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1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2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挑戰不丹高山200公里、奮戰吸血蟲森林奪冠
3
2017三芝馬拉松-櫻木花道參賽心得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2019-03-29
知識庫 保健 跑步 觀念 運動傷害 馬拉松

腳趾頭上的「黑指甲」介於一個尷尬處境,它不一定影響你的運動,卻會帶給你困擾,而且症狀常被誤認,實際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嚴重疾病。然而,黑指甲這樣的運動傷害竟常被馬拉松跑者當作「努力後的勳章」,認為這是跑馬後必留下的功勛,發生已久也置之不理。現在讓我們正視這個問題,看看黑指甲究竟怎麼產生、如何預防?另有其他指甲病變常被跟黑指甲混為一談,別誤把病變當「勳章」!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症狀

主因指甲內產生瘀血情況,過幾天就會形成黑指甲。它有區域性,不一定整個指甲黑成一片,但隨著指甲生長會稍微擴散;也不一定會感覺痛,嚴重的話僅前幾天會痛,但通常要等指甲將瘀血部分完全長完並剪除,才算完全痊癒,多數達半年以上。

黑指甲原因與解決方案

1. 鞋子過小,壓迫到趾頭形成瘀血。以跑鞋為例,穿襪子時腳趾輕頂住最前面,腳後跟空間可輕鬆放入食指為佳;不過有時不是因為鞋子過小,而是楦頭(鞋子腳掌部位的寬度)過小。

解決方案﹕選擇適合大小的鞋或寬楦鞋型,穿鞋時注意鞋帶的綁法、鬆緊是否恰當。要注意的是,鞋子楦頭過大反倒會造成腳與鞋子長期摩擦碰撞,引起瘀血。 

2. 指甲過長,在運動過程中損傷甲床。

解決方案﹕平常養成3-4週修剪指甲一次的習慣,馬拉松類比賽前三天一定要修剪指甲。但要注意,指甲剪得過短過深或形狀有尖角,容易嵌入皮膚或磨傷甲溝引發炎症。

3. 防護過當,例如用透氣膠帶綁腳趾綁太緊。

解決方案﹕腳趾盡量少貼膠帶或OK蹦,若因為破皮或水泡非貼不可,不能貼太緊;建議改穿五趾襪。

4. 運動時以腳尖著地最容易發生黑指甲。

解決方案﹕避免腳趾緊繃,以腳掌(中足)著地,盡量避免以腳尖後蹬的力量前進。 

5. 超過身體負荷,例如超馬跑者的指甲常見黑成一片甚至剝落,因為動輒12小時甚至更久的連續跑步或多日賽,每公里單腳受力摩擦約600次以上,100公里就是6萬次。

解決方案﹕不能要求你不比超馬,只能依賴個人跑姿、放鬆程度與身體特質來適應。

腳趾必要貼透氣膠帶或OK蹦時避免貼太緊 ©healthandrunning.com

發生黑指甲、指甲剝落的處理4步驟

1. 按壓﹕對受傷部位施壓直到出血消退,洗澡時讓傷口露出,雙腳在溫水中浸泡10分鐘,有助於減輕疼痛。

2. 包紮﹕如果嚴重到指甲脫落,但沒有任何出血現象或開放性皮膚損傷,OK蹦和抗生素是很好的選擇,也增加對皮膚的一個額外保護層、防止感染。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其他不明膠帶將指甲黏起來,它並不會因為被黏起來而與皮膚接和。

3. 耐心照顧﹕當指甲被翻起,不要拉它或重複觸摸,這樣做會導致不必要的疼痛和額外傷害。因為每個指甲的生長週期需6-9個月,大約6週後你會看到一個新的指甲正在成長,之後你得慢慢等待它的痊癒。

4. 若疼痛增加或有其他異狀,盡速就醫﹕如果腳趾變色、腫脹,或者不斷有不明液體排出,別拖時間!請務必盡速前往醫療院所的皮膚科求診,因為可能是感染跡象,如果等到趾甲周圍皮膚感染蔓延到骨頭卻不治療,恐導致嚴重感染。

向受傷部位施壓,直到出血消退

常被搞混的其他指甲病變

灰指甲﹕甲癬俗稱灰指甲,又稱為臭甲,外觀呈現不一定是灰色,可能有指甲變厚、變色(常見變黃、變黑或變白)等症狀,治療上比黑指甲還棘手!主因灰指甲是一種黴菌或真菌感染而引起的指甲病變,常合併發生在有香港腳(足癬)的患者身上。感染不僅限指甲部位,也擴及角質層與皮下組織,對患者最大的困擾是不易治療又具傳染性,且無法用拔除指甲的方式根治。

 受甲癬感染的腳趾頭 ©維基百科

皮膚癌﹕指甲上出現直條黑線,線條顏色、粗細、濃淡、間距不同,或是長短不一、不規則扭曲,指甲全黑甚至黑到皮膚,就要懷疑是否為惡性的「黑色素瘤」(皮膚癌)。有這類症狀必赴醫療院所求診,醫師通常依發生時間長短、病灶外觀是否改變、進展速度來初步判斷,必要時做「皮膚切片」進行病理檢查,以確認是良性或惡性。

縱向黑甲症﹕指甲出現直條,顏色從灰色到黑色都有,外觀與皮膚癌相似,但這是一種良性症狀,主因黑色素沉澱在甲床上,但多數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只需追蹤不需特別治療。

資料來源/高志明著《一雙慢跑鞋》、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挑戰不丹高山200公里、奮戰吸血蟲森林奪冠

2018-05-28
話題新聞馬拉松越野跑跑步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赴神祕國度不丹,參加為期6天的2018不丹高山200km超馬賽,他自去年義大利賽事造成左腳膝蓋韌帶撕裂傷,經半年治療恢復後重回賽場,這場賽事總海拔爬升+10,840公尺、總海拔下降-8980公尺,不僅起伏極高,賽程中第二、三天行經他最擔心的吸血螞蝗森林,第四天雙腳腳皮已被磨光、襪子和跑鞋都滲血,但堅持不放棄的他,最終以意志力完成賽事並拿下冠軍。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挑戰不丹高山200公里、奮戰吸血蟲森林奪冠 ©陳彥博FB

陳彥博會參加這次賽事,源於2017年在義大利參加TDG巨人之旅賽事時,有選手分享在不丹比賽的心得,他分享不丹高山海拔約3,500公尺,森林面積占72%,當地居民非常保護生態環境。雖然分享的選手最後因為高山反應沒有完賽,但他敘述過程和對大自然的敬畏,讓陳彥博燃起前往神秘國度挑戰高山的渴望。
 
不料義大利賽事結束後,陳彥博因為激烈賽程造成左腳膝蓋韌帶撕裂傷,歷經半年治療和修復,終於在兩個月前完全治癒,回到正常訓練軌道。他為了讓身體能更適應不丹高山比賽,每天凌晨特地進入深山做長距離山徑訓練,更在各周末前往百岳高山做強度訓練,加強肌耐力和速度表現,希望藉由不間斷的高強度訓練,讓不丹高山賽事再創佳績。

不丹高山200km超馬賽前一天準備期 ©陳彥博FB

陳彥博25日從桃園機場啟程,這是他挑戰極地超馬第十年,不過身為超馬老手的他在賽前一天發現不只有總海拔爬升+10,840公尺、總海拔下降-8,980公尺難關,大會醫生團隊更提醒要注意賽程第二、三天的森林路段,去年有兩位選手在劇烈疼痛的越來越厲害,每一步就像用針在插一樣,第一次,我痛到幾乎無法忍受,便馬上停下來檢查,沒有小石頭和樹枝,但雙腳腳跟都出現的很大的水泡,眼看中被吸血螞蝗咬過,得知後大呼「這下除了高度,我真的緊張了...」。

第一天(27日)賽程陳彥博在不丹學生的頌歌和喇嘛加持下展開,共31公里、海拔1,200公尺。陳彥博完成時間為2小時46分31秒,排名第二,與第一名法國知名老將Guillaume相差40秒。第二天進入他最害怕的「螞蝗森林賽道」,不料穿越樹叢時仍被螞蝗咬出一個小洞的傷口。第三天後隨著高度越高,早上氣溫也越來越低,難度每天加劇,再加上第四天開始雙腳起水泡、腳皮被磨到流血,陳彥博在強忍劇烈疼痛中終於完賽,並奪得2018不丹200km高山超馬賽總冠軍。

第一天賽程終點站,陳彥博排名第二 ©陳彥博FB

陳彥博在賽前表示:「今年是我接觸極地超馬第十年,除了原有的極地技能外,我更朝向教練方向邁進,把自身的運動專業項目系統化、數據化,去指導後進運動員和台灣熱愛運動的市民跑者。對自己嚴格、對目標嚴苛,才能不斷持續進步,在各個國際賽事中,讓更多人看到我是來自台灣的代表選手。」

知識便利貼|不丹高山200km超馬賽
賽程總計200公里,6日分站賽,平均海拔在3,300公尺左右,今年有20個不同國家選手參加,不丹當地也派出兩位19歲和22歲的年輕選手共同競爭。賽道位於喜馬拉雅山區山谷間,落石與土石流痕跡連接不斷,每一步都得注意懸崖和坍方,選手還必須自己背負睡袋裝備、6日食物以及個人急救用品,自行依照大會標記尋找路線。由於賽程全都在高海拔山區,選手須注意身體在稀薄空氣下的適應力和血氧承載能力,多處森林也隱藏迷路、誤入其他山徑的風險,可說是自我警覺性相當高的一場賽事。

2018年每日賽程:
5/27〈日〉Stage 1  31 km  海拔1,200m
5/28〈一〉Stage 2  29 km  海拔1,750m
5/29〈二〉Stage 3  28 km  海拔2,500m
5/30〈三〉Stage 3  38 km  海拔3,600m
5/31〈四〉Stage 4  54 km  海拔2,280m
6/01〈五〉Stage 6  15 km  海拔2,500m

陳彥博小檔案
生日:1986/06/10
2009 第一站 亞洲馬拉雅山160km 5日賽  第四名
2010 第二站 北極點馬拉松  第三名
2010 第三站 南極洲100公里超馬賽  第二名  亞洲首位完賽
2011 第四站 非洲喀拉哈里沙漠250km超馬賽  第三名
2012 第五站 巴西170km non-stop超馬賽  第二名
2012 第六站 西班牙235km山徑超馬賽  第四名
2013 第七站 加拿大育空700km極地橫越賽  第三名  亞洲首位完賽、大會最年輕紀錄
2013 第八站 澳洲520km內陸橫越超馬賽  第二名  大會最年輕紀錄
2014 玻利維亞6日170公里高原超馬賽  總冠軍

2015 07月 挪威160km Non - stop超馬賽  第二名           
2015 09月 美國G2G273km大峽谷超馬賽  總冠軍
2015 12月 非洲布吉納法索213km沙漠超馬賽  總冠軍

2016年 全球四大極地 總冠軍賽                                                  
2016 03月 納米比亞撒哈拉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二名
2016 05月 中國戈壁沙漠   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五名
2016 09月 南美洲阿他加馬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一名
2016 10月 南極洲250km 超馬賽(7日分站)  第二名
 
2017 06月  祕魯亞馬遜叢林230公里冒險賽   第三名
2017 09月  義大利TDG 330公里不休息耐力越野賽  106小時完賽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 陳彥博F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2017三芝馬拉松-櫻木花道參賽心得

2017-04-17
賽事跑步路跑心得分享話題馬拉松

三芝櫻木花道馬拉松,這樣小而美的賽事是我最喜歡也最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的經典賽事,從2014年舉辦至今有四年的歷史,看著跑友從當年評價2.5分到今年的4.1分就能感受到主辦單位用心,深入跑者需求不斷改進,持續提升賽事品質,這次很榮幸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在賽前舉辦了一場分享會,原本課內容規劃有30分鐘戶外實際練跑與技巧教學,但櫻木花道馬真的是受到雨神的眷顧,當晚的雨勢實在太大,所以改為室內課程,也好在前一晚擔心不能如期在戶外盡情奔馳的情況下製做了簡報來當雨備,晚上六點三十分的課程,居然在六點十分下起滂沱大雨,無疑的,所有的學員依舊穿著運動裝準時出席,只有4天的報名時間,卻能有將近三十位報名,當天出席更達九成五,代表跑者們對賽事的重視與期待,當天到場的學員中還有位特地參與了主辦單位行前的試跑會,可見大家的用心程度。

賽前分享會大家風雨無阻的出席。 林念荷提供
跑完馬上大推賽事。 林念荷提供

室內的教學相對於戶外沒有那麼有趣,大多只能觀念和技巧上的講解,無法實際演練,以下有幾個練跑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1.比什麼練什麼:比山練山,比平路練平路,意思是比山路賽事就要練習有坡的路線,更精準的準備是針對當天的爬升曲線圖找到平常能練習的相似路線,第一、可以真實感受到賽事的難易度,第二、可以好好分配自己的體力,穩定自己的配速很重要,如果是善於跑平路的跑者,要知道自己跑坡時千萬不要為了ㄍ一ㄥ住速度而讓自己爆掉了,先求穩定的配速和心率再要求速度。
2.上下跑坡技巧:上坡抬腿步代小,訓練自己用臀大肌的力量帶動大腿和小腿往前進,剛開始雖然辛苦,但是練習久了,順了,上坡會跑得省力且輕鬆。下坡跨步前腳掌著地,勿使用腳跟,下坡的速度相對快很多,因此專注力更要夠。運動最重要是“安全”!!!
3.裝備選擇:先求穩再求快,裝備更要帥,一直都是我對跑步的座右銘。當然不能只有看起來帥,要能在跑得過程中真的很帥才是重要的關鍵,所以一定要選擇帥氣同時又兼具功能和舒適的配備,在眾多裝備中我首推具有毛巾布的遮陽帽,我認為它晴天、雨天都超適合。因為有超吸水的毛巾布,所以可以吸收大量雨水和汗水,不會讓臉上濕露露的加上遮陽的帽簷,可以遮陽又可遮雨,很適合大雨、大晴或是沒有太陽眼鏡的跑者。

因為有吸水的毛巾帽讓我的表情如此清晰。 林念荷提供

再來當然就是合身不摩擦又具功能性的壓縮機能褲,為了避免大家有淡淡的哀傷困擾,可以先在身上塗抺凡士林,跑褲選擇,我建議大家要先評估自是不適合小腿套,特別是坡度協陡的賽事,平時小腿易緊繃的跑者可能會太緊而抽筋,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穿越野款的壓縮跑褲,第一、不會太緊繃,能固定肌群,發揮效果,第二、合身不易造成摩擦,最後手上可於條護腕或魔術頭巾,可以吸汗。

貼身的褲子讓我淋完雨後不用擔心布料溼了容易摩擦,步伐依舊很輕盈,這就是選對裝備才帥的起來的概念!!!!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在賽事秀新裝備,太冒險,賽前先適應,才能對帥駕馭得更好唷!!! 林念荷提供

到了賽事當天,就如同氣象報告說的降雨70%氣温12-19度,濕濕冷冷還有吹不的海風,由衷佩服離開温暖被窩到現場的每一個人,志工跑者現場的每位工作人員還有交管的警察們,真的很不容易。整場賽事我打4.5分,其中0.4分必須還是要說全馬出發帶錯路線真的是可以必免的疏失,許多跑者為此跑了2-3KM,剩下0.1就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天氣、雨大、風大又起霧,讓整個賽道增加了不少難度,說好的櫻花步道也折損不少,但是能獲得我4.5的高分才是重點,以下的六點是賽事整體規劃中讓我感到非常讚賞的地方:

有山有櫻花,居然還有無敵海景!!!! 這賽道太強大了。 林念荷提供
其實滿浪漫的。 林念荷提供

一、賽前分享會與賽道試跑:這真的不是一般平路馬拉松42KM裡總爬升大約1200M-1400M對於只有練跑量沒有練強度的跑者來說是非常辛苦的,因此主辦貼心舉辦分享會和賽道試跑,讓跑者在有限的時間裡以做更多更充份的準備,避免運動傷害。

有參加賽前試跑的Jones。 林念荷提供

二、龐大的醫護跑者:在我心中這是群偉大又有愛心跑者,將自己的專長發揮在興趣上,幫助賽道上每位需要的跑友,這次主辦招幕 非常多的醫謢跑者,除了專業的醫學背景外,他們可都是跑步高手,有三小時半到六小時的醫護跑者全程協助跑友,另外還有項規定醫謢跑者不能上凸台,當下得知超感動,這些醫護跑者淋著雨在賽道上穿梭就是為了服務不舒服有狀況的跑友,這種無我精神真的太偉大,近年來醫護跑者越來越普遍,下次在賽道上看見他們一定要大聲的跟他們說辛苦了,謝謝!也期許自已能幫助需要的人。

醫護跑者除了有專業的醫療知識,各個都是跑馬好手!!! 林念荷提供

三、專業的志工:跑山路馬或是很艱難的賽事時遇到志工,總是會想問還有多遠?下個補給站在哪?各式各樣的問題志工能正確肯定的回答,對跑者來說是心裡上很的支持和舒服,加上賽道上騎車巡視的志工頻繁,這場志工行前訓練一定是嚴謹不馬虎的。

四、豐富的補給:比了百場賽事第一次吃到獨立包裝自己撕開的鳯梨酥,想到就覺得超不可思議,平均2-2.5KM有一個補給站,有牛軋糖、蕃茄+密餞、餅乾、塩運動飲料,在熱食方面有地瓜、香腸、貢丸和包子和薑茶,更棒的是終點的補給站是熱食小Buffet,雖然菜色簡單,但是主辦的用心完全表露無遺。完賽時身濕冷冷的配上熱食真的太暖心了。

熱騰騰的包子。 林念荷提供
熱騰騰的地瓜、香腸。 林念荷提供
美麗志工夾菜服務超暖心。 林念荷提供
不可思議夾了蜜餞的番茄。 林念荷提供
暖呼呼的賽後補給,還有舒適的室內空間可供休息,超暖心!!! 林念荷提供

五、風雨無阻堅守崗位的攝影師:以參加人數來說這場賽的攝影師真的很普遍,對我來說在賽事中攝影師比BCAA和所有能量補給品都有效,正是他們讓冰冷的賽道增添不少能量,希望大家經過攝影師時和攝影大哥們說聲辛苦了,堅守崗位的他們為了我們與櫻花的約定真是辛苦了。

多虧專業攝影師在寒風苦雨中守候,才能幫我們留下美麗倩影。 林念荷提供

六、精緻奬盃和客製化奬牌:有別於其它賽事的奬盃,這次的獎盃是原木紀念獎牌,但要很有實力才能拿到,這麼硬的賽事全馬總一居然3:30內超半馬23K也要2:20內才能上台,真是高手雲集,不過現場有一個超貼心的服務,沒錯就是獎牌刻印,在國外名參加時看過,通常刻印一次要台幣300-500元,這裡居然只要〝100元〞就能擁有一個專屬自己的獎牌,超讚的!!!

獨特又實用的獎盃,恭喜23k選手雯雯勇奪分一。 林念荷提供
一個專屬自己獨一無二又有紀念意義的獎牌。 林念荷提供

很開心你花了時間看到最後,我只想說..今年主辦的用心會完全實現在明年的報名上,所以你有一年的時間來練第五屆三芝一櫻木花道馬拉松,我們明年賽道見。

我們相約2018三芝櫻木花道見~ 林念荷提供

*本文由跑友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