水中的平衡感。

仰式腿部要領

在仰式技術中,腿部動作是保持身體處於較好角度、水平姿勢的因素之一,並且踢水動作不但可以控制身體的擺動,而且能產生一定的推進力。仰式的腿部動作是以下壓動作和上踢動作組成,即直腿下壓,屈腿上踢。

下壓動作:腿向下壓的動作是藉助於臀部肌群的收縮來完成。在整個腿下壓動作中,前三分之二由於水的阻力,是膝關節充分展開,腿部肌肉放鬆。當打腿下壓到一定程度,由於腹肌和腰肌的控制,停止向下,而過渡到向上移動,由於慣性的作用,小腿仍然繼續向下,而造成膝關節彎曲,所以在腿下壓的後三分之一是屈腿的。
 
上踢動作:當腿部動作下壓結束時,由於水對小腿的阻力和大腿肌肉的牽制,大腿與小腿構成約135-140度角,小腿與水平面約成40-45度角。此時打小腿彎曲到最大程度,小腿和腳對水面較大。上踢動作的開始,就需要用腳打的力量和速度來進行,並逐漸加大到最大力量和速度。當打腿向上移動超過水平面就結束向上的動作,此時膝關節接近水面。隨後小腿和腳也依次結束向上,是膝關節充分伸展,構成向下鞭打的動作。
上踢動作是以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腳來完成的,並且在任何情況下,盡量不要是膝關節或腳尖露出水面。上踢時,腳尖應內旋以加大對水面積。

©keyword-suggestions.com

實際腿部練習

1. 陸地教學法:坐於泳池邊,臀部盡量靠近池邊,雙手後撐於地面,做上、下踢水練習,應著重腳踝關節之放鬆。
 
 2. 水中教學法:
 (1).教學椅練習法:
 (a)小池:躺著練習。 (b)大池:二疊一教學椅教學法。
 (2) 帶輔助器材:帶浮腰或雙手持浮板(不可用抱的)浮板置於腹部,仰姿蹬牆漂浮踢水前進。      
 (3) 仰姿蹬牆漂浮後踢水前進,雙手放身體兩側輕輕划撥。
 (4) 仰姿蹬檣漂浮後,雙手伸直於頭後,大拇指互扣踢水前進。

©enjoy-swimming.com

Tips
學員踢水向上時,應固定膝部,保持在水中。

仰式臂部要領

1. 泳者手臂划的軌跡要長。 
2. 泳者手臂划的動作要快,稱划數。划長越長,速度越好,划數越快,速度越佳。 泳速快,划長與划數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划長與推進是成正比,對阻關係不大。力就捷泳與仰泳選手而言,手划為主要前進原動力。划長也同樣受表面、正面、渦流三種阻力的影響,游泳姿勢正確,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阻力,而且可以增加推進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設計界奧斯卡獎傑作閃耀登場 Speedo推出全新日製V-Class系列泳鏡

2018-06-08
配備館運動配備游泳生活SPEEDO水上運動

富有時尚品味的你無論去哪種場合,都不忽略身上任何一處細節的美感;但在游泳池畔褪去平時服裝、戴上泳鏡遮住雙眼,你還能維持從頭到腳有型有款嗎?這時,你需要獲得「設計界奧斯卡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Speedo V-Class系列日製泳鏡。以一體成形的極簡流暢外型,搭配IQfit智慧調節科技,將原本只著重於功能性的泳鏡,轉化成提升個人魅力、幫助游泳表現的最佳配備。

設計界奧斯卡獎傑作閃耀登場 Speedo推出全新日製V-Class系列泳鏡(鐵人三項教練劉光武配戴)

戴上它:極簡線條勾勒極美外型  讓你在水中耀眼出眾

當你穿上漂亮的泳衣或練出完美胸肌,準備在泳池大秀成果,你是否擔心戴上泳鏡就會變醜?這種想法已經落伍了!極具美感的泳鏡絕對是水上造型的加分配備,也能襯托出使用者對這項運動的專業態度。
 
從眼鏡盒中取出Speedo全新V-Class系列的那一刻起,它將翻轉你原本對泳鏡的看法。沉穩洗鍊的黑色硬紙盒內,由高質感的透明三角盒包裹住泳鏡,如此「精裝版」的包裝,讓你拿到它時就發現它跟其他多數泳鏡「不一樣」。

沉穩洗鍊的黑色外盒與包裹泳鏡的透明三角盒

泳鏡本身的造型更加出眾。V-Class系列是為了追求風格與品味的游泳愛好者量身打造,外觀專業流線形鏡框設計一體成形,以極簡弧線詮釋游泳運動的流暢速度感,同時在下水後能有效降低水阻。

鏡面的優異處不只有外表時尚,它同時能減少刺眼光線,保持眼睛舒適;流線型的寬鏡面延伸到泳鏡最外圍,提升視野廣度,進而增加運動表現和安全性。

Speedo全新V-Class系列擁有流線形鏡框設計、鏡面鏡片、漸層色鏡帶等兼具時尚美感與功能的設計

調整時刻:小細節處追求完美  成就紅點設計大獎之作

頂級的工藝必在一般人不注重的小細節處,依然追求完美。而針對一般認為最不影響外觀的鏡帶,設計者仍巧思地在鏡帶內側(與頭部貼合處),舖排出搭配鏡架顏色的漸層網點,展現面面俱到的完美特質。完美當然不僅只外表,除了美感,設計者同時重視鏡帶機能,獨特的設計調節鏡帶比一般泳鏡平順易調動,只需一次拉動,就能順利條緊並固定住鏡帶,無須擔心戴上之後是否穩固的問題。
 
也許你會對一體成形、無法調整的鼻橋感到疑慮,擔心自己的臉型無法駕馭鏡架輪廓。事實上,柔軟富韌性的鏡架能隨著使用時間越長,越貼合使用者的臉型。久戴之後,它將成為專屬於你獨一無二的V-Class。
 
V-Class系列因為外型設計與功能相得益彰,榮獲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這個獎項與德國iF概念設計獎、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DEA、日本G-Mark獎並列為世界四大國際設計競賽,也被稱做「設計界奧斯卡獎」。

V-Class連鏡帶內側的設計都不輕忽,展現面面俱到的完美特質

上岸後:脫下泳鏡依然有型的秘訣-IQfit 3D防漏科技  

「IQfit智慧調節科技」是Speedo獨家專利,為泳鏡帶來絕佳的舒適貼合。Speedo的Aqualab實驗室掃描全球各地東、西方人頭部與臉型輪廓,並依據掃描數據製成3D防漏墊片,讓泳鏡能更加穩定貼合眼部輪廓,甚至不刻意調緊鏡帶也能與眼部密合;而台灣販售的泳鏡版本,更特別以亞洲臉型輪廓打造3D防漏墊片。
 
多數產品創新科技的目標只有一個,提供使用者更正面的影響。戴著V-Class下水,泳鏡舒適貼合的防漏功能,搭配雙倍防霧效果,支持你盡情發揮泳技,充滿自信地完成每一次划水踢腳;上岸後,舒適服貼的鼻橋降低眼窩壓痕,讓你脫下泳鏡後不用擔心「熊貓眼」危機。

V-Class系列結合Speedo獨創的IQfit 3D防漏科技與雙倍防霧效能
IQfit 3D防漏科技運用全球各地東、西方人頭部與臉型輪廓的掃描數據,製成3D防漏墊片,讓泳鏡能更穩定貼合眼部輪廓

V-Class系列共推出四款,包括成人運動鏡面泳鏡萊姆黃、深藍色,以及非鏡面的成人運動泳鏡黑色,其中深藍色款適合較窄的臉型。戴著它,你只需要專注做好每一個游泳動作、保持自信、認真投入於訓練,讓時尚品味與出眾泳技互相幫襯,泳裝辣妹、陽光帥哥的注目禮自然跟著你不放。

V-Class系列成人運動鏡面泳鏡萊姆黃(左)、深藍(右上),NT$2,880;非鏡面成人運動泳鏡黑(右下),NT$2,580

資料來源/Speedo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創辦人吳睿豪:SUP就像踩飛輪,起步困難,但轉動後會越來越順

2016-08-02
故事水上運動專訪戶外運動人物誌

水上運動,大家會直接想到的是衝浪、潛水、獨木舟,但現在有種運動叫做立槳衝浪,又稱作SUP,近幾年在台灣開始風行,從過去的俱樂部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協會。而這個協會的創辦者吳睿豪,過去從事各種水上運動,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立槳衝浪,讓他一試就愛上,且有別於其他僅能「獨樂樂」的水上活動,立槳衝浪上手門檻較低,是一種老少咸宜,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從事的活動,也讓吳教練決定投身推廣,希望有更多人參與。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創辦人吳睿豪

擺脫旱鴨子 成為水上運動專家

現在精通各項水上運動的吳教練,很難想像過去他其實是個旱鴨子,9年前與妻子前往美國佛羅里達,發現當地人能夠很自在的進行任何水上活動,進而思考為什麼自己不行?這才讓他下定決心,回國後一定要學會游泳。

「在台灣其實大家都蠻怕水的,因為很少接觸,認為這些運動都是具有危險性,可是越怕、越不去接觸,越有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現在會讓我的孩子親水,降低他們的恐懼感。」吳教練提到,台灣是海島國家,其實很適合從事水上活動,山上也有一些美麗的水域適合大家去接近,學習怎麼跟大自然相處,也是他推廣SUP運動的原因。

回國後,吳教練馬上報名救生員及游泳教練的相關課程,訓練過程對於原本是旱鴨子的他來說,相當辛苦。「那段時間真的很累,每天都要一大早起床去訓練,常常內心都很掙扎,不過熬過來後,發現一切都很值得。」撐過一系列的訓練課程,吳教練也順利拿到救生員執照,並且開始接觸各式水上運動。

SUP運動 全家大小一起來

「一開始我會去潛水、衝浪,後來比較長時間接觸風箏衝浪。」吳教練表示水上運動自己都很喜歡,也笑說他從事水上運動已經發展到「三度空間」,從水上、水底、水面都有。

因緣際會,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了立槳衝浪也就是SUP,吳教練發現這項運動有廣為發展的可能性,「這個運動沒有想像中困難,好上手,也沒什麼年齡限制,加上安全性高,本身運動器材又好收納,真的適合在台灣發展。」

因為沒有太大年齡限制,吳教練現在只要有時間都會帶著全家大小一起玩,「這樣每次出遊都可以全家人一起玩樂,也可以一起下水,不像以前去潛水、衝浪,小孩跟老婆都只能在岸邊看,沒有什麼參與機會。」藉由立槳衝浪,讓吳教練一家大小彼此之間距離更接近。

副業也可以經營的有聲有色

目前從事汽車零件相關行業的吳教練表示,立槳衝浪這項運動對他來說其實只是副業,因為自己喜歡,所以想要積極推廣,讓更多人能夠一起參與。

「目前我們俱樂部的成員大概一百多人,大家有空其實都會聚集在微風運河這邊練習,我自己習慣清晨大概5、6點去划,然後回家剛好大概七點多,準備送小孩上學,再開始工作。」吳教練表示,SUP現在跟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早上只要有空都會去划一下,再開始一天。

此外,俱樂部從一開始幾位板友大家一起約出來玩SUP,到現在慢慢壯大,其實每個人都投入不少心力,「我們當然是希望這運動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從一剛開始的體驗課程,讓大家熟悉、了解,到現在幾乎只要開放都場場爆滿,真的很感動。」

創立俱樂部到協會成立

除了成立俱樂部外,吳教練希望立槳衝浪這項運動能夠受到政府重視,因此決定與這群夥伴們創立立槳衝浪協會,並且透過各項制度的建立,讓這項運動發展更為順利。

「創立協會主要是希望能讓這項運動發展更加順利,透過教練制度的規畫、研擬贊助選手出國比賽的方案等等,這些都需要一些相關規章,如果參與的人越來越多,確實會需要一個協會來維護這些玩家、運動員的權利。」吳教練對於協會未來的方向已經有想法,也希望能讓政府開始重視這項運動,未來他也想爭取讓政府開放更多水域,讓SUP玩家有更多去處,也讓大家一同來維護水域的環境。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