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adidas聯手楊俊瀚 霸氣激勵台北馬跑者「有種跟上」
1
adidas聯手楊俊瀚 霸氣激勵台北馬跑者「有種跟上」
2
越野跑實戰經驗,該注意哪些?
3
如何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聯手楊俊瀚 霸氣激勵台北馬跑者「有種跟上」

2018-11-13
話題 跑步 ADIDAS 馬拉松 新聞

一年一度的馬拉松盛事-台北馬拉松即將於12月9日登場,adidas聯手「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共同推出「有種跟上」品牌活動,激勵所有人打破不可能、全力為夢想衝刺,用實際行動與成績證明自己,霸氣展現「有種跟上」的從容、自信與驕傲。

adidas聯手楊俊瀚 霸氣激勵台北馬跑者「有種跟上」

陸續在世大運、亞運等國際賽事中屢創個人最佳紀錄的「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分享過去經歷:「我以前只追求勝利與成績,但後來我在乎的是自我突破,只跟過去的自己做比較。」以往的楊俊瀚很在乎賽場上的勝敗,現在的他拋開對手、不斷挑戰自我極速。
 
楊俊瀚霸氣說:「有一種能,叫做打破不可能。有一條路,叫做破紀錄。我不是在破紀錄,就是在破紀錄的路上。有種跟上!」
 
呼應「有種跟上」的自信態度,希望藉此鼓舞所有人勇敢突破極限,而從不鬆懈訓練腳步的楊俊瀚,目標指向2019年卡達世錦賽,更渴望以戰養戰,在2020年進軍東京奧運殿堂、締造佳績。

楊俊瀚希望藉「有種跟上」的自信態度,鼓舞所有人勇敢突破極限

面對即將到來的台北馬拉松,楊俊瀚也鼓勵所有跑者:「平日的訓練是很漫長的過程,只要相信自己、堅持下去,每個邁開的步伐,都是超越自己的開始。」 他期許每位跑者在賽事當天能展現從容與自信,發揮「有種跟上」的精神,突破自我極限!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野跑實戰經驗,該注意哪些?

2016-12-27
江晏慶觀念越野跑跑步話題

Salomon X-Trail Run台灣站在24日於桃園大溪順利圓滿落幕。在比賽的前一天,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到第一次前來台灣參賽的中國越野一哥閻龍飛、我國越野悍將江晏慶以及超馬一姐盧明珠前來分享他們在越野跑之中的實戰經驗,這些經驗不只用於Salomon比賽當天,對於新手或想要在越野跑中更精進的選手來說,都是相當實用的建議。

左起江晏慶、閻龍飛、盧明珠 Salomon Taiwan提供

路跑與越野跑有何不同?如何入門越野跑呢?

其實不需要將野跑看得太困難,晏慶認為這是一種登山的快速練習,抑或是更敏捷的登山練習。在越野跑的過程中,並非全程在跑步,許多路段還是得停下腳步行走。建議可放鬆心情,當做運動之中的變換菜色,儘管享受它就對了。

路跑、超馬、越野賽三者的不同?

擅長於長距離的超馬一姐盧明珠表示:越野是較豐富性的運動,馬拉松則是小腿運動,風景也較單調,超馬是進入心靈狀態的運動,心理素質越好的情況下,超馬也跑得越好。

此外,越野有高度的爬升,難一點甚至要過夜,所以心理與生理的素質要非常並重,故身心靈也要兼具,是一個相當有挑戰性的運動項目。
 

越野跑所需的裝備?

越野跑鞋及水袋背包對晏慶來說是最重要的裝備,因為一雙好的越野跑鞋較能隨心所欲的控制方向,行動,即便是訓練的話,依然希望自己能跑得更多更遠,因為,後援的補給做得完善,對於自己的期許來說,也會更加接近。

而明珠與龍飛經常參加長距離的賽事,對此他們認為越野是靠經驗法則而來的,身上的裝備水壺至少是12升的容量,還有風衣以及選擇輕便、抓地力強的越野鞋;因為越野賽是要對自己負責,通常國際認證的越野賽都有規定所謂的強制裝備。所以跑步補給和打包都是同等的重要,因為我們該很清楚的知道,每一補給品所在的位置。

鞋子、水袋、背包都很重要 Salomon Taiwan提供

如何克服在運動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挫折?

對於明珠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UTMB環伯朗峰賽事,在那裡,首先要克服的是氣溫與氣後,與上星期的谷關103公里爬升相輔相成。過程中,由於身體狀況欠佳,限時40小時的比賽,明珠花了39小時40分驚險完賽。途中多次想要棄賽,但她卻不停的告訴自己,只要熬過去就好,並靠著自己的經驗法則,將自己最痛苦的狀態熬過去。
 
而對龍飛來說最大的挑戰並非成績,而是受傷,由於長期的練習加上比賽,他身上的傷一直沒法完全恢復,因而錯過今年的一些大型賽事。於是從中他也漸漸學習到若傷勢嚴重,要懂得學會甘願退賽,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若堅持下去,未來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關於越野跑後的恢復小撇步

對此,江晏慶表示:越野跑與馬拉松最大不同是在賽後,它不會像馬拉松一樣某個點特別疼痛,而是較全面性的。除了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補充之外,也可嘗試按摩或是SPA讓自己全身性的放鬆,此外,若身上有傷需要恢復的部分,則可以請教中醫師做些診療或針灸。
 
龍飛的部分則是會根據比賽的強度,來決定恢復,通常會實用一些清淡的食物來調整身體,之後再以按摩放鬆或是伸展當做放鬆。
 
有過路跑、超馬、越野經驗,加上本身身為女性的明珠則站在女生的角度出發,她認為女生較容易水腫,所以睡眠是很好的恢復良方,讓自己休息3-4天;首先讓睡眠恢復到正常狀態,再配合蛋白質的補充,以及沖洗熱水澡。

她表示:其實每位選手都有屬於自己的恢復良方,多聽一些意見,變成自己習慣的方法。而對於新手來說,初嘗越野跑換來的可能是全身的痠痛,所以建議結束後讓自己做靜態的恢復,多休息2-3天尤佳。

無論從是什麼運動,皆是靠著經驗累積而來的;第一次嘗試會害怕,到了第二次便開始有經驗,來到第三次之後,就會開始習慣,如同人生一樣,不多做嘗試,怎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採訪整理/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

2016-11-23
運動裝備觀念鞋子跑步知識庫

運動鞋的種類百百種,想要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其實並沒有想像的容易。一雙真正適合的鞋子是在走路時,從腳到腳趾的感受都能相當舒適。

此圖對應以下的6點選擇重點 ©Runners World

 1  鞋跟

當穿進鞋子後,你的腳跟應該感到舒適且不緊,並且能夠滑動你的腳。

 2  腳背

鞋面與腳背之間的距離應感到舒適,如果穿進去後感覺壓力或壓迫,那也代表你需要更大尺寸的鞋子。

 3  寬度

關於前掌寬度的部分,以亞洲人的腳型來說,大多數人前掌偏寬。所以當腳在鞋子裡面以後,應該還能夠有前後移動的空間。試著將腳頂到最後面,前面應該預留一個拇指的寬度才是適合你的鞋子。

 4  長度

當跑到一個階段後,腳也會因為疲勞而腫脹,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上述須留一個拇指的寬度,而且每個人最長的腳趾不見得都是大拇指,如果是其他腳趾的話,這樣也會比較舒服一些。如果當下看不出來的話,可以先在紙上用筆畫自己的腳型,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哪根腳趾是最長的。

 5  彎曲

將腳趾頂至最前端,並用腳尖用力頂地彎曲鞋身。此時鞋子應沿著鞋面本身呈彎曲一條線。如果無法彎曲或是因為彎曲而感到腳很緊的話,那很可能因為缺乏靈活性而導致足底筋膜炎或跟腱及小腿拉傷。

 6  感覺

一雙適合的鞋子除了舒適度,應該也要與你腳的輪廓相配合。想要知道是否真正的舒適,不是光站著來回原地走動就好, 而是應當在適當的空地來回跑幾圈或是至少在跑步機上測試一下。如果有感覺到任何的不適或是抽筋,就不要執著這雙鞋子,因為一雙好的鞋子應該是要配合你的步頻,而不是硬生生的適應它。

©time.com

在了解鞋子的結構與該如何挑選之後,以下有四個是鞋店老闆長年觀察大家挑鞋容易犯的錯誤:

 錯誤  2 買太小的鞋子

過緊的鞋子容易導致水泡和黑指甲的發生。特別是長期穿高跟鞋的女性朋友習慣於選擇較合腳的鞋子,因為若太大,會造成走路的困擾。
但選擇運動鞋不一樣,在運動時我們的腳其實也在跟著前後左右的移動,所以必須要選擇比自己原本尺寸大半號的鞋會比較舒服。

 錯誤  3 在錯的時間買鞋

走路和跑步一樣,當一整天下來,腳一定會比早上出門的時候腫脹。許多人喜歡早上到店裡買鞋,到了隔天下午又回到店裡說鞋子太小。但其實是因為活動了整天而造成腳腫脹,建議盡量選在晚上的時間選購運動鞋,這樣無論什麼時間穿它,都不會感覺到不舒服。

 錯誤  4 假設尺寸大小

每雙鞋子打版不同,所以無論再熟悉自己腳的尺寸,都不要去假設自己的尺寸,還是要實際穿過、跑過再做決定。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