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adidas延續CLIMA系列「涼爽舒適、透氣散熱」的特色,推出全新CLIMACOOL 2.0跑鞋及CLIMACHILL凍涼機能衣,為跑者和運動愛好者在炎熱夏季帶來凍涼感受。adidas代言人貝克漢率彭于晏、張鈞甯體驗一系列服飾跑鞋,在最新形象影片中跟風一般穿越市集街道,完美演繹「領風起跑」的帥氣風範。
台灣的夏季悶熱潮濕,跑者在訓練時易造成跑鞋積汗,甚至衍生腳氣困擾。為讓跑者在高溫酷暑中專注訓練,adidas推出全面進化的CLIMACOOL 2.0跑鞋,鞋面採用輕量透氣的工藝式網布,搭配從鞋側、大底前腳掌到中底足弓等多處的透氣孔,讓雙足自由呼吸,也讓跑者在踏出每個步伐時,感受舒適乾爽的極致涼感。
貝克漢、彭于晏與張鈞甯搶先體驗的全新CLIMACHILL凍涼機能衣,採用中空纖維,內含鈦金屬材質的零度紗線,讓升級版的布料優化穿著體驗,即便大量出汗也不易產生黏膩感,並針對運動時人體最容易升溫的上背部,加上雷射透氣燒孔加速排汗透氣,更特別配置以菱形狀排列的3D鋁合金凍涼粒子,強化整體散熱降溫的調節效果,讓跑者與運動愛好者,在悶熱的夏季仍可清爽鍛鍊。
此外,adidas同步推出最新春夏女子運動訓練裝備,代言人張鈞甯搶先體驗系列產品,並在最新形象影片中透過不同的單品混搭,打造出兩種各異其趣的造型。影片中的張鈞甯一改以往知青陽光的風格,以橘紅色系的前衛風格登場,首先以搶眼撞色的紅色飛行夾克,內搭品牌經典三線運動內衣,打造率性的運動造型;另一套再以清透的白色外套搭配大勢珊瑚橘色系上衣,完美展現剛柔並濟的女力精神。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眼見疫情逐步趨緩,全民摩拳擦掌#Ready For Sport!為了替即將到來的運動時光增添趣味色彩,adidas攜手風靡全球的丹麥玩具品牌樂高(LEGO)推出聯名系列跑鞋,集結雙品牌經典元素,以樂高四色、積木造型重新詮釋adidas最具代表性跑鞋Ultraboost DNA,同時推出童鞋尺寸,鼓勵大小朋友一同在運動場上,體驗樂高的魅力。
adidas Ultraboost DNA x LEGO主打配色使用樂高經典紅、黃、藍、綠四色拼接於純白鞋身,鞋頭以吸睛亮藍麂皮搭配反光材質,創造豐富視覺層次;鞋側三線標誌以樂高最受歡迎的2x4積木磚片設計,正紅積木與鮮黃CAGE的強烈對比,突顯積木立體細節;後跟綠色TPU穩定片及鞋墊造型亦巧妙呼應樂高極具辨識度的積木造型,打造童趣爆棚的必收聯名鞋款!
同系列推出紅白、藍白兩款雙色組合搭配,以樂高經典水藍、正紅色,裝飾鞋帶、鞋側三線標誌、後跟TPU穩定片,與全白鞋身呈現搶眼對比,簡約設計輕鬆穿出專屬時尚感,點燃樂高迷或潮流愛好者的夏日運動魂,即刻趣味開跑#Ready for Sport!
adidas Ultraboost DNA x LEGO系列鞋款已於adidas官網及門市上市。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你是不是曾有這種經驗﹕跑完一場路跑賽或是強度較高的訓練後,雙腳無感,反倒是下背明顯痠痛﹖下背部是個常被跑者忽略的重要部位,事實上,跑步時除了腹部、髖部、臀部和大腿後側肌群負責穩定全身,下背部核心肌群也共同扮演著支撐脊柱和腰部的角色。當你的臀肌較弱,跑步時變得疲憊,下背部就會被迫更努力保持直立和穩定,這時不僅容易受傷,途中或跑後也會痠痛纏身。
幸好,這些困擾不會無藥可救。當下背痛發生,首先要就醫檢查下背痛原因;若無特殊問題,訓練將是你預防下背痛的最好方法,2016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也指出「訓練是預防腰痛的關鍵」,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練習如何讓下背痛OUT吧!
在大腿後側的膕旁肌(hamstring)緊繃情況下跑步,因為骨盆向後拉,可能加重下背疼痛、增加脊椎的壓力,讓你越跑越痛苦。幸好有個跑前的快速預防方法﹕利用腿部擺動拉伸你的膕旁肌。
步驟1:平穩站立。可單手扶牆或任何固定物體以保持平衡,但身體靠牆側須離牆面一個手臂長,方便留空間讓腿部擺動。
步驟2:保持骨盆穩定,右腿向前、向後擺動;當腿向前擺動時,必須感覺到大腿後側伸展。
步驟3:做12-20次擺動,同一動作換成左腿。
跑步時,如果骨盆向前或後傾斜太嚴重,腰部就會受到壓力。在跑步機上跑步,最好在前方或旁邊擺一面大鏡子,較容易觀察自己的跑姿。另一方面,透過直腿仰臥起坐加強核心肌群。
步驟1:平躺在墊子上,用腳後跟向地面施加向下的壓力,雙臂交叉放在胸前,收緊下巴、收緊腹部肌肉。
步驟2:輕慢地抬起肩膀離開地面,同時保持腳後跟的壓力。
步驟3:重複12-15次。
跑步時緊實核心肌群才能保護脊椎、減低下背部受傷機會。但如果跑步時忽略運用腹肌和臀肌,它們會變得很弱,使臀部前方緊繃、腰椎關節向上拉、周遭肌肉僵硬,背部肌群也因此負荷超載。登山式是個全身性運動,除了訓練核心肌群,還能鍛鍊到手部、背部及腹部的肌群。
步驟1:始於棒式姿勢,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保持肩頸、背、臀和膝蓋呈一直線。
步驟2:左右腿膝蓋交替彎曲,往與腿同側的手肘觸碰。
步驟3:1次40秒,做2組,組間休息20
橋式是穩定臀部肌群有效又簡單的動作,對久坐者而言,橋式能有效改善姿勢,進一步改善脊椎問題。
步驟1﹕躺在地面,雙腳與肩同寬踩地,雙膝彎曲,雙手平貼於身體兩側。
步驟2﹕夾緊臀部,慢慢將下背及骨盆離開地面抬起,直到肩膀、髖部、膝蓋呈現一直線。
步驟3﹕維持10秒再回到平躺姿勢,共做3組。
蝗蟲式能有效讓脊椎充分舒緩、伸展,保護脊椎與椎間盤之間的神經,更能增加上半身柔軟度。
步驟1:趴在墊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雙腿伸直併攏。
步驟2:吸氣,將下半身打直併攏抬起;雙手離地打直往後延伸,夾緊下背部,胸部應離地幾公分;頭往上抬。
步驟3:停留3-5秒鐘,保持呼吸,放鬆並回到起始位置。
棒式是核心肌群最基礎的訓練之一,主要訓練到腹部核心肌群,同時也訓練臀、腿;側棒式則是棒式的變化,除了穩定腹部核心,也可訓練腹外斜肌、臀大肌等多項肌群。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打直。
步驟2:用腹部和腿部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以雙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從頭部、脊椎至腳尖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腹部收緊。保持呼吸,維持10秒。
步驟3:利用側腹力量將身體向右側轉成側棒式,穩定身體,臀部離地,頭部、脊椎至腳尖呈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資料來源/Healthfully, Runner’s World, lifemark, BETH BISCHOFF
責任編輯/Dama