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85歲超級阿嬤2小時5分完賽半馬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1
85歲超級阿嬤2小時5分完賽半馬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2
華裔帕金森患者成功挑戰紐約馬 運動助其延緩病情
3
尼凱克破400m世界紀錄奪金 消滅南非20年無金牌魔咒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5歲超級阿嬤2小時5分完賽半馬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2017-07-05
話題 跑步 高齡 馬拉松 新聞 半馬

85歲的拉金(Deirdre Larkin)是一位從英國移民到南非的退休鋼琴家,雖然已經是一位高齡的阿嬤但卻有著過人的體力。僅僅是去年,拉金不僅參加過60幾場馬拉松和大大小小的路跑賽,還能以2小時5分跑完半馬,除了打破分齡世界紀錄,至今總共還獲得500多面獎牌,老當益壯的她著實讓人深深佩服。

南非超級阿嬤拉金(Deirdre Larkin) ©AGENCE FRANCE-PRESSE

拉金在2000年時,被診斷出患有骨質疏鬆症。後來於2010年,她的兒子擔心她行動不方便,於是搬去南非跟她住,拉金的兒子看著母親日益衰老、走路越來越吃力,非常難受,於是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帶拉金去運動,希望能透過運動讓自己的母親身體機能可以更好些。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拉金開始和兒子每周慢跑3次,但是拉金表示,一開始相當吃力,自己每天5點中起床跑步,但是跑了幾步就沒力氣,都要走三步再跑三步再走三步才能前進。

長久下來,拉金的體能不僅越來越好,連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沒有再惡化,除了運動之外,她在飲食方面也攝取無糖、無鹽,並且戒咖啡吃上許多蔬果、蛋白質的食物。

由於拉金阿嬤參加了許多場路跑賽,以她的實際行動證明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算六七十歲還是可以重拾跑步,而且越跑越健康!因為她已經成為當地一個激勵人心的代表性人物,還被媒體譽為「蘭德堡超級阿嬤 Grande Dame of Randburg 」!

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訓練的拉金 ©AGENCE FRANCE-PRESSE

過了七年後,拉金體力已經越來越好,並且在今年五月份時因為在一場半程馬拉松以2小時12分37秒創下世界紀錄,受到瑞士日內瓦馬拉松主辦單位的邀請,在這場日內瓦馬拉松,拉金僅僅花了2:05:13完成這場半馬比賽,又打破她自己日前所保持的世界紀錄!

「在日內瓦跑步令人感到非常夢幻,而且比賽本身很平易近人。地勢很平坦,你在花園裡起跑,接著你來到田野裡,然後你就跑到了湖邊,」她說。

©camernews.com

老當益壯的拉金。

©rooirose.co.za

儘管到9月份準備朝向86歲的拉金,依然也要堅持跑下去。拉金:「我無法想像沒有跑步的生活,這是一種緩慢死亡的感覺,即使哪天我只剩下一條腿,我也會繼續奔馳。」

「我們希望發掘更多南非的勵志故事,並支持南非的人才。在這兩個方面,Deirdre Larkin以驚人的精力和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神激勵了全國各地的人們。我們認為,作為一家大型公司,我們幫助她實現自己的野心,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她的成功完全是她自己不懈的努力所達成的。」 - 拉金的贊助商之一 M-Net CEO Yolisa Phahle說。

資料來源/Hindustan Times、Randburg Harriers、Modern Athlete、Straits Times、goodthingsguy.com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華裔帕金森患者成功挑戰紐約馬 運動助其延緩病情

2016-11-22
人物誌故事馬拉松跑步

2015年紐約馬拉松賽,有八位特殊的參賽選手在場上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吉米·崔 (Jimmy Choi) 與其他七位帕金森氏症患者。從2003年被診斷患上帕金森氏症開始,吉米·崔一直堅持運動鍛鍊,從不放棄的他也因為持續的熱血運動而慢慢恢復身體的機能,因而有了「時光倒流的感覺」。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現年41歲的吉米·崔患有帕金森氏症,這種疾病的最主要病理改變是大腦底部基底核與黑質腦細胞的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產生各種活動障礙。故,當吉米的大腦告訴身體要移動,他的肌肉不見得能夠接收到這個訊息,有些時候,他的肌肉甚至會抽搐顫動不聽使喚。

華裔帕金森氏症患者Jimmy Choi熱愛跑馬,這是他於2014芝加哥馬完賽後。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跑步時 足有千斤重

在跑步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右腳足足有5磅重。他的肩膀和脖子都抽筋了,嘴裡流出了口水,右臂也只能勉強擺動。有時候,他的腳趾會不自覺的蜷起來,他只能用走的方式來加以緩解。「看起來似乎是我必須要利用地面給自己的腳趾做按摩。」吉米說,但是即使他非常頑強,身體也總是會有不受控制的時候。

不過這並未阻止吉米跑步,到2015年底他已經累積了大約2,000英里的跑步里程。吉米居住在芝加哥的郊區,平日裡他就會在附近的道路和山徑上奔跑。自2012年開始至2016年底,吉米總共完成了70場半馬與11場全馬,其中包括2015年10月初的芝加哥馬拉松,當時他以4小時05分21秒的成績完賽。2015-16他連續兩年參加了紐約馬,而且2016年這場是他的第11場全馬,他在紐約馬最佳成績是3小時56分。透過持續的參加比賽,吉米已經為米高·J·福克斯基金會(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的福克斯團隊(Team Fox)募集了將近10萬美元的善款,這是一個關注帕金森氏症研究的基金會,Team Fox是特別專注於以運動提升大眾對於帕金森氏症的認知從而募款的隊伍。

吉米相信跑步有助於控制自己帕金森氏病症的徵候與延緩其發展。2015年受訪時,他說,「在過去的三年裡,我覺得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透過福克斯團隊,他聯繫到了一些其他患有帕金森症的患者,其中有七位也報名參加紐約馬,「我們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就像家人一樣,這也有助於我的治療。」

Jimmy Choi 完賽2015紐約馬。 ©tcsnycmarathon.org

加入米高福克斯基金會 跑步延緩帕金森氏症症狀

吉米是一名運動愛好者,在高中的時候,他就參與過摔角、籃球和足球運動,大學畢業之後,他在一家網路公司任職。起初,他的手指總是怪異地出現抽搐,他認為那是工作壓力造成而不以為意。2003那年,吉米27歲,醫生診斷出他患有早發性帕金森氏症。在8年的時間裡,他必須服用含carbidopa與levodopa這兩種成分的藥物,這兩種成分的結合能夠補充他大腦所缺乏的多巴胺。但是他不想面對病情,因此只拿藥而不去看醫生。隨着病情的不斷發展,他的自理能力也在不斷衰退,36歲的時候,身高180公分的他體重達到了113公斤,只能拄着枴杖走路了。

當有一天他抱着自己還是嬰兒的兒子Mason下樓,他人生的最低點在此刻來臨,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結果兩個人都從樓梯上滾了下去。他心想,「這實在太瘋狂了,我還年輕,我不想成為家庭的負擔。」他拒絕向疾病低頭,開始尋求他所謂的「神奇療法」,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幹細胞醫療臨床實驗,雖然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療還是心理作用,這個實驗倒是幫助了他,他能夠丟下拐杖走路,然後還能夠慢慢跑起來了。

在一次搭飛機的時候,他閲讀了一本機上提供的Runner’s World雜誌,在其中讀到了一個帕金森氏症患者參與運動比賽還拿到了亞軍的故事。那個故事激勵了吉米,他對自己想,「如果他可以做到,我為什麼不可以?」於是他開始跑長跑,距離也拉長到幾英里。他的第一場路跑賽是Parkinson’s 5K,接著在2012年4月參加了威斯康辛州柯蒂奇格羅夫市(Cottage Grove)的一場半馬賽,然後他就停不下來了。「跑得越多,我就感覺身體越來越好了,」他說。

研究顯示,騎自行車、在跑步機上跑步和太極氣功與其他運動都有助於減緩帕金森氏症的徵候。科學家推測體能活動能夠提升腦中多巴胺的份量或者形成一種新的大腦與肌肉的溝通管道來取代這種疾病對於原來大腦與肌肉溝通機制的摧毀。吉米相信這種熱愛跑步的心態——專注於搖擺雙臂與抬起腳步跨足往前的動作——能幫助他重拾身體的機能。「這是一種肌肉的記憶或只是一種習慣,」他說,「現在當我走路,我能夠走得穩定多了。我在上下樓梯時也能夠更平衡穩定。」

在2012年9月,吉米參加了芝加哥半程馬拉松賽,接著他將自己的眼光放在10月的一場全馬。不過當時這場馬拉松的全馬已經報名額滿,他只有尋求公益募款的途徑來讓自己有機會上場跑。就在此時,他發現了TEAM FOX這個組織,也很快地投身其中,成為活躍的一員。基金會的負責TEAM FOX的員工史蒂芬妮·帕朵克(Stephanie Paddock)很清楚地回憶到在芝加哥馬拉松上第一次遇到吉米的情景:吉米在自己的頭上剃了一個基金會的狐狸LOGO,後來他每年參加這場比賽都會理同樣的髮型,不過之後還加上了芝加哥的市旗與天際線在狐狸後面。

吉米在臉書上也為同樣是帕金森氏症的TEAM FOX成員成立了一個社團。他們在其中交流跑步技巧、分享自己的挑戰,並組織了一個隊伍,要挑戰一場在春天舉辦的50英里接力賽。「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上面看到一些跑步跌到或是在路跑中遇到跑步或擺動雙臂有困難的訊息,」史蒂芬妮說道,「不過,我常常馬上就會看到一整串加油打氣的往來回應,那感覺真的很窩心。」

Jimmy Choi 與 Team Fox 隊員。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未來目標是挑戰IRONMAN超級鐵人賽

現在吉米每週訓練跑大約50英里的總里程。他通常選擇晚上等孩子們都入睡之後才外出跑步。帕金森氏症的一個症狀就是失眠,因此對於他來說夜間跑步是最輕鬆舒服的。他平均每次運動時,每小時要吃一次上述的藥,但有時需要多吃一點來讓他的肌肉更有活力。因此,他跑的路線總是圍繞著藥局或是他兩位兄弟或是父母的家,他們都住在不遠的社區。

當被紐約馬主辦單位問到參加2016紐約馬的目標時,吉米說他自己設定在3小時20分內完賽,不過他也沒有把握拖著還是有點跛的右腿可以順利完成。然而,對於他的長程目標,他倒是有點興奮,因為他想挑戰IRONMAN超級鐵人賽。「游泳對於我來說是最有挑戰性的,」他說,因為他若參賽肯定會在水中待超過一小時,「不是因為我沒法游那麼遠,而是,我在水裡面怎麼吃藥?」

不過這些在未來可能都不是問題,因為已經有一些實驗性的研究出現了,例如有一種防水的灌藥器可以持續地供應藥液,或者有種療法可以讓他完全免除對於藥物的依賴。這些可能性也成為提供吉米持續募款的動力之一。他的妻子雀兒雖然不跑步,不過一直都是他的最佳啦啦隊隊員,他們夫妻倆也在今年春天籌辦了第一場路跑賽「Shake it Off 5K」,這名字來自於泰勒絲的同名歌曲,也來自於吉米想要擺脫帕金森氏症的那種筋攣顫抖,更來自於他想要從他生命中種種挑戰中重新站起來的那種動力,他想要鼓勵大家擺脫病魔的控制走出來,活出更快樂的人生。

在2015年9月的時候,他八歲的女兒卡琳娜也為TEAM FOX完成了自己人生裡的第一個鐵人三項比賽,並且為這個組織募到了2,500美元的善款。「當完賽時,她對我說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可以去哪裡報名下一場比賽呢?」吉米笑著說,「她像老爸一樣愛運動,這實在令我很開心。」女兒的成功也激勵着自己,吉米表示,儘管紐約馬拉松是一場非常艱難的賽事,但是自己還是會勇敢地往前跑去。

Jimmy Choi 到處參加路跑賽為米高福克斯基金會募款。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尼凱克破400m世界紀錄奪金 消滅南非20年無金牌魔咒

2016-08-15
話題故事奧運里約奧運跑步

來自南非的短跑新秀韋德·范·尼凱克 (Wayde van Niekerk) 2015年在北京田徑世錦賽以43秒48奪冠之後,世界田徑界便有了一個普遍的感覺,那就是麥可·強森 (Michael Johnson) 高懸20年的奧運會紀錄(43秒49)在里約可能不保。尤有甚者,尼凱克不但打破這個紀錄,他連強森稱霸17年的世界紀錄都改寫了。

Wayde van Niekerk勇奪男子400m金牌,並一舉刷新高懸17年的世界紀錄 ©sportinglife.com

在里約奧運男子400公尺決賽之上,尼凱克以驚人的43秒03作收,比強森在1999年塞維亞世錦賽上所締造的世界紀錄超前了0.15秒。然而,在男子400m的前幾次比試之中,尼凱克甚至看起來似乎完全沒有奪金的態勢,他在第一回合比賽之中只有拿到第8,在準決賽才獲得亞軍。

在決賽中,來自格瑞納達,前屆奧運冠軍基拉尼·詹姆斯 (Kirani James) 被分配在第6跑道,在前面200公尺是以他一貫的快速步伐在前進,不過看起來比較像是為隔壁跑道美國隊的拉肖恩·梅里特 (Lashawn Merritt) 在領跑。

當他們進入第二彎道,梅里特與詹姆斯並肩前進,位於比較不利位置第8跑道的尼凱克則落後約一公尺,不過這場比賽的關鍵是在250m到300m之間這50公尺,因為尼凱克很明顯有較佳的配速策略,他開始直線加速,將兩位對手拋於腦後。

賽後錄影分析顯示尼凱克通過300m時是31秒整,相較於強森1999年在塞維亞的31秒66明顯快上許多,就連詹姆斯和梅里特都比強森的時間要快。

在最後70公尺,尼凱克維持加速衝刺,而這居然造成詹姆斯和梅里特在倒退的視覺幻象,事實上,他們都是以低於44秒的速度在高速前進。

©Associated Press
©Associated Press

南非20年來奧運首金

接者,尼凱克繼續開外掛往終點線暴衝,拉大他與兩位主要對手的差距,並順利為南非拿下繼1996年Josia Thugwane馬拉松奪冠之後的首面奧運金牌。

在尼凱克之後,梅里特看起來似乎要以他去年追隨尼凱克拿到北京世錦賽銀牌步伐前進,不過在大約30米處時他似乎已經沒力了,因而被虎視眈眈的詹姆斯後來居上,逆轉成功。

詹姆斯最終以43秒76完賽,與他個人最佳成績僅差0.02秒,而梅里特則跑出43秒85,失望很明顯地寫在這位08年北京奧運400m冠軍的臉上。

只差一點點就能讓這場比賽創下4人跑出低於44秒的紀錄。前青少年世錦賽冠軍,代表千里達及托巴哥出賽的馬歇爾·塞德尼奧 (Machel Cedenio) 在最後50米全力加速,以44秒01作收獲得第四,也締造千里達的國家紀錄。

此次,尼凱克除了刷新世界紀錄之外,並成為史上首位在第8跑道贏得奧運400米冠軍的選手。

©Facebook/Wayde van Niekerk

尼凱克與大會紀錄顯示版合影。

©Sports Illustrated

麥可·強森1999年締造400m紀錄。

©AFP

有趣的是,現年24歲的尼凱克,他的教練居然是一位74歲的阿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