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馬拉松無傷完賽   傷科醫師指出關鍵在足弓
1
馬拉松無傷完賽   傷科醫師指出關鍵在足弓
2
雷艾美 PUMA Winterized
路跑女神雷艾美褪下潮流演繹 PUMA Winterized
3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無傷完賽   傷科醫師指出關鍵在足弓

2018-12-27
知識庫 跑步 觀念 運動傷害 馬拉松

慢跑風氣在台盛行多年,根據2017年資料,全台一年間大大小小馬拉松、路跑、超馬、三鐵等賽事高達999場,跑者總人數初估40-50萬不等。無論對平時有持續運動或無運動習慣的人,長距離的馬拉松都是個不小的負擔,運動傷害處處可見;據統計,每年有高達75%的跑者受傷。中醫傷科醫師指出,成為跑者的基本條件是體能佳、下肢排列正常,而足弓的排列影響整個下肢關節,處理好足弓問題,往往是中醫傷科治療跑步傷害成功的關鍵。

馬拉松無傷完賽 傷科醫師指出關鍵在足弓

體能好、下肢排列正常是跑者基礎

路跑容易被大眾接受的主因是:路跑屬於非接觸性運動,一個人也可以輕鬆上路,上手容易、無須高難度技巧,也無須添購昂貴設備,只需一雙合適的慢跑鞋就能隨時隨地開跑。然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謝明憲指出,跑步時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平時行走時的2.5-3倍,平時沒有常態性訓練的新手,常常因下肢肌力不足或不平衡,導致在跑步時出現腳痛、膝蓋痛等問題,這是因為肌肉及關節超出負荷所致。
 
路跑可能造成傷害的主因包括:強度、頻率、時間過度、下肢或軀幹等承重關節結構不良、相關軟組織柔軟度太鬆或不足、肌力不足或不平衡、跑步姿勢不良、路面狀況不佳、跑鞋不佳等。因此謝明憲強調,要成為一名跑者的基本條件是體能佳、下肢排列正常。

練跑初期,謝明憲建議先鍛鍊下肢肌力、柔軟度和協調性,可以增加肢體的負荷強度;若有下肢關節排列問題,常見包括扁平足、膝關節內翻、骨盆或腰椎歪斜等,都會使跑步的局部負荷加重,造成發炎疼痛。而受傷常見部位包括膝關節、小腿、足踝、大腿,主要是肌肉拉傷、扭傷、肌腱炎、骨膜發炎,例如跑者膝、阿基里斯腱炎、足底筋膜炎、足踝扭傷、肌肉拉傷、腸脛束發炎、梨狀肌發炎、壓力性骨折等。

處理好足弓是成功治療跑步傷害的關鍵

研究指出,跑步步伐與運動所受的傷害息息相關。跑步時步伐越大,若以腳跟著地,膝關節所受的負擔越大。因此謝明憲建議,跑步時步伐適度,保持膝關節微微彎曲,以腳掌中間部分著地,以減低跑步對膝關節的負擔。
 
另一方面,腳型與足弓高低都會影響跑步時的受力,所以正確的跑步動作與合適的跑鞋很重要!平時應注意跑鞋的磨損情形,藉此了解自己跑步時著地的動作是否正確,足部是否過度旋前或旋後,再訂製鞋墊矯正或改變跑步姿勢。
 
謝明憲指出,足弓排列的正確與否,在中醫傷科針對馬拉松跑者的臨床治療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影響範圍可從腳踝連帶到髖部。足弓不正往往會影響連結薦骨與髂骨的「薦髂關節」的定位,相對因為錯位的足弓,間接影響脛腓關節往上對位。他解釋,如果筋膜系統中的共構力線在銜接時產生轉折問題,就會影響到腳踝的距骨跟小腿內側脛骨翻轉,近端的脛腓關節促使大腿的股骨也偏旋,進而影響髖部的大轉子與髂骨對位,之後薦髂對位也會發生問題。
 
因此,足弓結構的拆解在中醫傷科治療中是很重要的環節,如何精準處理好足弓問題,往往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足弓如果沒有拆透,鞋墊高後,整體足弓共構力線改變後,足弓便無法正常使用並且旋轉,進一步導致跟骨、距骨與脛骨偏離足弓力線,而使跑者的運動傷害無法妥善修復。

醫師建議跑步時保持膝關節微微彎曲,以腳掌中間部分著地

謝明憲提醒,就算治療後症狀能暫時緩解,但在跑者持續的訓練及比賽之後,疼痛症狀也容易復發。因此若有下肢關節排列不正問題,建議可請中醫傷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調整,否則參加路跑時只能量力而為。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責任編輯/Dama

左起:正常足弓、高足弓、低足弓(扁平足) ©luckyfeetshoes.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路跑女神雷艾美褪下潮流演繹 PUMA Winterized

2020-10-20
跑步配備館PUMA鞋子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執掌運動時尚大旗,汲取時下流行元素融入單品設計,成功打破運動機能與時尚流行的傳統界線,推出多款新穎潮品引發全球搶購熱潮,更大幅翻轉品牌形象,深受時下潮流名人們的高度關注,也讓 PUMA 成功受封為運動時尚潮流圈的風向指標。在步入秋冬之際,PUMA 再度翻玩紅極一時的衛衣時尚潮流,打破以往單調的素色框架,推出 Winterized 秋冬流行風格單品,加入印花邊條及交疊 LOGO 裁片等創新設計,為衛衣揮灑上潮流色彩,同時也推出 PUMA Future Rider 玫粉紅、秋楓橘及漾芥黃三款秋冬玩美新色,特別邀請到路跑女神雷艾美帥氣演繹,褪下以往甜美風格,以街頭獨立新女性樣貌綻放最自信閃耀的女力風範。

雷艾美 PUMA Winterized
路跑女神雷艾美褪下潮流演繹 PUMA Winterized

今年初 PUMA 以新玩色主義颳起運動復刻時尚旋風,將 80 年代紅極一時的 PUMA Rider 鞋款玩色大變身,以繽紛色塊拼接大膽翻玩,推出 PUMA Future Rider 復古潮履,秉持#無色限 新玩色主義精神,隨著季節更迭,色彩也跟著換季,以秋冬季節色調推出玫粉紅、秋楓橘及漾芥黃三款玩美新配色,打造搶眼外型;鞋面混合尼龍、麂皮、與皮革的多樣異材質拼接,層層堆疊出 PUMA 在運動時尚的不斷超越;輕量耐磨的外底材質搭配超舒適 Rider Foam,鞋底招牌顆粒大底宛如彈簧柱般能有效吸收地面反饋,避震防護更全面升級,步伐更流暢輕盈。

復刻時尚旋風不僅在鞋款上發揮創意,更在服飾部分大膽創新,PUMA 將衛衣時尚披上潮流外衣,將簡約素色的運動套裝加入了印花設計,由路跑女神雷艾美帥氣演繹 Winterized 流行風格單品,過去多以甜美健康風格亮相的他,收起甜笑以街頭獨立新女性的堅定態度,用最自信的眼神綻放最閃耀的女力風範,親自示範潮流衛衣新時尚。艾美實著的 PUMA Evide 長褲以招牌彎刀相對拼湊成特色圖樣點綴在褲側,宛如賽道般在服飾上飛騰;而上身的 PUMA Evide 長袖連帽 T 恤胸前隱藏超大彎刀是設計師的驚喜巧思,使用橡膠裁片 LOGO 畫出重點,螢光粉紅跳豹 LOGO 堆疊營造錯視感,象徵過往映像管電視那模糊的美感,完美揉合現代潮流與復古經典。

PUMA Winterized 流行風格單品及 Future Rider 秋冬新配色即日起在台繽紛上市,復古主流你跟上了嗎?誰說秋冬很憂鬱,用運動時尚大膽盡情玩色 #無色限。

PUMA PUMA®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運動領導品牌,設計開發並銷售製造各種鞋類、服裝以及配件產品。擁有70年以上歷史,PUMA為運動史上偉大運動員們設計出無數創新功能性裝備。PUMA的專業運動與運動時尚產品系列涉及足球、跑步、訓練和健身、高爾夫、及賽車領域,同時也與世界知名設計品牌共同合作開發商品,創作出更多新穎的運動時尚產品。PUMA集團旗下品牌包括:PUMA、Cobra Golf、和Dobotex,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超過16,000餘名員工。PUMA總部設於德國赫爾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詳情請上:http://www.puma.com。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2016-10-17
跑步話題高齡路跑故事馬拉松

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Spartathlon) 可謂馬拉松長跑的經典賽事,近幾年台灣長跑好手如吳勝銘、邱淑容、陳進財、盧明珠、羅維銘等人都曾一一成功挑戰,在古希臘戰士的雕像前喝下象徵榮譽的那一杯水。而英國則有這麼一位超馬阿嬤,不但挑戰了這個「斯巴達松」,還成功完成來回雙程的壯舉!

Mimi Anderson 於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別名「斯巴達松」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堪稱世界最長超級馬拉松之一。這個比賽起源於一個故事,在西元前490年,馬拉松戰役開打前,一位雅典傳令兵「Pheidippides」從雅典一路奔跑至斯巴達,請求斯巴達的援助;希臘戰勝後,又一路跑回雅典傳捷報而力竭身亡,往返的距離總共492公里。而斯巴達松就是將這單段路線和距離做為比賽標準,不只如此,比賽還規定,選手得在36小時內跑完全程245.3公里,而且沿途還必須經過75個關卡,每個關卡都有一個截止時間,若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檢查點(check point),則失去比賽資格。賽事進行時,日間氣溫可高達39度,夜間在山中則可能降到10度以下,嚴峻艱難的賽程吸引全世界頂尖好手前來競技,卻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選手可以完賽。

Mimi Anderson 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其實,這不是安德森第一次挑戰斯巴達松。她在2011年便以32小時33分的佳績奪下第三名,並於2013年首次挑戰雙程斯巴達松,可惜那一年她鎩羽而歸。

2015年9月底,安德森再度回到雅典的起跑線,和其他數百位選手一同出發。她以35小時07分的成績完成了官方賽事,從雅典跑到斯巴達。稍作休息之後,她開始折返,並以47小時的時間跑回到雅典。

Mimi Anderson 與英國隊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完成壯舉之後,在她的官網部落格中,她提到自己仍然不敢相信她做到了這個她在兩年前就設定好的目標。她覺得今(2015)年的賽事比以往更加艱難,不過她保持專注,專心一致在自己的雙腿上,她不斷告訴自己「你可以做到」。她說,自己最艱難的時刻是在距離終點約75公里處,當時她覺得自己的雙腿已經不聽使喚,她想著「天啊,這段路真的好漫長。」於是,她採取比較保守的跑法,以便能夠節省自己的體力。再跑了16公里左右,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又慢慢恢復了活力,她就這樣一路跑到終點。

她說,她相信自己是目前為止,唯一完成這項壯舉的女性。

賽後,除了感謝網路上如潮水般湧來的恭賀訊息,她也一再對於她的支援團隊與一路上前來提供協助的人們表達感激之意。她說,「如果沒有你們,我絕對不可能做到。」

Mimi Anderson 與此次參與支援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