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女性不想要水蛇腰、修長雙腿,以及蜜桃臀?只要你願意改變,就能達成!英國一位180磅(約90公斤)棉花糖女孩梅根(Megan Margo),為了健康下定決心改變生活。在經過4年的時間裡,她狠甩30公斤,並將10項瘦身密技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鼓勵正在朝減肥之路邁進的女孩們,希望能幫助大家擺脫當前困境,和她一樣順利瘦下來。
明知道氣泡飲料含糖量高,但以前的梅根就是喜歡每天喝,後來採用「逐漸降低飲用量」的方式戒掉,到後來甚至連果汁都不喝,開始讓自己大量喝水,並且保持每天出門都會帶一罐水的習慣,真的很想喝飲料時,只喝綠茶來解膩。
容易發胖的人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喜歡吃精製麵粉,像是麵包、蛋糕、麵條等,然而麵包、蛋糕不僅是再製麵粉,其中糖分以及油量也高。之後梅根真的很想吃這些東西時,都會吃五穀麵包或是地瓜來滿足自己,真的很餓時,會食用適量的澱粉增強飽足感。
許多人都會狼吞虎嚥,以及邊吃飯邊看電視以及玩手機,其實這樣更容易發胖!曾有研究指出,進食後要等到15分鐘大腦才會接收到飽的訊息,所以梅根在吃東西的時候會放慢速度,多咀嚼食物來增強飽足感,同時也能避免因為一時飢餓吃下太多熱量,造成身體負擔。
梅根表示,辣椒裡面有辣椒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加強燃脂作用,是減肥的好夥伴,不過辣度真的適量就好,千萬不能多,不然很容易帶給身體其它傷害。
梅根表示,自己除了放慢進食速度避免吃過量以外,還會特地找小盤子盛裝食物,這時候就算東西裝滿滿,看起來豐盛實際量卻少,吃得滿足也不怕胖。
就算每天站在鏡子前觀察身體,也很難察覺到細微的變化。梅根表示自己會脫光所有衣服來照相,透過照片來紀錄自己的身型,並且鼓勵自己持續瘦下去。
梅根:「既然不能抗拒垃圾食物的誘惑,那就不要買回家!」對她來說,戒掉零食的方法就是不看也不買,就算在家餓了也只能煮健康的蔬菜或吃水果代替。
許多女性都很怕練出肌肉會看起來更胖,其實不會!梅根告訴所有女性們,不要害怕到健身房練肌肉,因為它能加速你的新陳代謝,還能讓你的體態更美,而且適量運動還能紓解壓力,對減肥來說都是相當正向的發展。
梅根會多看許多的照片,除了可以從他們的經驗修正自己的減肥方法以外,還能讓自己努力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梅根:「建議INSTAGRAM可以多追蹤火辣女星,她們會讓你更有動力往前進。」
雖然不要迷失在體重機上的數字,但量體重還是能監督自己!或許有的人習慣天天量體重,但是梅根表示,一天下來的體重變化幅度不大,此時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和挫折,所以她建議一週量一次就好,在紀錄同時也能明顯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
資料來源/YOUTUBE、Step up 4 Fitness
責任編輯/妞妞
愛曬太陽的人比較容易瘦?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常在戶外曬太陽或用補充劑來補充維生素D,可能會增加去脂體重。而去脂體重越高代表肌肉越多,一般進階的減重概念正是需要維持或增加去脂體重。也就是說,多曬太陽吸收維生素D可能有助減肥!
該研究發表於《營養與代謝年鑑》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sm,目的是測試補充維生素D一年,對於健康成年人的身體組成與身體健康水平的影響。來自日本和中國的研究人員招募了95名受試者,一年內給其中一半人每天服用420IU的維生素D3,另一半則服用安慰劑。到了年底,再將受試者的去脂體重和體脂肪,與年初的數據進行比較;同時也使用握力、伸腿力量和心肺功能來評估身體健康狀況。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00年發布的《國人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18-50歲成人每日建議攝取200 IU的維生素D,51歲以上要加倍為400 IU,至於孕婦及哺乳媽媽要攝取600 IU才足夠。
不過對於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險群,例如:軟骨症、骨質疏鬆症、年長者、慢性腎臟病患者,建議劑量可以增加。1-18歲可攝取600-1000 IU,19歲以上為1500-2000 IU,在大多數的文獻中,一致認為每日的攝取量應小於2000 IU。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 )
研究結果發現,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人去脂體重顯著增加(從體重中減去體脂肪可得),而服用安慰劑組沒有變化。至於兩組在體能指標上均無差異。研究推測,這個結果可能是因為骨骼肌具有維生素D受體,而該受體有助調節肌肉的功能和表現。
即便在這項研究中,維生素D不會使肌力發生變化,但其他研究指出,增加去脂體重可能增強整體肌肉功能。例如2017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低維生素D水平與肌力下降之間有關聯,尤其在老年人上特別顯著。另一份發表於《Bone Reports》期刊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的益處眾所周知,而其對於肌肉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在肌肉疼痛和無力上,目前越來越多被認可。
美國非營利性醫療保健系統Intermountain Healthcare的流行病學家Heidi May博士表示,儘管在冬季,維生素D補充劑可有效幫助居住高緯度國家的人,但最有效的攝取維生素D方式仍是曬太陽。
此外,Heidi May也指出,我們越來越了解維生素D以及其益處,例如,低維生素D水平與心血管不健康、免疫功能降低都有關聯。因此,出門曬曬太陽、在戶外做些運動,對你將有吸收維生素D和身體活動的雙重好處。
如果沒有特殊身體問題,只要多曬曬太陽、均衡飲食,冬季如果需要補充一顆維他命就足夠。
曬太陽:於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日照較強時段,每週3-4次將臉部、手臂及手曬10-15分鐘即可。應注意的是,曬太陽時不能擦防曬用品,否則無法達到合成維生素D的功效。
食物攝取:鮭魚、鮪魚、旗魚、秋刀魚等魚類,以及黑木耳、香菇、牛奶、優格、蛋、乳酪、動物內臟。要提醒的是,腸道對維生素D的吸收率沒有很好,單靠食物補充不一定足夠。
維生素D補充劑:無法透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食物補充也不足時再考慮選擇此方式攝取。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馬偕院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