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X AMBUSH® 引領全新生活方式
1
NIKE X AMBUSH® 引領全新生活方式
2
跳繩帥哥挑戰3000下伏地挺身
YOUTUBE跳繩帥哥挑戰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最後卻只獲得這個經驗
3
不愧「戰鬥民族」 俄羅斯武術隊一日雙「銀」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X AMBUSH® 引領全新生活方式

2018-12-07
配備館 綜合 NIKE 服裝 運動時尚 生活流行

作為AMBUSH®品牌聯合創始人,又是知名珠寶設計師,Yoon Ahn是一個步履不停的大忙人。從她在東京的“大本營”,到她在巴黎的工作——無論以任何人的標準,她的行程都稱得上緊張忙碌。而這樣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她的穿著。“當你過著忙碌的生活,最不想費心的就是衣服是不是不舒服或不實用,”她如此坦言。

NIKE X AMBUSH® 引領全新生活方式

而Ahn在乎的是如何增進她的設計工藝。在這一點上,她認為運動發揮著必不可少的重要影響力——她認為運動員那種堅持不懈、艱苦備戰的精神完全契合她對於“執著、負責任”的定義。

“這是一種心態——一種要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負責任的態度。涉及兩個方面:心態方面,以及體能方面。當然,在心態方面需要擁有面對失敗以及挑戰自我的想法,因為我需要不停地精磨、實踐所有的設計技能。但是除此以外,我還需要培養不斷重複增加以及改進技藝的體力,”她解釋道。

這是一件Nike Dri-FIT面料製成的緊身衣,Yoon表示“對於疊穿來說,什麼衣服搭配什麼衣服很重要”。

過去這十年,Ahn的工作已從單純的委託製作拓展到羽翼豐滿的方方面面。AMBUSH®品牌以配飾設計起家,但在2016年進行了品類拓展——發布了首個成衣系列。由此,Yoon攜手合作夥伴Verbal繼續打造超凡另類、東京風格的美學——這也成為全新先鋒形象的堅實一部分。

這件人造毛材質的運動夾克具有奢華質感。
Yoon指出這條類似賽車服的運動褲 “高腰舒適,流線型設計讓你更容易移動”。
Nike X AMBUSH®系列。

“我們很多人的新生活方式不再那麼碎片化,”Ahn說。“過去,我們上午的穿著不會延續到夜間,而現在,我穿越空間和時間的生活方式更加流暢化。”

這種理念成為Ahn打造Nike x AMBUSH®膠囊系列的靈感源動力。該系列包括兩款外套:一款是可兩面穿著的運動夾克(一面是羊毛,另一面是金屬箔防撕裂尼龍),另一款是擁有奢華質感的人造毛材質。此外還有Dry-Fit Stretch緊身衣、緊身短上衣以及抓絨材質運動褲。

Nike x AMBUSH® Air Max 180

至於鞋款,Ahn選擇了Air Max 180 這雙令她有著難以割捨之情的鞋款。“Air Max 180 是我用自己的錢買到的第一雙運動鞋。當時我超級渴望得到這樣一雙鞋,此前只是一直在雜誌上垂涎它,”Ahn如此說道——她當時在當地的圖書館謀生計。

通過融合Nike另一經典鞋款Air Zoom Flight的各種經典元素,她將Air Max 180 這一標誌性跑鞋提升到了全新的維度。“在回顧Nike經典作品的過程中,我看到了Air Zoom Flight "The Glove"。它從遠處看起來就給人如此舒適之感。我希望捕捉到這種感覺,把雙腳完全包覆起來,”Ahn表示。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YOUTUBE跳繩帥哥挑戰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最後卻只獲得這個經驗

2020-04-13
趣味跳繩有氧運動重量訓練綜合話題

覺得自己無法去健身房或運動中心很無聊嗎?那你不如來嘗試看看一些不同的挑戰,例如每天做伏地挺身?在YOUTUBE被稱為跳繩帥哥的丹·威特默(Dan Witmer),將為自己設定30天的挑戰運動,他選擇了每天完成100下伏地挺身並持續30天的目標任務,在經過30天之後他獲得了什麼成果與經驗?

“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要開始減肥,你選擇伏地挺身來做為運動的開頭,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尤其,你可以選擇一天做一些或是好幾天做一次,只要有開始執行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然而,伏地挺身不是一個充滿劇烈的運動項目,但他卻是讓你身體能適應運動訓練的一個好方法,一開始你不用許多的變化招式,只要專心執行基本的動作就可以。” Dan Witmer

抗拒與趣味?

他在執行一個月之後表示,我承認我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在拒絕做這樣的動作,前六天每天100下伏地挺身真的非常的簡單就可以完成,但直到第十天開始我的身體就必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我依然覺得伏地挺身這項運動充滿著趣味。

另外,Dan Witmer說,當每天進行相同運動的挑戰,將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堅持是運動是否能成功最主要的優點,同時,如果你有減肥或訓練肌肉的目標,那麼保持一致的運動習慣就是你最首要的目標。

但這個並不表示你應該期望30天後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因為,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或是一個月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是有益於增強肌肉耐力和維持苗條體態,而不是能有助於增加肌肉量的運動方式,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大量的肌肉或是肌肉力量,那你就必需要開始重量訓練,而不是參與3,000下伏地挺身或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

並且,從長遠來看每天進行100下伏地挺身是一項不且實際的運動方式,這樣的訓練模式將會對你的肌肉與身體產生極大的負擔,因為,你每天不斷的在訓練著相同的部位與肌群,卻沒有給予他們相對的休息與復原的時間,當肌肉感受到疲勞的時後,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失去力量並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挑戰或訓練模式,整體來說就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只有透過正確的休息與飲食習慣,再搭配上適度的訓練強度與計劃,才會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每天100下伏地挺身連續30天的影片:

最後的建議

除此之外,Dan Witmer解釋說,當我們日復一日的進行相同訓練的舉動,指可能會導致身體的不適甚至受傷,雖然,這樣的挑戰目標對於養成嚴格的紀律很好,但對於身體的肌肉成長並不理想。在這30天的挑戰過程中,我確實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傷害,當我日復一日進行手臂撐直與彎曲動作之後,手肘就開始出現腫脹與不適的情況。最後,我建議想要開始進行運動的你,每週最多做2-3次伏地挺身,並結合不同的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這樣降會對於你的身體肌肉有更好的生長。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愧「戰鬥民族」 俄羅斯武術隊一日雙「銀」

2017-08-28
台北世大運話題綜合武術競技新聞

2017臺北世大運首度選辦武術,由於武術國際賽事不多,吸引許多選手參賽。除了傳統強權中國、越南、澳門等選手,更有來自歐洲的國家參賽,其中有「戰鬥民族」封號的俄羅斯,表現亮眼,27日在男女長拳各進帳1面銀牌,讓人刮目相看。

武術長拳俄羅斯Pavel Muratov(左)和Sandra Konstantinova(右)分獲男女銀牌。

武術運動發源於中國,但過往傳統強權集中在東亞的觀念,恐怕要有所改變,本屆臺北世大運不只俄羅斯隊成績亮眼,烏克蘭隊也有不錯表現。俄羅斯隊總教練Igor Kreimer就透過翻譯表示,武術運動如今在歐洲很盛行,無論套路或散打,俄羅斯民眾接受程度很高。

俄羅斯好手表現強勢,先靠22歲的Sandra Konstantinova在女子長拳項目以9.35分拿下銀牌,隨後又有23歲的Pavel Muratov在男子長拳以9.45分摘銀,兩人表現相較於其餘亞洲選手毫不遜色,Igor Kreimer說:「本屆俄羅斯隊派出4名套路選手與4名散打選手,目標當然都是金牌。」

Igor Kreimer表示,武術運動大約在1990年代開始在俄羅斯逐漸風行,也開始派出選手參加國際大賽,選手不斷苦練,才能在國際拿下佳績,進而再帶動國內風氣。不同於其他國家都會向發源地中國取經,甚至選手都能說上兩句中文,但俄羅斯隊憑藉自己努力,Igor Kreimer就說:「沒有特意師法中國,都是選手與教練的辛勤訓練。」

中國在武術運動實力強勁,但Igor Kreimer卻勇敢向強權發出挑戰書,原來是俄羅斯喀山將於9月底舉辦武術世界錦標賽,他篤定地說:「要擊敗中國,除了艱苦訓練,別無他法,希望俄羅斯選手在今年世錦賽都能獲勝。」

武術女子長拳俄羅斯Sandra Konstantinova,表現精彩,拿下銀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